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814

  姜镇元已道:“从昨天到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你们应该也累了,都在这边客房歇了吧。等会我让人喊你们用午膳。”
  嘉南郡主还没有找到,他们所说的话还有待查证。
  这是要把他们软禁在镇国公府吧?
  邓成禄觉得这样挺好,可以为自己正名;金宵则是心虚,不敢顶撞姜镇元。
  两人齐齐应诺,跟着小厮退了下去。
  镇国公镇立府百余年,树木葳蕤,随处都是合抱粗古树,古朴而又幽静。
  金宵感慨道:“镇国公府可真漂亮!我们那里很少见到这么大的古村。”
  邓成禄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没有理会金宵。
  金宵也不恼,继续在那里感慨:“难怪大家都要往京城跑。京城真是物华天罗。不过,像镇国公府这样的宅子,在京城也很少能见吧?我听人说,他们家有几株百年的墨菊,不过他们家不大喜欢显摆,很多人不知道而已。我原来还想借着郡主看看那两盆闻名遐尔的墨菊的,现在恐怕看不到了……”
  邓成禄依旧一副神游太虚的模样。
  金宵想到这个不声不响的,最后却摆了他一道,现在还瞧不起自己似的不愿意搭理自己,不免有些生气,“喂”了一声,嘲讽道:“安陆侯世子爷,枉我平时等你那么好,你竟然在镇国公面前告了我一状。现在若有所思的样子,不会又在心里盘算着怎么在我背后捅我一刀吧?”
  邓成禄闻言嗤笑,道:“难道我在镇国公面前说的话都不是事实吗?我有一句陷害你的话吗?我有一句不属实的话吗?你自己品行不端,还责怪别人纠正了你的错误,我长了这么大,读了这么多书,也算是见识过不少人了,还从来没有遇到一个像你这样的……”
  这不说话的人平时不说话,要说起话来能要你的命。
  金宵辩无可辩,只好气愤地道:“你不愧是读书人,出口成章。我说不过你还不成吗?”
  邓成禄也不是那胡纠蛮缠的人,见金宵认输,不仅没有胜了的骄傲,反而觉得自己有些得理不饶人,有失读书人的风度。
  “你以后别做这种事了。”他好心地劝金宵,“这家务事,通常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的。还好嘉南郡主跟着那个李谦走了,如果李谦是骗你的呢?你岂不是害了嘉南郡主!”
  金宵见邓成禄说话真诚,心中的不满也渐渐散去,想到两人同时被姜镇元怀疑,也算是难兄难弟了,说话的语气也就柔和起来了:“这还用你来说。我当然不会凭着那李谦片面之词就去帮他了,我还曾经查过,李谦和嘉南郡主的确私交甚笃。不然我怎么会出手帮李谦呢!
  “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
  “我的确是不应该插手这件事!
  “但我只要一想那天赵啸在仁寿殿臣对,我心里就觉得很憋屈。
  “我父亲小时候曾经我说,这世上有才能的人多得很,可为什么只有有限的那几个人能入阁拜相,能授爵荫妻……因为他们比常人付出的更多,思量的更多。
  “让我不要总是认为理所当然。
  “我这次算是受了教训了。”
  邓成禄知道他是在说赵啸在皇上面前玩手段的事。
  他想了想,还是拍了拍金宵的肩膀,劝他道:“善骑者坠于马,善水者溺于水。有时候有些事做得太多,未必是件好事。”
  金宵轻轻地“嗯”了一声,觉得和邓成禄又亲近了几分。
  他小声地问邓成禄:“你说,镇国公喊了曹宣过来会说些什么?”
  “不知道!”邓成禄回答的得快,这让金宵不由地怀疑邓成禄知道却不想告诉自己。
  他向邓成禄保证:“你悄悄地告诉我一个人还不成吗?我保证不告诉别人!”
  邓成禄的嘴唇抿得死死,一路上任金宵怎么说也没有和金宵说一句话。
  ※
  被姜镇元请过来的曹宣十分的忐忑。
  他来之前甚至和自己的幕僚商量了半天,也没有猜出姜镇元单独叫自己来的用意。
  曹宪身资挺拔,风仪雅贵地站姜镇元的书房外,等到小厮通禀出来,这才整了整衣袖,不紧不慢地跟着小厮进了书房。
  书房窗扇紧闭,空气显得有些浊浑,显然书房里的窗户并没有在早晨的时候打开通风。
  看来昨天晚上有事情发生?
  不知道这件事和他有什么关系?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姜宪找到了,他也不是第一个为她狂欢的。
  而现在,姜镇元恐怕除了这件事再也没有什么事能让他让在眼里了。
  那姜镇元找他到底是为什么事呢?
  曹宣上前给姜镇元行了礼。
  姜镇元大马金刀地坐在那里,目光冷峻的打量着他,甚至没有让他坐下来已开门见山地道:“承恩公,我们有了嘉南的消息。据说,她被山西总兵李长青的长子李谦带去了山西。我找你来就是想问问你,清蕙乡君这些年来一直陪在嘉南身边,不知道她认不认识李谦这个人?”
  曹宣的汗唰地一下就冒出来,湿透了他的脊背。
  镇国公,是在说,姜宪和李谦私奔了吗?
  他觉得脑子里嗡嗡作响,是听错了。
  曹宣朝姜镇元望去。
  姜镇元的目光清明而又严肃,如果一个睿智公正的长者。
  曹宣却觉得刺目。
  他喃喃地道:“您,您说的是真的吗?嘉南郡主和李谦……去了山西?”
  “我已经让阿律和阿瓒赶去了。”姜镇元冷冷地道,“最多五、六天就能把嘉南接回来了。”
  曹宣木然地点头。
  他的思绪根本没有放在姜宪私奔这么震惊的消息。
  而是在想,姜宪什么时候和李谦这么好了?
  姜宪竟然跟李谦去了山西。
  李家对曹家忠心耿耿,他也好,在万寿山的姑母也好,都把李家当成了忠臣,指望着李长青在山西稳了脚让曹家能重返庙堂呢!
  可现在,李谦却和嘉南郡主私奔了!
  曹宣想到几次姜家对曹家的退让,想到李家这次去山西姜家所表现出来的不以为然。
  姜家和李家……是不是一个在曹一个在汉,早就勾结在了一起。
  曹宣觉得自己好像站在海里,快要窒息的死去了。
  如果姜家和曹家早就勾结在了起,他以为的铜壁铁壁原来不过是冰雪,太阳一出来,就会消失殆尽。
第171章
暴露
  曹家会从此败落下去吗?
  曹太后会死吗?
  曹宣的汗越冒越多。
  他望向姜镇元,目光中透露出些许的惊惧。
  姜镇元为什么要对他说这些?
  他就不怕自己知道李家早就和他勾结在了一起告诉他的姑母吗?
  曹宣觉得自己好像找准了方向。
  别人都说姜镇元这个人如何如何的和善,只有他的姑母曹太后曾经对他说过,姜镇元这个人隐忍而辛辣,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他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觉得姑母因为是女人掌权,看朝中那些权高位重的男子或多或少都带着几分偏见。直到姜镇元不动声色地做了赵翌的先锋将他的姑母软禁在了万寿山,又毫不恋栈地退回到了自己原本的位置上,谨守着臣子的本分,状似安心继续做着他五军都督府都督差事,他却被猝不及防地推到了庙堂的风口浪尖上,他这才理解了姑母之前所说的“厉害”。
  能进能退,能守能攻,能忍能扬,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这样一个人,会没有想到一旦李家和姜家的关系暴露之后会发生些什么吗?
  很显然,他不仅知道,而且毫不在意。
  这种强大的自信,只透露了一点。
  他能帮着赵翌软禁自己的姑母,就能怂恿赵翌杀了自己的姑母。
  他能当着自己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就不怕他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的姑母。
  曹宣很想擦擦额头上的汗。
  可他又觉得这种举动会让他在姜镇元面前显得软弱无能。
  他强忍着没有伸手,思绪又回到了刚才姜镇元对他所说的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