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7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2/814

  蠢人总能干一些蠢得让人瞪目结舌的事来。
  赵啸挥了挥手,道:“不用管他!最近朝廷里还有没有其他事?”
  赵玺想作死,还有点家底供他折腾,他就站在旁边看戏好了。
  但他话让幕僚的神色更无奈了,斟酌道:“前些日子镇国公府的世子爷派了幕僚来金陵,左以明居然把人引荐给了皇上。那人十分会说话,一见面就讨了皇上的欢心。听那幕僚的意思,今年正旦,那幕僚还会代表镇国公府来金陵献贡。但宫里传出消息,说姜世子已经打下了三分之一的高丽,掳掠了不少财物,这才有底气派人来金陵献贡。皇上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的高兴,还私下许诺姜世子,若是姜世子真的攻下了高丽,就许姜镇一个高丽王……侯爷,如此一来,对你也太不利了。”
  赵啸是伯爵,连国公都不是。
  他为赵玺立下汗马功劳,赵玺赏了这个赏那个,就独独没有赏他。
  是怕他功高震主?还是想教训教训他,让他为了爵位更加俯首恭顺?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赵啸觉得自己大度点,都可以不和赵玺计较。但王有王的仪仗,伯侯有伯侯的仪仗,甚至会因此所配亲兵的数额都不一样。他可以不要仪仗,却不能不计较亲兵的数额。
  赵啸额头上冒出青筋,但很快隐去,道:“你去写封信,请了我二叔过来。”
  自上次为婚事的事他和他二叔闹翻了之后,他二叔就借口游学去了松江和钱塘,一直没有回来。
  那幕僚很快醒悟过来,迟疑道:“侯爷,您这是要,议亲吗?”
  赵啸点了点头。
  他当时就不应该萌生娶个江南世家女子的念头。
  可当时,他想到了姜宪,脑子一热,就应了下来。
  江南的女子多纤瘦,可到底还能选几个高个子,闵南的女子矮个子的多,就是偶尔有几个长得高的,家中父兄也多是矮个子。或者矮子里拔高个,也能有几户人家适应?
  赵啸在心里想着。
  他二叔接了信却冷笑连连,对心腹的随从道:“他现在知道厉害了,就知道回头找我了。早干什么去了?你看他娶的那两个媳妇,头一个居然敢和男人公然对着干,不就是仗着自己娘家是公侯之家吗?后面一个还没有进门,却让皇上惦记上了。你说只是被人抢了去也就罢了,居然还戴了顶绿帽子,他不想做人,我还想做人呢?”
  第二个女人不过是看了觉得合适,正寻思着要不要议亲,怎么就成了没过门就被抢了?还说出什么“绿帽子”之类的话来,二老爷这也是恨极了吧?
  随从装着不懂的样子,道:“那侯爷的婚事,您管是还是不管呢?”
  “我不管能行吗?”二老爷嗯哧嗯哧的,道,“回金陵去!这江浙我也呆够了。女人是温柔,可怎比得上家里的正经太太,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孝敬老人,还是我们闵南的女子贤淑!”
  随从忙笑着恭维:“二老爷就是有眼光!不然族里怎么把这么大的事交给您呢!”
  还好那个江南女子没有娶进门,不然二老爷在族中长辈那里也不好交待,还落下个办事不利的印象。
  没多久,赵啸就娶了一位世居闵南的江姓女子。
  见到过新任靖海侯夫人的人都说江氏高高瘦瘦,白净如玉,不像闵南人,倒像北方的姑娘。
  这都是后话了。
  赵玺听说赵啸已选定了续弦的人,松了一口气。
  就在三天前,贤妃给他生下了长子。
  他也因为贤妃怀了身孕,有了第二代,正式亲政,开始处理朝堂事务。
  因而赵啸续弦,他不仅赏赐了赵啸大量的钱物,还要直接封了赵啸的续室为一品夫人。
  赵啸是在福建成的亲,成亲之后立刻带了新妇进宫谢恩。
  赵玺想到赵啸的恭敬,就觉得自己做得很不错。只可惜帝王不能随便流露出喜怒哀乐,他索性回了内宫,去了皇后刘氏那里。
  刘氏正倚在床头喝药。
  贤妃怀孕之后,赵玺又歇到了她这里。或者是因为心情没有从前那样紧张,她很快怀孕了。甚至因为她的怀孕,为赵玺争取到了很多朝臣的支持。只可惜,怀孕不到三个月她又小产了。
  这就有点不好了。
  甚至她的祖父都从民间找了大夫给她把脉,没有一个人说准她为什么会小产,也没有一个人敢断言她会不会很快又能怀孕。毕竟之前她椒房独宠也没能顺利怀孕,现在有个贤妃分了她的恩爱,她怀孕的机会也就比从前少了一半。
  好在是赵玺对她还颇为怜惜,常常来她这里坐坐,还吩咐太医院的医正细心给她调养。
  听说赵啸娶了个闽南媳妇,看着赵啸脸上还没有褪去的得意,刘氏心里拔凉拔凉的。
  别人将在外,怎么都要想办法把主帅的家眷留在京城,为什么?不就是为了节制在外的将帅吗?皇上倒好,不想办法给赵啸塞个江南媳妇,反而还觉得赵啸娶了个闵南媳妇很好。
  她想提醒赵玺几句,却欲言又止。
第1080章
自大
  这件事涉及到贤妃,刘氏怕自己说了,赵玺以为她在妒忌贤妃。
  何况贤妃没进宫就有了孩子,所以皇长子出生的月份有点不对。虽说她贵为皇后,没等赵玺开口中就答应帮贤妃掩饰私情,可她到底不是那些市井之家出生的小家碧玉没有脑子——贤妃临幸时,她使了点手腕,使得敬事房没能及登记在册,临幸的时间是后来补上的。
  贤妃还没有资格看敬事房的记录,赵玺亲眼看见她补上了。
  没有人会在意这个。
  可万一等到要立储君的时候,这就是个大大的漏洞了。
  想当初,皇上不就因为从小养在太后身边,万寿山生变,曹太后身边服侍的人大部分都被掳杀了,辽王才有机会诬陷皇上的血脉吗?如果不是嘉南郡主,皇上怎么可能登基!
  刘皇后抿了抿嘴,手轻轻地放在了小腹上。
  她为什么就怀不上孩子呢?
  就算是个女儿也好啊!
  赵玺在她这里坐了一会,发了一通脾气,最后还是去了贤妃那里。
  刘氏很能理解。
  如果她是皇上,看见心爱的皇长子,看见心爱的嫔妃,当然比陪她在这里枯坐的好。
  但理解归理解,她却没办法不心疼。
  万一她要是没有孩子,难道这日子就得这样一成不变的过下去吗?
  她送走赵玺之后,并没有急着回寝宫,而是慢慢地在院子里走了好几圈,这才问起赵啸的新夫人江氏:“听说来拜见了我和皇上就回了福建,走了多长时间了?靖海侯身边没有留个服侍的人吗?”
  刘氏之前听人说是因为赵啸风流成性,甚至在外面养了外室,蔡氏才和赵啸翻脸的。赵啸的新夫人她见过,也是一等一的美人,不过那模样儿有点面熟,但她一时也没有想起那新夫人像谁。按理说,这个时候赵啸和新夫人应该蜜里调油,把新夫人留在身边服侍才是。怎么这么早地送回了福建?
  难道他不想要嫡子了?
  答话的是她宫里的大太监。
  那大太监低眉顺目地笑道:“听说新夫人进门就有喜了,但住着不习惯。吃食还好说,这就是这气候太热,什么都吃不下去。靖海侯没有办法,只好把夫人送回福建。”
  刘氏有些意外。
  那大太监见状就继续道:“皇上可能还没有机会跟您说,刚刚在御书房的时候,靖海侯说这次围剿倭寇福建水军死伤颇重,除了需要重新招募新兵之外,还要整顿军务,他会回福建一些时日,等明天开春再来给皇上和您问安。还想让皇上同意福建水军增人。皇上还和靖海侯开玩笑,说算算日子,等到明年春天,靖海侯府应该要添丁了,皇上就在金陵等着吃靖海侯府家的红蛋了。”
  在江南,谁家生了孩子去报喜,是要提着几个红鸡蛋的。
  刘氏面色微沉,道:“除了这些,就没有说些别的?”
  大太监不解。
  刘氏道:“那皇上到底答没有答应福建水军增人的事?”
  那大太监想了想,道:“之后皇上没提,靖海侯也没有再问。”
  刘氏挑了挑眉。
  大太监道:“之后靖海侯向皇上道了谢,说到时候一定会派人向皇上报喜的。最后就说了些杨大人剿水匪的事,靖海侯看着时间不早了,就告退了。确实没有再提福建水军增人的事。”
  刘氏半晌没有吭声。
  就算像她这样养在深宫的女流之辈都知道扩军有多重要,赵啸专门来和皇上说这件事,肯定十分的重视。
  皇上为什么不给赵啸一个答复呢?
  赵啸之后避而不谈,肯定不是放弃……多半是心生不满!
  这让刘氏心中一沉。
  她觉得自己应该劝劝赵玺。
  可赵玺去了贤妃那里……她心情就更糟糕了。
  好不容易等到赵玺到她这里来用午膳,已经是三天后的事。
  她委婉提起赵啸的事。
  赵玺看她的目光就点不一样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2/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