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3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1/814

  孟芳苓和白愫想尽了办法也没能让姜宪开口,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姜宪好像卸下了身上的包袱,变得活泼开朗了很多。
  这毕竟是件好事。
  太皇太后追问了几天不得其果之后,也就暂时把这件事放下了。
  到是珍宝阁的陈女官,几次来求见姜宪都被她打发了。
  白愫忍不住劝她:“好歹是皇上的人,你给别人几分体面吧!”
  姜宪道:“是为了面子卷到后宫的争宠之中去还是得罪个把人却能袖手旁观的好?”
  “可我们很难袖手旁观啊!”白愫苦恼地道,“你看你那东厢房,东阳郡主送的东西都能堆半个屋了吧?你这才回京几天啊!”
  姜宪不为所动,冷冷地道:“她们怎么想我管不着,但我要是不摆明了态度,黏黏糊糊的,那就更说不清楚了。”
  白愫不禁叹气。
  自钦天监算出九月二十八是出行的吉时,韩同心将于那天从京郊的围场反京之后,东阳郡主除了下帖子想要宴请姜宪之外,还隔三岔五地送东西给姜宪,好像韩同心能回宫,都是姜宪的功劳似的。
  姜宪毕竟只是个出了阁的郡主,东阳郡主这样,岂不是把姜宪放在火上烤?
  白愫看着压根就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的姜宪,不禁在心里暗暗担心。
  姜宪只好拉了白愫:“走了!走了!我们跟着田太太学太极去,别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了。她们再怎么蹦腾,赵翌不和她们站在一边都是白搭。”
  不过,话说到这里,姜宪心里也有些纳闷。若是从前赵翌像现在这样听她的话,他们恐怕也闹不到兵戎相见的地步吧!
  是他们没有缘份呢?还是因为赵翌不再是她的丈夫,她在他面前变得很强势,而一直被曹太后管着的赵翌偏偏就吃这一套呢?
  姜宪心里隐隐有个答案,却不愿意多想。
第539章

巴结
  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就在这里跟着田陈氏学太极。
  她们到的时候,田陈氏和太皇太后几个已经换好了衣服,田陈氏正带着太皇太后在那里伸腿蹬腿。看见姜宪,太皇太后笑道:“快去换衣服!我们都等你们好半天了。”
  姜宪和白愫笑嘻嘻地去换了衣裳。
  昨天告诉太皇太后的动作,太皇太后今天就记得不清楚了。田陈氏只好重新再教。好在她知道自己进宫也就是来哄老太太们高兴的,颇为耐心细致,不管是太皇太后还是姜宪,都对她非常的满意。有点让人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孟芳苓。田陈氏一教她就懂,一懂就会,偶尔还能指点指点其他人。
  大家都笑着说孟芳苓“文武双全”。
  孟芳苓就学着戏文里的动作向大家抱拳道谢。
  惹得太皇太后和太后太妃哈哈直笑。
  学太极成了件有趣的事,大家都对此感兴趣起来,加之又有太皇太后的参与,宫里一时倒兴起练太极的事,当然,这是后话了。
  姜宪每天就盯着太皇太后,生怕有个什么变故。眼看着快要到十月初一,家家户户都要祭祖了,太皇太后因跟着田陈氏动了几天,精神越发的好了起来,姜宪这才觉得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想起“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那句话。太皇太后今年才五十八,照这样,最少也能再活十几年……总归是比前世要好。
  她觉得自己不能太贪心,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姜宪就提出去大相国寺敬香。
  她要去答谢菩萨。
  太皇太后却想着十月初一的祭祖,笑道:“等过了十月初一再说。”
  姜宪是出嫁女,不用回镇国公府,可白愫却要回承恩公府主持祭祀。
  太皇太后跟太皇太妃和姜宪说体己话:“我是想多留掌珠在宫里住些时日的。早年我就听田医正的父亲说过,这女孩子不宜早嫁人。你看那些江南的大户人家,谁家的姑娘不是过了十七、八岁才出嫁,就是留到二十也不稀奇。到是北方的姑娘家,子嗣普遍都艰难,个个就盼着开枝散叶,反而嫁得早。可越是嫁得早,越是容易出事。像永安,像掌珠……你再看黔安,她没有人管,我也不好多说,十九岁才出嫁,可两个孩子都稳稳地站住了。掌珠如今又遇到了样的事,我不好和她明说,怕她伤心。你们就想法子帮我把她留在宫里。怎么也要住两年了再回承恩公府去。”
  姜宪连连点头。
  太皇太后看了失笑,指了她的额头道:“你也是!别总想着回西安。既然进了京,就和掌珠一起陪着我住些日子。不要以为及了笄我就会放你出宫的。”
  李谦恐怕会在心里怨您的!
  姜宪抿了嘴笑,想着李谦要是知道自己暂时回不去了会是怎样的表情。
  太皇太妃则是感激不尽。
  白愫小产,与白愫年纪小有很大的关系,她心里也清楚,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就是贵为太皇太妃也不能说什么。何况那边还有一个急着抱侄孙的曹太后。
  “我知道了!”她感慨地对太皇太后道,“这件事我来和北定侯夫人、太后娘娘说。想必那两位也是明白人,不会为难孩子的。”
  “那倒未必!”太皇太后冷笑道,“谁家的孩子谁心疼……”
  三个人说着话,有小丫鬟隔着帘子禀,说韩同心明天就会回宫,这会儿派了人过来给太皇太后请安,想回宫之后就来拜见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和简王的关系不错,姜宪行及笄礼的那会儿,简王还当着那么多的人请太皇太后照顾韩同心,太皇太后自然要给他几分面子,让宫女把韩同心派来请安的人叫了进来,问了韩同心的行程,就应了下来。
  来人没想到慈宁宫这么好说话,喜出望外,奉承的话说了一箩筐才走。
  太皇太后却叹道:“东阳是个精明人,怎么养出来的女儿却从来都不动脑子。进宫之后挑的几个人都小眉小眼的,像那市井里巷里出来的。以后只怕会生出事端来。”
  市井里巷的人多口舌,而宫里最忌讳的就是多口舌。
  姜宪不好评价。
  太皇太后已吩咐孟芳苓:“以后坤宁宫的事你们都给我绕着走。”
  孟芳苓等人忙恭声应“是”。
  晚上,陈女官又让人送了据说是自己亲手做的扇套给姜宪。
  姜宪收下,交给了情客。
  等到了韩同心回宫的那天,姜宪和白愫代表太皇太后在慈宁宫大门口迎接她。
  和出嫁之前相比,韩同心瘦了很多,神色也有些憔悴。
  她穿着真红色通袖袍,戴着点翠凤头步摇,珠环玉绕地由身边的大宫女采盈扶着下了凤驾。
  姜宪和白愫上前给她行了个福礼,正寻思着要不要和她寒暄两句,韩同心却冷冷地瞥了她们一眼,一声不响地和她们擦肩而过,直接进了东暖阁。
  她有点觉得好笑。
  白愫却急急地上前搂了她,低声道:“算了!她现在是皇后了,你也别和她一般见识。大家礼数上不差就是了!”
  姜宪也是这么想的。
  她笑着点头,和白愫进了东暖阁。
  韩同心正跪在太皇太后面前伏在太皇太后的膝头哭泣,太皇太妃有些手足无措地站在旁边,扶也不是,不扶也不是的尴尬表情。
  姜宪忙朝着太皇太后使了个眼色,询问她出了什么事。
  太皇太妃摇头,表示她也不知道。
  太皇太后就掏了帕子给韩同心擦眼泪,并温声道:“别哭!别哭!你都是做皇后的人了,怎么能还像小时候一样!你外祖父一直牵挂着你,只是碍于身份不好来看你。前几天和我遇到了还拜托我照顾你呢!他要是看着你这样的伤心,得多心痛啊!快站起来,别哭了。我们有事说事,哭能干什么?”说着,示意孟芳苓把韩同心扶起来。
  韩同心却像终于找到了发泄的地方似的,不哭完了不算完,不仅不愿意起来,还哭着道:“我也不想这样。可皇上他也太不应该了。他就这样把我丢在围场,让文武百官看我的笑话,我还有什么体面可言?偏偏我还一句话也不能讲。我只要一抱怨,大家都说是我的错。皇祖母,除了您这里,我可是连个哭的地方都没有了!”
第540章
请安
  韩同心的哭诉让太皇太后想起了早年间的曹太后。
  在先帝那里受了委屈,也会这样趴在她的膝头抽泣。
  可后来呢?
  太皇太后只要一想到曹太后最后为了保住曹宣,居然使手段想办法想让姜宪嫁给曹宣,对着韩同心心里就没有办法荡起一丝的漪涟。
  可宫里人多口杂,韩同心现在又是皇后了,以后姜宪少不得要和她打交道,太皇太后也不好得罪韩同心。
  她轻轻地拍了拍韩同心的肩膀,叹气道:“别哭了!宫里的女人就是这样的。你看我,看太后,不也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韩同心闻言抬起头来,一双眼睛已经肿得像核桃,哽咽道:“若不是想着这宫里还有您老人家心疼,我就在围场不回来了。”
  太皇太后差一点没忍住笑出来。
  自己什么时候就成了韩同心的靠山了。
  她进宫之前自己也就逢年过节的时候受她一拜,她进了宫,也不过是每月的初一随着赵翌过来给自己请个安,做做样子给天下人看罢了。她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以为这么趴在自己膝头一哭,下台阶的话一说,自己就会感恩戴德,立马抱着她“儿啊”、“肉啊”地一通疼爱?
  要说这世上有谁在自己的心上,那也就只有保宁了。
  从前自己还惦记着皇上,可自从皇上和那方氏搅和在一起了之后,皇上也不在自己心上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1/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