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5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3/814

  这让她身边的韩同心气得脑门一抽一抽的。
  姜宪凭什么对她不屑一顾的?走了这么长的路,连句话也不跟她说。她已经低声下气了,姜宪还要怎样?
  她这次一定要当上皇太后,然后一定要让姜宪好看!
  韩同心在心里再次叨念着,心中的郁气慢慢地再次积聚了不少。
  苏佩文则用眼角的余光瞟了瞟姜镇元。
  姜镇元倒是沉得住气,神色沉稳地朝前走着,好像一点儿也不担心金銮殿上会发生些什么事。
  而等在金銮殿上的汪几道等人早已按品站好,对面站在武官行列第一位的是辽王。
  按道理,他是没有资格站这个位置的,可他进殿后就径直站在了那里,站在他之后的简王都没吭声,大行皇帝也没有发丧,新皇帝还没有继位,汪几道、李瑶等人也就当没有看见了。
  可汪几道心里是非常不高兴的。
  昨天晚上,辽王的幕僚来拜见他,他没有见,幕僚留下来大量的金钱财宝就走了。
  真是可笑!
  难道他是几箱金银珠宝就能收买的人!?
  可见这个辽王也不是个能与之共谋大事的人。
  只是不知道大行皇帝给姜宪的遗诏是怎么写的?
  还有姜宪,她到底要干什么?
  她一介女流,不把遗诏直接交给姜镇元,搅和到这些事里来干什么?
  想到这里,佯装闭目养神的汪几道的眼睛就不由睁开一道缝,悄悄地看了站在对面武官中间的李长青一眼。
  这家伙倒是运气好,不过三五年的功夫,金銮殿上也有他的一席之地了。
  汪几道觉得自己这样看人到底有些失了威严,忙又重新闭上了眼睛,身边那些议论声嗡嗡一片像蜜蜂在绕。
  殿外突然响起了净鞭声。
  大殿里的人俱是一愣,随即闭上了嘴,整了整衣襟,按品站直了身子。
  喝礼太监略带几分尖细的声音响彻在大殿里:“皇长子驾到、皇后娘娘驾到、嘉南郡主驾到!”
  众人惊愕地睁大了眼睛,目光齐刷刷地射向了帝王上朝时的方向。
  他们等的就是皇长子,皇后如果说孤儿寡母的不放心跟过来也可以理解,可嘉南郡主,跟着皇长子和皇后一起到金銮殿上来,这算是怎么一回事?
  大殿里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
  汪几道想和左以明交换一下意见,他朝左以明望去,却见左以明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好像嘉南郡主会出现他早已经知道了似的。
  他心中一凛,脑中掠过无数的可能。
  可时不待他,没等他得出一个结论,又是一声净鞭,镇国公和苏佩文引着皇长子走了进来。
  顿时大殿里乱成了一锅粥。
  紧跟在姜镇元和苏佩文之后的是姜宪。
  她穿着大红色绣了銮凤的服饰,目不斜视,昂首挺胸走了进来,那神色,那表情,再向前几步,仿佛就可以直接坐到那张龙椅上去了。而本应该最重要的大行皇帝遗诏和皇长子,则一个被个内侍捧着,一个被个内侍抱着,紧紧地跟在她的身后,本应该抱着皇长子的皇后娘娘,却像个被泼了冷水的鹌鹑似的,表情紧张行止拘谨地跟在两个内侍后面,畏畏缩缩的,要不是穿着真红色绣九凤图样的衣饰,简直就像个服侍嘉南郡主的宫女,反倒是嘉南郡主,虽是做着郡主的打扮,却像个皇后,不,应该说像个太后,主宰着皇长子,主宰着皇后……
  汪几道目瞪口呆。
  他知道这个皇后上不了台面,可他没有想到居然这样的上不了台面,被个郡主压得死死的!
  汪几道朝简王望去。
  简王也一副见了鬼的模样。
  可见这不是事先商量好的。
  汪几道心中微安。
  有言官跳了出来,高声质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女人也上了金銮殿?不知道今天是议遗诏的事吗?什么时候国家大家,一个郡主也有资格出席了!”
  他不出声还好,他一出声倒惊醒了姜宪。
  她差一点儿就直接坐到了那金銮殿上。
  前世,她被人诟病的最多的一点,就是她没像曹太后那样竖个帘子坐在龙椅后面听政,而是直接坐到了龙椅上。
  现在想想,她那时候和李谦赌气的成分更多一些。
  可李谦怎么还没有给她回信呢?
  想到这里,姜宪心里就一阵烦躁,抬起头来一眼就瞪了过去,冷冷地道:“这金銮殿上倒是有这么多的大臣,怎么大行皇帝的遗诏没留给你们,反而被送到了我那里去呢?”
  众人像被割了喉咙。
  大殿里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左以明几不可见地笑了笑。
  他们家和李家联了姻,嘉南郡主越厉害,李家就走得越高,这门亲事对左家也就越有利。
  这样的嘉南郡主,他很满意。
  这样的念头在左以明的脑海里一闪而过,大殿里又像菜市场般的嘈杂起来。
  左以明觉得自己应该给姜宪一个台阶下,正要说话,谁知道姜宪杏目圆瞪态度强硬地高声道:“你们今天是来干什么的?大行皇帝的棺椁还没有下葬,你们就敢如此肆意妄为,没有一点做臣子的样子!我可总算是知道那鞑子是怎么攻陷京城的了!熊正佩死得可真不值得!”
第724章
舌箭
  群臣一片愕然。
  京城失守,不是镇国公姜镇元的责任吗?
  他们没能追究姜镇元的责任就是好的了,嘉南郡还敢主动提起来,这黄毛丫头脑子进水了吧?
  众人都露出不屑之色来,只有汪几道,和苏佩文交换了一个眼色。
  能站在金銮殿上,能当着这么多的大臣开口说话却半点也不胆怯,这根本不是一个普通女子能做得出来的事。就是从前的曹太后,第一次上朝的时候,也战战兢兢的很是拘谨。
  汪几道回想着姜宪这两年所做的事,得出一个结论:这可不是个好相与的女子!他的这些同僚未免太轻瞧他了。
  他决定暂时袖手旁观,看看姜宪会怎样应对这些朝臣。
  汪几道半闭上了眼睛,一副不理眼前之事的模样。
  他这副样子落在一些有心人的眼里,就成了默许。
  特别是刚才那个跳出来指责姜宪的人,底气又足了几分。他指着姜宪就道:“京城失守是谁的责任?你一个小丫头片子,我们在外面守城的时候,你躲在内宫里享乐,此时天下太平了,你就跳出来指手画脚了!这可是朝堂,不是后宫,哪里由得你在这里咆哮!你还不快点退下!不然治你个大不敬的罪名!”
  “笑话!”姜宪前世不知道和这些所谓的肱骨大臣们辩过多少次,哪里会在乎一个小小的言官,不外就是来那一在套撞死在金銮殿的把戏罢了。她毫不退让地道,“镇国公什么时候接了大行皇上的圣旨,要他负责京城卫戍?我怎么不知道。京城失守,不是山西大营的责任,不是五军都督府的责任,不是兵部的责任,你怎么就好意思把这责任推到镇国公身上!难道镇国公主动帮着守卫京城还做错了不成?那照你这么说来,熊正佩城破身死,是他活该了?他不能不能封赏,还应该掳去生前一切名誉,追究其责任了?”
  熊正佩是士林的骄傲,怎么能被别人这样的说道?
  那言官顿时横眉竖目,张口就要骂,谁知道姜宪冷哼一声,根本没等到他开口申辩已道:“原来在你们这些朝臣的眼中,最要紧的是名声,是能不能名垂青史,至于大行皇帝的安危,国家社稷的安危,全都不放在眼里。难怪京城这么快就被鞑子占邻?难怪这些京卫这么快就投降了?难怪那鞑子在京城里横冲直撞、杀人放火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抵抗……”
  “嘉南郡主,请你不要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又有言官站出来道。
  姜宪打断了那言官的话,道:“我信口开,胡说八道?我看是你们脑羞成怒,要为你们自己开脱吧?不然怎么只知道一味的指责镇国公!京城守卫素来和其他地方不同。其他地方,城破人亡,可在京城,还有大行皇帝的安危,还有六宫内眷的安危。我伯父为官快三十年,难道他不知道这其中的凶险。可他为何还是退到了紫禁城?因为紫禁城里有大行皇帝、有太皇太后,有皇后。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你们这些人,为了自己的虚名,宁愿冤枉无辜,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错。像你们这样的人,怎么好意思跳出来指责镇国公!京城破城的时候,你们又在哪里?”
  后来跳出来说话的言官闻言勃然大怒,道;“嘉南郡主,我也跟跟着熊大人一起守城……”
  姜宪再次打断了他的话,道:“你跟着熊大人在守城的时候,我收到了大行皇帝的遗诏,我怕大行皇帝出事,正冒着被鞑子杀害的风险赶往京城……我一介女流尚且能如此,你一个堂堂正正的朝廷命官,为何就不能守城?为何就不能和帝师、内阁大学士熊正佩一起守城?你感觉到很委屈吗?你又怎么能敢感觉委屈?难道熊正佩的命是不是命,你的命就是命不成……”
  “嘉南郡主,你不混淆视听!”之前出说话的那个言官忙加入了对姜宪的讨伐,“女人上朝原本就是不对……”
  “你叫什么名字?”姜宪突然道。
  那人一愣。
  姜宪道:“在座的人有几个是由曹太后摄政期间擢升至四品的,还请这几位官员此时都摘下官戴。牝鸡晨司。真是难为你们这些年忍辱负重了!”
  她咄咄逼人的嘲讽,让很多人都脸色绯红。
  他们这其中有很多都是曹太后摄政时累官四品的,包括汪几道和苏佩文。
  汪几道的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这两个都察院的也太不济事了,句句话都被姜宪抓住把柄,还不如不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3/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