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814

  曹太后想问一声,想到自己现在已经尽落下风,说得越多,姜镇元就越能窥见自己的用意,还是少说话,等会让李谦去打听好了。
  她的脸阴得仿佛要下雨,一言不发地转身往德辉殿去。
  赵翌高兴得都要手舞足蹈了。
  这是第一次。
  从他记事起第一次,她的母亲按意他的意愿行事。
  他是不是从此以后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赵翌忍不住朝姜镇元望去,悄声道:“镇国公,我们,是不是成事了!”
  ※
  ps:关于简王的身份,在文里的确是我写错了。他和孝宗皇帝,也就是赵翌的祖父是一个辈份的。因为之前的设定,孝宗皇帝的父亲,也就是赵翌的曾祖父独宠的是静妃安氏,简王和孝宗都是安氏所生,这样孝宗喜欢的又是另一个女子,又有另一番故事,但之后朋友觉得我把配角线拉得太长,然后把静妃安氏安在了孝宗的身上……写得时候却没有改过来。
第75章
冷静
  姜镇元看着赵翌如孩子般雀跃的表情,有片刻间很是怀疑把社稷交给赵翌是不是个正确的选择。
  可事已至此,他就是不适合,他和那些支持赵翌的人也只能拖着赵翌前行了。
  他恭敬地给赵翌行了个礼,沉声道:“皇上好好地劝劝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不管怎么说也是生养您的人,她会还政给您的。”
  这完全是句废话。
  曹太后肯定不会因为赵翌的三言两语就放下手中的权力。
  纵观历史,没有一个摄政太后能完全还政给皇帝的,不然就像失去了武器的将军,只能在敌人面前俯首听命,没有了自保的能力。
  但是多的话,又不是他能说的,至少那些挑衅母子关系的话不能从他的话里说出来。
  这种事,还是交给那些文臣,交给内阁的那个汪几道好了。
  姜镇元道:“皇上,太后身边还有些身强力壮的内侍,我这就去把人绑了,其他的事,皇上还是和简王、汪阁老商量为好。臣只是个武将,有些事未必想得周到,想得对。”
  赵翌得了姜镇元肯定的答应,已是踌躇满志,闻言立刻点头道:“姜爱卿辛苦了!母后说的话,你不要放在心上。我们两家是姻亲。若是姜爱卿我都信不过,这世上就没有我信得过的人了。母后身边的那些人总是喜欢狐假虎威,我从前是看在他们服侍过母后的缘故只好睁只眼闭只眼,如果母后还政于我,这朝廷内外还是气象一新的好。母后身边的那些人,就有劳姜爱卿帮着清理清理了。”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前面正虚扶着太后的李谦。迟疑道,“这个人我要是没有记错,应该是福建总兵的儿子,在坤宁宫当侍卫的那个,他怎么会在这儿?等会我和母后还有些话说,让他出去候着,姜爱卿也一并把他给处置了吧!一个外臣掺和到这里面总归是不好。”
  姜镇元弯腰低头应“是”。
  赵翌非常的满意姜镇元的态度。
  从前他就对他很尊敬。可那尊敬里透露着几分疏离。不像现在,有种俯首称臣的顺从。
  难怪人人都要当皇帝。
  母后垂帘听政之后怎么也不肯把国玺交给他。
  赵翌扬着脸,意气风发地跟在了曹太后的身后。
  姜镇元让人去请简王和汪几道。自己去收拾曹太后身边的人去了。
  ※
  德辉殿还是原来的那幅模样。
  鹦哥绿的帷帐,楠木的架子床,雪白的高纸纸窗棂,临窗大炕上铺着新换的腥腥红五爪云龙捧寿团花的坐垫。西洋进贡的黄铜老花镜还丢在茶几上。
  可不过两刻钟的功夫,曹太后的心情却完全不同了。
  她默默地站在人高的镜子前。任由手脚发颤的乳母安城夫人和司寝司的几个大宫女帮她更衣。
  她已经被软禁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激怒姜镇元,不然姜镇元杀了她。安个遇到刺客的名头,皇上说不定还要夸姜镇元一句“忠心耿耿”,还有谁会为她出头不成?
  刚才那几句话她就不应该说!
  她现在手里能用的只有李谦了。
  但李谦毕竟只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热血、忠贞、正义……他不管自身的安危冲进来救自己,是他勇毅。可李谦的父亲李长青却是个老狐狸,他会不会在自己势单力薄,甚至是孤力无缓的时候还愿意站在自己这一边,还真不好说。而李谦没有了李家的支持,他又凭什么保住自己呢?
  现在决对不能让赵李谦离开她的视线。
  有李谦在,就算之后李长青为了家族利益要和她撇清关系,至少这个时候时候有人要杀她的时候李谦会挡在她的前面。
  曹太后想到刚才李谦的那一挡,心里顿时热呼呼的。
  好多年都没有这么感动过了。
  又想到进了德辉殿的正殿,赵翌让李谦下去,李谦看她的眼神。
  不是害怕,不是畏惧,而是担忧。
  他是在担忧皇上对她不利吧?
  她怎么会让自己落单呢?
  她最终以要更衣为由,把赵翌赶出了德辉殿。
  可这只是暂时的。
  赵翌就像个吃草长大的虎崽子,一旦尝到了血肉的滋味,又怎么会吃素呢?
  现在不过是她积威还在,等他回过神来,她身边服侍的人只怕是谁也别想保住性命。
  那时候她才是真正的孑然一身了。
  曹太后看着安城夫人还在那里战战兢兢地插着发簪,顿时有些不耐烦起来,道:“不要戴这些没用的东西。你给我拿个帕子来就成了。”说着,她把腰间的荷包也解了下来,但就在她想把荷包丢在炕上的时候,她又把荷包攥在了手里,把司寝司的那几个宫女打发了出去,对安城夫人低声道:“乳娘,我们如今在生死关头,你一定要镇定。我们又不是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你想想我刚进宫的那几年。”
  安城夫人含着眼“嗯”了一声,神色平静了不少。
  曹太后看着心里欣慰了几分,继续道:“你听好了。把我们平时用的那些金银首饰什么的都想办法藏收拾起来藏在我的身上,不好藏的,你想办法收拾起来。”
  万一她被圈禁,那些内侍宫女岂不把她当低等的奴婢使唤就不错了,若是那时候还手中无银,就算是赵翌想放过她,她也活不过几年的。
  安城夫人早有经验,拿了钱针,把那些金银缝进曹太后的衣服里。
  今天晚上曹太后肯定还会歇在德辉殿,明天就不一定了。
  明天早上起来,就得给曹太后穿上这些藏了金银的衣服。
  曹太后出寝宫。
  李谦抱着剑,依在寝宫旁的柱子旁。
  听到动静,他忙直了身子,关切地望了过来。
  曹太后安抚般地朝着他笑了笑,道:“不管什么情景你也不要离开我的身边,皇上不会放过你的。”
  “多谢太后娘娘!”李谦朝她行礼,目光清朗明亮,正直刚毅。
  多好的孩子,可惜知道的太晚了!
  曹太后在心里感慨,去了正殿。
  赵翌坐在曹太后平时坐的凤塌上,简王坐在赵翌的下首,汪几道、苏佩文、蔡定忠站简王身边,老奸巨滑的姜镇元却不在殿内。
  曹太后在心里冷哼。
  真是成王败寇。
  不过眨眼时辰,赵翌就大模大样地坐在了她的位置上。
  看到曹太后的简王已经站了起来,他肃然地和曹太后打招呼:“侄媳妇!”
  ps:关于太皇太后牵线这一说法。
  赵翌的问题没有暴露之前,也是个比较好的人选,我之前在文里也写了,太皇太后之所以没有考虑,主要是考虑到赵翌立后就得立刻生子,姜宪身体不好,太皇太后想留她几年。但这也不是一定的。若是姜宪和赵翌两人都愿意,这也就是小问题了。所以姜宪最后同意嫁给赵翌,太皇太后还是很高兴的。毕竟一个是自己的外孙女,一个是自己的孙女,在古代,这是非常之好的姻缘。互相知道底细,不用盲嫁哑嫁。
  何况还有姜镇元帮着赵翌亲政这件事在里面。
  这里的牵线,是指由太皇太后最先提出来。
第76章
妥协
  称呼曹太后为“侄媳妇”,这就是家礼了。
  曹太后看了看满脸恭敬地站在简王身边的汪几道,气得手都攥成了拳。
  这是要先礼后兵不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