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9/814

  可杨家却怕出了风头被李瑶清算,只敢在暗中帮衬董家,而不敢出头。
  只是这样一来,董家的生意也受到了限制。
  董重锦只叹自己运气不好,准备着熬过夏哲的任期再做打算。
  就在这时,杨俊却向董家讨了两万两银子。
  没几天,华阴县的事就传开了。
  董重锦有些后悔攀上了杨俊。
  除了开国立朝之时,自古以来就没有哪个武官斗过了文官的。
  可事情却急转直下,让所有的人都出乎意料之外。
  程飞去了荆州任知府,华阴县百户毫发无伤,继续在华阴县称雄称霸。
  明面上,程飞赢了。
  可实际上,文官没能斗过武官,已经是输了,而且是碾压性的输了。
  就在这时,杨俊想向他介绍李谦,并有些愧疚地道:“我自来西安任上,得到董老爷很多的照顾,只是我年事已高,壮志消磨,志不在仕途,恐怕要辜负董老爷的厚爱了。好在是我还认识几个人,想趁此机会借董老爷几盆花,办个赏花会,请了嘉南郡主和陕西行都司的李都指挥使来家里做客,董老爷和令爱帮我陪陪客人,不知道董老爷意下如何?”
  董重锦不知道程飞是怎么去的湖广,可他却听说过鼎鼎大名的嘉南郡主和因为娶了嘉南郡主而一跃晋升正二品的李谦。
  这样的人物,他并不想认识。
  两人都是还在年少,又都是天之骄子,特别是嘉南郡主,据说是能让皇上都退让的人物,这样的人,一句话说错了,就有可能惹来灭门之灾,一句话说对了,也有可能鱼跃龙门,董家从此成为朝中新贵。
  一念之间是生死,风险太大。
  这并不是董家的立家之本。
  可杨俊的话已经说出了口,他却不能拒绝。
  董重锦是硬着头皮答应下来的。
  董大小姐也是硬着头皮来的。
  她在如雷的心跳声中陡然做了一个决定。
  “郡主!”董大小姐找了个机会笑盈盈地望向了姜宪,“家里除了李子,还种成了桃子。只是个儿比较小,品相不怎么好,吃着却脆生生的,甜津津的。要不明天给您送点去尝尝吧!”
  姜宪笑了起来。
  这个小姑娘,胆子真大。
  却也不能否认,这样的小姑娘很讨人喜欢。
  她若有所指地道:“那就顺便派两个人来看看你们家留下来的暖房吧!我想今年冬天能吃上小黄瓜和心里美萝卜。”
  这都是京城里的品种。若是想种出来,就需要长驻甜水井李家。
  董大小姐的脸庞都亮了起来,她屈膝向姜宪行礼,道:“谨遵郡主的吩咐!”
  姜宪点了点头,问杨夫人:“不是说今天还安排了唱戏吗?唱得是哪一折?哪个戏班唱的?”
  杨俊得了董家不少好处却没能好好地帮上董家的忙,杨俊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正巧李谦递了个好过来,杨俊就想干脆把董家引荐给李谦算了,一来卖了董家一个好,二来董家有钱,他也算是给李谦找了个钱篓子,两好合一好,他也算是功得圆满了。
  和李家搭上关系,把董家的人介绍给李家。
  这才是他办这次赏花会的目的。
  现在目的达到了,杨夫人顿时满面春风,道:“还能是哪家戏班?当然是联珠社了!杜大家亲自登台唱《游园惊梦》。”
  “哎呀,是杜大家亲自登台啊!”几个杜慧君的戏迷立刻激动地脱口而出。
  杨夫人呵呵地笑,道:“等前院几位大人喝完了酒,戏就开锣了。”
  大家嘻笑着议论着杜慧君的戏。
  有小丫鬟走了进来,向杨夫人禀道:“杜大家听说郡主在这里,想过来给郡主磕个头,问郡主允是不允?”
  众人并不知道在翠微山庄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杜慧君进宫献艺的时候就得到过嘉南郡主的赏识,如今在西安唱戏又重新遇到,想奉承郡主,特意进来给郡主请安问好,也是正常。
  姜宪前世和李谦吵翻了之后,每每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召了人进宫唱戏,却不是爱听戏,只是喜欢那锣鼓喧天的热闹,对杜慧君这样的戏子也就少了一份喜爱。不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杜慧君又十分有诚意,她也就给了杜慧君一个面子,又因为这里全是女眷,若是回避,不免兹事体大,闹得后院不得安宁,姜宪就让他隔着帘子给自己磕了个头。
  杜慧君常在内院行走,自然熟知高门大户的规矩,垂着头进来给姜宪磕了头就走,非常的规矩,让那些喜欢他的内宅妇人们夸奖不已,还因此又接了几场戏约,名声也更显赫了。
  这当然都是之后的事了。
  只说杜慧君刚从二楼下来,就在一楼的抄手游廊里遇到了一个人。
  “杜大家!”那人喊他,笑道,“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您。今天唱什么戏?这就要开锣了吗?”
第490章
误会
  杜慧君抬头,看见一位温润如玉的少年。
  “你是……”他觉得这少年面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了。
  “我姓卓,”少年赧然地道,“单名一个然字,还没有弱冠,因而也没有字……”
  杜慧君记起来了。
  这些日子他常去给高门大户唱戏,应该在什么场合见过卓然。
  实际上,卓然在西安还颇有些“名气”。
  他是良家子,但家中有嗜酒的父亲,把他母亲和姐姐卖人。他母亲如何了不得而知,但她姐姐却被没有生育的周夫人相中,给她放了藉,做了周大人的妾室,并为周大人生下了二子一女。三个孩子都养在周夫人屋里。卓氏不仅貌美,而且对周夫人非常的尊重,很得周夫人的喜欢。周大人升擢至陕西布政使,周夫人借口年事已高,带着三个孩子回了老家,主持打理庶务,由卓氏陪着周大人在任上。
  别人都说,周夫人这是要想办法软化三个孩子和卓氏的母子之情。
  卓氏却像不知道似的,跟在周大人身边非常的安守本分,逢年过节必派人去问候周夫人,从来不曾有过半点的轻狂,不仅周夫人满意,就是周大人,对这个如夫人也颇为敬重起来。
  因为这个原因,周大人和周夫人也愿意提携卓然。不仅给卓然启蒙,还承诺只要他能读得出来,就会支持他科举。
  卓然也很争气,小小年纪,已过了县试和院试,只等明年六月过了府试,就是正经的秀才了。
  大家都觉得周夫人治家有方,周大人品行端方,对卓然也颇关注。
  杜慧君忙上前行礼,道:“卓公子,恕小的一时眼拙,没有认出公了来。”
  卓然轻轻摆手,态度温和有礼,让人看了很容易心生好感:“杜大家言重了,我很喜欢听杜大家的戏,看见杜大家,就忍不住出来打个招呼。上面是几位夫人的观戏之处吗?几位夫人都点了什么戏?”
  杨俊真正的意图是趁着这个机会把董家的人介绍给李谦,但夏哲和周照、林玉等人都在,而且他也不知道李谦到底是什么想法,和董家的人商量之后,董重锦没有出席赏花会,而是董大小姐先去给姜宪请安,照他们的分析,觉得李谦应该会“惧内”,若是姜宪喜欢董家,恐怕比奉承上李谦更能让彼此之间的关系稳定。前院也就以品茶赏花、交际应酬为主,点戏的事就交给了后院的妇人们。
  杜慧君笑道:“夫人们点了《沉香救母》。”
  这是典型的大戏,而且是讲忠孝两全的大戏,颇得那些老太太们的喜欢。
  卓然听了目光微闪,道:“没有想到郡主喜欢听这样的戏!”
  说起这个,杜慧君也有些茫然,忍不住道:“这戏并不是郡主点的。说实话,我给郡主不仅唱戏,也唱过堂会,不是一次、两次打交道了,可郡主从来不曾点过戏,我压根就不知道郡主喜欢听什么戏。”
  他只好准备重新排一出大戏献给姜宪。
  卓然讶然,沉吟道:“从来不点戏吗?”
  “是啊!”杜慧君叹气,道,“也许这是宫里的规矩吧?喜欢吃什么,喜欢干什么,据说那些贵人都不会表现出来,所以宫里的那些大宫女都是察言观色的高手,拿到外面那可是一顶一的能干人……”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人打断了:“卓然,卓然,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让我好一通找!”
  两人齐齐循声望了过去。
  夏山不知道什么时候找了过来。
  他看见杜慧君也颇为惊讶,笑道:“原来是杜大家!我说呢,卓然怎么一去不复返了,原来是遇到了你啊!上次我在翠居,想请你去唱戏,结果你去了翠微山庄,既然这次遇到了,过两天是我生辰,你到时候给我去唱个堂会吧!别人出多少,我出双倍。你这次可不能再推我了!”话到最后,他脸色一沉,很有些仗势欺人的味道。
  杜慧君心中一跳。
  自简王世子之后,他宁愿给那些老太太们唱戏也不愿意给这些公子哥们唱戏了。
  “夏公子言重了。”杜慧君恭敬地给他行礼,露出苦涩的笑容,“您能不能换个时候,郡主那边来了客人,之后的五天我都在甜水井唱戏……”他为难地看着夏山,和夏山商量道,“要不,你再定个时间?”
  “定个屁的时间!”夏山气得不得了,道,“你要是真是去郡主家唱戏,我到时候去就是了。我和郡主府上的西席郑先生的儿子是好友,你等着瞧好了!”
  说完,飓风一样地拉着卓然走了。
  杜慧君并没有说谎。
  姜宪的确是让他去府上唱戏,但并不是让他明天就去,而是让他得了闲去。
  她见冬至和康大小姐、陆家两位小姐都非常的喜欢听杜慧君唱戏,就决定请他过来唱堂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9/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