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7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0/814

  他忙道:“李慎是临潼王唯一的儿子,不免有些娇纵。至于‘孩子王’这一说,他细细地捋了捋颌下的疏髯,语气微顿,“谁有个像临潼王那样的父亲,也会是京中的孩子王。我倒觉得王爷不必太过担忧。”
  赵啸没有吭声,朝着那幕僚挥了挥的,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慕僚忙躬身行礼,离开了书房。
  赵啸瘫坐在太师椅上,不想动弹。
  李谦今年才多少岁?他有的是大把的时间辅佐自己唯一儿子继承家业。就算是儿子不成,还可以指望着从孙子里挑一个出来。不管李慎是真纨绔还是假纨绔,李谦都能保他平平安安一辈子。何况还有个比寻常男子还厉害的姜宪。
  想当初,他第一次见到姜宪的时候,姜宪可半点没有现在的厉害。
  难道她那个时候就在假装?
  她怎么就瞧中了李谦呢?
  在和他说亲的时候,她应该还没有嫁给李谦的意思吧?
  赵啸想着当年的事,觉得坐立不安。
  如果他真的和李谦翻了脸,姜宪会做些什么?
  女人温顺,是因为没有尝到权力的滋味。就好比蔡如意,刚嫁过来的时候还很贤良,言行举止没有半点的不妥。可等他真正把靖海侯府交给她,她深刻地体会到了靖海侯府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她不也不紧紧地抓住了权利的柄杖,再也不愿意退回内宅了。
  那李谦不是当着外人的面总喜欢摆出一副夫妻深情的样子吗?
  如果哪天姜宪和他之间有了分歧,而且是庙堂之上的分歧,李谦还会这样敬重姜宪?姜宪还会这样对李家的事物无动于衷吗?
  赵啸突然间很想知道。
  第二天赵玺派们送来的吃食,成了压倒赵啸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是福建人,喜欢吃各种海货,饮食口味清淡,金陵的美食鸭血汤是他一直不能理解的一道菜。
  赵玺和他吃过好几顿饭,就算是赵玺贵为帝王没有留心,不知道,但赵玺身边服侍的人肯定知道。
  这也没赏,那也没赏,赵玺偏偏赏了他几道菜,这其中就有他最不喜欢鸭血汤。
  来送膳的是赵玺身边的心腹太监,他看见赵啸直直地盯着那几道菜没有动箸,还自作聪明地拿出了银针,要一道道的菜试毒,被赵啸阻止了:“公公此举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上若是对我不满,大可直言。既然送我吃食,就是恩赐与我。我没有急着动箸,不过是有些感动。还请公公回去为我美言几句。”
  他说着,那边已经有人给赏膳的公公送上了厚厚的红包。
  那公公是知道这菜没有任何问题,是直接从皇上桌上撤下来,装进食盒交给他,并途并没有半点意外的。他不敢得罪赵啸,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看着赵玺身边服侍的代替赵啸吃完了那几道菜,这才随着靖海侯府的管事把碗洗干净了,由靖海侯府把几个碗里都装上好吃的小食作为回礼,这才提着食盒回了宫。
  赵玺问他:“靖海侯吃了没有?”
  那公公也机敏,笑道:“一开始没有动箸,奴婢也不敢催,后来不知怎地,侯爷就开始吃起来,还让我替他人皇上磕头,谢谢皇上的赏赐。”
  赵玺眼睛亮晶晶的,问那内侍:“他用膳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那公公笑道:“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
  赵玺眉头微蹙。
  那公公忙道:“不过,靖海侯吃完了之后,好像很疲倦的样子,很快就去了内室。”
  赵玺这才满意了。
  公公出门来却发现自己满头的冷汗。
  赵玺觉得有意思,赵啸却觉得备受羞辱。
  他盯着饭桌上和御食花纹几乎一样的碟子,半晌才道:“金陵卫都指挥使还是金海涛吗?”
  旁边服侍的贴身随从立马道:“还是他。不过,他已经不怎么管事了,衙门的事都交给了手下的一个佥事,还是高大人的内侄。”
  赵啸“哦”了一声,道:“你想办法帮我联系上金海涛,就说我想请他去鸡笼寺喝茶。”
  随从应声而去。
  他又叫了幕僚进来,整理了闵南的战事,清点了手中的军力。
  端午节这天,从鄱阳湖返回京城,正和妻子“小别胜新婚”的李谦被谢元希打断,接到金陵那边的谍报。
  服侍了三朝皇帝一直稳稳地坐在禁卫军统领上的大将军高岭,暴病而亡。原金陵卫都指使金海涛接任高岭,擢升禁卫军统领。
  消息来得太突兀,就是李谦也呆立了几息功夫才反应过来,有些不相信地问谢元希:“赵啸,有了贰心?!”
第1108章
动手
  在赵翌做皇帝的时候,兵权就被分为了好几块,但好歹还掌在皇帝手中,等到赵玺做皇帝的时候,五军都督府就彻底地成了摆设,皇帝能指挥的也就是京卫了。等到赵玺南下,京卫又被一分为二,精锐跟着高岭走了,余下的丢给了李谦。
  李谦当然不会养一群尸位素餐之人,接手京城防卫的第一年就把那些余留下来的京卫以各种方法赶了出去,从军中重新挑选了精兵强将充斥京卫,又亲自过问京卫平时的操练,轮番把京卫拖到九边去打仗,不过几年的功夫,京卫就完全变成了另一番光景。不说站出去像舔过血的杀气腾腾,那也是腰杆挺直,十分精神,一看就是练家子。
  跟着赵玺南下的禁卫军也不错。
  南边的局势比北边更复杂。
  北边重兵囤守在九边,只要掌了九边,根本上就掌了北边卫所。
  南边因时时闹倭寇,加之南边的富户多,就以姓氏为团,私底下组建了很多的团练,那些团练因有枪有钱,总兵府却连军饷都发不出来,吃空饷的很多,渐渐成了空壳,遇到倭寇上岸杀掠,有时候还要求助各地的团练。
  高岭是个忠心耿耿的,把个禁卫军经营的点水不漏,而赵玺也正因为有了这支人马,才得以镇得住各地的总兵府和没有名分的团练。
  当然,赵啸的靖海侯府是例外。
  但赵啸的靖海侯是镇守在闽南的,不奉旨是不能随意调动的。虽说靖海侯府名将林立,那也是对闽南而言,出了闽南,就是各总兵府、团练的天下了。
  赵玺之前对这样的局面非常的满意。
  后来无意间出了个杨俊能和靖海侯一争高低,赵玺的心思就活了起来。拨了巨资让杨俊再组建一支水军,就是为了和赵啸分庭抗礼。
  所以赵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自毁长城,换了高岭,让金海涛接掌禁卫军。
  而现在这件事却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发生了。
  还以一种猝不及防的态势展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除了赵啸野心勃勃地想做摄政王或是皇帝,没有第二种解释。
  李谦的表情不免有些微妙。
  谢元希的表情却比他还要微妙。他组织着语言,却让自己的话语里充满了不确定:“应该是这样。云林已经派人继续打探消息去了,只是金陵那边的行宫已严禁人进出,还没有联系到皇上或是刘皇后身边的人,不知道具体都发生了些什么事。但金海涛的任免已由吏部发出,那高岭暴亡的事肯定也是真的了……”
  李谦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道:“先确定高岭的丧讯吧?如果人真的没有了,给高家送上两百金的丧仪。不管怎么说,高岭的忠心还是值得人敬重的!”
  赵玺要不是有他在身边保护,能不能长成人都难说。
  “还有亲家老爷那里也要去看看才是。”李谦低声叮嘱,“现在不能确定赵啸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准备逼着赵玺禅让。不过我猜多半会是前者。赵玺毕竟大了,有了皇子,要他禅让,恐怕不是件简单的事。可留给赵啸的时间又不多了。他若是聪明,就不要在这件事上过多的纠缠。先把皇上架空了,再逼赵玺禅让,这是最省时力的法子了!”
  谢元希颔首低声应“是”,犹豫道:“左大人那里,您看要不要派个人去问问?”
  若是赵啸真的有了贰心,左以明作为内阁首辅,势必也会受影响,何况左家和李家还是姻亲。
  李谦沉着脸答应了,回屋把谍报递给了姜宪,道:“你看看!”
  姜宪大吃一惊,静默了好一会,这才道:“赵啸到底还是没有忍住!”
  之前李谦要组建水师,不也是觉得现在的形势下,赵啸迟迟早早会掌控江南。
  “赵玺可有消息?”姜宪想到赵玺的幼子,换位思考,如果她是赵啸,就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玺,拥幼帝继位。
  李谦摇头,坐下来把姜宪拥入怀中,低声道:“应该暂时还很安全。孝宗皇帝的兄弟都在北方,那孩子还太小,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他只能自立为王。可他若想自立为王,此时必须有能力和我一战。他这个时候肯定不会动赵玺的。”
  两人想到一块去了。
  可赵啸这个时候不动赵玺,未必以后也不动他。
  得看赵玺能有几个儿子,儿子能不能长大了。
  两人齐齐叹气。
  姜宪做了母亲之后,最见不得孩子受苦,忍不住道:“但愿是我们想多了。”
  高岭暴毙的消息很快就在京城传开了。
  众人俱是非常的惊愕。
  曹宣得了李谦的信犹不相信,专程到长公主府一趟问消息。简王更是直接,找到李谦直接问赵啸是不是反了。弄得李谦很是无语。简王却哈哈大笑,直言这是报应,还道自己要好好活着,看看赵玺有什么下场!
  北定侯则提醒李谦,让李谦好生看顾着孝宗皇帝的几个庶兄弟的家眷,并伤感地道:“皇室这几年也的确是凋零了。先是被孝宗皇帝杀了一茬,之后又被曹太后杀了一茬,皇上五服之内的兄弟,也只有这两、三个人了。万一……不如再把都城迁回来。”
  言下之意,若是赵玺死在了金陵,就让李谦在北边重立新君。
  可李谦半点也没有继续为赵氏王朝卖命的打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0/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