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814

  她问李谦:“金家会同意金媛上京吗?”
  “肯定会同意。”李谦笑道,有些话没有跟姜宪说。
  自从他在榆林关得手之后,金海涛对邵家的态度就没有从前那样敬畏了。
  姜宪不记得前世邓成禄娶了谁,她前世对邓成禄基本没有什么印象。
  “你们可别乱点鸳鸯谱啊!”她叮嘱道,“别弄出一对怨偶来,那也太伤天和了。”
  “你放心。”李谦笑道,“我肯定不会勉强金媛的。”
  姜宪想到李谦说过要和金家结盟而不是结仇的话,点了点头。
  李谦就趁机把赵啸要和晋安侯府的大小姐成亲的消息告诉了姜宪。
  姜宪早就知道赵啸被赐婚的消息,听到后觉得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不惊讶,加之注意力全放在第三封白愫的来信上,听闻之后也不过是“哦”了一声,就开始仔细地读着白愫的来信。
  李谦一颗悬着的心此时才落了地。
  他难掩心中的高兴,搂了姜宪,让她靠在自己的肩膀上,这样读起信来也舒服些,并笑着问道:“清蕙乡君都写了些什么?”
第308章
规矩
  姜宪一边看着信,一边心不在焉地道着:“说是她们六月初四就回了京,当天下午就派人向宫里递了帖子,第二天一大早,太皇太后就召了她们进宫,问我出阁的事……”
  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知道姜宪和李谦成亲的排场极大,李家对姜家、姜宪也是礼遇有加,非常的高兴,托孟芳苓写了信给姜宪。
  “还说,她知道房夫人会给我送信,就准备了些我平时很喜欢的东西让房夫人顺道捎过来,可没有想到她的东西还没有准备齐全,曹太后却派了人去她家里,要把她和曹宣的婚事定下来。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觉得这样拖着也不太好,她父亲就答应了曹家,婚期定在了十月的二十二日……”
  信看到这里,姜宪不由皱了皱眉,道:“这日子怎么订得这么急?”
  之前北定侯府就想留白愫到明年的三月,曹太后说曹家没有个主持中馈的人,等着新媳妇进门,当时挑了三个日子由白家选,姜宪觉得,白家多半会选十二月那个日子。如今婚礼不仅没有推后,反而还提前了。
  姜宪觉得不合情理。
  李谦也觉得有些不合情理。
  可这信是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就算是想问个究竟也没人问。
  姜宪颇为郁闷。
  李谦忙安慰她:“你别急,既然是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两位老人家都同意了的,想必不会有什么错。我这就让人去打听一下详情,说不定只是曹太后觉得这个日子比较好!”
  “但愿如此!”姜宪无奈地叹气。
  远嫁就这点不好,有个什么事都说不清楚,非得派人去打听不可。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等她知道,黄花菜都凉了。
  李谦就提议去花园里走走:“晚上气温降下来了,你整天待在家里,正好趁这个机会出去透透气才是。”
  姜宪不愿意去:“一动就是一身的汗,黏糊糊的,我不喜欢。”
  “回来洗澡!”李谦拉着拽着非要她出门,“我给你买玫瑰香露回来。”
  姜宪只得跟着李谦去后花园里散步。
  说的是后花园,实际上不过是个三亩大小的院子,种了些树,栽了些花,挖了个鱼塘砌了个凉亭,在池塘里面养了几尾红色的鲤鱼,比御花园还没有看头。可陪着她的是李谦,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姜宪在花园里逗留了快半个时辰也没有觉得累。倒是李谦看她脸红扑扑的,生怕累着她,强行把她拉到池塘边的凉亭里乘凉,她这才坐下来。
  但一坐下来腿脚是舒服了,可身上却冒起汗来。
  李谦又叫了情客进来帮姜宪擦汗,端了温热的茶水给她解渴。
  好不容易收拾停当了,姜宪这才感觉到风穿过湖面的凉爽。
  她不由笑道:“难怪曹太后喜欢去万寿山避暑,昆明湖的风吹过来肯定很舒服。”
  可惜她上辈子不喜欢万寿山,没去过几次。
  “等过些日子,我们还是去云龙山避暑。”李谦说着,剥了个葡萄给她,“我已经和爹说好了,到时候我们全家都去。”
  这样也免得别人说姜宪生活奢逸。
  “好啊!”姜宪喜欢热闹,大家一起去总比她一个人去热闹,“到时候约夫人一起打叶子牌。”
  李谦呵呵地笑,继续给她剥葡萄吃。
  两人在院子里玩到了亥时才回屋,洗了澡,李谦在姜宪的脚踝处发现了两个被蚊虫叮咬过的小红点,脸色铁青地叫了人去常大夫那里取药,又不让姜宪挠痒痒,一直用手给她摸着被咬的地方,弄得人仰马翻的,连李长青都派了人过来问出了什么事,直到响起了三更敲,李府才渐渐恢复了安宁。
  第二天常大夫来给她把脉的时候嘴角一直高高地翘着没有放下去。
  姜宪恼羞成怒,道:“让你在李家设个药房的事你怎么说?”
  因为田医正的关系,姜宪总觉得常大夫是自己人,对他颇为亲昵,说话也没有什么顾忌。
  常大夫笑道:“这件事我得和田世伯说一声才是。”
  毕竟是田医正让他来的,来之前曾说只帮姜宪看病的,而姜宪又身份尊贵。
  姜宪不以为意。
  如果常大夫不答应,她可以让田医正推荐一个大夫,常大夫只给她一个人看病,更好。
  没几日,姜宪写给镇国公府的信有了回音。
  房夫人不仅把镇国公府的一些规矩和章程写给了姜宪,还把京城中治家严谨,家风清正的几户功勋世家的规矩和章程写给了姜宪,还夸她长大了,懂事了,知道管家了。
  姜宪汗颜。
  唰唰地把李家现在需要多少个大管事,多少个管事的嬷嬷,多少个一等丫鬟、一等媳妇子,各有些什么职责都一一罗列出来,然后又仔细地看了一遍,自觉没有什么错误,让情客去请了苗嬷嬷过来。
  苗嬷嬷显然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姜宪问她管事的嬷嬷有什么推荐的人选没有。她很干脆地答了“没有”,并道:“不管是在哪里当差,都是服侍主子,主子觉得好了那就是好,主子若是觉得不好,再好也是不好。我全听郡主的安排。”
  府里的事多是苗嬷嬷帮着何夫人在管,姜宪自己没兴趣管家,这些管事嬷嬷是个怎样的性子,能干不能干,苗嬷嬷应该比何夫人更清楚。姜宪先找她来,一来是想知道这些管事嬷嬷的性子,挑几个可用之人,二来是因为苗嬷嬷是服侍过李谦生母的,她怎么也要给她几分面子,让苗嬷嬷保举几个自己人。
  不曾想苗嬷嬷却如此的干净利落,一个人也不保,一个人也不管,全凭姜宪作主的模样。
  不知道她是真心不想管?还是觉得自己不应该管呢?
  姜宪在思忖着,没有和苗嬷嬷多说,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直接去问夫人了!”
  苗嬷嬷恭敬地答道:“本当如此。”
  非常本份的样子。
  姜宪去了何夫人那里。
  何夫人知道她的来意忙道:“这件事自然是全听郡主的。您怎么说,我怎么做?”
  有这样做婆婆的吗?
  姜宪哭笑不得。
  何夫人却振振有词地道:“这世上的事当然谁有道理就听谁的了!”
  “好吧!”姜宪只好道,“那就让小姑来给我帮帮忙吧!”
  也正好让她学学怎样当家。
第309章
顺心
  何夫人大吃一惊,随后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她今年才八岁,什么事都不懂,怎么会管家!不行,她做不了!”
  “现在肯定是做不了的。”姜宪笑道,“但可以慢慢地学啊!您不会以为管家是件一蹴而就的事吧?要真正能管起事来,怎么也得个五、六年。现在先让她看看,练练胆子,以后遇事就能有自己的主意。我在宫里的时候,太皇太后和太后太妃常常教训我和清蕙乡君,说女孩子什么都可以没有,不可以没有主见。不然身份地位越高,就越容易被人利用,越容易摔跟头。您既然相信我,那就听我的,一准没错。”
  何夫人一听这是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教训姜宪和白愫的话,顿时就有些懵,姜宪再一说,她不由连连点头,道:“那就一切都听郡主的。”
  姜宪满意地点了点头,问何夫人有没有用得顺手的人:“……以后还在您身边服侍。”
  何夫人听着这话里有话,忍不住道:“那,那其他人呢?”
  “能留下的就留下,留不下的,自然是全都换了。”想当初,内阁大臣她都说换就换,何况几个小小的管事。姜宪道,眉宇间不禁就透露出几分凛冽之色来。
  何夫人心中一凛,忙道:“我想把小蕙和程嬷嬷留下来,这两个人都对我忠心耿耿的。”
  姜宪自然是满口答应,问起李麟屋里的事来:“虽说一直跟着公公长大的,但到底是侄儿,他的事,您能当家做主吗?”
  “自然是不能的!”何夫人苦笑,道,“我嫁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十四岁了。虽说我们住在一起,他却一直有自己的院子,他屋里的丫鬟婆子也一直是他自己安排,我这不过照顾照顾他的吃穿嚼用罢了!”
  姜宪能明白。
  年纪相仿的侄儿,做婶婶的得避嫌才是。自然不能过问侄儿屋里的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