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14

  孟芳苓笑着辞了姜宪。
第16章
约见
  第二天,出宫的名册就下来。除了姜宪身边的丁香和藤萝还有白愫身边服侍的两个大宫女,太皇太妃身边服侍的两个大宫女和一些低品阶的宫女、女官。
  和上辈子一样,姜宪身边的百结和情客升了七品官女,白愫那边升了柳叶和柳眉。
  按太皇太后的意思,既然丁香她们都要出宫了,也不耽搁这一会的功夫,升了品阶的宫女和女官这就开始各司其责,出宫的宫女和女官们则早些歇息下来,该道别的道别,想去哪里看看走走也麻利地把事办完了,九月二十二日那天统一安排,全都出宫去。
  姜宪记起前世丁香和藤萝两人出宫的时候,她不仅赏了不犯忌讳的衣服首饰,还各赏了三百两银子。今生自然依旧,等丁香和藤萝把手中的事交接清楚了,姜宪拿了二十银子让百结请丁香她们吃了顿饭,然后赏了东西。
  丁香和藤萝进来谢恩的时候神色有些茫然。
  姜宪不记得前世两人是否也流露出这样的神色来,想到这两人服侍了自己快十年,她不由温声宽慰道:“你们就是出了宫若是遇到什么为难的事,只管往镇国公府去送个信,我会嘱咐世子爷照顾你们的。”
  世子爷就是姜律。
  两人忙磕头,起身的时候已是泪眼婆娑,惹姜宪也伤心了良久。
  倒是白愫,约了曹宣在慈宁宫的大门口见面。
  姜宪看她穿了件半新不旧的玫瑰紫遍地金素面褙子,却戴了对春节时太皇太后赏的南珠耳环,映衬着一张脸娇若芙蓉,她不由抿了嘴笑。
  白愫被她笑得面红耳赤,匆匆丢下一句“我走了”,就疾步出了东暖阁。
  曹宣早已在慈宁宫门口等。
  他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白愫约他做什么。
  白愫看见曹宣却是眼睛一亮。
  难怪曹宣会被人称为“京城第一美男子”。
  他就那样随意地站在慈宁宫门前大槐树下,斑驳的光影透过树叶落在他的脸上,肌肤如雪,眉目隽永。
  白愫第一次理解了姜宪的想法——看到这样的脸,这样温柔的笑容,至于他是怎么想的,谁又会有多的心思去猜呢?
  她笑不露齿地上前,朝着曹宣福了福,抬头却发现大槐树下还站着一个男子。
  他穿着禁宫侍卫的衣饰,身材修长挺拔,皮肤白皙红润,五官硬朗,两道浓密的眉毛衬着高高的鼻梁,有种英姿飒爽的俊美。
  如果说曹宣是朵桃花,这男子就是一颗树。树虽然没有花那么打眼,却比花更耐看。
  白愫忍不住又看了那男子一眼。
  那男子感觉到了他目光,不仅没有回避,反而冲着她笑了笑。
  那笑容明亮灿烂,如阳光般仿佛可以趋散一切阴霾,让人看着心里无端端就明朗起来。
  只有幸福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笑容。
  这个男子肯定出身很好,在家里父母恩爱,兄弟和睦,长这么大一路顺风,没有遇到过什么阴暗东西和受到过什么严重的挫折。
  白愫想着,困惑地望着曹宣,道:“这位是?”
  曹宣笑道:“这位是福建总兵李长青的长子李谦,你别看他小小年纪,他去年已过了院试,提前行了冠礼,字宗权。如今在禁卫军任侍卫。”
  白愫非常的惊讶。
  她没有想到李谦就这样站在了她面前。
  而更让她惊讶的是没有想到李谦居然有功名。按道理,像李氏这样以军功立世的家族,子女压根不会走仕途,也就更谈不上读书了。这个李谦不仅读了书,还读得很好,结果最后还是扬长避短地进了禁卫军,好像李谦读书只是为了断文明理似的。
  李长青这是想让儿子做一个“上马能击胡,下马草军书”的大将军不成?
  那他对自己的这个长子还真寄于了无限的厚望。
  只是不知道他的这个长子到底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白愫心里嘀咕着,面上却不显,笑着和李谦打了个招呼。
  李谦可能知道她是谁,对她比较好奇,除了第一眼仔细看过她之外,接下来就颇为守礼没有再直视她,给她行了个礼就退后几步,站在了曹宣的身后。
  白愫的计划全给打乱了。
  她总不能当着李谦的面去问曹宣吧?
  “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李侍卫。”白愫客气地道,“不知道李侍卫现在在哪里当差?住得可还习惯?”
  李谦也没有想到白愫会和自己说话,他颇为意外地望了曹宣一眼,眼底闪过几道暧昧不明的异采,微躬着身子笑道:“我刚刚进宫,还什么都不懂。太后娘娘让我暂时留在坤宁宫当差。”
  慈宁宫和坤宁宫有些不对劲,白愫想到李谦以后就是曹太后的人了,莫名觉得有些可惜,敷衍地应酬了两句,就和曹宣说起话来:“前些日子太后娘娘赏了匣子红豆饼,说是您从宫外带来给太后娘娘尝的。郡主吃了觉得很好吃,特意让我来问问那红豆饼是从哪里买的。”
  不会吧?
  把他宣进宫来,就是问这个?
  不过,他什么时候往宫里带过红豆饼,他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了!
  曹宣愕然,又怕姜宪照着地方去买饼不敢随便胡诌,只好含糊不清地道:“我送过好几次红豆饼进宫,也不知道太后娘娘赏的是哪一次的?我这就去坤宁宫问问,再来给你回话,你看成吗?”
  “那就多谢承恩公了。”白愫笑着辞了曹宣。
  曹宣却很激动,拉了李谦小声地道:“看见没有,那就是北定侯府白家的大小姐清蕙乡君,长得漂亮吧?我告诉你,这京里有资格来拜见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的,我多数都认得。比清蕙乡君门第显赫的不少,可没一个比她长得漂亮的。比她长得漂亮的也有几个,却没有一个比她出身好。这样的女子很少,我姑母为了你也是花了心思的,可不是随随便便就推了个女子到你面前。”
  也正是因此如此,听说白愫要见他,他这才带了李谦过来的。
  李谦笑了笑,没有说话,眉宇间带着几分这个男子见到适婚女子的羞赧,道:“多谢太后娘娘和承恩公,只是这婚姻大事毕竟是‘婚妁之言,父母之命’……”
  言下之意是别插手的好。
  曹宣哈哈大笑,觉得李谦这样子颇为有趣。
  李谦好像有点不好意思,明显地转移着问题,道:“承恩公,太后娘娘有没有给您挑门亲事?”
第17章
送饼
  曹宣的表情顿时有些僵硬。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曹太后想为他求娶姜宪。
  禁宫内外又有谁不知道姜宪从来都不屑搭理他。
  他觉得自己在功勋世家的眼里就是个笑话。
  可他又不敢不从——他这个国公爷因姻亲而封,三代而终。镇国公府却是开国十大国公府之一。赵氏王朝二百二十三年的历史,十大国公府或被夺爵,或战死沙场,或因嫡庶之争绝嗣,或因子孙后代平庸落魄,只有镇国公府,子嗣虽不旺盛,却代有名将出世,始终掌管着五军都督府的一军。远的不说,就说现任的镇国公镇姜镇元,他只有一个儿子姜律,人长得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却在十五岁的时候就能拉二石弓,去年大同被鞑子进犯,他更是领了三军骑军围剿了鞑子一万人马……这样的人家,谁不想攀扯?
  而他们曹家不过出了一位太后而已。
  这位太后还和镇国公府二爷的岳母,也就是姜宪的外祖母太皇太后不合。
  曹宣每每想起这错综复杂的关系就觉得头痛。
  偏偏曹太后不信邪,觉得人定胜天,非要他把姜宪哄到手不可。
  如果她姑母发现他在姜宪的婚事上敷衍她,不让他一无所有也可让他脱层皮。
  他不想摸虎须。
  想到这些,曹宣皮笑肉不笑地朝李谦望去。
  哪壶不开提哪壶,明明知道他搞不定嘉南郡主还说这样的话,这个李谦,是在嘲讽他吧?
  李谦睁大了眼睛,表情显得迷茫而困惑,好像不知道曹宣怎么突然变成了这个样子。
  曹宣有一瞬间的犹豫。
  李家是土匪出身,招安之后又被曹太后把人员分散,把李长青和几个家将调去了福建,密令靖安侯暗中监管。这次要不是李家走通了王德海的路子,大同总兵去年又被鞑子射杀,手中暂时没有制衡姜镇元的大军,怎么会让李氏父子走出福建一步。李家没有听到官场上的这些传闻也有可能。
  他想到这些日子同李谦交往,李谦坦荡而又侠义的性子……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多疑了!
  接道理,他们李家正是要巴结奉承他的时候,李谦又是个颇知进退就是不相干的人也不会让人难堪的人,怎么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才是。
  曹宣不禁长长地叹了口气,道:“我的婚事还得从长计议!”
  李家在山西当土匪的时候闹得有些凶,五府十六州一百七十八县李家就占了三府十一州一百二十九县。要不是李长青的军师伏玉先生说赵氏王朝气数未尽,李长青早就西进攻进了西安府。这也是为什么朝廷来招安的时候,李家立刻就降了的原因之一。
  只是李家没有想到曹太后这么厉害,把李家军调到了人生地不熟的福建。
  然后被靖海侯压得死死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