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3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5/814

  太皇太后糊涂了,姜镇元也跟着糊涂了吗?
  就是宠孙女,宠侄女,也不是这样个宠法!
  可他看到赵翌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他只得把这腔怒意压下去。
  之前他支持曹太后亲政,是因为他和胞兄孝宗皇帝都是静肃皇后所出,他对孝宗皇帝恩宠静妃安氏很不以为然,可太皇太后没能生出儿子,先帝是庶长子,继承大统也是应该。因而先帝殡天时,他觉得内廷应该拨乱反正,不可再任意妄为,这才支持曹太后摄政的。之后曹太后却学起了吕后,不仅不愿意放权皇上,还泄私愤般先后害死了秦氏所生的三个儿子,要不是辽王年长,又有辽东指挥使廖修文庇护,只怕辽王也活不到今天。
  这就让他没办法容忍了。
  秦氏和曹太后之间的恩怨他不管,却不能谋害皇家子嗣,特别是皇家自孝宗皇帝之后就没有留下几个子嗣,曹太后这么一来,赵家成年的男子已经没有几个。若是让她继续下去,赵氏王朝就变成了曹氏王朝,说不定还会重蹈覆辙,走上武后的路子。
  他那些日子非常的不好过。
  辗转反侧地想着怎么知会赵翌一声才好。
  所以赵翌来找他哭诉的时候他才会那么爽快地答应了。
  在他看来,赵翌既然有这个心,也算是个明白人,以后这天下交给赵翌,他也算对得起祖宗对得起皇兄对得起天下了。
  可不曾想,赵翌却是个志高才疏之人。
  想得挺好,真让赵翌做起来,赵翌又畏畏缩缩地拿不定主意了。这都不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慎重点也有慎重点的好处,可麻烦的是,赵翌还是软耳朵,汪几道一说,他听汪几道的,熊正佩一说,他又觉得熊正佩说得有道理,朝廷决议,朝令夕改,让那些想干事的朝臣们不知所措,那些尸位素餐的却越发高兴,溜须拍马,不干正事……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他若是再不和赵翌处理好关系,这朝廷上下还有谁能拘束得了赵翌?
  简王深深地吸了好几口气,这才觉得自己能不带怒气地说话:“老臣不知道今天是嘉南郡主的及笄礼,来得真不是时候。不过,这件事也不能怪老臣!”他说着,还勉强地笑了笑,“太皇太后可是一声没吭。不然老妻肯定是要进宫给郡主道贺的。”
  赵翌听着这话还不错,也跟着笑了起来,温声道:“太皇太后说,嘉南如今已经出了嫁,按理不应该办及笄礼,只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心里过意不去,思来想后,还是觉得应该热闹热闹,可到底是于理不合,为避免麻烦,这才只请了家里人。”
  简王闻言气得说不出话来。
  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成了外人!
  所谓的麻烦又是指什么?
  简王原本就笑得勉强,此时更是连表面的和善都维持不住了,冷着脸道:“话虽这么说,可这礼却不可废。虽说这及笄礼是内院妇人们的事,可到底是遇到了,我就和皇上一起去给嘉南郡主道个贺好了。顺便跟家里人说一声,让东阳和武阳都进宫一趟。人多更热闹。”
  赵翌有心讨好姜宪,觉得简王去了,姜宪更有面子,不仅连声应好,而且还叮嘱孙德功:“你去跟小豆子说一声,让他带人去把慈宁宫的花园布置布置,点些灯笼放几个烟火,我们今天都去慈宁宫用晚膳。”又对简王叹道:“可惜天气太冷,不然可以像八月十五似的在花园里观灯赏月,也是件趣事。”
  “皇上说得是。”简王已无力再和赵翌生气,他觉得自己若是再气下去,除了把自己气死之外,不会有任何的作用。
  两人去了慈宁宫。
  姜宪听到后脸都青了。
  她问情客:“他来干什么?还把简王也带来了?他是不是看不得我高兴,非要来捣乱不可?”
  情客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好,朝白愫投去求助的目光。
  “皇上可能是觉得好玩吧!”白愫笑着上前帮姜宪整了整头饰,道,“今天可是你的好日子,你就别管他们了。李谦不是还给你送了他自己打的金簪吗?他对你多好啊!你想想他,还有什么不能忍的!”
  说到这里,姜宪就算是脸上敷了粉也挡不住面色绯红。
  刚拿到李谦的及笄礼时她还纳闷,以李谦的性子,应该不会这样敷衍她才是。
  等到姜律和王瓒走了,她拿起簪子来仔细一看,那匣子下面还压着张用雪涛纸裁成的便笺,写着“在天愿做比冀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句。诗句下面还有两行小字。说这簪子是他在甘州每天都惦记着她,公务之余就请了个银楼的师傅告诉他打了这支簪子,愿他们能情比金坚,万事如意,白头偕老。
  她当时就觉得脸烧得慌。
  再仔细一看,那簪子上还刻着她和李谦的名字。
  李谦还把她的名字刻在了前头,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她的后面。
  她拿在手里,一时间心都化了,哪里还舍得放下,叫孟芳苓进来,期期艾艾的请孟芳苓帮忙,能不能行及笄礼的时候用李谦送来的这支簪子。
  那刻在簪子上的名字自然也就没能瞒住。
第531章
插簪
  太皇太后笑得合不拢嘴,毫不回避地当着屋里参加姜宪的房夫人等人,以及帮忙准备及笄礼的宫女、内侍对太皇太妃道:“所以我常说,什么和田玉、羊脂玉、红宝石、象牙的,都不如金好。又实在又不怕摔打。这金簪做得好。及笄的时候就用这个给嘉南插簪。”
  房夫人等人抿着嘴笑,宫女、内侍们纷纷符合着太皇太后的话,就连北定侯夫人也忍不住笑道:“谁说不是这个理。要不然下小定的时候怎么不用玉如意要用金簪,还要用如意金簪,你看李大人这手艺,云祥纹的如意金簪,事事顺遂,吉祥如意,选得可真好!”说着,不由想到到了曹宣。
  这女婿什么都好,可惜是曹太后的侄儿,又是曹家唯一的男嗣,太后和皇上对峙,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
  她现在什么也不求,只求翻天覆地的时候能保住女儿一家人的性命就好。
  几位夫人说了一会儿话,吉时也就差不多快到了。
  孟芳苓去请姜宪。
  姜宪却在那里发脾气,对情客道:“你去跟他说一声,让他去乾清宫里等着。这里一堆妇人,他在这里像什么话?等我这边差不多,自然会去请他过来。”
  情客硬着头发应着“是”。
  孟芳苓看着这情景不对,道:“是皇上过来了吗?”
  “何止是他。”姜宪不高兴地道,“还把简王也带过来了。简王还说什么不知道,通常了武阳郡主和东阳郡主,皇上倒挺高兴的,发了令牌,等会这两位郡主也要过来。这都成什么了!乱糟糟的,像集市似的。”
  孟芳苓吓了一大跳。
  武阳郡主还好说,这东阳郡主可是皇上的岳母,她过来了,那房夫人怎么办?难道要让东阳郡主给姜宪插簪不成?可除了太皇太后,在座的女眷中东阳郡主的身份就最尊贵了。太皇太后不愿意自己给姜宪插簪,是觉得自己是孀居,不吉利,可让给东阳郡主,只怕太皇太后宁愿自己亲自上阵给姜宪插簪。
  那岂不是违背太皇太后的初衷!
  太皇太后肯定会觉得遗憾的。
  姜宪知道情客是没这胆量去跟赵翌这么说话的,她索性舍了情客去求孟芳苓:“孟姑姑代我走一趟吧!让皇上别捣乱了。就说吉时已定,而且是之前太皇太后托了钦天监算出来的,总不能就这样等着东阳郡主和武阳郡主吧!让他带着人去乾清宫坐一会。”
  李谦都没看见她插簪,她凭什么让赵翌一睹为快。
  孟芳苓点头,匆匆去见了赵翌。
  赵翌早知道笄礼是看了时辰的,又听孟芳苓说要在大殿举办及笄礼,不禁讪讪然地笑,道:“是我没想到。平日里见太皇太后和嘉南多是在东暖阁,我还以为会在东暖阁行礼。既是这样,那我和简王就行乾清宫等着。至于两位姑母,也不用非得等着,吉时要紧。”
  孟芳苓就笑盈盈地把赵翌出送慈宁宫。
  赵翌和简王慢慢溜达着往乾清宫去。
  简王气得要命。
  他为着进宫,中午只来得及吃了两块点心垫肚子,进了宫,又在东华门等了半天,景运门吹了冷风,好不容易见到了赵翌,怕上官房,殿前失仪,连热茶都敢多喝一口,接着陪赵翌来了慈宁宫,结果是人还没有坐稳,又随着赵翌出慈宁宫。偏偏赵翌还不好好地坐轿,要这么慢吞吞在路上走,他又饥又冷,两条腿像灌了铅般,拖都拖不动了。
  “皇上,要不我们去慈宁宫花园里坐坐?”简王只好建议道,“皇上不是让孙德功他们帮着布置花园吗?皇上正巧可以去瞧瞧。”
  赵翌听了果然很感兴趣,两人往慈宁宫花园去。
  路上,赵翌像突然想到什么似的停下了脚步,吩咐杜胜:“你去传朕的旨意,让黔安等几位在京里的长公主也进宫,今天是家宴,给嘉南热闹热闹。”
  都这个时候了……
  杜胜是不敢说,简王是对赵翌的听风就是雨木然了,不愿意说什么了。
  在晚上快要宵禁的时候,这道圣旨就这么诡异地颁了下去。
  而姜宪这边,知道吉时快到了之后,就由白愫帮着整了整衣饰,由孟芳苓带着去了慈宁宫的大殿。
  此时慈宁宫的大殿已是灯火通明,宫女、内侍个个静声敛息地站在各处,担任赞礼的亲恩伯夫人,也就是王瓒的母亲已笑容满脸地站在了大殿的正中。
  “郡主!”她笑着和姜宪打招呼,想到姜宪是她眼看着从个糯米团子长成了高佻漂亮的少女,纵然因为姜宪不能做自己的儿媳妇和姜宪有所疏远,可也不由得感恨万千,替已逝永安公主高兴,“您今天可真漂亮。”
  “亲恩伯夫人这是犯规!”站在一旁等着做赞者的北定侯府夫人笑道,“这么端重严峻的时候,您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快站直了!”
  大家听了都不由莞尔一笑,众人脸上都带了几分笑意,原来肃穆的气氛也变得轻快起来,却让感觉更温馨了。
  亲恩伯夫人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姜宪虽然没有父母缘,身边的人却都如此地爱护她,菩萨保佑,让她以后也这么顺顺利利吧!
  亲恩伯夫人在心里祈祷着,示意乐师们可以奏乐了。
  在幽扬的古乐声中,她开始致辞。
  跪拜,梳头,插笄、插簪、钗冠、听训、答谢……
  前世,她也举行了及笄仪礼。
  而且及笄仪礼盛大空前。
  京城四品以上的内、外命妇全部来贺。
  那时候她欣喜又激动,想着自己很快就能成为赵翌名正方顺的妻子了,等生下子嗣,太皇太后就可以彻底放心了。
  可没想到,等待她的却是太皇太后的殡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5/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