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5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0/814

  京城集市中议论此事的人并不多,各大会馆的人却都听说过这件事。
第747章
上表
  姜宪直接把这件事丢人了曹宣不再过问。
  那轻淡的态度终于让汪几道看不下去了,他不由出声道:“我看这件事还是要从长计议,双管齐下。一面把那些造谣的给抓起来示众,一面在各处张贴告示,禁止谣言……”
  姜宪觉得汪几道能当上阁才,是不是因为当时赵翌无人可用了。
  还好前世把他早早地撸回了家,不然看着让人真是糟心。
  她斜睨了汪几道一眼,道:“汪大人说得也对。承恩公虽然贵为国公爷,可到底没有个实职,处理起这件事来也名不正言不顺的,不如我来举荐,让国公爷去五军都督府任个都督,兼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好了。”
  反正姜律要跟着她大伯父走了,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的职位要空出来了,与其让交给别人,不如让曹宣来坐。到时候禁卫军、五城兵马司、西山大营都是她的人,简王也好,汪几道也好,谁都别想出什么妖蛾子。
  姜宪越想越觉得好,直接吩咐身边的内侍:“让行人司拟旨吧!”
  汪几道气极而笑。
  他们什么时候同意让任曹宣为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了。
  京卫中三个最重要的职位,姜宪一口气拿走了两个,最后一个五城兵马司的都指挥使,因为姜镇的离京,很多人都惦记着,一旦姜镇元决定让姜律跟他走,他们就会吏部讨价还价,协商各方势力,把这个职位拿到手。
  姜宪这么干也太贪主了一点。
  自己吃肉,连点汤也不人别人。
  跟着她的人还有什么想头。
  可汪几道这天连着受了姜几次打击,到底受了一点教训,特别姜宪在乾清殿对她所表达出来的“你不帮我,有的是其他人想方设法的帮我”的话,让他还是心生忌惮,没有像从前那样在和一时间内就表达出来,而是看了李瑶一眼。
  李瑶像是没有听见似的,老实在在地坐在那里,看着内待带了行人司的人进来。
  苏佩文早是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
  他没有想到姜宪强势到了这样的地步。
  你们能商量就商量,不能商量我就不商量你们。
  你们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至于你们的说的,端看我心情好不好了。
  他有恍然地向汪几道望去,见汪几道没有说话,心中虽然不安,但他还是像从前那样保持了沉默。
  左以明简直要为姜宪行为竖个大拇提了。
  这才君王的气魄。
  我和你们这些做臣子的商量,那是给你面子,你别以为你真的能影响我的决定。一旦我真的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你们是谁也不能阻止我的。
  可惜了,姜宪只是个郡主。
  这一刻,左以明陡然间对李谦发生了莫名的兴趣。
  是怎样一个男子,能娶了嘉南郡主。
  或者说,是怎样的男子,能被嘉南郡主青眯。
  若是从前他还怀疑赵翌之所以没有娶姜宪是因为赵翌不喜欢姜宪,那现在他完全有理由相信,赵翌之后吧没有取姜宪,全因为姜宪不同意若是姜宪真的喜欢赵翌,就算曹太后反对,太皇太后反对,她肯定也有办法嫁给赵翌。
  可最终,她却选择了李谦。
  他又想到和姜宪失之交臂的赵啸。
  如果赵啸知道了姜宪的所作所为,不知道会不会后悔当初没有抢婚。
  左以明想着,自己都被自己奇思妙想弄得笑了起来。
  曹宣就在这样诡异的情形下接手姜律的差事,成了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
  就连曹宣本人,从行人司司正手里接过圣旨的时候表情都不由有些怪异。
  他道:“郡主,依臣看,堵不如疏。与其四处拘人,闹得沸沸扬扬,让那些不知道的人弄得都知道了,还不如只把几个造谣的人找出来处置了,然后示意各封疆大吏上表,恭祝新帝继位。”
  李瑶听着眼睛一亮。
  在姜宪任命曹宣的时候,他隐隐有种感觉,姜宪做事看着毫无章法,有时候甚至流露出女子才有的娇纵任性,可实际上,她做的每一步都有自己的用意,而且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的巧妙,既然不会让这个棋盘翻了,也不会过多的依重哪个棋子,一手平衡术玩得特别溜。
  不知道比曹太后高明多少!
  而刚刚还被大家认为除了“曹太后侄儿”这个身份没有什么立场来管这件事的曹宣,却一出口就解决了这件事。
  姜宪不管她是什么样的人,仅凭这份识人之能,她已可以在朝堂立于不败之地了。
  李瑶想了想,干脆锦上添花,道:“臣还有一、两个私交彼好的同窗在外任职,我这就写信示意他们上表。”
  大行皇帝殡天,这些外放的封疆大吏除要披麻戴孝,还要写祭文以示哀思。新帝继位,这些大臣除了普天同就,还要上表祝贺,同时也是委婉地表示支持的意思。
  只是这有个先后顺序。
  通常都是大行皇帝下葬之后,各地大臣开始上表庆贺。
  曹宣不过是把这把这次程序提前了,却可以安定人心,让这件些还没有经过百姓反复推敲和发酵的谣言落地生根,从而威胁到赵玺的根本。
  从而还可以震慑廖修文和辽东卫的人,告诉他们各地封疆大吏已经承认了赵玺血统和身份,大局已定,他们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让他们趁早死了,投降朝廷。
  李瑶和左以明不禁对曹宣刮目相看。
  就是汪几道和苏佩文,也不得不佩服曹宣在处理这件事的机智敏捷。
  姜宪却丝毫不在意曹宣怎样去处理这个事,反正事关的是赵玺的生死,又不是她的生死。
  她没有过多地对这件事讨论,直接丢给曹宣不管了。
  可在汪几道等人的眼里,这却是对曹宣的极度信任,让汪几道不由猜测姜宪是不是早就和曹宣商量好的。
  只是他这样的小心眼没有维持两天,远在甘州的李谦和远在福建的赵啸时隔一天,分别一前一后上表,庆贺新帝登基。
  汪几道顿时惊呆了。
  甘州和福建都离京城千里迢迢,这份贺表肯定不是在他们廷议之后写的。
  也就是说,这两个都在听到辽王叛乱的事就猜测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并且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这个办法来为赵玺解围。
  或者是,来为姜宪解围。
  汪几道心乱如麻。
  四川巡抚郭永固的贺表接着送到了他的手里。
  他拿着三份贺表匆匆去了李瑶的署衙。
  几阁的几位辅臣内斗是一回事,可若是姜宪得到了那些封疆大吏的支持,那就是另外一件事。
第748章
灵犀
  李瑶正在署衙里和兵部左右侍郎交待姜镇元出征辽东的事:“他明天就会带着一些人走,都是西山大营的一些士卒,我从宫里出来的时候嘉南郡主交待我,这些士卒跟着姜镇元一去好几年,家中的女眷我们兵部要安置好。其后姜律会做为参将与镇国公一起出征辽东,他会在九边中挑一些人先补充平乱的将士,之后朝廷就不管了,由镇国公自行招募新兵。这几天镇公府可能会陆陆续续地过来办理一些将士的调令,你们专门安排人手做这件事。务必要又快又好的把事办妥了。别让我知道有什么事出在我们兵部,我翻脸无情的时候可别说我不顾念往日情份。辽东平乱,是朝中大事。”
  两位侍郎也是参加了大朝会的,姜宪的强势他们是亲眼看见了的,知道若是镇国公这边事情若是不顺利会有什么后果。但俩人还是忍不住和李瑶说起姜宪来:“朝廷不会真的让郡主监国吧?”
  李瑶觉得从现在看来,姜宪好像并不留恋权柄,可谁又知道呢?
  何况这两位侍郎也不是他的同僚,他并不敢说心里话。
  “这就要看汪阁老的了。”李瑶叹气道,“我们总不好越俎代疱。”
  两人想到汪几道在姜宪面前的无能,都不由无声地撇了撇嘴。
  李瑶看着不由微微地笑了起来,赶人以地道:“好了,好了。议论这些也没有用。嘉南郡主那可是一牛人,我反正是不想和她正面地对上。你们也快点把事情都安排下去吧!镇国公那边应该很快,可别到时候人家来办事我们这边还没有等到消息,把人往死里得罪了。”
  “我看他们姜家就没有一个不是牛人的。”另一个侍郎一面起身,一面感慨道,“满打满算就五、六个人,站出来却个个都能独挡一面。姜家还有个叫姜纵的,和我儿子是同窗,今年考上了秀才。你说他们家一行伍出身的,居然还去参加科举……”
  别一个侍郎闻言忙道:“真有这种事。你人我好好说说。”
  两人嘀咕着出了议事厅。
  李瑶一直悬着的心突然就落了下来。
  姜家行伍出身,手握重兵才是他们的武器,不学带兵打仗,而是去学那礼仪诗书传世之家读书,以己之短攻他人之长,这样的门第会渐渐衰退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0/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