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3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9/814

  她居然把这件事给忘了。
  太皇太后呵呵地笑。
  白愫亲手把长寿面端到了她的面前。
  海碗看着大,实则汤多面少,横了两个鸡蛋,铺着几根青菜,点了一点香油,闻着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保宁,恭喜你。”白愫说着,和太皇太妃站到了一旁。
  孟芳苓和几个太皇太后身边体己的给姜宪磕了头。
  姜宪有些手忙脚乱。
  她压根忘了这件事,自然也就没有准备打赏的封红。
  请孟芳苓几个起身之后,正想叮嘱情客等会包了封红送过去,太皇太后已从炕桌底下摸了几个荷包递给了情客,笑道:“知道你们忙得忘了这件事,我可记得。”
  姜宪不好意思地抱了太皇太后的胳膊。
  太皇太后只是笑,催促她:“快把面吃了。”
  长寿面讲究一根到底,一口气吃完。
  姜宪大口地吃着,到底把那一小团面吃完了,然后喝了几口汤,把剩下的分给众人食用。
  太皇太后笑道:“怎么饭量比从前还小?”
  情客吓得就要跪下来请罪。
  太皇太后却笑道:“今天可是保宁的生辰。”
  言下之意是大家都要欢欢喜喜的。
  孟芳苓忙笑着把情客搀了起来。
  太皇太后叹道:“可惜是在万寿山,不然就能给保宁好好地庆个生了。”
  太皇太妃就要去问曹太后,看看万寿山有没有会说书的女先生:“虽不能大办,但自家人可以热闹热闹。”说着已经吩咐下去,摆两桌酒席,一起吃个饭。
  太皇太后很是赞同。
  太皇太妃就商量着要不要请曹太后。
  “统共也没有几个人,”太皇太后想着姜宪还有事求曹太后,沉吟道,“给她下个帖子好了。她要来就来,不来也不勉强。”
  太皇太妃笑着应是,亲自去写了贴子,由孟芳苓送去了宜芸馆。
  曹太后没来,让自己的乳母送了对鎏金衔祖母绿的凤头步摇做寿礼。
  太皇太后看着冷哼了一声,盖上匣盒递给姜宪,道:“好歹送了寿礼过来,你收着吧!”
  姜宪笑着收下了,安慰太皇太后道:“曹太后再不好,面子上的事却从来不曾落人口实。”
  比赵翌好多了。
  赵翌没有亲政的时候要借助太皇太后的力量,在太皇太后面前装孝孙。等到他亲政就立刻翻了脸,对和他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的太皇太后冷漠怠慢起来,那才是真正的凉薄之人。
  而此时的赵翌,却背着手在寂静无声的御书房里走来走去。
  他的表情兴奋中带着几分不安,不时停下来思索片刻,显得很激动。
  小豆子不由看了垂手静立在旁的孙德功一眼。
  孙德功却连个眼神也没有给他。
  这让小豆子几不可见地蹙了蹙眉。
  自皇上亲政以来,他这个日夜陪伴着皇上的成了乾清宫的总管太监,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孙德功却成了司礼监大太监,每天往返于皇上和内阁大学士之间,俨然成了当朝第一红人。
  而且,孙德功好像比他更能揣摩上意。
  几次皇上发脾气,都是孙德功出面收拾的残局。
  就好像这次,曹太后突然派人从万寿山送来了一份折子,皇上很是厌恶,把那折子压了几天,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又让他们给找了出来,结果一看,立刻就兴奋起来,哈哈大笑着在御书房里走来走去的。
  他猜着是不是皇长子那里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可看孙德功的样子,他又有点拿不定主意了。
  还是再等等吧!
  第一个猜中了皇上心情凑上前的人自然能讨了皇上的欢心,可若是猜错了,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到了他这样的身份地位,有些事,宁愿不错也不可冒进了。
  小豆子想着,和孙德功一样低眉顺眼地恭手继续立在那里。
第418章
幸灾
  小豆子这么做在他看来很正确,在赵翌看来,却很是不满。
  从前他没有亲政的时候,小豆子围在他身边他嘘寒问暖的,让他感觉到很温暖,让他觉得十分贴心。可现在,该上前的时候不上前,该退后的时候不退后,远远不如孙德功那样知道进退了,放在乾清宫做个大总管还可以,放在司礼监就不行了。
  这让他不由越来越依仗孙德功了。
  这次也一样。
  他遣了小豆子去守门,把孙德功叫到眼前,低声地问他:“你知道太后写了折子给我是干什么的吗?”
  肯定是有什么让皇上高兴的事,不然他也不会这样兴奋了。
  可孙德功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出有什么事值得皇上这样的高兴。
  方氏一直被关在宜芸馆,他是知道的。
  皇长子在太后娘娘的照顾下,如今长得白嫩可爱,他代表皇上去给太后送东西的时候有幸见过一面,也是知道的。
  但这都不能是皇上高兴的缘由。
  因为皇上这两三个月都和珍宝阁那个守典藉三十出头的老宫女搞在了一起。
  还没准备让净事房的太监知道——虽然净事房的太监早就知道了,可宫里没有主持六宫的人,皇上不让记录在案,他们也不敢记录在案。
  孙德功觉得,皇上很喜欢和那些年纪大、出身低微的女子搞在一起。却又怕这样的名声传出去之后影响他的声誉,所以总是不承认。甚至为了掩饰这种事,临幸了一个刚刚十五、六岁,长得像朵儿花,在御书房打扫的宫女。
  这个宫女他却让记录在案。
  可也就是临幸了一次。
  之后他就把人抛在了脑后,再也不管了。
  那小姑娘也是个傻子,还天天盼着皇上能再看她一眼,给她封个选侍之类的诰命呢!
  孙功德在心里感慨着,脸上却不敢流露出分毫,而是恭敬而又严肃地道:“奴婢不知道!”
  赵翌一副忍不住要和人分享的模样儿,没等孙德功的话音落下,他已压低了嗓子道:“太后娘娘,想让我封了嘉南的那个丈夫做陕西行都司指挥使或是行都司指挥使。”
  这就是公然地要官哦!
  这种事朝廷上下还少吗?
  就是他,不也想办法从皇上这边为人谋了几个官位吗!
  他不动声色地道:“那皇上的意思是……”
  “所以我才商量你啊!”赵翌说这话的时候,表现的有些扭捏,他道,“我觉得吧,嘉南好好的,却被太后远嫁到了山西,而且还是和姜家作对的李家,她又是个心高气傲的,在宫里的时候只给我低头,其他的人理都不理。她落到如今这个下场,心里肯定很恨我母后。
  “可我觉得吧,让她受点教训也好。
  “我不想让那个人做陕西行都司或是陕西都司的指挥使。
  “可我又觉得,我应该把嘉南的那个丈夫调去陕西,特别行都司。”
  陕西地理位置特别,地广人稀,小小一个总兵府根本管不过来。就设了都司,旨在管理那些边关重镇。之后又因为都司事务繁忙,很多事捉襟见肘,在英宗时期,索性又设了行都司,帮着都司管理那些琐事。后来慢慢地,行都司变成了甘草,哪里有事就往哪里指使。先帝时,还曾让陕西行都司的人跑去甘肃嘉峪关帮着抗鞑。
  孙德功还是没能明白赵翌诡奇的心思。
  因位置的特殊性,陕西都司和行都司的首领均是都指挥使,正二品。
  指挥使是正三品。
  这在武将里也是排得上名的职务。
  难道皇上是要让李谦去做那行都司的都指挥使不成?
  可皇上明明表现的很讨厌李谦的样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9/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