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刑警(校对)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685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调查的人越来越多,与庄兰兰有牵扯的各种事情也就越来越多,却始终没有突破方向。
  倒也不是一点发现都没有,通过查庄兰兰的通话记录,警方发现了一个可疑号码。
  这个号码的可疑之处在于没有进行实名登记,无法查出是谁打来的。
  然而这对案情毫无帮助。
  闵学也觉着现在的进展如同一团乱麻,不过转念一想,既然捋不清,那么何不回到原点?
  “我们去走一遍现场吧”,闵学提议。
  陆千柏没有反对,众多的资料面前,她的头也大了,出去走走也好。
  陆千柏开着车,二人回到了事发地,然而一切如常,并没有丝毫变化。
  闵学倒是没有失望,这是正常状况。
  “我觉得我们的侦查方向乱了,一开始有个很直观的线索被忽略了。”
  陆千柏想了一下道,“你是说,在排除商店、公交车、井盖后,庄兰兰坐私家车走的那一条推论?”
  闵学点点头,“我觉得这个可能性很高,毕竟人不可能凭空消失。”
  “这我同意,但是几千辆车啊,我就是请关队把全队的人派来,也不知道得查到哪年去。”陆千柏一脸为难。
  重新坐回车上,行驶在车流中,闵学看向车窗外沉思着。
  “我们都知道。”闵学忽然开口打破了安静,“时间=路程/速度。”
  “?”,陆千柏一脸问号,不过仍旧道,“没错,这是小学生都学过的公式。”
  “如果在路程同样的情况下,行驶在这样的车流中,在不碰到前后车的前提下,速度也应该是差不多平均的。”闵学继续道。
  “所以……”
  “所以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车,用时应该相差不大,也就是说,如果以车速六十千米每小时来计算,通过这段五百米长的道路大约需要的时间是三十秒,那么我们只需要找出远高于这个时间的,就是嫌疑车辆了!”
  毕竟从停车到上人再起步,几十秒时间还是需要的。
  捋清楚思路的闵学说的很快,但原理很简单,一听就明白。
  “天才!”陆千柏一拍方向盘。
  道理简单,人人都懂,但真能运用到具体事例上,却又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了。
第八十六章
《犯罪心理》
  在闵学提出的理论下,众人通过观看该路段监控,计算排查,虽然工作量依然不小,但与之前相比,已经相差不可以道里计。
  很快,一辆黑色的越野车浮出水面。
  在其他车平均三十秒左右时间通过的情况下,这辆黑色越野车却足足用了一分多钟,说明其在中途必定出现过什么状况。
  通过牌照查明,此越野车车主为郑新立,进一步排查该人背景,发现此人有案底,而且刚出狱不足两年。
  这一发现让所有人振奋不已,当然不是说有案底就一定会重新犯罪,但这类人群的再犯可能性确实很高。
  据不完全统计,重大刑事案件中刑满释放后重新犯罪的情况占到一半以上。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不做学术研究,就不一一探讨了。
  在做调查时,闵学他们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情况,这个郑新立在城南有一套房子,却在城北又租了一间,不知作何用途。
  而且据房东讲,这两天郑新立正在和他商量退房事宜。
  从当前情况来看,郑新立的嫌疑确实又进一步扩大,但是还没有确凿证据能将其和该案联系到一起。
  “申请搜查令吧,这出租房一定有问题。”陆千柏一拍桌子说道。
  闵学深以为然。
  现场勘查出奇的顺利,在该出租房地面发现了被清洗的血液痕迹,并且在卫生间发现了少量皮肤组织。
  该发现虽然让案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却在所有人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看来庄兰兰凶多吉少了。
  勘察仍旧继续着,闵学也帮不上什么忙,随意四处打量着。
  忽的,闵学拍了拍一旁站立的陆千柏,示意她看窗外。
  楼下看热闹的人群中,一个寸头黑棉服中年男子混在其中观察着,看到楼道门口有警察守门,神情有些紧张。
  赫然是郑新立!
  和数据库中的照片区别不大,所以闵学一眼将其认出。
  对于罪犯来说,犯罪现场是最危险的地方,很多人犯案后第一时间的反应是逃离,跑的越远越好。
  但也有一部分罪犯,在犯罪后,会返回现场,理由多方面,可能是为了查漏补缺毁灭罪证,也可能是为了看有没有被发现,或者单纯是为了获得紧张刺激的快感。
  不管怎样,既然郑新立出现了,现在正是抓捕的大好时机!
  下去的人多了的话,怕打草惊蛇,所以闵学和陆千柏二人悄然下楼,围了上去。
  百步,五十步,十步……
  闵学看到与自己进度差不多的陆千柏从另一个方向围了上来,闵学略微屈膝,准备先将人扑倒,以防郑新立有凶器伤到周围群众。
  却见陆千柏双手一推,直接将挡在前面的一个大汉推的趔趄一旁,而她本人则一个跨越一把扭住了郑新立的胳膊向后反转去!
  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五秒,等郑新立注意力从前方出租房转移到身边时,已经被陆千柏按倒在地了!
  “……”,闵学默默收回了刚伸出的腿,觉得有陆千柏在场时,他只要安静的做个美男子就好了……
  说起来,虽然闵学上次是在案子中动过一次手,但陆千柏来得晚没看到啊,她总觉得那三个劫匪被说服的可能性比较大。
  不得不说,闵学的“机智”还真是深入人心啊……
  在大量证据面前,郑新立交代的很痛快,然而并没有给人惊喜,因为庄兰兰还是没救回来。
  据郑新立所讲,他出狱后在开店做生意,但是生意难做,很快亏空,他就想起了在KTV几次碰到的庄兰兰,觉得这种地方工作的女人,手头应该有钱。
  于是专门选择了一个监控死角路段,诱骗庄兰兰上了车。
  在出租屋,郑新立好不容易逼问出庄兰兰的银行卡密码,结果去取钱的时候发现,卡上只有几百块钱存款!
  郑新立恼羞成怒,将庄兰兰杀害后抛尸大海。
  现实不同于电视剧,总可以在最后一分钟上演绝地大反转,案子虽破了,结局却并不总会令人开心。
  所以刑警要学会自我调节,不然迟早出心理问题。
  没有什么庆功宴,都是日常工作,而且也确实没脸庆功,毕竟人都没救回来,破案后各回各家。
  闵学双手枕头,躺在床上,音响中放着钢琴曲,脑袋放空,尽量什么都不去想。
  音乐确实可以抚慰人的心灵,但并不是总有用。
  此刻,闵学脑海中仍旧不受控制的在思考,人究竟是出于什么心理去犯罪?
  贪婪?为生活所迫?紧张刺激?
  这可能是一个亘古难题,答案多种多样,不一而足。
  自从写了两本犯罪类型小说后,闵学就对犯罪心理学有了足够的兴趣,闲暇时利用碎片时间,也看过数本专业书籍。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
  这话也侧面说明了,如果一个学霸肯花时间扑在一件事情上,效果是惊人的。
  虽然没有经过系统学习,但闵学的犯罪心理学基础知识储备,已经可以比拟专业毕业生。
  闵学有想写一本犯罪心理学分析的冲动,但现阶段他的段位远远不够,著书立说,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闵学决定继续从小说入手,思路已经有了,以犯罪心理为纲,就根据亲身经历的真实案例改编,涉案地名人名均用化名,来写一部刑事侦缉小说。
  正在侦办的案件涉及机密当然不能写,但已经侦破的案件显然不受此制约。
  叫什么名字好呢?
  闵学想了想,既然决定以犯罪心理为主线贯穿全文,那么就叫《犯罪心理》好了。
  简单明了,直抒胸臆!
  似乎和上本书《心理罪》有些雷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6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