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3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5/814

  云林硬着头皮应下。
  李谦让他去见姜宪:“郡主还有话交待你!”
  云林恭声应诺,去了西边的书房。
  姜宪把自己写给陆小姐的信交给云林,还让云林给陆家大小姐带去了五百两银子,说是让她留着以后做盘缠用,还让云林给陆家大小姐带了个口信,说这件事她一定会给陆家大小姐做主的。
  云林一一记下,带着干粮就上了路。
  姜宪和李谦站在屋檐的台阶下望着庭院里开得热热闹闹的山茶花不由叹气:“但愿能赶得上。”
  虽说最后也能退亲,可退亲比拒亲麻烦多了,那可就把高伏玉得罪得死死的了。
  李谦倒是不怕。
  可姜宪却担心李长青心里不好受,得罪了李长青。
  李长青这个人颇为念旧,又有些义薄云天的侠气,若是因为这件事和高伏玉生罅,他未必愿意,而没有了李长青的支持,李谦说出去的话不能落实,对李谦的尊严是个很大的打击。
  但现在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高妙容是绝对不能继续留在李家,影响何夫人和李冬至的行为了。
  这样过了两、三天,太原那边传来好消息,何瞳娘和金城将于明年的元月二十八订亲,次年的三月一日成亲。
  其他的信里倒没有写,姜宪想着可能是太原和西安有些距离,有些事何大舅太太还来不及告诉她。
  姜宪让人准备了贺礼。
  东西还没有送出门,何大舅太太的信又到了。
  她在信中很委婉地说起了这件事,而且提醒姜宪,高小姐年纪不小了,不能因为李家的事总是这样的麻烦她,应该放高小姐回自己家去,好好地说门亲事,准备待嫁了才是正经。
  姜宪不由莞尔。
  何夫人也算是个奇葩,娘家的嫂子如此精明,自己的女儿也很聪慧,却偏偏她是个拎不清的。
  姜宪回信给何大舅太太,把李谦的意思告诉了何大舅太太,让何大舅太太帮着劝劝何夫人,免得何夫人又要替高妙容出头。
  她用八百里加急把信寄了出去。
  腊八节就到了。
  家家户户送借八粥。
  姜宪这里也不例外。
  夏大人、王大人、林大人和李谦的那些下属她都送了些去。
  大家也还了她很多吃食。
  李谦就开始准备去甘州的事了。
  还好之前李谦那些装着冬季皮袄的箱笼还没有打开,这次直接抄了册子换了帐本把箱笼抬了一边。
  姜宪很是不舍。
  李谦每天晚上都是既甜蜜又折磨地抱着姜宪,和姜宪说悄悄话。
  从暖棚里新栽了什么新品种准备过年的时候用来迎客,灶上的婆子哪道菜做得好吃,全是些家务琐事,可不管是李谦还是姜宪,都兴致勃勃。
  这是他们两人的宅子,是除了父母之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家。一草一木,一桌子一椅,都让李谦越看越喜欢。他甚至盼着日子快点过去,他和姜宪生三、两个孩子,在这个屋里看着孩子们像猴子似的胡乱折腾,看着他们娶妻生子,在这里终老。
  姜宪却是觉得这样的日子以后恐怕不会常有。
  等到李谦去了甘州,估计就像被放出笼子里的鸟,感觉到了天地之壮美,天空之辽阔,就再也难安安逸逸地跟她呆在这个小小的院落里了。
  她靠在李谦的肩膀上,望着墙角瓜形宫灯莹白的灯光,紧紧地抱住了李谦的腰,把脸埋在了李谦的怀里。
  结果到了既定的日子,李谦却没有走成。
  因为蔡霜到了。
  据百结说,蔡霜是个美男子,今年不过二十一、二岁,剑眉星目,温润优雅,不像个武将,像个玉树临风的江南士子。
  姜宪有些意外。
  而让她意外的是,蔡霜居然经邓大小姐之名要来拜访姜宪:“嫂嫂知道郡主如今在陕西,惦记得很,特意命我带了些京中特产送给郡主,让我代她向郡主问声好。”
  姜宪却无意见他。
  她想早点把人给踢走。
  一个马上就要被她踢走的人,她有什么必要认识!
  百结说,蔡霜很失望。
  姜宪听听也就过了,白愫来信告诉她,她和金媛在姑嫂寺遇到了,两人一起去上香求签,还一起用了斋饭。据金媛说,金媛和邓家的婚事算是把邵家得罪完了,金媛的祖母想缓和和邵家的关系,决定让金宵娶邵家的二小姐为妻。金宵的父亲金海涛不同意,但金夫人却和金媛的祖母站到了一条线上,两人极力要促成这门亲事。金宵这次十之八九要和邵家的二小姐订亲了。
  白愫言词间颇有些可惜的味道。
  姜宪却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
  女子在婚姻上原本就吃亏,金宵委屈点怎样了?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事。至少金城和金媛的婚事都不错。他也应该知足了。
  姜宪只关心白愫嫁过去了过得怎样,偏偏白愫只写了短短的一句“我一切安好,毋挂念”,让姜宪心里痒痒,索性派了七姑随车去京城送年节礼,顺使打探打探白愫是不是真如她所说的一切安好。
第455章
交往
  七姑走了之后,家里的年味就更浓了。
  夏夫人趁着这个机会还是举办了一次所谓的赏花会,正式地给姜宪接风洗尘。
  姜宪穿了件鸦青色凤尾暗色团花的褙子,梳了个坠马髻,戴了太后赏给她的八宝点翠大花去了陕西巡抚衙门。
  夏夫人四十来岁,保养得很好,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中等的个子,身段却苗条,容长脸,单凤眼,精明外露,看上去不像是很好相处的人。
  她和夏哲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和次子都已经成亲,在老家九江。幼子和长女跟着他们在任上。长女今年十四岁,和姜宪同年,幼子比姜宪小三岁。据说幼子三岁就启了蒙,八岁就搬到了外院独住,除了晨昏定省,等闲轻易不进内院,倒是长女夏大小姐,十二岁的时候就帮着夏夫人协理家中事务,如今家中的宴请等都已交给了夏大小姐。几位夫人对夏夫人治家赞不绝口,姜宪见夏家大小姐行动间很是利落,说话也颇有主张,知道这几位夫人所言不虚,对夏家倒好奇起来。
  前世,她还没有见到夏哲就让他给李谦挪了位置,之后也没有再安置夏哲,夏哲也没有继续求官,好像是回了江西的老家做了个逍遥翁。
  只是不知道今生夏哲会不会和李谦好好地合作。
  要是不行,还是得换个陕西巡抚才是。
  或者是,弄个熟人来做陕西总督?
  不过总督之职一开,接着就会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一大堆来,想除就有点麻烦了,李谦又是武将,别说是总督了,就是巡抚也难坐到上面去。得想个法子才是?
  姜宪走了一会神,夏夫人已郑重地向她引荐夏家大小姐。
  夏家大小姐恭敬地给她行礼,可到底年轻,神色间还是流露出些许的不自在。
  这也不怪夏家大小姐,谁要是在家里被人捧惯了,突然尊一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大小的女子做长辈,换了她,她也受不了。
  姜宪赏了她一块喜鹊登梅的羊脂玉玉佩。
  然后夏夫人向她引荐了巡抚衙门的几位有诰命在身的夫人。
  不外都是些文官的家眷,越是精明能干的,在没有摸清楚姜宪的性子之前,越是低调内敛的做人,连脸上的笑容都差不多,客气而矜持,年纪都在三十五、六岁开外,比姜宪大了一个辈份,没有特别有趣的人和事,姜宪也就是个面子情,说着些没着落的闲话,虽然气氛不错,但众人都像是在演戏似的,反而没有在太原的时候好玩。
  人家鲁夫人长袖善舞,她都随着李谦来了西安,鲁夫人还给她送了年节礼不说,年节礼里还有只锦鸡,说是听人说她喜欢锦鸡,特别叮嘱乡里农庄的庄头帮着买的,几坛京城带回来的二锅头,是带给李谦的,显得很是用心。
  也不知道西安有没有像鲁夫人那样有趣的人。
  至少大家在一起可以说说哪里的胭脂水粉好,比坐在这里听几位夫人议论谁家的儿子会读书、谁家的女儿贤淑有意思。
  姜宪懒懒地,夏家大小姐已经调整好了心态,恭敬地在指使着丫鬟给姜宪沏茶添放瓜果糖食。
  嘉南郡主的大名,她可是听说已久。
  两人差不多的年纪。
  小的时候她跟着父母进京拜访在京为官的舅舅,就听舅舅家里的人说起嘉南郡主如何深受圣眷。她那时候听了满心的羡慕。
  等她长大了,跟着父母在西安的任上,则听到嘉南郡主如何的跋扈,和山西参政庄大人的夫人一言不合,把庄大人压在了山西参政这个位子上动弹不了不说,还断了庄夫人娘家兄弟温大人的仕途。
  她听了深觉惶恐。
  此时面对姜宪稚嫩的面孔,不要说夏家大小姐了,就是夏夫人,也在心里咕嘀半天才压下心底的不自在,把姜宪当成同辈之人来敬重。
  好在姜宪并不像她们印象中那样狂妄自大,目下无尘,虽谈不上有多热络,但也时不时地应付两句,这已经让夏夫人长长地松了口气。
  直到陕西都司都指挥使王成的夫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5/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