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814

  他这个人八面伶俐,是处理政务的一把好手。若是他也辞官就好了,这样她就可以想办法把他招揽到李谦的身边,以后和朝廷的奏折来往也需要一个文字功底好的人捉笔。
  不知道李家有谁擅长做这个……
  姜宪这边有点走神,李冬至却是羞赧着回了屋。
  她想到自己和高妙容在一起,不是吟诗就是作画,再不就是坐在一起做针线。
  高妙容的针线和她的字一样好。高妙容还告诉她,女孩子要上得厅堂进入厨房,高妙容还因此跟着灶上的婆子学做菜,佛跳墙,香酥鸡,白切肉,都是她的拿手好菜。
  有李家旧部来串门的时候,她们就坐在一起一边做针线,一边聊天。
  她却从没有看见过姜宪做饭,也没有看见姜宪和丫鬟们一边做针线一边聊天……若是姜宪屋里有人在做针线,必定是她身边的丫鬟媳妇在飞针走线,而她则倚在临窗大炕的迎枕上翻着花样子,指了满意的对她的丫鬟道着:“这个好看。我要在腰带上绣个这个?”或是指了丫鬟们绣的东西道:“这个太丑了。怎么能这样配色?把它给我绞了,重新做一个,按照我给你的颜色配色。”有时候她也会出错,她就笑盈盈地道:“那就重新再绣一个,这个拿出去,谁喜欢送给谁”,姜宪总是清清爽爽、高高兴兴地坐在那里,从来不曾为几针几线的事犯愁。
  不知道康家大小姐平时都有些什么消遣?
  李冬至和康家的两位小姐不由走得近了起来。
  康大小姐和高妙容有点相似。
  她除了要学女红,还要学做菜,又因家中有幼弟要照顾,平时也帮着康太太主持中馈。可她与高妙容又不一样。高妙容学这些东西的时候非常的使劲,康大小姐却很轻快,仿佛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东西,在这一点上,她又和姜宪很像。
  李冬至隐隐觉察到自己好像知道了高妙容等人和康家大小姐等人的区别。
  在这流水般的日子,他们迎来太原知府李奎的儿子,也就是解元郎李宁取妻。
  他娶的是自己家的表妹,刑部侍郎姚先知的小女儿。
  姚小姐的嫁妆不多,只有三十六抬,却另送了十一箱的书画做陪嫁。
  这个嫁妆让山西很多士子都非常的羡慕,就是康家大小姐提起来,也是满口的称赞。而且康家还得到了李家管事送来的请柬。
  李冬至暗暗惊讶。
  姜宪告诉她:“康家就是再落魄,那也是两榜进士出身,于李家的人来说,他们才是真正的自己人。李家有喜事,自然是要正正规规地给康家、郑家下帖子的。”
  李冬至沉默地回到自己的住处,朱小姐过来拜访她。
  因这边是姜宪的住处,她先在高妙容那里落脚,等着李冬至下课。
  李冬至想了想,直接去了高妙容那里。
  高妙容那里除了朱小姐,还有两位李家旧部的小姐。大家正围绕着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地说着前些日子去参加五台山庙会的事。其中一个讲道:“只见那男子突然口吐火焰,‘扑’地一声就点着了那火把,我们都吓了一大跳,大家纷纷朝着盆里丢铜钱,我也丢了十文……”见李冬至到了,她忙站了起来,跟李冬至打着招呼。
  李冬至朝着她笑了笑。
  另一个人就道:“冬至,你来的正好,听她说去五台山看杂耍的事。”
  李冬至早就见过,并不觉得稀奇,但还是认真地听着,最后大家的话题不知怎地就歪到了收租的事上。那女孩子挑着眉道:“他在米里掺石子还不承认,我亲自下去筛给他看,他这才死心。他妹子不过给我爹生了个儿子,他就敢这样嚣张,在外面自称是我舅舅。把我娘气得不行。我就给我娘出了个主意,让她妹子给我娘侍疾,这不,还没有三天,就受不了了……”
  李冬至听了一会才明白。
  原来是家里主母和小妾斗气。
  她看着那小姑娘跃跃欲试的面孔,觉得非常没有意思,偏生高妙容还道:“你母亲身边亏得有你,不然还不知道被欺负成了什么样儿!”
  那女孩子就得意洋洋地应了一声“是”,好像她母亲有今天,都是她的功劳似的。
  李冬至始终没有说话。
  其他人都没注意到,朱家大小姐却注意到了。
  她轻声地对她道:“真的很没有意思是不是?这些都是长辈的事,就算要为她母亲出头,也不能这样生搬硬套的,最后惹怒了她爹,吃亏的还不是她娘。”
  朱小姐的话打动了李冬至。
  李冬至朝着她笑了笑,轻声问她:“你找我什么事?”
  这已经是朱小姐这个月第三次找她了。
第433章
吃酒
  朱大小姐忙道:“家里的农庄这几天正收粮食,有庄头送了几只锦鸡过来,我看着挺漂亮的,就捉了两只送过来,让你看瞧个稀罕!”
  李冬至还真没见过锦鸡,闻言大感兴趣。
  到是来拜访高妙容的小姑娘笑着打趣朱大小姐:“既然来了,怎么只捉两只送给冬至,没有想到高姐姐!”
  高妙容忙阻止那小姑娘继续说下去,笑道:“我这么大了,早过了玩乐的年纪,这样的小东西,自然是要送给冬至的。”没有提之前朱小姐送了一支鎏金镶南珠的簪子给她。
  朱大小姐见高妙容不提,知道过了她这一关,笑着拉了大家去看锦鸡。
  几个人一行去了离高抄容处不远的一个小院子。
  那锦鸡就关在那里。
  众人见那鸡也不过比普通的公鸡大不了多少,不过是羽毛特别的艳鲜而已,叫起来“咕咕咕”的,飞不起来,不免有些失望。
  其中一个女孩子问道:“这鸡的鸡肉好吃吗?”
  另一个女孩子听了嗔道:“你怎么看见什么都想到吃啊!难道就不能养起来吗?这可比大公鸡好看多了!”
  那女孩不再说话,李冬至也有点扫兴,笑着向朱大小姐道了谢,大家重新回到高妙容那里。
  高妙容就问起李冬至的功课。
  李冬至随意说了说。
  高妙容知道康太太这些日子一直在跟她讲《孝经》,不由直皱眉,道:“冬至,你之前不是已经读过《孝经》了吗?怎么康太太还教你读《孝经》啊!你没有跟康太太说吗?据说康太太的学问很好,他们这样的人,在这里呆不长的,你要抓住机会,好好地跟她读几本书才是。”
  李冬至说过,但康太太告诉她,读书是件愉悦之事,听别人的小故事,学做人的大道理,不必求快,只求读懂,而且康太太讲课,还会旁征博引,引出很多其他的小故事来,这让她觉得很有意思。康太太大概看出来了,这些日子就一直围着这些小故事给她讲课,她因此还知道了不少史记上的典故。有时候她想,像康太太这样,才是真正读懂了、读通了一本书。
  康太太还说,女孩子,做什么都不能急,一急,就失了风度,让她干什么都先沉着一口气,读书如此,做人也如此。
  她觉得康太太说得很有道理。
  李冬至想反驳高妙容,可看到高妙容满脸的担心,她突然觉得,也许自己就算和高妙容说,高妙容也未必赞同。在高妙容看来,读书就应该快,把应该读的都读了。
  康太太读书,像是在赏花喝茶,优闲中带着随意,首先要让读书的人舒服。
  高妙容读书,像是在赶考,只读对自己有利的,首先是要读大家都知道的。
  李冬至的手指轻轻地磨摩着茶盅上描着的金线,笑道:“我知道了。我会跟康太太说的。”
  高妙容并没有啰嗦,笑着点头。
  可不知道为什么,李冬至突然觉得高妙容住的地方低矮而又仄窄,让她觉得有些透不过气来。
  “那我先走了!”她放下茶盅,起身告辞,“大嫂约了广记的剪裁师傅,让我早点过去。”
  高妙容微愣,道:“郡主,是要给你做新衣裳吗?”
  李冬至点了点头,稚气的小脸神色肃然,道:“还打了新首饰,说是到时候让我和康家大小姐和二小姐一起去李家喝喜酒。”
  高妙容脸色顿时有些发白,笑容也变得有些勉强,道:“夫人过去吗?”
  “过去。”李冬至道,“李夫人是大嫂的全福人,大嫂说,我娘不去说不过去。而且让我娘提前几天过去,就算是李家那边没有什么事要帮忙,也可以帮个言。我爹让我娘听我大嫂的。我娘明天就过去。我们却要等到接嫁的那天再过去。”
  “是吗!”高妙容笑着,送了李冬至出门。
  朱大小姐听着眼睛珠子骨碌碌直转,喝了半盏茶,也跟着告辞了。
  李冬至并没有诓高妙容。
  第二天一大早,何夫人就去了李家帮忙。
  姜宪则接到了曹宣的信。
  她看了信之后哈哈直笑,竟然激动地抱着情客转了一圈,看得当时在姜宪屋里练字的李冬至目瞪口呆。
  情客忙笑着问姜宪:“郡主,是京城那边有什么喜事吗?”
  “有喜事,有喜事!”姜宪笑眯眯地道,然后感慨道,“承恩公,真不愧是我的知己。我要做什么,他就是隔这么远,也能猜个一二来。”
  情客听着吓了一大跳,急急地喊了声“郡主”。
  姜宪显得非常高兴,也不管她到底想说什么了,摆了摆手,示意情客不作声,把信封装进了专门的匣子里让情客收了,自己一个人倚在大炕的迎枕上独自“呵呵”地笑个不停。
  屋里的人都一头雾水。
  姜宪也不说是什么事,精神一直很亢奋,好像是盼着李宁成亲的日子早点到似的。
  李冬至心里像被猫抓了似的,忍不住说给康家大小姐听,并问她:“你说能有什么事让我大嫂这么高兴的?”
  康家大小姐想了想,道:“会不会是清蕙县君的事?我听说清蕙县君是郡主的挚友,两人一起在慈宁宫长大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