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4/814

  情客快速的回去回话:“大人那边还没有查到是谁做的手脚?为何做了手脚?身边带了那个晋安侯府的蔡霜帮着跑腿。可大人也说了,这件事只怕是不简单,不管有没有证据都不能声张。如今去户部,也只能想办法尽量地打听了,三十万担,绝不可能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只看户部的人愿不愿意说了。”
  谁都怕背黑祸!
  户部经手的人也不可能那么糊涂,谁把东西弄走了,或者是谁把这笔粮草卡住了,只要一查最后的单据就能知道。只看户部那些小吏愿不愿意把人交出来或是把单据给李谦看了。
  想到李谦有可能被个小吏刁难,姜宪顿时就气得心堵。她吩咐情客:“你立刻派人去跟刘冬月说一声,让他跟在大人身边跑个腿,那个姓蔡的不行。”
  她太了解这种人了。跟着李谦进进出出几回之后,就会暗示别人他是李谦的心腹,扯着李谦的旗号在外面行事。现在还好,若是李谦继续升迁,就有可能犯下天理不容的罪过让李谦去给他收拾烂摊子,甚至会影响李谦的名声。
  “有什么事,让刘冬月跟我说一声。”她说完,想了想,又写了个便笺给李谦,把梅城的性格特点告诉了李谦,并让他去查查汪几道。
  前世,汪几道的女婿仗着汪几道是内阁首辅插手辽东铁矿的事。如今这件事还没有发生,可她觉得,以汪几道女婿的胆子,这种事他一样敢干。
  情客知道事关重大,凝声应诺,匆匆退了下去。
  姜宪也就没有了心情,正寻思着若这件事是韩忠干的该怎么应对,百结笑着走了进来,道:“北定侯夫人和承恩公夫人过来了。”
  白夫人和白愫?!
  应该是安国公府那边有了消息。
  但愿是好消息。
  不然真的让金宵去娶白愫的堂妹,她想想两人站在一起的画面,就有点糟心。
  “快请两位进来奉茶。”姜宪嘱咐着,去换了身衣裳出来。
  白夫人和白愫正在尝厨房里新做出来的小点心。大家互相见了礼,白夫人不由笑道:“嘉南和我们就是不一样。走到哪里都把自己的衣食住行安排的好好的。从前在宫里,我每次过去都有新鲜的点心吃,后来嘉南不在宫里了,这点心也就变得马马虎虎、随随便便了。如今嘉南不过是临时在郡主府住两天,可你看这陈设,这吃食,哪里像临时落脚的地方,说是住了几十年的我都相信。”
  白愫的目光就不由落在了屋里那梨花木长案上水晶盘子里装着的金灿灿的佛手和旁边青花瓷大缸里养着的金鱼上。
  “所以太皇太后看着保宁就高兴啊!”白愫笑道,“她走到哪里,哪里就干净整洁,安宁祥和的样子。”
  白夫人连连点头,道:“这做点心的师傅是镇国公府的还是从宫里临时借的,这压花饼做得可真精致好吃。”
  姜宪望着攒盒里做成各种月季、芙蓉、玉兰花式样的糕点笑了笑,觉得心里都甜滋滋的:“是大人帮着请了个做苏点的师傅。说是到时候要带回安去的。夫人若是瞧得上眼,就留在您府上好了。我在西安那边也有两三个各有所长的厨子。”
  若是别人,白夫人肯定客气的拒绝了,可是姜宪,她就不客气了,她知道姜宪犯不着和她讲这些客气话。
  “那我就多谢了!”白夫人笑眯眯地道。
  姜宪转移了话题:“夫人和掌珠过来,看样子是安国公府那边有好消息了?”
  “是啊!”白愫笑道,白夫人却奇道,“郡主怎么知道是好消息?”
  姜宪笑道:“我和夫人相处的时候不多,却和掌珠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掌珠向来对我的事上心,若是安国公府那边回绝了金宵的亲事,掌珠肯定不会这样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听我们闲聊了。”
  白夫人听了不由感慨:“你们以后也要好好的才是。”
  前世,她们俩人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好了一辈子。
  “一定会的!”姜宪笑道,白愫却红了脸。
第591章
一半
  事不宜迟。既然安国公府答应了这门亲事,那就得赶紧把这件事定下来,不然等到金海涛回了太原,只怕金宵的媳妇就要变成那位尤家大小姐了。
  姜宪索性托了北定侯夫人做媒,当着金海涛的面只说是安国公府看上了金宵。
  以金海涛的性格,肯定会觉得安国公府家的大小姐更合适的。
  只是金家没有女眷在这边,这事还得北定侯出面。
  白夫人留了白愫陪着姜宪说话,自己又急匆匆地赶回了北定侯府。
  姜宪笑道:“若是这件事能成,得让金宵和魏家大小姐每年都做几双鞋给伯母穿才是。”
  白愫掩了嘴笑。
  这边李谦刚刚和户部分管陕西的郎中用了午膳,好不容易让对方答应帮他问问,正和蔡霜在他们用膳的私房菜馆门前送客,就看见了急匆匆赶过来的刘冬月。
  刘冬月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低下头贴着墙靠边站了,等那郎中的马车出了胡同口看不见了,他才跑到李谦的面前,笑着给两人行了礼,道:“郡主让我带句话给大人。”
  当着蔡霜的面,他不好给蔡霜没脸。
  蔡霜是高门大户里长大的,自然听得懂这样委婉的说词。
  他找了个借口去了胡同口的小杂货店里买东西,刘冬月忙把姜宪的意思告诉了李谦。
  刘冬月是二十四衙门里头的人精,知道官场上的事该怎么办,肯定比蔡霜好用。可他这两年跟着姜宪虽然变了些样子,但若是熟悉的人还是能认出他来的,这就有点麻烦了。
  李谦有些犹豫。
  刘冬月笑道:“大人不必担心,这京里能活下来的就没有一个蠢钝之人,您就放心好了,他们就算是认出我来,也会装作不认识的。”
  就像户部的那些官吏一样,明明知道是谁截了他们这三十万担粮草,却一样不愿意吱声。
  李谦沉默了片刻,笑着应了,然后叫了蔡霜过来,告诉蔡霜明天他有别的事,让蔡霜回去歇息了:“正好回去看看父母。我这边若是有事,会派人去叫你的。”
  蔡霜犹豫了一会,道:“是郡主帮着找了什么人吗?”
  李谦此时只想把蔡霜打发走,笑着应了一声,示意蔡霜可以走了。
  蔡霜辞了李谦,心里却惊涛骇浪似的。
  嘉南郡主,到底还有多少手段?
  不过几天,他就被李谦叫了过去。
  李谦的神态有些疲惫,交给了他一纸公文,要回了十五万担粮草。
  “剩下的十五万担,我再想想办法。”李谦说着,想到汪几道的那个女婿,眼底不由流露出几分冷酷的寒意,“你带着这纸公文直接找山西粮道要粮草,招呼我已经打好了,你只管去领就是了。不过,路上要小心。”
  他查的清清楚楚的了,请姜镇元出面说项,汪几道都能不承认,要不是梅城无意间知道了这件事,恐怕这十五万担粮草也要不回来。也不怪姜宪要骂汪几道:“小门小户出身,见不得银子,见了银子就心里发慌,想往自己家里藏。也就赵翌愿意用他,以后赵翌还要在他手里吃大亏的。”
  前世,汪几道的女婿居然为了铁矿和辽王搅合到了一起,还帮着辽王私下运送了很多的武器过去,有些还是靖海侯为了麻痹朝廷而献给朝廷的新型火枪,还好靖海侯有私心,献出来的火枪图纸原本就有瑕疵,曹太后又因为国库空虚,没办法大批量的投入,这新型的火枪图纸才被束之高阁,而辽王也因为军需不够没办法大量生产,不然谁坐皇帝还不一定。
  只是这件事还没有发生,她不好对李谦直言,但却心中一动,决定怂恿李谦去把那个设计火枪的家伙找出来。
  若是能改进改进,说不定真能派上用场。
  而且就算是派不上用场,她记得那个新型的火枪用来威摄敌方还是颇有些用处的。
  姜宪让刘冬月悄悄地约了刘清明出来,让刘明清帮她去工部找那个火枪制作的图纸。
  刘清明背心都汗透了,却不敢不答应。
  如今他已经是尚膳监的大总管了,虽然比不上司礼监、御马监那样有权有势,可也是二十四衙门中十二监之一,是宫里数得着的大太监,掌管着皇上的御膳和这内宫里上自皇上,下到洒扫太监的食用和筵宴,油水足足的,这都是姜宪之前对他的承诺。
  现在姜宪要他来还债了,他敢不答应吗?
  可他做梦也没想到,原本他是准备用金银来还的债务却变成了去偷拿工部的图纸,这可是从私人恩怨上升到了国仇家恨,要是被发现了,不被绞死也会被五马分尸的。
  刘清明突然间觉得姜宪就是只母老虎,自己却以为自己在与只小猫为伍。
  他神色萎靡。
  姜宪还要他帮着办事,笑着安抚他:“你别怕,皇上可不关心这些,工部的那群酒囊饭袋只要你给足好处,他们什么事干不出来。大不了你以后来投靠我,你看冬月,不也好好的。”
  这倒是。
  刘冬月走出去谁不喊他一声“公子”。
  他也不可能在宫里呆一辈子,老了能去守皇陵就不错了,说不定趁着自己还能动的时候投靠了郡主,还能到李家去做个大总管什么的。
  刘清明又打起了精神。
  这件事李谦还不知道,而蔡霜听了李谦的告诫就知道李谦这是怕有人半路去劫粮草。
  他心中一颤。
  李谦的厉害他是亲眼见过的,那可是个能在大帐里行军布局,也能亲自上战场真刀实枪的和人搏命,一言不合就能抄家伙杀人的主。让他干点别的事还成,这种行军打仗,布阵防敌的事还真心拿不起来。
  “要不,您派人跟我一起回去吧?”他这个时候可不敢逞强,“九边可还没有听说出过土匪,可只要是土匪,不是哪个总兵府的人就是哪个卫所的人……”
  蔡霜苦笑着。
  李谦道:“你只管去就是了。我已经通知了卫属,他会和你在山西粮道衙门碰面的。”
  卫属毕竟是李家的仆从出身,这几年跟着他认了几个字,可这种和官吏打交道的事还是欠缺了几分火候,不然他又何必让蔡霜去办,直接打发他回甘州就是了。
  至于剩下的那十五万担粮草,怎么也得要个十万担回来。而且若是有了机会,他肯定要收拾汪几道的那个女婿的。
  将士们在前线拿命御敌拼死拼活,这些人却如蛀虫般贪着国库的银两,甚至连军饷军需也不放在心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4/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