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4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0/814

  “不错!”李谦微微地笑,眉宇间是胸有成竹的自信,显得神色飞扬,气宇轩昂,“杀良冒功!如果此时冒出邵瑞杀良冒功呢?”
  谢元希眼睛一亮。
  柳篱却犀利地道:“苦主呢?”
  李谦笑,道:“若苦主是那些商队的领队呢?”
  谢元希明白过来。
  柳篱已击掌高赞:“妙!这主意妙极了!若是从百姓中找苦主,在冒出邵瑞贪墨之事暴出来,朝中的阁老们只会觉得有人在算计邵瑞,而且大少爷这官司若是闹大了,肯定会三司会审的,普通的百姓哪里见过这样阵势,就是真的到时候被吓,只会磕磕巴巴的,没法让人信服。可那些商队的领队就不同了。邵家打劫商贩由来已久,很多人都知道。那些领队又都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知道这其中的厉害的,如果愿意舍了身家出面作证,商人重诺,就算是滚钉板也不会变卦,反而有可能把邵瑞告倒。大少爷这个主意妙极!大少爷既然已经想出这个主意来,想必事情都已经安排好了。不知大少爷有没有差遣我的地方?我愿为李家效犬马之劳!”
  他说着,起身郑重地给李谦行了个揖礼,颇有些效忠的意思。
  李谦有些意外。
  在他看来,柳篱在李家隐姓埋名这么多年能面对李长青的知遇知恩而不为所动,有本事,但也为凉薄,轻易不会相信别人,他什么都没有做,却让柳篱突然投诚。
  柳篱应该不是这样的人!
  可他心里也有些高兴。
  刚才发生的事就可以看得出来柳篱比谢元希更锐敏,看问题也更犀利,如果有柳篱这样的人帮他,他自然愿意接纳。
  但这高兴也不过持续几息的功夫。
  高伏玉如今已和他爹离心离德,他爹身边能当大用的只有柳篱,若是他把柳篱要了过来,他爹身边就没有人了。何况柳篱既有谋略又能写帮着处理政务写折奏。
  李谦想到前几天姜宪差了冰河来跟他说,柳太太自和周夫人见面之后,不是和周夫人去庙里吃斋饭就是去骊山游玩,或是去梨园听戏,去金石店里淘些旧物,日子过得极其逍遥,一直没有提回太原的事,就是李骥和康家大小姐的婚事传了出来,柳太太也只是来道了一声贺,第二天和周夫人去了香积寺的碑林。
  就在他不知道这对夫妻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的时候,柳篱却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他这是决定留在李家为李家效力了吗?
  李谦笑道:“多谢先生!那以后听就烦请先生帮着给出出主意了。”
  “这是自然。”柳篱也不客气,直言道,“大少爷准备安排和邵家打这场官司?”
  李谦原想让谢元希去,可柳篱话的让他意识到,仅仅一个谢元希,恐怕份量不够。如果他亲自去,一是有失身份,二是没有这个精力和时间去和邵家磨。
  他道:“先生这是要毛遂自荐吗?”
  柳篱笑道:“我的身份也有些不够。照我看,郑先生最好。只是不知道大少爷请不请得动郑先生了?”
  郑缄是两榜进士,见官不跪,先不说水平如何,在气势上就胜了其他人一筹。加之郑缄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在京城中颇有些人脉,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
  李谦含笑道:“就怕郑先生不愿意!”
  柳篱道:“请大少爷同意柳篱和去他说说话。”
  这是投名状吗?
  李谦点头,笑道:“若是先生愿意帮忙,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件事就这样说定了。
  李谦派了人手给柳篱,让他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愿行事。
  他则腾出手来,开始了两司大练兵,开除了不少军户。
  一时间陕西衰鸿遍野,却也生机勃勃。
  过了六月六,郭永固那边的获利的银子送了过来。
  李谦不用为今年的军饷发愁了。
  李长青赶了过来。
  随行的是陪了李长青多年的随从纳福。
  姜宪恭敬地接待了李长青,不仅让出了最好房间,还专门为李长青修缮了书房和花厅,让李长青好接待自己的朋友。
  李长青非常的满意。
  第一天在郑缄和康祥云、柳篱等文人的陪同下去了骊山游玩。
  未曾想柳太太竟突然前来求见姜宪。
  姜宪讶然,让情客把人请了进来。
  柳夫人给姜宪带来了福建的岩茶,并亲手给姜宪沏茶。
  夏日火热,李府却绿树成荫,晓风习习,非常的凉爽。
  姜宪和柳夫人坐在水榭里喝茶,两人都忆起小时候在湖中采莲的情景。
  好不容易等到茶沏好了,柳夫人却指了那茶盅道:“郡主可知道我这岩茶是怎么得来的吗?”
  姜宪直觉柳夫人不可能只是简简单单说茶叶。
  她做出认真倾听的样子笑道:“还请太太教我!”
第676章
争置
  柳太太笑道:“我是松江人。我们松江人喜欢舶来货,所以历来都有和福建人做生意的传统。这岩茶也就渐渐传入了松江。虽然只有少数人喜欢,可到底也在松江占了一席之地。而从松江去福建,通常只走两条路。一条是从海上走,沿着舟山、象山、台州到温州。还有一条路,是从陆地上走,从嘉兴走杭州到金华、到丽水……可自朝廷分了南北卷取仕之后,苏浙和江西都是取仕重地,两地文华天宝,文曲兴盛,同朝为官或是同师同门,情谊深厚,不免就有些人家做了亲家。像我的表姐周夫人,就是从昆山嫁去了江西。因两地相距甚远,回来一趟实属不易,就有人发现从江西走抚州、光泽、邵武往福建,再从福建坐车回松江,又快又好。所以我表姐也很喜欢福建的岩茶。”
  说到这里,她朝着宪姜微微一笑,举了举手中的茶盅,示意姜宪喝茶。
  姜宪的脑子飞快地转着。
  从前她做太后的时候,曾经仔细地研究地舆图,想着若是有一天她要出兵陕西或是出后福建该怎么调兵遣将。陕西暂且不说。若是出兵福建,最好就是从江西借道直入福州。只是福建地势险要的多,就算是这样,最多也就占据闵南的半壁江山,想打下闽北,还是有点困难。
  可柳太太却告诉她,若是要去福建,或借道水路,或从借道江西。
  她这是在告诉自己江南的重要性吗?
  姜宪轻轻地呷了一口茶,因摸不清柳太太的来意,索性模棱两可地道:“所以江南历来也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是啊!”柳太太叹道,“可纵观前史,不管是哪朝哪代定都江南,都没有过激烈的杀戮,就是因为江南富足,勇烈之人太少,只要开国皇帝愿意善待江南之人,多半望风而降。”
  姜宪心中一动。
  是不是因为这样,李谦才告诉她暂时不要插手江南的事务。
  天下赋税多出于江南。
  朝廷对江南重视可见一斑。
  在没有足够的力量之前,插手江南的事的确不明智。
  何况西北那边还没有安定下来。
  姜宪微微颔首,表示同意柳太太的说法。
  柳太太的话题一转,突然提起李冬至的婚事来。
  “不知道郡主有没有什么不满的地方?可是担心大小姐远嫁,没有娘家人撑腰?”她笑道,“我向来认为这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娘家再显赫,那也只是一时的,最要紧是嫁了人之后要知道怎样在夫家立足。史上不知道多少夫人嫁人之后娘家因皇权落魄的,有人被送到了尼姑庵古佛青灯,可也有些却丝毫不受娘家的影响,做了宗妇、太君的。可见娘家兄弟只是锦上添花之事。我看大小姐聪明伶俐,行事颇有见地,不是那能够任人捏拿之人,郡主何不放眼为大小姐相看婆家?既能李大人选个满足的妹夫,又能让大小姐有所历练!”
  说来说去,原来是为冬至的婚事而来。
  姜宪不由戏谑地望着柳太太,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可不关旁的什么事,不去历练也无妨。”
  柳太太坦然道:“只是觉得有些可惜罢了。左家门风严谨,在江南是出了名的。若不是左家不想搅和到党派之争去,也不会跳出江南给自己的幼子选媳妇了。我虽没有见过左泉,却认识左大人的胞兄。若不是为了掌管家业,他也不会取得了举人的功名就没再进学了。左太太出身寻常,却在做姑娘的时候就帮着其母主持家中的中馈,左家相中左太太,就是因为左太太擅长管家。她为人谦逊谨慎,很好相处。女人多在后宅内院里过日子,若是婆媳不和,那日子简直没有办法过了。表姐跟我说了之后,我倒觉得是门好亲事。特别是左家现在低调行事,家中有识之士却不少。等到李大人势大,朝中肯定不安生,与左家联姻的优势就显现出来。这件事,还请郡主多多思虑。
  “李家对我们有再造之恩。原先我们隐姓埋名,一是没有机会说,二是有高先生在,三是觉得没有必要。还请郡主能够理解。”
  而现在,柳篱决定效忠李家,所以才会决定为李家出头?
  姜宪笑道:“那你觉得我们家三少爷娶个怎样的媳妇好?”
  柳太太道:“如果能和郭永固联姻是最好,若是不能,就娶个家有猛将的女孩了。”
  和郭永固联姻,可稳定西北。
  江南却只能威势碾压。
  所以不管和谁联姻都没有用。
  姜宪笑道:“你来柳先生可知道?”
  “当然!”柳太太抿着嘴笑了笑,“出嫁随夫,我是很敬重我们家先生的。”
  “我也是!”姜宪朝着柳太太眨了眨,道,“这件事我也得商量我们家大人!”
  两人不由相视而笑,年龄、经历的差距变打破,两人之间骤然看彼此都觉得亲切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0/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