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1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814

  姜律闻言不由朝着母亲竖起了大拇指,道:“娘,您可真行!是谁说您只会打理家里的那点琐事来着,我看您就是个女诸葛嘛!”
  “你少在我这里耍宝!”房夫人笑道,“你以为家里的那些琐事不重要啊!没有我在你们后面帮你们打点那些琐事,你们吃什么,喝什么,醉了有醒酒汤喝吗?”然后又教训儿子,“你以后可不能因为这个就小瞧你的媳妇。这世上有男有女,所以让你们男人在外面建功立业,让我们女人在家里生儿育女,这就是道家所说的阴阳平衡。要是阴阳不平衡,岂不是乱了套……”
  姜律连连求饶:“娘,我知道了。我再也不敢说您干的都是些琐事了!”
  房夫人看着儿子这记打不记事的样子,再多的话也说不下去了,只催着他快去歇息。
  姜律在母亲面前这样一闹,也有些倦了,把美人捶交给了身边服侍的小丫鬟,起身准备回房。
  走了几步却被房夫人叫住了,道:“你明天抽空去趟李家,就说我要见李谦。”
  姜律颇有些意外,道:“您有什么事找他?要不要我代劳。”
  “是婚礼的事。”房夫人笑道,“跟你说怕你传话传漏了,你还是把他叫过来就是了。”
  姜律迭声应好,这才回了房。
第232章
私语
  订亲除了要把两家的婚书拿出来给大家看之外,还要写《过礼大贴》,把两家已经商量好的迎娶事宜,诸如什么时候迎取,看过八字之后新人成亲的时候有什么忌讳,拜天地、合卺、坐帐的时候喜神都在哪个方位等等告之女方。
  房夫人找他,能有什么事呢?
  李谦听了心里不免有些焦虑,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大同总兵府。
  过了婚书,两人的婚事已定。
  姜家的人都热情地称他为“姑爷”,就是齐胜见着他,也对他亲热了三分,问他用过早膳没有。
  “已经用过了。”李谦笑着说了来意。
  齐胜自然不会留他,叫了家里的管事陪着李谦去了房夫人歇息的客房。
  房夫人刚刚起床,闻言不由得一愣,这才想起自己没有和李谦定个时间。
  她不由抚额,道:“这也太早了些!”
  余嬷嬷正指使着小丫鬟们摆早膳,笑道:“姑爷这不是看重郡主吗?您一句话,他就早早赶了过来。”
  如今李谦已经是姜家的女婿了,房夫人怎么好让他在外面等着,可男女有别,她又不好留了李谦用早膳,只好让人暂且先将早膳撤下去:“等我见过姑爷了再用早膳也不迟。”还怕被李谦碰见了不自在,让人把早膳端到后院的退步去。
  余嬷嬷笑着应是,领着丫鬟们鱼贯着退了下去。
  房夫人在偏厅见了李谦。
  李谦道:“夫人可是对成亲的事还有什么吩咐?”
  聘礼是他在半路上接的,后来又遇到了很多事,李长青对他能娶了嘉南郡主一万个满意,婚礼的事几乎举全家之力,尽量做到体面奢华,让姜家和姜宪满意,因此李谦也没有多想,甚至连礼单都没有看。等到送聘礼的那天他才发现他爹在没有商量的情况下,把原定的“五百两黄金、二百两白银”的首饰增加到了“二千两黄金,五百两白银”……弄得满眼的金光灿灿,却没有几颗宝石……明晃晃地在脸上写着“我很有钱,我是暴发户”。
  李谦倒不嫌弃他爹的做法,却有点担心姜家会觉得世俗。
  尽管如此,他也不希望听到别人对他爹的质疑。
  所以他直接揭过了昨天的定亲,问房夫人是不是对成亲有什么新的要求。
  房夫人笑道:“说起来要多谢亲家老爷,昨天的定婚办得极体面,让亲家老爹和姑爷费心了。成亲的事也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的,我们看了很是欢喜,没有什么其他的要求。”说到这里,她语气一顿,沉吟道:“也不知道媒人有没有和姑爷说,她来要郡主小日子的时候,我们没有给……”
  饶是李谦少年老成,此时听了这话也脸上顿时绯红,火辣辣地烧。
  “我,我听说了……”他如坐针毡地喃喃道,“是我没让再问……郡主年纪还小,我又会驻守山西,我舍不得和郡主分开,只想早点娶她过门。至于其他的,肯定是要听夫人和太皇太后的……”
  房夫人这下是真满意了。
  李谦是长子长孙,又比姜宪大五岁,按理说,李长青也应该急着抱孙子。可姜宪自幼月里不足,太皇太后之前一直没有给姜宪说亲,就是想让姜宪在家里多养几年,免得迈不过生育这道坎。谁知道造化弄人,兜兜转转的,姜宪会这样匆匆忙忙地远嫁到了山西,还是个在朝堂上还没有站稳脚跟的人家。
  不过,还好姑爷长得相貌堂堂,是难得的英俊洒脱,好歹过起日子来赏心悦目,姜家又不缺富贵权势,往好处想,也是桩不错的姻缘。
  房夫人望着身长玉立的李谦,欣慰地笑道:“既然姑爷什么都知道,我也就不多说了。你们以后的日子还长着,有些事不必那么急。你若是身边有从小服侍的,不妨收在房里,我想郡主这点肚量还是有的。只是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若是先于嫡子之前有了庶长子,大家颜面上不好看不说,以后家里也诸多纷争。”
  李谦嘴角翕翕,正欲申辩。
  房夫人却没等他开口已急着道:“我也知道,我们行伍之家,孩子都是要上战场,是争军功长大的,一个不小心,就会马革裹尸,孩子越多越好,又不知道哪个孩子会有出息,为光耀家业,也就不必把嫡庶分得那样清楚,不比那些读书人家讲究多。可郡主毕竟不是普通人家的小姐,你们以后的儿子可以封世袭都指挥使,你们的女儿可以封县主……所以有些规矩,还是要讲一讲的。这男人在外面建功立业,后院若是不安宁,你就是争了个爵位回来,又留给谁呢?
  “姑爷,您说我这话可说得在理!”
  李谦苦笑。
  他无法想象他身边有个通房,姜宪还能若无其事地和他说话,玩闹的情景。
  “夫人!”他沉声道,“家母早逝,可家母活着的时候,和家父感情深厚,就算是后来家母再无所出,家父也没有生过纳妾之意。父亲也因此常常告诫我们做子女的,像我们这样行伍出身的人家,战时在外面搏命,家中的妇孺提心吊胆,不知道哪天就会听到噩耗,孤儿寡母的艰难度日。因而平日里就应该对家中的妻儿好一些,不要在小事上惹得她们不快。
  “我身边虽有服侍的人,却从来不曾想过要收拢在身边。
  “夫人担心的事根本不会发生。
  “还请夫人放心。
  “我能娶到嘉南已心满意足,别无他求!”
  “正如夫人所说,我和嘉南以后的日子还多着,我会好好对待嘉南,尽自己所能让她过得舒心快活的。”
  房夫人连连点头。
  李谦告辞的时候,她亲自将李谦送到垂花门前。
  齐夫人知道后沉默了半晌,虽然不知道房夫人为什么突然改变了对李谦的态度,但她私底下还是对齐胜道:“这个李谦我看很不简单,不过几天的功夫,房夫人已对他刮目相看,你看,你要不要抽空请他吃个饭什么的。”
  齐胜白天和姜律在武场操练了一天,累得连话都不想说了,听了嘟呶道:“我要认识那么多人干什么?我只要对镇国公忠心耿耿就行了!与其见到菩萨就拜,还不如好好地只敬一尊佛。别说这些事了,快点睡吧!嘉南郡主嫁到了山西,以后山西官场上还有得瞧呢!”然后翻了个身,背对着齐夫人自顾自地睡去了。
  齐夫人气笑骂了句“老货”,吹了灯歇下。
第233章
上街
  姜宪自然也知道了房夫人亲自送李谦出门的事。
  她问给她递消息的七姑:“知道我大伯母找你们家大爷都说了些什么吗?”
  “不知道。”七姑笑道,“我可不敢听我们家大爷的墙角。”
  姜宪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
  七姐掩了嘴笑。
  李长青简直太满意这个儿媳妇了,李家的二管事服侍金海涛一起过来送聘礼,给她们这些服侍姜宪的每人打赏了二十两银子。大家都欢天喜地的,猜测等到嘉南郡主嫁过去的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封赏。服侍姜宪的时候个个都打起二十万分的精神,就是百结和情客两人使唤她们,她们也心甘情愿,趋之若鹜。
  七姑就问姜宪:“郡主,孟姑姑给您从京城带过来的那个墨菊,今天还要浇水吗?”
  “不用!”姜宪很有经验地道,“你看着那土是湿的就行了,水浇多了,容易烂根。上一盆就是因为这样被我浇死了。”
  七姑抹汗。
  齐单和齐双手挽着手走了过来,远远地就喊着“郡主”。
  姜宪不由莞尔。
  她们两个一个穿红,一个穿绿,红光满面,朝气蓬勃,让人看看觉得心情都跟着振作起来。
  可姜宪依旧分不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
  齐单笑道:“我们就是怕您分不清楚,我就穿了红衣,妹妹穿了绿衣。”
  姜宪汗颜。
  齐双问姜宪:“今天有马市,我爹上次答应给我们姐妹一人买一匹马的,我们想去看看,郡主您想跟我们一起去吗?”
  “马市在哪里?离这里远不远?路好走吗?”姜宪从小就爱干净,最怕满身尘土。
  “就在大同城里的西北角。”齐单遗憾地道,“我倒是想去得胜堡,可我爹不让。”
  “爹这也是为了我们好。”齐双道,“得胜堡那的鞑子太多了,不安全。”
  她们是大同总兵的女儿,这样的身份对鞑子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
  齐单叹道:“所以我也没有打算去得胜堡啊!不过是在心里想想罢了。”
  齐双哈哈地笑,对姜宪道:“我们从马市出来,还可以去第一楼或是钰光源吃点东西。他们那里除了羊肉做得好,羊奶也很好喝,一点膻味都没有,还可以应个人的口味加红枣、绿豆、桂花之类的。我们去第一楼吃饭吧?”
  姜宪想到大街上那些连帷帽也没有戴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不禁心动,让人去问白愫想不想去。
  白愫犹豫道:“能行吗?还是要跟房夫人说一声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