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4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814

  柳篱笑道:“姜家这张牌,虚用比实用好。”
  李谦不解。
  柳篱正色地道:“姜家名声在外,大家都知道。可这几任皇上都防着姜家,姜家虽然不至于落魄,却也今非昔比。自郡主嫁入李家之后,我曾经仔细地观察过姜家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大公子若是想从姜家讨到什么实际的好处不太容易,主要李家和姜家都是行伍出身,既然可以因利益结盟,也很容易因利益而反目。但姜家的名声好,我觉得大公子与其指望着姜家给您出头,还不利用姜家的名声,让李家的声望更上一层楼。这样的机会也是很难得的,若是利用得好,甚至比实际上的那些利益更容易打动人。因而我觉得这件事最好不要麻烦姜家,还要把郡主摘出来。等到了我们无计可施的时候再去求姜家,姜家看到我们之前苦苦支撑,就不会把我们当成是去姜家打秋风的穷亲戚,也就愿意帮我们的忙了!”
  可惜姜宪不在这里,姜宪如果在这里,肯定要为他喝采了。
  李谦娶姜宪的时候也不是因为姜宪的身份地位,也就谈不上失落之类的情绪,但如果姜宪知道姜家现在是这样的一个情况,肯定会很担心。他不由交待柳篱:“这件事不要跟其他人说,特别是郡主。”
  柳篱能看出李谦对姜宪的感情,以为是他是怕李长青失望,让姜宪伤心,笑着应下。
  李谦这时才道:“柳先生说得很有道理,让人去给郑先生带个口讯,让他想办法把邵瑞留在京中。”
  “我看这件事最好是能请承恩公出面!”柳篱老神在在地道。
  “曹宣?”李谦一愣。
  柳篱点头,道:“李瑶之前虽然从来没有明显表示感谢曹太后,可他的确是在曹太手中提擢起来的,又颇有些肝胆。如果其他人去,他还要会打打官腔,若是曹宣去,就算是为了和曹太后两不相欠,他也会帮这个忙的。郑缄,地位毕竟单薄了些,说的话,肯定进不了李瑶的耳朵。”
  李谦之前和李瑶接触过,李瑶的性情怎样,他隐约也有感觉。柳篱的话一开口他就知道他的这个主意可行。
  如果他爹早点发现柳篱,李家是不是另外一番欣欣向荣景象?
  他忍不住猜想。
  又想着若是这样,他恐怕又遇不到姜宪了。
  可见这一喙一饮,都有他自己的机缘的。
  “行!”李谦果断地道,“我这就给承国公写封信去,请他去帮我们在李大人面前说项,把邵瑞拖在京城,一直等到十一月初。”
  若是十一月初的时候鞑子都没扰乱边镇,那就只能让邵瑞永远留在京城了。
  谁也不想自己的家门口蹲着个这样一头恶犬吧!
  柳篱很赞赏李谦的行事作派,不免有些后悔当初没有选择帮忙李谦。
  可若他那时候如果真的帮了李谦,说不定李谦还看不上他。
  王怀寅不就是个例子吗?
第679章
两件
  李谦那边和柳篱频频会面,姜宪则陪着康太太和郑太太住别院,每天不是听戏就是闲聊,彼此之间的关系更亲密。
  陆氏则成了她们重点照顾的对象。
  常大人依旧是每隔三天给姜宪请一个平安脉,给姜宪看过之后,就给陆氏请脉。清早起来,若是李谦不在别院过夜,姜宪就会跟着陈太太一起打打太极,这个时候她通常都会把陆氏拉着一起。她在那里学太极,陆氏就由丫鬟们扶着在那里散散步,看看花,和丫鬟们说说话。午膳之后为了能让陆氏睡个好觉,姜宪吩咐下去,不许吵了陆氏,家里的丫鬟小厮走路都轻手轻脚的,生怕声响太大。
  陆氏有些坐立不安的。
  先不说谢元希是李谦的幕僚,仅姜宪对她有救命之恩,她就无以回报,现在姜宪又为她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如此巨大的让步,让她觉得自己的出现打扰了姜宪的生活,不免会很是心虚。
  可她看姜宪又是一片真心,拒绝的话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倒是郑太太人情世故上十分精明,很快觉察到了陆氏的忐忑。她安慰陆氏:“郡主这是喜欢你,看重你,你只管好好的养胎就是。你要是觉得愧对郡主的好意,九月是郡主的生辰,你不防给郡主送个观世音的佛像图。郡主这是盼孩子了。”
  陆氏这才惊觉姜宪一直没有孩子。
  她不由惶恐地道:“郡主?”
  “应该没有什么事。”郑太太也有些担心,但这话她不能说,说出去的怕年轻比她小的陆氏沉不住气,在姜宪面前说漏了嘴,惹得姜宪伤心,“要是郡主身体有恙,常大夫哪能这样的平静。”
  陆氏松了口气,心里渐渐踏实起来,写了信去给自己的母亲陆夫人,让陆夫人去之前给她求子的庙里再求一道符来,送给姜宪。
  陆太太得了信,先是沐浴斋戒,然后诚心诚意地去给姜宪求了道符。
  签文上写着“好事多磨”。
  陆夫人给陆氏回了信,陆氏忙去告诉了郑太太,大家都很为姜宪高兴。
  陆氏把求来的道符送给了姜宪,让她压在枕头底下,枕个九九八十一天。
  姜宪迟疑道:“每天枕在枕头下面一日也不能断吗?”
  李长青不能在西安久待,七月上旬就会回太原。康先生不可能跟一群主眷住在观骊山,自然也要回城,康太太不可能丢下康先生……到时候他们都会回甜水井。
  陆氏压根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忙差了人快马加鞭去请教陆夫人。
  郑太太和康太太笑得不行。
  李长青素来会做人,又姿态摆得很低,康祥云对李长青的印象非常好,对儿女的亲事没有提任何的条件。李长青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对这门亲事越发的重视,原本和李谦说好的,拿五千两银子出来娶媳妇的,见过康祥云之后就改变了主意,商量李谦拿一万两银子。
  李谦现在根本没有精力去管这些,跟姜宪说了一声就丢下不管了。
  姜宪趁着这个机会和郑太太、康太太商量,把这一万两银子都用做聘礼,康家陪嫁些书画过来就行。
  康太太是个实在人,想了想,也不做作,和康祥云商量之后就应下。
  这样李骥的和康家大小姐的婚事就一点阻力也没有了。
  姜宪趁机把李骥叫了过来,陪着李长青和康祥云在别院里住了几日,并告诉他:“一边是你父亲,一边是你岳父,你可要拿出十二分精神陪着。”
  这也是姜宪的私心。
  在李府,上有李谦,下有李驹,旁边还有个李麟,李长青只怕连李骥长得什么样子都记不清楚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让李骥在李长青面露露脸。
  这招还挺管用。
  过了几天,李长青对姜宪道:“郡主真是我们家的福星。处你进了门,不仅冬至变了个样子,就是阿骥也变了个样子。你能做我们家的媳妇,我很满意。”
  这已经是对一个媳妇最高的赞赏了。
  姜宪谦逊地道谢,等到李长青康祥云叫走后,却抱着李谦翘起了尾巴:“我很厉害吧!连公公现在都觉得我很不错。”
  李谦不禁捏了捏姜宪鼻子,宠溺地笑道:“我爹自打听说你要嫁给我之后就对你满意得不得了,你才知道啊!”
  “那不一样。”姜宪笑眯眯地道,”从前他是满意我的身份,现在是满意我的为人。”
  “反正不管怎样都是你!”李谦横抱着姜宪进了屋,“满意的都是你……”
  姜宪咯咯笑。
  派去金华打听左泉的人回来了。
  事情和李谦料想的差不多。
  左泉老实本份,心底纯善,在兄弟姐妹中排行最末,因而也最得家中长辈的喜欢。因读书不及他的兄弟姐妹们聪慧,人有些内向,左泉的父亲怕他被人轻瞧,才决定在江南之外给他找个有主见的姑娘做媳妇,这才左家最主要的原因。所谓的不想掺和到江南的朋党之争里去,是一个原因,却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那就别嫁了。”姜宪觉得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夫妻恩爱,左泉老实,是一个委婉的说法,说不定是指左泉木讷,不知变通,若是遇到这样的人,你说什么都难以让他改变主意,也是件挺糟心的事。
  谁知道李长青听了却越发觉得这是门好亲事。直接李谦叫了过去,告诉李谦他已经同意了这门亲事,让李谦跟姜宪说一声,请柳太太从中做媒,把这门亲事定下来。
  李谦不同意。
  父子俩又不欢而散。
  李长青直接去找了柳太太。
  等姜宪知道的时候,周夫人已欢天喜地写了信去金华。
  姜宪似笑非笑地望着柳太太道:“柳太太不记得当初是怎么告诉我走哪条路可直下福建的事了?”
  柳太太却泰然自若地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我家夫君是李总兵的幕僚,自然是要听李总兵的。”
  姜宪有些头痛。
  找个能干的谋士就是这样,总是不太服从管教。
  姜宪只好去找了李冬至。
  谁知道李冬至却真诚地对她道:“嫂嫂,你放心,不管那左公子是怎样的人我都会好好待他的,我不会丢李家的脸的!”
  姜宪笑着给她一爆栗,道:“我和你哥哥是为了面子不要里子的人吗?你这样,可真让我和你哥哥伤心。
第680章
愿意
  “我知道哥哥、嫂嫂待我最好!”李冬至和姜宪在一起生活了两年,早已没有了从前的疏离客气。她撒娇般地抱着姜宪的胳膊道,“我也是李家的一份子,我也想帮李家的忙啊!而且郑太太也觉得左家不错。与其嫁到个与李家没有利益关系的人家去,还不如嫁到左家去。大姐不就是一个例子。”
  李雪的夫家不知道李家的厉害,自然也就没有畏惧之心,恣意地磋磨着李雪,李雪不仅丧夫丧子,还差点作为筹码被夫家卖了,这样的人家,的确不嫁也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