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2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814

  姜律忙道:“婶婶,您快回屋歇会吧!可别累坏了。”
  明天姜宪上轿齐夫人还要代表姜宪的娘家人送嫁。
  齐夫人真累了,没有客气,说了几句话就带着齐氏姐妹告辞了。
  姜宪就警告姜律:“大伯父说了,让你别那么早成亲,你可别和女孩子暧暧昧昧地扯不清楚,这样是最伤人的。”
  “我还用你说!”姜律道,可见也不是全然没有察觉,“我们两家是世交,这件事一个不小心就会让两家反目成仇,该怎么做,我心里有数。”
  “那就好!”姜宪和姜律说了会儿话,姜律惦记着明天是她出阁的日子,叮嘱她早点休息,回了自己住的客房。
  姜宪根本睡不着,找着百结和情客说话,问他们李家的情况。
  李谦则被几个族中兄弟拉着在他新房前院的小花厅里喝酒。
  他的堂兄李麟“啧啧”道:“二叔这次真是高兴!你看,还特意在你们这边设了个小厨房,我们兄弟几个长这么大,从来都是你爱吃就吃,不爱吃就给我饿着,饿狠了,自然就会吃了。这郡主嫁进来,还是不一样的!”
  李谦不喜欢听他这么说姜宪,而且这几天李家的亲戚朋友都在这里,若是因为这些言辞让姜宪留下了什么不好的名声,那就更是得不偿失了。
  他淡淡地道:“这小厨房是我让爹弄得。郡主从小是在慈宁宫里长大的。我在紫禁城里当差的时候就知道,因为郡主月里不足,先帝在的时候就为郡主在慈宁宫里设了个小厨房,慈宁宫里的吃食是小厨房里供给,御膳房那只送些清理好了的鸡鸭鱼肉送过去。而且郡主每到换季的时候,都由会太医院里的医正把了平安诊,小厨房里才敢定菜谱的。所以这次郡主的陪嫁不仅有金银珠宝,还有一位杏林国手。可能在你们看来很是奢侈,可在郡主,那是生活必备之事,没了这些,她就像我们喝水不用杯子要用手捧似的,会很不习惯的。”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李麟更是面露窘然。
  其中一个穿着青衫做文士打扮的瘦高青年见状忙笑道:“看来宗权兄很中意郡主啊!文骥说了一句,宗权就回了这么一大段,我真没有想到,我们冷心冷肺的宗权也有一天知道维护妇孺了!”
  屋里的人听了都知道他这是在为李麟解围,俱捧场地笑了起来,打趣着李谦:“你不说我们也不知道啊!就像刚才,那个什么冰鉴,做得那么精美华丽,我还以为是个什么古玩,结果只是为了夏天的时候给郡主冰镇水果用的,我们可没有一个人认识的!”
  “是啊!是啊!”有个又高又胖的青年笑道,“今天郡主的嫁妆可让我们大开眼界了。”
  就有人问李谦:“你去过镇国公府没有?镇国公长什么样子?我听说镇国公世子姜律是个十分厉害的人物,十五岁就能拉二石弓,是不是真的?这次应该是他来送嫁吧?他的酒量怎样?脾气好不好?我对他闻名已久,就是没有机会认识。明天酒宴的时候,你一定要指给我看看。就算不能指给我看看,敬他酒的时候,你也要多站一会,让我把他认出来……”
  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堆。
  偏偏屋里的人大部分都很感兴趣,七嘴八舌地问着京中贵人的八卦。
  李谦忍着性子一一回答,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提也没提。
  那个青衣文士和高胖青年都是对此话题不感兴趣之人。
  一个朝李麟望去,一个端着杯茶,笑眯眯地坐在旁边听李谦等人说话。
第269章
陈设
  坐在角落里的钟天宇看着挑了挑眉。
  他是个高大肤蜜,沉默寡言的青年人,不同于哥哥钟天逸的气宇昂扬,众目所归,他更喜欢呆在无人注视到的地方。
  青年文士是李家军师高伏玉的侄儿高妙华,高胖青年是李长青的结拜兄弟马贵的儿子马永盛。
  前些日子李谦奉李长青之命招集旧部,马贵以旧疾缠身婉拒了李长青的邀请,却让次子马永盛带着马家三千多护院投靠了李长青。李长青考虑到马永盛的年纪,把马永盛和他的人马拨到李谦的手下听候差遣。马永盛现在可以说是李谦的人了。
  高妙华却是因为伏玉先生才和李家结的缘。他五岁时父母双亡,由家中忠仆带着他和他的胞妹高妙容一起投靠了叔父高伏玉,之后兄妹俩就在李家长大。但高家是读书人,高伏玉虽然在李家做军师,却一直督促着这个唯一的侄儿读书。三年前,高妙华被高伏玉送回了户藉所在地山西,通过了院试和乡试,如今已经是位少年举人了,在李家的这些子弟中颇有声望。
  因李谦不太喜欢伏玉先生的弟子王怀寅,高妙华和李谦的关系也不是很亲近。
  现在看来,高妙华和李麟的关系倒还挺不错的。
  钟天宇在心里暗忖着,就听见隔壁书房里传来他哥哥钟天逸的惊呼声:“真的假的?你不会看错了吧!”
  屋里说话的人一下子安静下来。
  隔壁书房就传来一个清冷的声音:“我看别的看不清楚,难道看这个也会出错不成?你看这女子的衣裙,线条流畅,笔法飘逸,颜色明快,这是典型的前吴氏笔法,这幅画若不是吴三道的画,我把我的脑袋割下来给你当酒樽!”
  “脑袋就不用了!”只听见钟天逸尴尬地道,“李公子是山西省的解元,你说这是吴三道的画,那就肯定是吴三道的画……”
  那位李解元却不放过钟天逸,道:“我知道不过是碍着我的名声不得不承认我说的有道理。你这不是承认自己见识短,而是折腰权贵,我不说清楚,你肯定不会死心的。你跟着我过来,看见盖在那里的那个钤印没有?那是吴三道四十岁生辰之时给自己雕刻的一枚‘三戒’印,这个印成了辨别他画作真伪的重要标志之一。然后你再看这个钤印,是吴三道好友黄磊的‘映月’印,再看这个,黄磊的儿子黄成的‘草堂鉴明’印,再看这个,黄成儿子的‘半雪堂’印……”
  钟天逸早已投降:“我知道,我知道。这幅画传承有序,是幅真做……”
  那位李解元还不放过钟天逸,继续道:“你看见那小娘子头顶上停着的那只蝴蝶没有?吴三道自诩花君子,凡是他画的美人图,都会出现几只翩跹的蝴蝶,这也成为辨识他画作真伪的手段之一……”
  钟天逸求饶:“李解元,我知道这幅画是真的了。您眼光如炬,我有眼不识金镶玉,明天是李谦大喜的日子,今天大家不过趁着长辈们都在前院喝酒,所以聚一聚,您看,我改天再请教您成不成?”
  花厅里听明白了的人不由“扑哧”地笑。
  高妙华更是道:“讷敏兄,没想到你也在这里,我们都在这里偷喝李大人藏起来的竹叶青,你要不要过来尝尝?”
  “好啊!”李解元欣然答应,和钟天逸一前一后地出了书房,进了花厅。
  高妙华和李解元是同科,因而比其他的人都要亲切些。
  他笑道:“你们在争论什么呢?哪里有吴三道的画。”
  吴三道是前朝的画师,画美人图是一绝,至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价值千金还有价无市。
  李解元的目光就落在了李谦的身上,道:“我之前过来的时候,李将军的书房还只是有些藏书,刚才过来的时候,却发现李将军书房添了几件东西,其中一件就是这吴三道的仕女图。我就问了问屋里服侍的小厮,那小厮说,是郡主的随从进来布置了宅子……”
  高妙华顿时脸色大变,神色一会儿阴一会儿晴,好一会才恢复常态,笑道:“郡主真是大手笔,吴三道的画,就这样挂在了书房里。”
  这要是寻常人家得了一幅,那得当传家宝似的珍藏起来。
  这不仅是高妙华的想法,还是其他人的想法。
  就是李谦,也没有想到姜家这样大手笔地布置他的书房。
  李谦一个远房从弟李累就要去看看:“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吴三道的真迹呢!”
  众人都有此意。
  一起去了旁边的书房。
  书房何止墙上挂了幅吴三道的仕女图,还挂了一幅前朝大画家黄磊的仕女图,书柜上则零零散散地摆了个三寸长的天青色汝窑梅瓶,一个紫砂烧制而成的有容乃大,巴掌大小的弥勒佛卧角,一枚象牙雕的桃花源记的镇纸,一个羊脂玉荷花笔洗……几件东西添了进来,整个书房立刻显得高大儒雅了很多。
  李累就捶了李谦一拳,道:“郡主进了门你可得引见给我认识,我得问问她有没从姐妹或是表姐妹,能不能给我做个媒!”
  姜宪的堂姐妹是镇国公府的小姐,表姐妹是公主。
  这两样姜宪都没有,而且天下人都知道她没有。
  李累纯粹是在打趣李谦。
  大家哈哈地笑。
  钟天宇还以为李谦会不好意思,谁知道李谦丝毫不以为意,大方地笑道:“你说晚了。郡主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不过被承恩公捷足先登娶走了。”
  李累做出一副哀嚎状。
  众人又是一阵笑。
  李家的大总管李泰过来,请众人一起去东跨院宵夜。
  众人看着天色不早,不好再打扰李谦休息,说说笑笑地跟着李泰往东跨院去。
  李解元字讷敏,名宁,是太原知府李奎的儿子。
  他之前和李谦没有什么交情,这次是因为父亲做了李谦的媒人,母亲又被李家请来做了全福人,两家这段时间走得有些近,他才随着父母过来吃喜酒的。
  而他此时的表情却有些急切,拉着李谦走在最前面,道:“宗权,我有个不情之请——郡主的陪嫁里应该有很多的孤本名作吧?到时候能不能跟郡主说一声,给我个机会鉴赏一番。”
  李谦笑道:“那是郡主的嫁妆,我可不敢拍了胸就一定能成。但我会跟郡主说一声。”
  “这是自然!”李宁迭声道,喜形于色。
  高妙华和李麟却渐行渐慢,慢慢地落在了人群的最后。
第270章
进门
  一直注意着高妙华和李麟的钟天宇也放慢了步子,就听见高妙华调侃李麟:“你弟弟都成亲了,你还单着,你要不要也快点。小心宗权的孩子成了李家的长子长孙。”
  李麟颇不以为意,笑道:“我们两本来就是两个房头,没有可比较的啊!”
  两人笑笑都没有作声。
  李长青的父亲家无恒产,死之前李长青就已离家,根本谈不上分家不分家。李麟这一支是当之无愧的嫡支长房,他是没有异议的长子长孙。可若是世间全是以此为论,那世间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纷争了。李长青虽然是二房,可目前李家他混得最好,众人都有求于他,他也就成了李家的顶梁柱,李麟这个长子长孙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钟天宇思忖着,找到了自己的哥哥钟天逸。
  钟天逸正在听李谦和李宁说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