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814


第215章
大同
  太皇太后要的是姜宪夫妻和美,恩恩爱爱,而不是什么封号俸禄。
  她的脸沉了下去。
  慈宁宫的东暖阁变得安静而凝重。
  姜宪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大同。
  大同曾经做过皇都,自建国以来又是九边重镇,朝廷在此设有马市,又有大同总兵府驻守于此,繁华热闹不在话下。
  姜宪撩了马车的帘子朝外望。
  除了林立的招牌商幌之外,还有很多穿着喜鹊袍的大姑娘小媳妇在路边的小摊上流连忘返,一看就知道民风比京城要剽悍得多。
  她还看到很多卖羊肉的食肆。
  齐单告诉她:“我们这里有很多过来贩买的鞑子,羊肉就渐渐盛行起来。最有名的是鼓楼西街的‘第一楼’和小南街的‘钰光源’。再就是大北街的‘济南村’、九楼巷的‘凤临阁’,但这两家一家是鲁菜做得好,一家是京菜做得好。郡主若是感兴趣,我们今天的晚膳就可以叫一桌。”
  姜宪还真感兴趣。
  她想吃羊肉,又怕自己消化不了,犹豫半天,也没有决定到底吃什么,马车已经停在了大同总兵府后院的侧门。
  齐夫人歉意地道:“郡主,小国公爷说要轻车简从,只好委屈郡主了。”
  大同总兵府是军事要塞,除非是接圣驾、接圣旨或是新任大同总兵履新、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莅临,不然就只能走中门。
  姜宪笑道:“我不过是跟着大哥过来玩,自然是越低调越好。夫人多虑了!”
  齐夫人不再多说,慈目地望着她,率先下了马车。
  刚刚见到姜宪时,她见姜宪待人待事十分的冷清,人又像个琉璃做的,眼睛肿了都劳师动众地到五台山去请了个药僧过来问诊,有点担心自己无意间会得罪姜宪。可这几天接触下来,她发现姜宪不过是外冷内热而已。姜宪待人处事不仅落落大方,而且十分的宽和有礼,身边的人做错了事,从不大声地喝斥或是惩罚,通通都交给刘冬月细细地教导,比她见过的很多大家闺秀都脾气好,有修养,对喜欢的东西就直说喜欢,不喜欢的直说不喜欢,结交起来简单又不失真诚,让人如沐春风,非常的舒服。
  她也就不和姜宪客气,该她当先的就当先,该她退后的就退后,大家彼此相处的十分融洽。
  姜宪由刘冬月扶着下了马车,入目是一片刚刚翻了土的菜园子,有几陇还点冒出了些许的秧苗。
  齐夫人忙道:“这是我婆婆种的。”
  姜宪这才想起来,齐夫人是在齐胜的父亲去世之后才跟着婆婆来投奔齐胜的,而齐胜的母亲只是乡间的一个农妇。
  姜宪还是第一次看见活生生的菜园子。
  从前她做太后的时候也曾去地坛农桑。可那不过是扶着犁耙走两步而已,哪里比得上眼前有趣。
  “老夫人都种了些什么?”她好奇地问,“我听说菜园子里种的菜都是夏天结果,那你们夏天的时候是不是就吃这菜园子种出来的菜?”
  齐家在齐胜救了姜镇元之后才发的迹,齐家虽然添了些产业,可生活习惯在那里,齐夫人在家乡的时候也有自家的后园种菜,她对此十分的熟悉,笑道:“点了些黄瓜、瓠瓜、甜椒、西葫芦之类的。”然后指了给她看,各种在哪里。
  在姜宪看来全是一片土,也分不清什么是什么。胡乱地点了点头,提出和齐夫人去拜见齐老夫人。
  齐夫人忙称不敢,道:“哪有让郡主去拜见淑人的道理。”
  齐老夫人是三品的淑人,齐夫人是七品的孺人,不过是为了尊敬、讨喜,都称夫人罢了。
  姜宪笑道:“夫人若是把我当郡主看待,那我就回客房,等着老夫人来拜见我。若是把我当通家之好的侄女看待,就领着我去给老夫人问个安。”
  齐夫人犹豫片刻,豪爽地笑着应了一声“好”,带着姜宪去了老夫人住的东跨院。
  老夫人今年五十有四,却满头青丝,身板硬朗,笑容爽直。也不管什么郡主不郡主的,拉着姜宪的手就喊“大闺女”,道:“这细皮嫩肉的,怎么就跟着你哥哥到大同来了?这一路上可糟罪了吧?快进我屋里去歇会,我让人给你冲糖水喝。”
  齐夫人笑着拦了老夫人:“娘,郡主这才刚刚到我们这里,我先领着她回去净个脸换件衣服歇息一会,掌灯的时分再过来和您一道用晚膳。”
  老夫人闻言立刻道:“那就快回屋先歇了。闲着的时候再让大丫和二丫陪你过来玩。”
  齐单和齐双听了齐齐黑脸,道:“祖母,都跟您说多少回了,我们不叫大丫和二丫,叫阿单和阿双!”
  老夫人根本不理两丫头,催着姜宪快去歇息。
  两个丫头嘟着嘴陪着姜宪去了歇息的客房。
  客房收拾得干干净净,一溜的黑漆家具,挂在万字不断头落地罩旁那鹦哥绿的帷帐崭新崭新的,还留着熨烫过的痕迹,茶几上甜白瓷梅瓶里斜飞出来的两朵腊梅,暗香浮动,让人看了不由得心中微动,暗暗赞叹布置这屋子的人用心良苦。
  “多谢夫人!”姜宪诚心向齐夫人道谢。
  齐夫人客气一番,把安排在这里的管事的媳妇叫进来给姜宪磕过头,带着两个女儿走了。
  姜宪终于痛痛快快地洗了头,换上了平常穿的白绫亵衣,舒舒服服靠在贵妃椅上由着小丫鬟帮着绞干头发。
  刘冬月进来禀道:“大公子和李大人由齐大人陪着在西边的客房安顿下来了。晚上齐大人叫了总兵府的参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等人给大公子和李大人接风,明天则请李大人去看大同总兵府的操练。”
  让李谦这样慢慢地融入大同总兵府也好。
  榆林那边虽然也有马市,却是黑市,不像大同和宣府的马市,是朝廷开的。李谦想兵马壮,除了榆林那边的马市,大同和宣府这边的马市也应该多接触些。
  姜宪和齐家的内眷一起用了晚膳之后,就回屋歇息了。
  第二天起来的时候李谦和姜律已随着齐胜去了校场。
  李谦的小厮冰河进来给姜宪请安,说昨天晚上酒宴打了三更鼓才散,内院已经上锁,今一大早又被齐胜叫走了:“……大爷让小的来问郡主昨天晚上睡得可好?有没有不习惯的地方?有没有需要添置的东西?齐大人说明天会带大爷去马市看看,估计这几天都不得闲。若是郡主有什么事,让冬月哥哥的吩咐小的就是。”
第216章
突然
  李谦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喜欢管她这些无关大雅的小事,姜宪倒没有多想,把冰河交给了刘冬月:“齐夫人很热心周到,我这里没有什么不好的。李谦既然让你跟着刘冬月,你就跟着刘冬月好了,你也有个人使唤。”
  最后一句,是对刘冬月说的。
  冰河听着都快要流眼泪了。
  想他也是在众多的小厮中挑选出来的,好不容易才入了大爷的眼,被总管分在了大爷屋里,聪明机灵,小心翼翼,从不曾出过错,在李家好歹也算是在仆妇中横着走路的人,如今却被大爷丢给了郡主的小厮使唤……等到大爷和郡主成了亲,哪里还有他的出头之日啊!
  他还准备有一天能做李家的管事呢!
  刘冬月笑着把人给领了下去。
  他是宦官,姜宪还不够资格用他,朝廷又不允许百姓私阉,李谦和姜宪为了保住刘冬月的性命,也为了避免一些好奇的眼光和麻烦,对外都不约而同地说刘冬月是姜宪身边的一个小厮而已,刘夫人等人称呼刘冬月为“冬月”,像冰河这样的,就会尊称他一声“冬月哥哥”。
  一路上都有仆妇给刘冬月打着招呼。
  刘冬月含笑点头,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
  姜宪则由齐单和齐双陪着,三个人说说笑笑,讲着山西官场上的笑话,让姜宪对山西官员有了全新的了解。
  这两过了五、六天,李谦和姜律的应酬终于少了起来,李谦来看她。
  “要不要出去走走?”他打量着姜宪道,“这里的集市上有很多买鞑子小饰品的,都很有特色,在京城很难看到。而且这里离恒山也很近,道衍法师曾经在那里住过十年……”
  姜宪见他说话心不在焉的,眼神只顾着往她脸上粘,不由得心中动气,道:“你看我干什么?”
  谁知道李谦却认真地道:“我看你眼睛消肿了没有?看来那个鸿一和尚还有些道行,你的眼睛已经消肿,可见你这几天休息得还不错,冰河说你一切安好,倒也不是敷衍我。”
  几句平常普通的话,却透着浓浓的关切,让姜宪的脸莫名的就火辣辣地烧。
  李谦温声地问她:“你这几天都没有出门,和齐家的两位小姐颇为投缘吗?”
  “还好!”姜宪下意识地不想在李谦面前多谈论齐氏两姐妹,含含糊糊地应了两句,就转移了话题,“听说齐大人这几天领着你在大同转了一圈,有什么收获没有?”
  “认识了大同官场上的一些人。”李谦淡淡地说,但说到齐胜治兵的时候,眼睛就亮了起来,“他在大同镇守了十五年,改良了斩马刀,还在军中推广一种刀法,专攻敌军下路,战时亦可能攻马蹄,对付鞑子的的骑兵很好。我跟云林提过两次,让他想办法将这种刀法学会了在我爹的治下推广……”
  姜宪目不转睛地望着李谦。
  每到这个时候,李谦就格外的飞扬。
  她有时候觉得自己在很多政事上妥协,与李谦在谈论天下大事时流露出来的那种向望和自信有很大的关系。
  白愫说,这就是野心勃勃。
  可野心勃勃又有什么不好?
  如果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也是一种幸福。
  像她和赵翌,就是典型的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所以总是过得乱糟糟的。
  两个人在那里一个说,一个听,气氛却非常的好。
  以至于香儿在门口站了片刻,才轻手轻脚地走了进去,低声地禀道:“郡主,大爷,齐夫人身边的嬷嬷过来说,镇国公夫人和清蕙乡君来了大同,让我们服侍您更衣,两位贵人最多还有两刻钟就要进府了。”
  “你说什么?”姜宪愕然,“镇国公夫人和清蕙乡君来了大同?”
  “是!”香儿不知道姜宪为何惊讶,忙道,“齐夫人身边的嬷嬷说,齐大人和小国公爷刚刚才得的信,齐大人、小国公爷、齐夫人已经去了城门口迎接,齐家两位小姐正在屋里梳妆打扮。”
  “她们怎么来了?”姜宪喃喃地道,心里隐约觉得京城里出了事,忙高声喊着刘冬月,让他赶去城门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