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6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9/814

  当初西北地动,朝廷派去的御史只知道讲些好听的话来安慰,救灾、药品、重建,这些事都是得到了李谦的及时补给和大力支持,嘉峪关才会很快地就恢复了生机。
  他退而求其次:“那你能不能介绍几个粮草大户给我认识?我们自己出银子买。”
  “不能!”魏明答得斩钉截铁,道,“临潼王说了,之后还有大旱,让我们小心。”
  所以京城才会在东南借不到粮,在西北也借不到粮,眼睁睁地看着京城的百姓开始扒树皮、挖观音土填肚子,城里城外不时地传来一阵哭声。
  等苏佩文再提出南迁时,就没有一个人不同意了。
  京城的大户人家干脆这个时候就开始搬家了。
  金陵的房价瞬间高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汪几道摇了摇头,把脑子里的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全都压在了心底,同意了李瑶的意见,并道:“也不能做的太明显。李谦那边,让左以明去问问,至于姜镇元那边,我让晋安侯去问问。”
  李瑶有些惊讶,道:“晋安侯下定决心跟着皇上南迁了?”
  汪几道点头,不无感慨地道:“原想着简王、晋安侯肯定会积极地随皇上南下的,没想到两个人都不太愿意去。但若真的不去,朝中就没有他们两个什么事了。我听人说,简王和晋安侯都准备留下世子在京城。还有些像北定侯府、安陆侯府的,干脆就不准备南下了。这样也好。去了南边,气象一新,正好干出一番大事来!朝廷不能总是这样寅吃卯粮,我们得想办法充盈国库才行。”
  李瑶就提议把梅城叫来,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汪几道想到刚刚从司礼监转过来的梅城要求致仕的折子脑袋就痛了起来。
  他道:“正好,你劝劝梅城——他要致仕!我这才刚看到他的折子,太后就召了我进宫,说想让她娘家哥哥到户部去帮忙。”
  这女人真是蠢得让人无话可说了。
  李瑶大吃一惊,道:“梅城这个时候要致仕,他要干什么?”
  是啊!
  他要干什么?
  梅城只是不想和汪几道等人共事了。
  他可算是看出来了,这些人为了一己私欲,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虽说名留青史只是他小时候的理想,长大后看到了太多的事情,他已是只想致仕之前能升到正三品就心满意足了,可也并不意味着他愿意遗臭万年。
  南迁这件事做好了自然是皆大欢喜。可若是有了差错,那就是万劫不复。
  何况不管是汪几道还是李瑶,都露出了垂涎三尺的面目——汪几道是收受贿赂,李瑶则是在金陵囤了大量的房产。
  反正他不愿意背这个黑锅!
  汪几道也好,李瑶也好,不管他们怎么劝说都没办法打消梅城的去意。
  皇上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
  而且就算皇上不同意,韩同心一顿呵斥,也会让皇上马上就改变了主意。
  这种事在曹太后当政的时候汪几道就经历过。
  他没有办法,只好去商量简王。谁知道简王却觉得无所谓,梅诚要走就让他走好了,反而让汪几道提拔韩同心的哥哥去户部当差。
  汪几道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索性建议把韩同心的哥哥派到金陵去:“正好提前熟悉环境。把梅城留下来。”
  简王想了想,同意了这个条件。
  梅城没走成。
  过了十月初一,韩家的大爷跟着苏佩文去了金陵。
  姜宪这边,则收到了房夫人的信。
  吴兆生下了次子吴梅。
  姜宪松了口气。
  不知道是不是姜家去了辽东的缘故,姜律的两个儿子都比前世出生的晚,可好歹还是顺利出生了。
  她很想看看两个孩子,是不是还和前世长得一模一样?
  前世她在宫里寂寞,常召了吴兆带着孩子进宫玩耍。
  等到了十一月,李冬至那边传来了好消息。
  她生了一个男孩儿。
  何夫人高兴得不得了。
  姜宪却笑着和康氏开玩笑:“这满屋的大小子,我们家大妞成了宝贝瘩疙了!”
  康氏抿了嘴笑。
  甘州太冷,而且甘州的医婆和稳婆没有西安的有经验,李骥就送了康氏回西安待产,妯娌两人常把董珊瑚和陆氏叫过来打叶子牌。
第915章
先后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姜宪她们正在打叶子牌。
  董珊瑚就笑道:“话虽如此,可也说明李家人丁兴旺,这是要繁茂起来了。”
  所谓的名门望族,第一就得人多。
  李家从前死的死,跑得跑,本家五服以内的亲戚都少,更不要说这样接二连三的添丁了。
  姜宪忙叫阿吉帮着准备贺礼,和左家来报喜的人一起南下,给李冬至道贺。
  董珊瑚等人也就不好继续留在这里,纷纷起身告辞。
  姜宪这才对康氏道:“你那份贺礼我让阿吉一并准备了吧?你现在怀着身子,就别操这个心了!”
  “那怎么好!”康氏执意不肯,“嫂嫂已经照顾我们良多,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我们就自己来吧!”
  姜宪也没有勉强。
  康氏就写了张单子让随身的丫鬟给他们屋里的管事去采买,自己却坐在这边陪着姜宪聊天。
  “我听我娘说,郑先生去京城了!”康氏低声道,“是为了大伯的事去的吗?”
  她回来的时候郑缄已经走了,不然她肯定让郑缄给大妞儿捎点东西过去。又因为郑缄到京城去是要待一段时间的,因此放心不下慎哥儿的功课,就把慎哥儿托付给了康祥云,让康祥云每天负责督促慎哥儿练五百个大字。
  姜宪知道郑缄和康祥云都是口风很紧的人,说给康氏听的,肯定是李骥。
  她笑道:“是阿骥告诉你的吧?”
  康氏红着脸点了点头,声音压得更低了,道:“阿骥还说,大伯之前有查到闽南那边的粮食因为运不出去,便宜得很。有人就想从湖广经江西把粮食运到京城去。可半道上却遇到了劫匪。因粮食不好运,那些劫匪就把那些粮食就那样给就地焚烧了。”
  她说到这里,面露不忍之色。
  就算是粮食再便宜,这几年到处都是灾情,粮食也是珍贵之物,就那样烧了,听着就让人觉得心疼。
  李谦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雷霆震怒,差点把桌子给掀了。
  “我也听说了!”姜宪叹气道,“王爷还专程派人去查这件事了。”
  康氏听着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小声地道:“那大伯一定要争赢了,到时候把那个靖海侯给换了。君子爱财尚且取之有道。他这么做,实在太过份了!如今朝廷已经决定南迁了,他还使出这样的手段来,难道要饿死京城里的人吗?”
  当初姜宪直觉地不喜欢赵啸,就是因为感觉赵啸功利的有些凉薄,太过狠毒,就连被刺伤了都不忘在太皇太后面前给自己争取利益。
  还好没有嫁给他。
  不然她可能会和蔡如意一样。
  也不知道她当时脑子怎么就像糊了浆糊似的,居然同意嫁给赵啸。
  就是金宵,也比赵啸强啊!
  这些念头在脑海里一闪而过,姜宪笑道:“若是王爷能镇守京城,你就和我一起去京城吧!就可以把大妞儿带在身边养了。”
  康氏想了半天,歉意地道:“我还是留在阿骥身边吧!他也需要人照顾!何况大妞儿给白姐姐带着,我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那就让阿骥努力一点。”姜宪笑道,“快点培养出能够独当一面的小将军,这样他就能调任京城了。”
  康氏抿了嘴点头笑。
  晚上李谦回来,她把这件事讲给李谦听,并和他开玩笑地道:“……你看你弟弟和弟媳多恩爱,你怎就没有这样的时候呢?你哪天也在家里陪着我不去什么校场就好了!”
  李谦笑着拧了拧她的面颊。
  姜宪忙闪身躲开,道:“郑先生应该已经安顿下来了吧!知道姜家派了谁在京城活动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9/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