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5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6/814

  何大舅太太是有经验的人,姜宪闻言不免有些犹豫。
  “你听我的准儿没错!”何大舅太太保证道,“要是孩子没衣裳穿,你只管找我!”
  孩子怎么会没有衣裳穿呢?
  不要说董家送来的那大堆衣裳,就是李长青让人送来的那大堆衣裳,就足够她生三个孩子都还绰绰有余的了。
  她笑着道:“那我们就换个别样的料子吧!”
  孩子可能十月出生,满了月,就是腊月,正好准备过年。
  到时候肯定会抱出去见人。
  提前做个小包,可以装些孩子平时要用的东西,还是很方便的。
  不过,挑来挑去也没有那个宝相花的云锦缂丝好看。
  姜宪最终还是决定用那匹料子给孩子做个小包,并对何大舅太太道:“您放心好了,不会硌着孩子的,我到时候专门叫个小丫鬟跟在他身边帮他拿东西!”
  这下好了,不仅毁了匹缂丝,还多出来个专门给孩子看包的。
  何大舅太太已经无话可说了。
  姜宪却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她出门的时候,还有个专门负责看管她头上饰的丫鬟,免得有些饰太重,无意间滑落丢失了。她给孩子安排个专门看包的,这在她看来是很正常的事。
  可针线房的绣娘手艺再好也不敢让姜宪拿着剪子直接就在那匹缂丝上动手,又怕姜宪觉得她手艺不够好,只好提出先在明纸上剪几个样子,等姜宪决定了用哪个,再告诉她怎么裁剪。
  那缂丝说的是匹,实际上最多也就能做件比甲。
  姜宪也嫌弃那料子太少,怕不够。遂应了那绣娘的意思,叫小丫鬟去拿了明纸过来,自己则面站在大案板前等明纸,面和何大舅太太说话:“萱萱这小丫头的身体真心不错。太原到西安这么远,天气又热,她居然还活蹦乱跳的,比我们这些大人的身子骨还好。瞳娘是怎么照顾她的?你可得把方法告诉我!”
  “放心,放心。”何大舅太太见自己已经没有办法阻止姜宪了,索性也不想了,笑着道,“我过来就是为了照顾好你的。保你生个白白胖胖的孩儿出来。”
  姜宪抿了嘴笑,摸了摸微微有些凸起的肚子。
  何大舅太太看着就叹了口气。
  姜宪不由道:“你这是为什么事愁呢?”
  “我有什么事可愁的?”何大舅太太笑道,“虽说我带瞳娘过来是想让她避开家里的纷争,可说到底,她有你们关照,不管是金大奶奶还是金夫人,都会对她礼遇三分,我只是谨小慎微惯了,怕她惹上麻烦。但我心里清楚,就算她惹了什么麻烦,有你们帮衬着,金家也不敢把她怎样。
  “我是在叹息你婆婆!”
  姜宪奇道:“何夫人?她怎么了?前两天家里来信还说切安康……可是家里有什么事瞒着我们吗?”
  “这事说起来不是个事,可不说呢,又让人觉得心里堵得慌。”何大舅太太面色微沉,道,“你也是知道的,你婆婆这个人,有时候喜欢管闲事,说话呢,也不太靠谱。可她命好。摊上你们这两个儿媳妇,都是有涵养的,不和她般见识。可没想到,正经媳妇都没有给她气受,倒在侄儿媳妇那里受了气!”
  “高妙容?!”姜宪讶然道。
  何大舅太太点头:“可不就是她!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也是你婆婆自作自受。
  “自你怀孕的消息传到太原之后,你公公婆婆高兴坏了。特别是你公公,逢人就说自己要做祖爷了。为此,胡以良胡大人还敲了你公公顿酒喝。你婆婆平时虽然不着调,这次却做得不错。
  “不仅给些通家之好报了信,还带了很多的药材,亲自去了趟西街的李府探望高妙容。
  “当时是我陪着她去的。
  “高妙容听说你怀了身孕,脸都变了。
  “我和你婆婆想着她还是在你们前面成的亲,却小产之后就再也没有动静,心里肯定不舒服。
  “我还拉着你婆婆让你婆婆什么也别说……”
第826章
包袱
  话说到这里,何大舅太太摇了摇道,继续道:“你婆婆平时不是个能听人劝的。可那天不知道为什么,还真就把我的话听进去了。话到嘴边想了又想最后都没有吭声,我们喝了两杯茶就告辞了。
  “只是我们还没有出门,你婆婆想起你公公要去五台山还愿,那边不是有个叫塔院寺的吗?据说当初还给你看过病,如今可是名声大噪,去求医的人络绎不绝,那寺里的师傅忙得连吃饭的功夫都没有,好多人就在寺院下面盖了房子租给那些来看病的人,有些因此还发了财。
  “哎哟,你看我这说着说着,就跑题了。
  “你婆婆就想,反正高妙容在家里也是闲着没事,不如让麟大爷陪着她和姑老爷一起去趟五台山,让那个从前给您诊过病的鸿一师傅也给她看一看。
  “谁知道我们走回去,却看见高妙容的丫鬟婆子正把你婆婆送给她的药材重新包装,看那样子,是要送去给丁夫人!”
  这种事在公勋之家很常见。
  东西多得吃不完用不完,放着也会坏了。不如重新包装,当成贺礼送给别人。
  可这种情况通常都是会把收到的东西放一段时间再送人。
  像高妙容这样客人前脚还没走,她们就已经开始收拾东西的,还是比较少的。
  姜宪对高妙容说不上喜欢,但也不讨厌。
  就像隔壁的邻居,与她没有太大的关系。
  她问:“夫人因此而伤心了吗?”
  “那还用说。”何大舅太太道,“你不知道,夫人送去的东西里,有两包顶好的燕窝,夫人自己都舍不得吃,送给了麟大奶奶。可麟大奶奶倒好,把夫人送去的好东西全都挑了出来,准备送到丁夫人那里去……夫人怎么能不伤心呢!”
  姜宪思忖片刻,劝道:“他们原本就家底薄,想要应酬丁夫人,难免捉襟见肘,舅太太应该劝劝夫人的。”
  “我们何尝不知道!”何大舅太太摇头道,“只是不明白她为何要这样做?她顶着李家长房长媳的名义,走出去谁不敬着,捧着,她有事为什么不找姑老爷,反而要去巴结丁夫人呢!”
  也许是因为他们所求之事不适合找李长青吧?
  姜宪在心里暗暗的想,问道:“那后来呢?”
  “还能怎样?”何大舅太太无奈地道,“你婆婆气得当场拂袖而去。麟大奶奶追出来解释,说什么丁夫人家里这些日子出了事,从前不收礼的,现在开始收礼了,前些日子她出去应酬的时候遇到了丁夫人,丁夫人话里话外都说自己身体不好,她也是没有办法了,家底又薄,脑子一糊涂,这才做出这样的事来。”
  姜宪道:“那就只能劝劝夫人了!估计高妙容也真是没有办法了!”
  “可不是!”何大舅太太又重重地叹了口气,道,“不过,你婆婆是真伤心,回去之后又怕你公公看出破绽来,忍了半天,还是雪娘那孩子给劝好的。”
  看样子朱雪娘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不过,只要她能为李家所用,有心计,反而是件好事。
  姜宪继续听何大舅太太闲话。
  “后来阿驹成亲,高妙容早早就来道贺,又是帮着给你婆婆招呼客人,又是帮着家里的管事打点什物。
  “你婆婆是个心软的,加上你们家大姑奶奶是孀居之人,多有不便,她那几天的确是扎扎实实地帮了几天忙,三奶奶进门又让你婆婆欢喜不已,这件事也就这样过去了。
  “只是我觉得有点不妥,心里有点不安。
  “您说,丁家那么大一个家,丁夫人又是个要面子的,怎么突然间就这样肆无忌惮的收起礼来了呢?难道丁大人升擢了?”
  收礼是门学问,通常各家有各家的做法,但总的来说,还是会挂着张遮羞布的。
  像丁夫人这样,姜宪怀疑是被丁挽的婆家拖累了。
  姜宪寻思着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何大舅太太。
  何大舅太太已朝四周看了看,低压了声音跟她道:“看我,谨慎惯了。我听人说,丁小姐的公公管的那个地方,黄河决堤了,事情闹得很大,丁夫人的亲家塞了很多的银子,才把这件事给压下去。不过,丁夫人的亲家也不能再在那个地方任知府了。丁夫人亲自去了趟京城,丁小姐的公公就调到江南去任知府了。我们家那口子说,要不是这样,丁夫人怎么可能帮亲家又出钱又出力!否则她亲家要是还不起借的银子,岂不是把丁家也拖下了水。”
  看来大家都知道这件事了。
  姜宪眉头微蹙。
  她一直关心着黄河决堤的事。但朝廷的邸报上一直都没有提到这件事,她几乎可以肯定,前世三月的黄河水患是开封府那边瞒不住了,才报给她的。
  从九月到次年的三月,大半年的时间,那么大的事,她居然一点儿都不知道,可怜她前世还以为是天灾,从来都是七、八月的汛期突然改到了三月份。
  就是李谦,当初也委婉地安慰她,既然已经发生了,就不要多想。
  可见他也是知道的。
  蒙在鼓里的,只有她一个人罢了。
  在前世,这样的事还有多少呢?
  姜宪发了一会儿呆。
  何大舅太太不免有些后悔,觉得自己不应该和姜宪说这些事的。
  她家那口子听说了这件事都把丁大人的亲家破口大骂了一顿,更何况是像郡主这样掌管过国家权柄的人,恐怕会更痛心。
  何大舅太太忙道:“说来说去,只能怪这世道太乱了。还好郡主回来了,王爷又有人相伴,有人相陪了,多好啊!”
  姜宪笑了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6/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