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814

  “娘!”陆大小姐见状犹犹豫豫地走了过来,帮母亲揉着鬓角,轻声地道,“您别担心,去年回老家给祖母拜寿的时候,祖母给了我两张五十两银子的银票,我等会拿给您,先把宴请的事办了再说……”
  陆夫人闻言摇头,叹息道:“这不是钱的事。我们家虽然比不上丁家和李家,可家里也有田有铺子,还有你祖母和你叔父支持你父亲做官,就是再少,也少不了这应酬的银子。是你爹不愿意我这样去求左夫人,上赶子巴结一个郡主。”话说到这里,从前那些所受的委屈从陆夫人心底突然冒了出来,她忍不住啜泣起来,“因他这个倔脾气,他受的罪还少吗?如今好不容易做了学正,我不求他有所建树,可也不能总是得罪人吧?岁考就岁考,谁不是马马虎虎就过了,偏生他与别人不一样,说什么庄大人那个世侄吃喝嫖赌样样都来,还强占民女,是斯文败类,两年前把人评了个末等不说,今天又评了那人一个末等,秀才的功名都要保不住子。别人找到庄大人那里帮着说项,他还伸着个脖子不认错,不下台,现在人家不找他拼命才怪,我这不是怕到时候一个不小心,你爹被人害了吗?这种事又不是没有……”
  陆大小姐没有作声。
  从前她不知道。
  可前年她祖母过寿,她随着陆夫人回了一趟老家,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她大吃一惊,更让她心里隐隐不安,总觉得这世道变了,变得让人越来越活不下去,总有一天要出大事的。而且从她的心里来说,她觉得自己的父亲并没有做错。不仅没有做错,还做得很对,很有风骨。
  但这些话她不能跟母亲说。
  她母亲也是为了这个家好,也是希望一家人能平平安安的。
  陆大小姐道:“娘,我去劝劝父亲吧!父亲只是一时想不通,并不是有心责怪母亲。这些日子父亲也不好过。”
  “我知道!”还要让年幼的女儿安慰自己,陆夫人赧然地擦了擦眼睛,道,“庄大人这些日子没有少找你爹的茬,你爹最喜欢你,你去劝劝你爹也好。”
  陆大小姐笑着应“好”,喊了妹妹过来逗母亲开心,自己去了陆学政那里。
  陆学政虎着个脸,谁来也不理。
  陆大小姐只好笑道:“爹,您怎么一副小孩子的脾气。去郡主家吃酒的时候,您当时又不在,不知道当时的情景,娘这不是要讨好庄夫人,也不是要巴结郡主,而是当时的气氛很好,大家都吵着要轮流请客,娘也不能免俗是不是,就接了这话,谁知道那些夫人一听说我们家要请客,都嚷着要尝尝母亲烧得野猪肉,这才把宴请定到了我们家,明天我们还要去鲁夫人家听戏呢!照你这么说,人家鲁夫人也是要巴结郡主喽!”
  陆学政嘴角翕翕,半晌才道:“我,我也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觉得没意思……你说,我,我辞官怎么样?”话音刚落,他又立刻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不行,你祖母知道了肯定会非常失望的,她年轻守寡,把我和你叔叔拉扯大,好不容易盼着我中了举人,做了学正,我要是辞官回乡,她老人家……”说到这里,他有些说不下去了。
  陆大小姐则被父亲突然冒出来的这个念头给吓呆了。
  过了好一会,又听到父亲喃喃地道:“可如果不辞官,这样又有什么意思?我为虎作伥,枉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辜负师长的教导……”
  陆大小姐回过神来,她再也无心安慰父亲,急急忙忙地说了一声“爹,娘那边还等着我帮忙”,就神色慌张地跑去了陆夫人那里。
  陆夫人几乎一夜没有睡。
  姜宪过去的时候看见陆夫人的黑眼圈还有些奇怪,笑着打趣她:“夫人不会是担心我们来把家里的米缸吃空了吧?怎么看着像一夜未眠的样子!”
  陆夫人吓了一大跳,不禁在心里苦笑。
  自己的样子已经这么明显了吗?
  到底是老了,比不得年轻的时候,为了给丈夫缝制赶考的秋衣,几天几夜不睡都精神抖擞的,让人看不出端倪来。
  “郡主可真是眼尖!”陆夫人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去说这件事,她也和姜宪开着玩笑,“我何止担心米缸,还担心家里没有李府宽敞,大家觉得我这里逼仄。”说完,她呵呵地笑了两声,神色友善地对姜宪道:“郡主快随我来,丁夫人和李夫人都来了,刚刚还问起郡主呢!”
  姜宪当然也是掐着时间来的。
  她和陆家不熟,来得太早了不好。
  听说丁夫人和李夫人都只是刚刚来,她很满意地在心里点了点头,决定给李家派给她的这个随行嬷嬷涨涨月例。
  两人说说笑笑地进了厢房,丁夫人正和李夫人听鲁夫人说话:“……永丰银楼给我送了新样子过来,庆泰银楼也给我送了新样子过来,可我一看,全是银杏叶,难道今天流行银杏叶不成?这到底是京里的风向还是江南的风向啊?怎么庄夫人还没有来,不然也可以问问她!”
  听到动静,屋里的人齐齐望了过来。
  鲁夫人立刻热情地跟姜宪打招呼:“郡主过来了!快,到这边来坐。我正好有事问你!”
  姜宪笑着和众人见了礼,发现庄夫人、钱夫人等人还没有来。
  她坐到了丁夫人和李夫人的对面,问鲁夫人:“你要问我什么?”
  鲁夫人就把刚才说的话向姜宪说了一遍,道:“京里流行这样的款式吗?”
  说实话,姜宪很少注意这些。
  不过,何况她用的一直都是御制的东西,这些流行不流行的,与她关系也不大。
  她只好笑道:“那你得问庄夫人。如果不是江南流行的样子,那就肯定是京里流行的样子。”她说着,也好奇起来,道,“这里离京城这么近,应该是流行京里的样子吧?”
  鲁夫人听了直笑,道:“就是京里,也流行江南的款式。苏式街你知道吧?全卖的是苏浙一带的东西,又便宜又好看。”
  姜宪汗颜。
  这个地方她还真不知道!
  鲁夫人哈哈直笑,道:“我下次带你去京城,保你买个够!”
  姜宪诧异不已,道:“你常去京城吗?”
第332章
阿余
  “当然!”鲁夫人转动着手腕上的镯子,赤金镯子上镶嵌的红、蓝宝石熠熠生辉,“我每年春秋都会去趟京城,买点东西,会会做姑娘时的好友。你到时候也陪我一起去吧!还可以回娘家看看。”她说着,面露迟疑,道,“你能回京城吗?”话音还没有落,她又觉得自己说错了话,神色讪然,忙解释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不太懂这些。小时候只是听人说,要是公主建了府,就不能随便出来了,得呆在公主府里……”
  姜宪能看得出来她真不懂。
  “我是郡主,又不是公主。”她善意地笑道,“而且就算是公主,也不可能呆在公主府就不出来。只是在宫里住久了,认识的多是宫里的人,要找人玩,也多是找自己认识的人。外面的人看着就像公主从来不出府似的。”
  鲁夫人笑着点头,欲言又止。
  她实际上很想问问姜宪宫里的事,可又怕犯了忌讳。
  姜宪立刻就觉察到了她的心思。
  她索性主动地捡了几样不要紧的轶事讲给众人听。
  大家都支了耳朵,听得津津有味,看姜宪的目光亲切了很多。
  不一会儿,庄夫人和钱夫人连袂而来。
  姜宪就趁机把话题转移到了银杏叶造型的首饰到底是江南流行起来的还是京城流行起来的。
  庄夫人显然也是个爱打扮的,说起这些事来头头是道,最后还道:“你们需要什么,只管跟我说,这个月初十我派了家里的嬷嬷回去送中秋节礼,回来的时候正好给你们带点东西。”
  众人都笑着道谢,说若是想起来要带什么,再麻烦她,倒没有人再问姜宪宫里的事。
  姜宪乐得坐在旁边听她们说话。
  等到来客都齐了,陆家开始摆桌。
  李挽几个小姑娘也都被请到了厢房用膳。
  除了陆家的两位小姐,施三小姐,还有个看上去七、八岁的小姑娘,穿着月白绣牡丹花的杭绸比甲,挂着赤金云头金锁,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菱角模样的小嘴,可爱得像个福娃娃似的,让姜宪看着就喜欢。
  而鲁夫人则直接把那个小姑娘拉到了姜宪的面前,道:“郡主,这是我们家那个不成气的。阿余,还不快给郡主行礼。”
  她吩咐那小姑娘。
  小姑娘原本一张笑脸顿时垮了下来,但她还是规规矩矩地给姜宪行了礼。
  姜宪想了想,把手上戴的那枚赤金镶点翠的手镯取下来给阿余做了见面礼。
  阿余大大方方地接受了,恭恭敬敬地向她道谢。
  姜宪就更喜欢了。
  而李挽见姜宪是一个人来的,有些意外,等到阿余站到了一旁,她问姜宪:“怎么没见李妹妹和何姐姐?”
  姜宪笑道:“今天家里有点事,她们就没有跟我一道过来。”
  实际上姜宪觉得昨天的场面已经让初次代表李家应酬来客的两个小姑娘有些吃不消了,得让她们缓口气,否则太紧张了,心弦一直绷着,怕两个小姑娘会畏惧这种应酬。而何夫人和何大舅太太则有是觉得自己没办法应付这种场面,不愿意来。
  李挽没有追问。
  因为陆家的宴请太突然了,如果之前有什么安排,何夫人和何大舅太太不能来,也很正常。
  大家分主次坐下。
  姜宪感觉到有人一直注视着她。
  她猝然回望过去。
  谁知道却和阿余的目光撞在了一起。
  阿余忙低下了头。
  姜宪纳闷不已。
  之后阿余一直注视着她。
  她想了想,在喝茶的时候把阿余叫到了跟前,温声地问她:“阿余可是找我有什么事?”
  鲁夫人睁大了眼睛瞪着她,一副你要是说不出所以然来小心我收拾你的模样。
  阿余的嘴嘟得更高了。
  姜宪就和她低声说着话:“你悄悄地告诉我,我不告诉你母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