以和为贵(穿越以和为贵)(校对)第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303

  顾夕颜不动声色,淡淡地应了一声“下去吧!”
  瓶儿又是一福,然后脚步轻灵地出了房门。
  顾夕颜这才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
*
*
*
*
*
  时间不过过去了半个月,大家都好像忘记了那场街头杀戮,盛京的东市繁华依旧,撑着大伞摆地摊的依旧在那里接待那些穿着粗衣布裳的妇人,赶着毛驴运货的脚力们依旧是穿着小褂露出健壮的臂膀,挂着旗幡看相算命的瞎子依旧在那里摇着扇子作出高深莫测的淡然模样,茶楼、酒馆、当铺前人头攒动,坐骄的、骑马的、挑担的穿梭如丝。
  顾府的马车缓缓地驰入了红裳的广亮门,青帽小厮上前拉住了马,青裙妇人立刻上前开了车门。瓶儿率先踏下车门,然后伸手让顾夕颜搭着手臂下了车,穿青裙的妇人一见,忙对旁边的一个小厮道:“快,快去叫六姑来,顾府的二姑娘来了!”
  顾夕颜大感意外,不由心生敬意。
  很快,上次接待她们的六姑就急匆匆地赶了过来,笑盈盈地给顾夕颜行了礼:“姑娘赶快到屋里歇会,这里人多车杂的,免得熏了姑娘。”
  她们穿过草木扶苏的院子,六姑笑道:“怎么不见上次陪姑娘来的端姑姑?”
  顾夕颜轻轻地道:“她年纪大了,回老家了。”
  六姑眼微怔,忙转移话题望着瓶儿笑道:“这位姐姐如何称呼?”
  瓶儿穿着白色的襦衣天青色的襦裙,腰间系着如意结的绦带,分明是一幅婢女的打扮,可偏偏又是气定神闲,举止大方,的确让人不好判断。
  顾夕颜似笑非笑地望了瓶儿一眼,淡然地道:“这是我屋里的大丫头,叫瓶儿的。”
  六姑又忙着上前给瓶儿行礼,非常客气热忱。
  一行人进了厢房坐定,六姑亲自给顾夕颜沏了茶,歉意地道:“上次姑娘给夫人做的裙子络子没打好,让姑娘屋里的墨菊姐姐白跑了一趟,真是对不住。我们东家听说了,发了好一顿脾气,我正准备登门道歉,没想到姑娘先来了,这可真是有缘啊!”
  顾夕颜笑道:“六姑不必放在心上。我今天来一是拿上次做的裙子,二来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样式,做两件衣裳。”
  六姑忙热情地唤了人拿新面料、新款式给顾夕颜看。
  顾夕颜心不在焉地翻着,好半会,才定下了一件墨绿色折枝花八幅裙,道:“就按我母亲的尺码做。”
  六姑一怔,欲言又止,最后低头屈膝福了福,叫人来将选好的面料和款式取了下去。
  瓶儿这才开口道:“六姑,您先下去吧,我们姑娘坐车闷了,想借贵地歇一会再走。”
  六姑忙笑着退了下去。
  顾夕颜笑道:“你约了蒋公子在哪里见面!”
  瓶儿笑道:“就在厢房里,免得有人看见。”
  顾夕颜也觉得不错,没有出声反对。
  不一会儿,有人叩门,顾夕颜忙站了起来,瓶儿去开了门,竟然是一个青衣妇人,端着一个小漆盘,里面放着一些瓜子、花生、芝麻糕之类的点心,她一边将漆盘上的东西摆上桌,一边笑道:“这是六姑让送来给姑娘解解闷的。”
  顾夕颜朝着瓶儿扬了扬下颌,瓶儿皱了皱眉,心想,我虽然知道来人脚步轻盈像是一个妇人,可也不能不开门啊!她有点不解地回望了顾夕颜一眼。
  顾夕颜暗暗叹了一口气,只得亲自从衣袖里掏出一小块碎银子递给那妇人:“姐姐辛苦了!”
  那妇人眉开眼笑地拉过了银子,竟然向瓶儿屈膝行了一礼:“多谢姑娘了!”
  瓶儿脸上青一块红一块的。
  顾夕颜看在眼里,心里不由一乐,一直觉得有点受瘪屈的心情总算是好了不少。
  她们又等了一会儿才等到蒋杏林。
  他进来的时候,穿着一身粗布衣裳,戴着一个非常不合时宜的软毡帽,看见屋里还有一个陌生的瓶儿,长吁一声取下了毡帽,露出挂着满头大汗的脸。
  顾夕颜诧异:“你这是怎么了?”
  蒋杏林有点腼腆地笑了笑:“我怕有人认出我来,坏了姑娘的闺誉。”
  顾夕颜微怔,心里泛着不知明的情绪。但她选择了忽略,笑道:“来来往往的人都是绫罗绸缎的,就你一身粗布衣裳,你这不是掩耳盗铃吗!”
  蒋杏林一怔,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哪里还有第一次见他时的飞扬洒脱。
  顾夕颜笑道对瓶儿道:“你出去吧,我有些事要单独跟蒋公子说。”
  瓶儿磨磨蹭蹭地,走了好半天都没有走出门去。倒是蒋公子,反映直接得多,连退几步,喃喃地道:“姑娘,有什么话,直管说就是……”
  顾夕颜为之气结,瞪了瓶儿一眼,瓶儿这才加快了脚步出了门,她站在屋檐下倾耳静听。只听见顾夕颜说了一句“蒋公子,我有事相求”就没有了下文,她轻轻地移了移脚步,站到了窗棂下,只到偶尔间有沙沙的声音,其他的都听不到。她不由心中一急,留着长指甲的小指略一用劲,夏布糊成的窗布整整齐齐地出现了一个小洞,瓶儿凑近去看,只见顾夕颜和蒋杏林并肩而立背对着她,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瓶儿一直慢怠的心这才渐渐收了回来。
  当初燕国公要她来的时候,她心里是不以为然的。一个养在深闺的千金,再怎么也不过是爬个树啊捉个鸟,再了不得就是偷偷溜出去逛一番,现在看来,事件可没那么简单,自己当时忽视了燕国公脸上一闪而过的无可奈何。
  一个让燕国公齐灏觉得棘手的小姑娘,自己怎么会认为她很简单……
  瓶儿这次静下心来,调整六息,准备认真听听屋里的动静,谁知她刚刚站定,门就“吱呀”一声开了,蒋杏林像霜打了的茄子似恹恹地走了出来,他神色间还有点恍惚,手里拿着那个毡帽,看也没看瓶儿一眼,就摇摇晃晃地出了门。
  蒋杏林走到自家的马车旁,他随身的小厮扶他上了车,他一路魂不守舍地回到了蒋府,直奔蒋老侯爷的起居室。
  蒋老侯爷身边的人看见了蒋杏林,立刻进去给他通传,一旁的小厮们忙给将蒋杏林迎到一旁的暖阁里坐下,又沏了茶上来,蒋杏林哪里有心思喝茶,盯着茶杯只是发愣。好在蒋老爷那边很快就传话来说要见他。
  蒋杏林忙撩了袍角跟着小厮进了蒋老侯爷的书屋。
  蒋老侯爷今天都已经有八十一岁了,中等个人,满头银丝,面容红润,眼宇间透着慈爱。看见蒋杏林一身粗布衣裳,怔了怔,笑道:“小九,你这又是唱得哪一出啊!”
第七十七章
原来如此(上)
  蒋老侯爷有八个儿子,十三个闺女,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他根本就记不清有多少,但蒋杏林一直很得他喜欢。一是因为蒋杏林和他是同月同日生的,整整小了他一个甲子;二是蒋杏林的母亲是方侯爷的嫡女,为人静雅娴淑,敦厚温和,是得意的亲事;三是蒋杏林性格开朗大方,行事不拘小节又能谨守本分,很投蒋老侯爷的脾气。所以一直以来,蒋杏林在蒋家的地位有点超然,在蒋老侯爷面前一直是说得上话的,和蒋老侯爷的关系自然也就非常的亲厚。
  听见祖父这么一问,蒋杏林不由神色黯然:“您可能还不知道吧,顾家的二姑娘和左小羽定了亲,纳征的日子就定在了八月初十。”
  蒋老侯爷愣住了:“还有四天,六礼中完成了几礼?”
  蒋杏林有点垂头丧气:“已经完成了纳采、问名、纳吉。”
  “这么快!”饶是蒋老侯爷见多识广,也不由得感到非常意外。
  蒋杏林哀叹一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本来以为十拿九稳的,现在好了,把梅勤也给得罪了。”
  蒋老侯爷目光灼灼,脸上再也没有初见时的慈爱,充满了威严,沉声道:“你是从什么地方来得的消息?”
  蒋杏林犹豫了一下,把今天和顾夕颜会面的事告诉了祖父。
  蒋老侯爷从太师椅上慢慢起身,背着手,一步一顿地在宽大的书屋里踱着步子。每当他向前走一步,身形都好像变得高大了一些,气势都好像变得凌厉了些,当他停下来的时候,蒋杏林感觉到了咄咄逼人的威猛。
  “你说顾家姑娘请你把她的贴身婢女买出来?”蒋老爷疑惑地问。
  “不是让我把她的贴身婢女买出来。”蒋杏林毕恭毕敬地回答,“而是让我找人出面把她身边一个叫墨菊的姑娘买出来,放到栖霞观里寄养。”
  蒋老侯爷负手垂头地站在书房的中央沉思着,屋子里陷入一片静寂。
  蒋杏林不敢打扰祖父,垂手静立在一旁。
  良久,蒋老爷才抬头问蒋杏林:“你准备怎么办?”
  蒋杏林道:“我准备今天找梅勤,趁着消息还没有传开,和他解释解释,再把八妹妹的婚事和他提一提。就说是因为八妹妹看中了他,家里的人不知道他和顾家二姑娘的事,所以才有了这误会,我因为顾忌到八妹妹的闺誉,而且私心里也希望我们能成为郎舅,所以才不跟家里人说明白……”
  蒋老侯爷长长的银白寿眉一颤一颤的:“我问你是否答应了顾家二姑娘!”
  蒋杏林脸一红,喃喃道:“当时,当时……”
  蒋老侯爷意味深长地一笑道:“顾家的二姑娘很漂亮吧!”
  蒋杏林磕磕巴巴地都说不出话来了。
  实际上蒋杏林还有一点没有说出来,顾夕颜不仅要他把那个叫墨菊的丫头买走,而且还求他帮墨菊弄户籍和路引。户籍和路引对别人很困难,可蒋家门生故友遍朝野,对蒋杏林来说就如同到父亲的书房里拿张宣纸似的简单。他本想对祖父言明的,可被祖父这一揶揄,反而不好意思开口了。
  蒋老侯爷见状,哈哈大笑起来:“人不风流枉少年啊!你既然答应了,那就帮人家把事办好吧!”
  蒋杏林松了一口气,轻快地应了一声“是”。
  蒋老侯爷又是一笑。
  蒋杏林的脸红得更厉害了。
  蒋老侯爷微笑着感叹:“很好,很好。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怎样弥补自己的过失,这很好。”
  蒋杏林惭愧地低下了头:“都是孙儿不好,让祖父白白跑了一趟……”
  “不!”蒋老侯爷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起来,“你没有让我白跑,至我明白了长公主的意思。”
  蒋杏林愕然。
  蒋老侯爷的目光在这个自己最喜欢的孙子脸上打了一个转,露出少见的踌躇表情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3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