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2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814

  金宵没再推辞。
  李谦留金宵用了午膳。
  金宵却一点走的意思都没有,和李谦抱怨了自己的亲事:“我妹妹和邵家的亲事黄了,我祖母好几天都没有和我爹说话,就是我妹妹的亲事传来,她老人家也板着个脸说着风凉话,说什么门不当户不对的,我妹妹又是个火爆的脾气,嫁到邓家去了还能有个好。邵家的老太太那就更不用说了,派了身边的一个体己的嬷嬷过来传话,说的那话,能把人气死。我爹就寻思着让我娶邵家的三小姐。我迟早是要和邵家翻脸色的,娶个邵家的姑娘不是害人害吗?可惜你们家没有适龄的姑娘,不然我娶个你们李家的姑娘该有多好啊!”
  “去你的。”李谦打趣了金宵几句,安置金宵在客房歇下,自己去了内室。
  姜宪正要睡午觉。
  红扑扑的脸蛋像苹果,李谦恨不得啃一口,心里又有点得意,到底是把姜宪养胖了点。
  这可是嫁给他之后养胖的。
  他遂洗衣漱更衣,抱着姜宪决定小憩片刻。
  谁知道这一睡就睡到了夕阳西下。
  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姜宪端了个绣墩正坐在他床边看着词话。
  李谦顿时心中一软,问她:“你一直陪关着我!”
  “没有!”姜宪到底脸皮子薄,“不过是坐在这里看了会书!”
  李谦捏着她的手,舍不得放开。
  姜宪挣脱不开,只好由他,喊了丫鬟进来服侍他梳洗。
  李谦这才回过神来,一个挺身就坐了起,道:“什么时辰了?”
  他缴请了姜宪去后花园摘花的。
  姜宪笑道:“酉时过两刻了。”
  李谦急忙起身,要陪着姜宪去后花园摘花。
  “改天再去!”姜宪想到他昨天风尘仆仆的样子,庆幸他还好补了这一觉,不然明天一早就要赶回去,肯定很倦疲,“今天太晚了,金宵还在这里呢!”
  李谦满心怨气。
  他一共就抽出两天来,昨天在李雪那里就滞留了大半天,如今金宵又在这里不走,要和他明天一道回京城,他根本没能好好地陪陪姜宪。
  姜宪知道他的心思,笑着安抚他:“来日方长。你下次来的时候,我们再去后山摘花。”
  “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李谦不赞同姜宪的说话,“下次难道我们就没有其他的事要做?”
  姜宪抿了嘴笑。
  李谦到底还是去了金宵那里。
  金宵早就起来,已经围着李家在云龙山的山庄走了一圈,见到李谦他不由赞叹:“这里真是个好地方。明年我也来小住几天吧?”
  “到时候再说。”李谦心想,如果明年他还和姜宪过来,肯定得把这些不请自来的家伙全都挡在外面。
  金宵问起姜宪来:“她在太原生活的还习惯吗?”
  太原当然比不上京城,李家也比不上紫禁城。
  李谦能给姜宪的,只有关心和体谅。
  想到这些,他心里还是挺愧疚的。
  可他不是那种事事都挂在嘴边的人,面上不显,淡淡地说了几句:“还行。和家里人处理的挺好的!”
  金宵觉得当初自己也是罪魁祸首,如今听说姜宪过得还不错,他大松了口气,转移了话题,和李谦说起军饷的事来:“皇上明年三月才大婚,明年六月以前,军饷是想都不要想了。可要是明年还像今年似的,春上一场倒春寒,我们肯定是要和鞑子再打一仗的。没有军饷,吃都吃不饱,谁给你拼命啊!我爹的意思,今年过年的时候怎么也要去趟京城,到户部、兵部去走一趟,不管能弄多少银子,大小也是块肉,到时候各总兵府再想办法筹一点,欠一点,先把今年凑和过去了再说。”
  李谦笑道:“原来你的坑在这里填着呢!你来给我报喜是假,怂恿着我进京是真吧?”
  像他们这种一年四季镇关边关的将士,去了京城连六部衙门的大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更别说是和那些眼睛向来长在头顶户部、兵部官吏说得上话。他还找李谦,也不过是想借着李谦这个镇国公的女婿和嘉南郡主的夫婿做脸,想让镇国公府出面帮着引荐兵部或是户部的官员认识。
  金宵嘿嘿笑,道:“给来我妹妹报信是主,怂恿你去京城是辅。”
  李谦笑道:“今年才过了一半,现在说这些都早了点。”
  他的确想今年过年的时候进京一趟。一来是今年是他和姜宪成亲的第一年,他敬重姜宪,就应该亲自去给姜国公镇送年节礼,给姜镇元和房夫人拜年才是。二来姜宪一直惦记着太皇太后的身体,常让常大夫写信去问田医正太皇太后的平安脉,他如果能进宫给太皇太后磕个头,安安老人家的心,想必姜宪也会高兴。三来曹太后那里,他成亲曹宣虽然来了,他和父亲分别几次写折子谢过恩了,可到底闻名不如对面,有些话,有些事最好还是和曹太后碰个面。
第369章
临时
  金宵却是铁了心要和李谦一道——他和李谦合作的“生意”,不过两个月,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这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到现在邵家还被耍得团团转,不知道到底是谁吃了他们家的黑。
  李谦的手段可想而知。
  而且他还知道,李谦年前会去趟四川,准备弄一批生铁回来。
  他们这些行伍出生的人家,军功就是资本,就是荣耀,就是性命。谁手里的武器精良,谁就占了一半的优势。
  从前这些全都由朝廷严管着,如今局势不比从前,只要找到得路子,花得起大价钱,就能想办法瞒天过海悄悄地弄点。
  他想参股。
  到时候不管是自己留着用还是卖,都会是笔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如果操作得好,说不定他们能长期供应生铁,成为九边最重要的家族之一。
  只要一想到有这个可能,金宵全身的血都沸腾起来。
  金家被邵家压得太久,他也被家里的气氛压得太久。
  他需要站起来,站得比父亲还高,看得比父亲还要远,让金城和金媛能躲在他的羽翼下不受伤害。
  “宗权,你就让我跟着你一道进京吧?”他放低了姿态,“你也知道,我是门都摸不到的。我总不能在我妹妹刚刚嫁到安陆侯府还没有站稳脚根的时候就去求我妹夫吧?到时候我妹妹在夫家怎么好做人?再说了,邓成禄性子绵和,邓家早已不问朝政,让他帮我牵线搭桥,还不如我自己想办法呢!”
  金宵说的也是实话。
  但李谦还是有些犹豫。
  金宵索性道:“宗权,我实话跟你说了吧!这一年、两年的军饷我们家还是拿得出来的,我爹让我去京城,最主要的是还是想结交几个能在关键时候帮得上我们家的官吏,也不要多大的官,消息灵通就成。至于要不要得到银子,反在其次。”
  李谦不敢给他保证,道:“如果我去,就和你一起去!”
  金宵大喜。
  他要的就是这句话。
  随后他说起生铁的事来。
  金城帮着李谦做事,李谦并没有瞒着金城,金宵知道这件事也不稀罕。
  “现在还不好说。”李谦低调地道,“主要是看郭永固给不给面了。如果能谈下来,你也知道,我这边不缺银子,这批生铁弄回来我是要自己用的。如果你实在想入股,那就占一小股好了。”
  他一家独大,鞑子打过来的时候,谁给他帮忙?
  最好是几家的实力都强大起来。
  金宵喜出望外,觉得这趟来得太值得了。
  两人开始讨论哪家的铁打得好。
  李家毕竟离开山西快十年了,不比金家是这里的地头蛇,金宵很快就向李谦推荐了两个打铁的师傅,并承诺到时候把这两人弄来给李家打制一批刀剑。
  说起感兴趣的话题来,时间就过得特别快。
  有小丫鬟奉了姜宪之命过来给李谦传话:“今天是表小姐的生辰,郡主说,她在舅太太那里吃了长寿面就过来!”
  李谦就有些意外。
  之前可没有听说今天是何瞳娘的生辰。
  此时不是问话的好时机,李谦点了点头,要放那小丫鬟走。金宵却对李谦道:“表小姐?是何夫人娘家的侄女吗?”
  李谦外祖早就没人了,金宵来之前就打听清楚了。
  李谦“嗯”了一声,笑道:“嘉南还挺喜欢她的,常把她和冬至接到身边作伴。”
  金宵听了笑道:“相请不如偶遇。我既然遇到了,少不得得做回哥哥。”说着,他喊了近身服侍的小厮进来,让他去银楼买对赤金的长命锁,“给妹妹庆生。”
  李谦哈哈笑,道:“我妹妹今年才八岁,不过我这表妹却已及笄,你送长命锁不适合吧?”
  金宵闹了个脸红,怪李谦道:“谁让你没有说清楚的。‘郡主常接到身边作伴’,任谁听了这话也会以为你那表妹今年不过八、九岁啊!”
  李谦又是一阵笑。
  金宵赧然地摸了摸鼻子,随后却是心中一动,吩咐小厮去银楼打副头面送给何瞳娘之后,要求李谦打发了屋里服侍的,正色地道:“宗权,你看我弟弟金城怎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