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3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0/814

  随口和李谦说了几句话,李冬至和李雪一起过来了。
  她们昨天已经知道李谦回来了,因时间太晚,就没有过来。此时见了李谦,李冬至恭敬地给李谦行礼,对这个兄长敬畏中带着几分仰慕,而李雪则直接得多,站在那里上上下下地打量了李谦一通,直言道:“比在家里瘦了些,可精神却更好了。”
  李谦对这个堂姐是很尊敬的,闻言笑道:“甘州的事多,可对我也是个历练,到没觉得自己瘦了!”
  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任何一个男人恐怕都不会觉得累。
  李雪欣慰地笑了笑。
  兄弟姐妹几个坐在一起说话,郑缄和康祥云过来拜访,李谦刚让冰河把两位请到书房坐下,又有常驻在西安的陕西都行司的佥事胡金过来问候李谦。李谦一下子忙起来,兄弟几个只好先散了。李骥跟着李谦一起去见客人,李麟回了自己房间,李雪和李冬至则帮着姜宪安排中午的午膳,寻思着要不要在家里摆个席面,唱个堂会,请了夏哲等人过来做客。
  “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走。”姜宪想想就有些舍不得,道,“华阴县不是出了事吗?说是汪几道和熊正佩都气得不得了,要卫所把闹事的人交出来,卫所不愿意交人,汪几道和熊正佩着了陕西按擦司调查这件事,夏哲应该也受了训斥。宗权说他最多能在家里呆三天,可照我看,夏哲肯定会召他和王成去问话,说不定宗权还能多呆几天!”
  李雪担心道:“卫所的百户怎么这么大的胆子啊!不交人,只怕是不会干休的!”
  姜宪并不担心,前世这种乱糟糟的事多着呢,赵氏王朝也没有倒台,可见还是能撑几年不成问题的。
  “管它呢!”她不以为然地道,“宗权在甘州,就算是斥责也斥责不到他身上去。我倒有点担心遇到这件事,只怕甘州那边的防卫要耽搁了。”
  李谦到西安来是要军需的。
  他害怕春天的时候鞑子会进犯嘉峪关。
  可在姜宪的印象里,今年上半年甘肃都相安无事,到了今年的下半年,九月中旬就开始飘雪,等到了十二月份,鞑子的牛羊冻死了不少,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十二部的阿拉汗部开始进关抢东西。
  不过,那时李谦应该还跟着他爹在福建……要不就是已经被李长青想办法弄去了宣府……嘉峪关的总兵应该还是魏明……而且好像是打赢了的,因为那时候太皇太后去世了,她正在宫里守孝,记得不太清楚了。但那段时间赵翌的情绪一直挺好,并没有责罚谁,因为这件事,她觉查到赵翌对太皇太后的死并不伤心,很是失望……
  姜宪有片刻的恍神,但她很快就把思绪拉了回来。
  她得提醒提醒李谦。
  今生和前世有了很大的区别,可天气却不受人为的影响,李谦若是有准备,她相信他能应付得了。
  姜宪就有点后悔见到李谦的时候净想些杂七杂八的,这么重要的事却忘记了说。
  事情却比她想像的有趣。
  见过郑缄、康祥云等人之后,李谦去了巡抚衙门见了夏哲。
  夏哲和陕西布政使周照在一起,正为华阴县的事犯愁,见到李谦,彼此客气地寒暄了一阵子,李谦见不是好时机,也就没有提自己的来意,请了夏哲和周照吃饭。两人都没有心情,委婉地拒绝了,李谦正好想回去陪姜宪用午膳,也就没有多说,另约了时间,爽快地离开巡抚衙门,回去告诉姜宪,郑缄觉得今年春夏都没有什么问题,冬天可能很难,让他多备些粮草……
  姜宪差点笑出声来。
  看样子她真的无意间得了个宝物。
  郑缄会历法,可她没有想到他居然会看天象,而且准到了这样的程度。
  她立刻在李谦的面前推荐郑缄,把郑缄大大地夸奖了一番,让李谦有什么事多和这两人商量:“……不然靖海侯府也不会请了两人去福建。”
  李谦奇道:“你相信郑先生所说?”
第476章
推诿
  姜宪不是相信郑缄,而是因为郑缄的预测将会变成事实。
  只是这话说来太复杂,还要解释前世的那些恩怨,她决定少说两句。
  “我相信啊!”姜宪笑道,“因为之前郑先生说哪天要下雨了,哪天要刮风了都一一灵验了!”
  李谦是不相信的。
  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可他更相信姜宪的判断。
  “行都司衙门里的一个老伙夫也说过这样的话,只是他位轻人卑没有人相信。”李谦沉吟道,“我回去之后,应该好好地和他说说话了。”
  姜宪微微地笑。
  冰河跑了进来,急急地道:“大人,夏大人请您过去商议政事。”
  姜宪和李谦都吃了一惊。
  李谦刚刚从巡抚衙门回来,连一杯茶都没有喝完。
  “知道是什么事吗?”李谦问道。
  “不知道。”冰河道,“只打听到夏大人还召了王大人。”
  应该是华阴县的事。
  姜宪起身服侍李谦更衣,叮嘱他:“这种事你别管,弄不好会卷入文武官的纷争之中。”
  “我知道!”李谦低声道,“我年纪最小,刚刚来,什么也不知道,这种事就算是让我去我也处置不好。”
  姜宪点头,送了李谦出门。
  李谦到了巡抚衙门王成还没有到。夏哲已经迫不及待地把他拉到了一旁:“京城密旨,让我们处置了围攻华阴县的百户。”
  问题是华阴县的百户是世袭,而且自立国之前就是华阴县的乡绅,亲戚遍布华阴,姻亲盘根错节,这些年来华阴县卫所的军饷都是由这位百户自己拿出来的,华阴县人人皆知,那些卫所的卫士早已是只认百户不认朝廷,陕西巡抚要拿人,就得借助陕西都司或是陕西总兵的人马。而夏哲却叫了他和王成过来,可见是想借用陕西都司的人马,那叫他过来有什么意义?而且还这样推心置腹地请他帮着拿主意?
  李谦的脑筋飞快地转了起来。
  王成的无能是大家都知道的。
  难道夏哲是想让他带了陕西都司的人去拿人?
  李谦在心里冷笑。
  夏哲还真当他是小孩子。
  自古文、武两立,他为了个文官亲自带人把自己这边的一个武官抓了起来,以后那些总兵、将军们会怎么看他?他还要不要和同僚相处了?
  李谦不动声色,急道:“密旨?!不是阁老们的意思吗?什么叫做‘处置’?是押送进京还是就地监禁?杨大人怎么说?华阴县的卫所可是他的治下!”
  陕西总兵杨俊长期“生病”,根本不怎么管事。
  夏哲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李大人,杨大人那里,我们就不要指望了。我几次请他过来商量华阴县之事,都被他委婉地拒绝了,你来陕西的时间短,有些事可能不知道,他和华阴县百户是儿女亲家,密旨的事他不知道则罢,若是知道了,恐怕不得安生。所以我只好向王大人借兵,请你走趟华阴,毕竟你是生面孔,去了不会有人注意……”
  李谦不由皱眉,道:“夏大人有令,我本应义不容辞。只是这件事兵贵神速,我刚来,对陕西都司的人不熟,行军布阵,讲究如臂使指……只怕是王大人比我去更合适。当然,若是王大人不愿意去,我帮王大人代劳也可。”
  说话间,王成和周照从旁边的屏风走了出来。
  王成拉着李谦的手道:“老弟,这件事就拜托你了。我和那杨俊也是老朋友了,我怎么好去拿他的亲家?这件事,只有老弟出马才最合适了!”
  李谦之前就怀疑这是夏哲、周照和王成一起商量出来的结果。
  毕竟他是姜家的女婿,有姜镇元保驾,就算他做错了什么,别人看在姜镇元的面子上也不敢动他。
  不过,他们敢这样的算计他,就别怪他不讲情面了。
  李谦道:“百户毕竟是正五品的朝廷命官,没有道理说抓就抓。既然有密旨,还请夏大人让我遵旨而行。”
  言下之意是让夏哲拿出密旨来。
  这是人之常情。
  总不能因为夏哲的几句话李谦就去捉拿一个朝廷命官吧?
  夏哲亲自去内里的书房拿了密折给李谦。
  李谦看了看,揣在了兜里,起身行礼道:“我这就去准备。”
  夏哲几个大喜。王成更是道:“我就说李兄弟是个能成事的人!我这就去清点人马交给李兄弟带过去。”
  李谦点头。
  气氛骤然间就热烈起来。
  夏哲亲自向他介绍华阴县的情况,周照坐在一旁补充,偶尔还说几句笑话,调节着气氛。
  李谦让小厮叫了冰河进来,打了个手势,吩咐他回家拿他的软甲,并道:“若是郡主问起来,只说我奉了夏大人之命,陪周大人去咸阳公干,五日即返。”
  冰河应声而去。
  夏哲打趣道:“李兄弟和郡主真是伉俪情深啊!”
  李谦不喜欢夏哲这种说话的方式,笑而不答。
  周照就凑过来说着笑话,一时间到也其乐融融。
  冰河飞奔回去,喘着气闯进了上房,跪在姜宪面前就道:“大人叫我跟您说,把大人的软甲拿去巡抚衙门,大人要陪着周大人去咸阳公干,五日即返!”
  姜宪心头一跳,细细地琢磨了半晌,吩咐刘冬月:“快去请了谢先生过来。”
  刘冬月飞奔而去,连一盏茶的功夫都不到,谢元希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0/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