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3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8/814

  她在垂花门前迎到了冬至。
  冬至比去的时候高了半个头,从前做的衣裳都不能穿了,下了马车,箍着鎏金珠花丫髻,银红色焦布比甲,月白色水墨画的月华裙,挺直的腰杆,从容的神态,不慌不忙地举止,让何夫人差点认不出来了。
  “冬至!”她迟疑地喊了女儿一声。
  李冬至绽开一个略带几分腼腆的笑容。
  她身上这才流露出些许属于从前那个小姑娘的模样儿。
  “冬至!”何夫人的眼泪一下子就落下来,她上前几步搂住了李冬至,急声地道,“你在西安可好?有没有想娘?吃得好不好?功课难不难?”
  李冬至搂了母亲的腰,笑道:“我在那里一切都很好,您不用担心我。大嫂很照顾我和二哥。”
  何夫人知道姜宪不会亏待李冬至的,可女儿到眼前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上上下下地将李冬至打量了半晌,在李冬至的身上的确是没有看见半点的不好,她悬着的一颗心这才放下来。
  跟着轿子走过来的李骥这才有机会上前给何夫人行礼。
  何夫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觉得不过几个月不见,李骥也长高了一些,看上去更精神了。
  她讪讪然地问了李骥几句话,就打发了李骥:“你快去洗漱更衣去!你爹听说你们这两天回来,衙门都不去了,一直在家里等着你们呢!等你们收拾好了,我们一起去给你爹请安。”
  李骥应声退了下去。
  晚膳的时候,他碰到了被李长青叫回来的李麟。
  李骥悄悄地打趣李麟:“大嫂还没有进门,你就住进了新房,也太急了些吧?”
  李麟给了李骥一拳,笑道:“小孩子懂什么?等你成亲的时候就知道了。别笑话早了!”
  李骥嘿嘿笑,见李长青已经坐到了桌子旁,忙敛了笑容,恭敬坐了下来。
  但用过晚膳之后,李骥和李麟悄悄跑出去宵夜,还把为了参加李麟的婚礼还在太原的李累叫了出来。
  大家你一句我一言的,喝到半夜才结伴去了没有长辈在的西街李麟的宅子歇了。
  第二天起来,三个人都头痛欲裂,到了晌午才去了总兵府后街的李府。
  媒人已经把高妙容的嫁妆单子送了过来。
  何夫人看着非常的欢喜。
  李麟的婚礼李家请的全福人是李长青的结拜兄弟朱臣朱五爷的太太。
  她指着高妙容的嫁妆单子与有荣焉地道:“夫人,您看,高小姐的陪嫁里面,还有三百册书呢?”
  “是啊,是啊!”何夫人喜上眉梢地道,“这孩子从小就是个矜贵的样子,读书、女红,样样都精通,就是出嫁,也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朱太太笑着奉承何夫人:“谁说不是!要不然您怎么像女儿似的疼着她呢!”
  何夫人大为得意。
  一直坐在旁边喝茶的李冬至却突然道:“是高姐姐的嫁妆单子吗?给我看看!”
  何夫人不悦地道:“小姑娘家,看这些做什么?”
  若是从前,李冬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对是错,是一句多的话也不敢说的。可她跟了姜宪一段日子,姜宪从来不管这些,觉得不对的地方就问,问过就得照着她的改过来,有种一力降十会的痛快。所以李冬至没有理会母亲的不快,而是沉着脸道:“母亲还是给我看看的好。我听着怎么觉得这嫁妆单子不对劲!”
  何夫人和朱太太不由面面相觑。
  朱太太到底还是顾忌着李冬至是李家唯一的大小姐,一面笑着把嫁妆单子递给了李冬至,一面对何夫人道:“冬至想看,就给她看看呗!小姑娘家好奇嫁妆单子上写了些什么也是常情……”
  李至冬没有理会何夫人和朱太太,接过高妙容的嫁妆单子一目十行,还没有看完已是眉头紧锁,指了那三百册书道:“这是我们家要求的吗?”
第504章
机智
  新婚夫妻,婆家给私产新郎官,娘家给陪嫁新娘子,也不过是想他们婚后过得好一点而已。所以有时候,两家会商量着新娘子家都置办些什么,新郎官家置办些什么。
  这些,通常都是下聘之后就商量好的。
  何夫人望着女儿指的地方一愣,道:“没有啊……”
  李冬至一听,目光顿时一凝,厉声道:“那就赶紧和媒人商量,这三百册书不能做为陪嫁!”
  “为什么?”何夫人和朱太太异口同声地道。何夫人更是抬头就想呵斥女儿几句,却被女儿凌厉的目光看得心中一颤,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地没有说出来。
  “我们家虽不是读书人家,可也没有到连书都买不起的地步。”李冬至寒声道,“陪嫁三百册,这算是怎么一回事?是告诉别人说我们家底子太薄,还是说她高家是山西大儒,世代诗书礼仪传家?”
  何夫人和朱太太半天也没有说话,等静下心来回味着李冬至的话,又不得不承认她说得有道理。
  朱太太朝何夫人望去,见何夫人一副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样子,她只好道:“这不还有几张书画吗?郡主当初嫁进来的时候,也有书画做陪嫁的……”
  李冬至面色微沉,道:“郡主那些书画又不同。郡主陪嫁的书画,全是孤本古籍,而且大多数是郡主平时很喜欢,时常翻看的,这才带了过来。而那些书画,更是价值连城,就是李解元,也曾经赞不绝口,还曾找到大哥的好友出面说项,想在我们家的书房里临摹,不敢借回家,怕有个闪失,他陪不起。高姐姐的这些书册和字画能和大嫂的相提并论吗?”
  “这……”朱太太很是为难。
  当初商量聘礼的时候李家可是什么也没有说的。如今眼看着就要接嫁妆了,却弄出这样的事来。这让她怎么去跟媒人说,怎么去跟高家的人说!
  在何夫人的印象里,书是好东西。有些人家穷其一生也收集不到三百册书,所以当时高家提出陪嫁三百册书的时候,她还是挺高兴的。可现在听李冬至这么一说,觉得李冬至说的也有道理,她原本就不是个有主见的,此时更是拿不定主意,心里七上八下的,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李冬至了解母亲的性子,知道今天要是等她做决断,这件事十之八九只能就这样了。
  “我们不如请爹过来。”她冷静地道,“爹见多识广,就算他老人家一时拿不定主意,爹身边不是还有柳先生吗?”
  也对哦!
  何夫人的眼睛都亮了。
  把这件事推给李长青,最后不管是怎样处理,也与她无关了。
  “那就快去请了你爹过来。”她迭声催道。
  李冬至朝着自己的大丫鬟小禾点头。
  小禾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很快,李长青就随着小禾过来了,和李长青一道过来的,还有柳篱。
  李冬至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么简单的事,一涉及到读书的事,他爹就像乡下人进城,没有个主张。
  好在是她爹也算是个聪明的,把柳先生请了来。
  何夫人忙把事情跟李长青说了一遍。
  李长青也愣住了。
  他朝柳篱望去。
  柳篱沉默了片刻,这才慢悠悠地道:“这原是古时候的风俗。那时候字都是刻在竹简上的,一文难求。若是哪家的姑娘出嫁有几块竹简,那可是大手笔……”
  李长青心里急得冒烟,哪里有耐心听柳篱这样慢条斯理地绕圈子,一听就急急地打断了柳篱的话:“你也别说从前了,你就说现在,说这件事,我们该怎么办好?”
  柳篱是幕僚,他的责任是给李长青出主意,而不是代替李长青做决定。尽管李长青这么说了,他还是不慌不忙地道:“冬至小姐说得对!现在虽然也有像这样做的人家,可那都是夫家贫寒,女方是百年诗书耕读之家,为了帮女婿读书举业,这才会陪送些书册。若是夫家富贵,就得像郡主那样,陪嫁就是传世之作,可做传家宝的东西,是女方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不是为了帮衬夫家……”
  李长青的脸色都青了。
  柳篱忙道:“什么事都要因人而论。高小姐陪嫁的书册我们都没有看到。也许是伏玉先生这些年来的珍藏也不一定。我看这件事,还是问问高家的为好。免得生出什么误会,就不好了!”
  高伏玉在跟着李长青之前也不过是个穷困潦倒、三餐不继的穷书生,他能有什么传世珍藏?何况他们高家又不是没有儿子,如果是珍藏,他也会留给高妙华,怎么会给高妙容?”
  李长青的脸色更难看了。
  而通常谁出的主意谁去解决。
  李长青拉着柳篱就道:“这种事我们也不懂,就拜托柳先生去趟高家,跟伏玉先生商量商量了。”
  这不是让他去得罪人吗?
  柳篱苦笑。
  李冬至却突然道:“柳先生,我觉得不管这三百册书是怎么一回事都不适合写在陪嫁的单子里。就像我大嫂,她有很多平时把玩的东西就只登记上册,却不在陪嫁的单子里。我大嫂还说,这些东西她百年以后都会带走的,所以还是别麻烦后人了……您也可以这么说。那三百册书若是高姐姐喜欢,平时常常拿出来看的,登记在册带过来就行了。这样写在陪嫁的单子上,书画又是脆弱之物,若是有些许的损伤会很麻烦的。不如重新拟一张嫁妆单子。”
  一席话说得柳篱对李家这位平日里不吭不响的大小姐刮目相看。
  他笑着夸奖道:“我们都只知道大人足智多谋,没想到大小姐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李冬至赧然。
  李长青则神色大霁,因为高妙容闹出来的烦心事都消散了不少,谦逊道:“哪里,哪里!”骤然间想到李冬至是去了西安才有的这变化,不禁道,“这也是她嫂嫂教得好。”
  柳篱想到如今活泼开朗、神采飞扬的李骥,不由点头笑道:“郡主的性子好,这也是李家的福气。”
  “可不是!”李长青毫不掩饰对姜宪的满意,笑道,“我总觉得我们家祖坟埋得不错。之前我还准备请个风水先生把我祖父祖母、我爹娘的坟移一移的,后来听说太后作主,给宗权和郡主赐婚,可把我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还好之前要请的那个风水先生拿乔,我晾了晾他,不然这坟就移了,也就没有了今天的富贵运气了。我有时候想,你还别说,我们家还真有点运道,不然怎么这个风水先生不找,那个风水先生不找,找的这个风水先生又拿起乔来,硬是没能把我家的祖坟挪个地方的,可见我们家还真是菩萨保佑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8/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