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6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7/814

  这次东阳郡主却没有像往常那样温顺地应诺而去,而是温声地劝父亲:“同心毕竟太后,多的是人巴着捧着,又有曹太后和嘉南郡主的前车之鉴,大家都怕哪天同心摄政,成为第二个曹太后,她已不是从前养在深闺的小姑娘。我们说话,也不可一味地要求、训斥她了。”
  这话简王不爱听。
  他怒道:“难道还要我这个外祖父在她面前说好话,她才听得进去不成?”
  就是赵翌在的时候,也不敢这样的轻怠他。
  他还有个身份,是皇上的曾叔祖!
  东阳郡主只好劝道:“我知道,我知道。我是说,以后您有什么事,不妨先跟我说,我由我去教训她好了。免得你生气。伤了身体就不好了!”
  简王没有说话。
  他知道女儿说的都是对的,可他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若是韩同心有姜宪的本事也就罢了,没有姜宪的本事,还想学姜宪行事,这不是上赶子的找死吗?
  简王想到前些日子儿子闹出来的丑闻,突然生出股子孙不孝,家业难撑的疲惫。
  他情绪低落地挥了挥手,叹息道:“你去劝劝她吧!做事这样不用脑子,迟迟早早被蔡如意卖了恐怕都不知道——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京城,京城我们是地头蛇,南下去了金陵,我们还有什么?岂不是别人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武阳郡主无奈地点头,辞了简王。
  可她却没有立刻就进宫,而是派了人打听蔡如意这些日子在宫里都做了些什么。
  李瑶却是极力反对迁都的人。
  在他看这,这就是个笑话。
  北方已被镇国公府和李谦父子割成了两大块,可好歹还有嘉南郡主这个纽带,鞑子不管怎样进犯,这两家都不会坐势不理。
  江南就一定安全吗?
  那靖海侯府这么多来还抗什么倭寇啊!
  所谓的迁都,也不过是靖海侯想出来招术,不过是想把赵玺弄到江南去,他好挟天子以号储侯罢了。
  因而第二天的大朝会,他很明确地提出反对迁都,并为京城的安全和姓彭的翰林好好地争辩了一番。
  可让他气馁的是,汪几道、苏佩文,甚至是左以明都保持了沉默,那位彭翰林则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气势如虹地辩驳着他的观点。
  难道左以明已经和汪几道、苏佩文达成了进退与共的联盟?
  或者是所谓的迁都,嘉南郡主也是赞同的?
  李瑶有些心虚,没有和彭翰林多说,下了朝就让人递了张贴子给左以明。
  左以明干脆直接坐着轿子到了李府。
  两人在李瑶的小书房时秘谈。
  左以明没有和他打官腔,很直接地告诉李瑶:“径阳书院的支持朝廷南迁。嘉南郡主没有表态。可看样子,估计也是支持南廷的。”
  李瑶大吃一惊,一下子坐直了身子骨,神色凝重道:“径阳书院的人支持朝廷南迁?”
  左以明点头,道:“彭翰林身后是靖海侯赵啸。可在彭翰林行事之前,赵啸就已派人说动了径阳书院的人。他们觉得南迁有好处!”
  什么好处?
  不就是能让径阳书院代表国子监的重要吗?
  李瑶立刻就想通了这其中弯弯曲曲。
  他不由拍案而起,道:“什么狗屁书院,也不过是为了一己私利损人利已的东西!”
  左以明没有说话。
  他们家和径阳书院的关系密切,而且也是主张南迁的家族之一。
  家族利益和政治立场必须是统一的,不然就得不到家族的支持,家族也得不到发展。
  这个道理身为耕读世家李瑶很清楚明白。
  他没有在这件事上多做纠缠,而是仔细琢磨起姜宪的意思来。
  “你是说,你已经给嘉南郡主报信了?!”他重新在左以明身边的太师椅上坐下,皱着眉道,“嘉南郡主难道一句话也没有说?”
  左以明苦笑道:“嘉南郡主是什么人?她若是有发了话,我也不至于这样为难了!”
  “这倒是!”李瑶喃喃地道,“她那个人,要是有了主意,你不依着她,她也有办法让你照着她的意思去办的。不过,嘉南郡主到底是怎么想的?京都南迁,对李谦和姜家的杀伤力最大的了。镇国公府这么多年能屹立朝廷不倒,不就是因为和皇宗秘密的关系的?以嘉南郡主的谋略,她应该很清楚才是!难道她有什么其他的要算?”
  说到这个左以明也很头痛,他不禁吐糟道:“为这件事,我还曾专程让人去问过我那侄儿媳妇了。说是嘉南郡主自从回了西安之后,除了带孩子,真的是什么事也不过问。就是李谦带了她去衙门,她也不怎么过问李谦的公事。”说到这里,他不由苦恼地叹了口气。
  李瑶听着睁大了眼睛,半晌才道:“不会吧?!难道是李谦……”
  “那倒不是!”左以明忙道,“据说是郡主不愿意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李谦倒是很敬重她的。”
  李瑶很是失望,道:“到底是女人,这生了孩子就不一样了!”
  左以明也这么想。
  两人不由均沉默了好一会。
  左以明打破了沉静,道:“我倒觉得你不必太担忧。你和都知道,迁都可不是件简单的事。不说别的,仅六部的部署安置在哪里就是个大问题。既然有人要迁都,那就把这件事甩给他们好了。一件件的落实下来,说不定等到皇上要亲政了,迁都的事还在讨论。这种事又不是没有过。这个时候犯不着着急上火。还可以看看靖海侯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瑶微微颔首,道:“我是觉得这些人想到一出是一出的,朝廷纲纪就是被他们这些败坏了的。”
  左以明没有吭声。
  朝廷早就没有了纲纪。
  要不是他机缘巧合做了顾命大臣,他恐怕早就辞官回江南了!
第899章
迁都
  左以明和李瑶两人商量了大半夜,才算是对迁都的事达成了一个初步的意见。
  等到第二次大朝会,苏佩文提出了迁都的事。
  这个传闻由来已久,但内阁一直没有表态,朝中官吏也就只能私底下议论。自然也有同意和反对的。如今正式提出来,朝堂上顿时一片议论之声。
  赵玺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看着下面交头接耳的臣子,手脚一片冰凉。
  如果迁都,他就只的直能听韩同心的话了。
  不然韩同心会废了他,甚至是害死他的。
  反正韩同心要的只是个皇帝而已,除了他,赵氏的子孙都可以当。
  赵玺想起了赵建童!
  他的手再一次紧紧地攥成了拳。
  韩同心却心情愉悦。
  她再也不想在这个冷冰冰的宫殿里呆了。
  反正她是太后。
  不管谁做皇帝,也要打着她的大旗。
  就像太皇太后似的,不管朝中怎样的变迁,谁也不敢把她怎样。
  蔡如意说得对,摄政虽然有摄政的好处,可只在后宫当个不管事的太后,也在好处。前者如曹太后,皇帝亲政就被囚禁起来了。这还是好的。历史上好多这样的太后都被杀了。那也是因为赵翌是曹太后听亲生儿子。
  赵玺可不是她的亲生儿子。
  她又何必去趟这淌浑水呢!
  韩同心躲在龙椅后的听了一会儿,就像来时一样悄悄地退出了金銮殿,留下吵闹不休的大臣和孤零零坐在龙椅上的赵玺。
  蔡如意站在坤宁宫的大门口等着韩同心。
  坤宁宫两旁深红色的宫墙颜色还是那么刺目,可在她的眼里,却已经很是陈旧了。
  她不由轻轻地叹了口气。
  谁知道有一天,她会以这样的身份,这样的站在这里。
  她、姜宪、韩同心三个人,差不多的年纪,可姜宪却一直是紫禁城的一颗明珠。当初她和韩同心躲在被子里没有少议论姜宪。
  韩同心总是不服气地道:“她姜宪身份再娇贵又如何?还不是要出嫁!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她那个样子,略有点骨气的人家谁会娶她。就是娶了她去,也多半是为了姜家的权势,到时候还不是把她当菩萨似的供着,好吃好喝,就不是喜欢她,她能有什么办法?”
  每每说到这里的时候,韩同心就会嘻嘻地笑,并充满期盼地道:“说不定太皇太后会给她选个周正体面的女婿,唯唯诺诺,老实听话,保她一世平安就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7/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