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校对)第8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4/814

  他和李瑶都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地进了被李谦临时征用的金陵总兵府。
第1145章
身殒
  金陵总兵府里,李谦正悠闲地喝着茶,听刚刚被任命的金陵知府禀着这几天安抚百姓的效果。听李谦的随从说左以明和李瑶求见,金陵知府颇为得意的话语被打断,露出些许尴尬的神情。
  李谦却没第一时间起身迎接左以明和李瑶,而是表情温和宽厚的头也没抬,不紧不慢地喝了口茶,笑道:“继续说!之前逃回乡里间的很多百姓已有人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从前的金陵知府破城的时候不知所踪,他也没有派人去寻,只是让姚先知推荐了一个官员,从这几天办事的结果看来,这个官员还算能干,做事也踏实。
  新任的金陵知府心想李谦这是要晾着左以明和李遥啊,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自己可千万别卷入其中!
  “是!”他恭敬地答道,连眼角也不敢瞟李谦一下,垂手道,“臣也曾联系附近几个县府,让他们召了各里长说话,在乡间大肆宣传衣带诏的事,让大家安心回城居住。估计接下来回来的人会更多!”
  李谦微微点头,觉得这个人挺符合自己要求的,遂问道:“姚大人这几天在忙什么?”
  进城之后,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内阁的几位大臣全都放了假,城中事务或是由他的人暂领,或是由将军代管,城里城外平安清泰,倒也没有出什么岔子。
  那金陵知府原是姚先知同年,又受他举茬之恩,自然为姚先知说话,道:“姚大人这几天在家里不是练字就是反省自身,觉得自己为官这么多年,皇上出城也没有发现,没有尽到臣子的责任,还准备过几天城中松散了去鸡笼寺清修几日,清静心境,以后能更好的为国尽忠,为王……社稷做事。”
  他原想说为王爷做事,想着现在李谦还只是个郡王,硬生生把到了嘴边的嘴咽了下去。
  李谦微微地笑,没有计较他话中的漏洞,闲了几句,这才端茶送客。
  金陵知府快步跟着小厮出了李谦的书房,迎面碰到了左以明和李瑶。
  两人的脸色都不太好。
  他不由想起姚先知在举茬他之前单独和私底下说的话:“李谦这个人是乱世的枭雄,你若只是想安稳度日,就辞官回京,惠梓乡里就是了。若是想百竿尺头更进一步,就抓住这次机会,让李谦记住你的名字。”
  和姚先知是同年,在仕途上却被姚先知甩得远远的,他当然有自己追求。
  他立刻就答应了姚先知的推荐,并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开始打理赵玺出逃后人心涣散的金陵。
  此时不他由暗暗思忖,左以明是李家的姻亲,又是内阁首辅,李瑶主持兵部,在百官中德高望重,李谦却一点面子也没有人,让等着两人就得等着,可见李谦这个倒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他以后做事恐怕得更加小心才是。而且这件事还得和姚先知说一声,让姚先知也要知道厉害。
  他笑着主动上前打了招呼,避到了一旁,让两人先行。
  两心里都有事,并没在太在意眼前这个小小的四品官员,微微颔首,就算是回了礼,匆匆跟着小厮去了李谦的书房。
  李谦见到两人除了叫小厮沏了壶好茶,还让小厮端了茶点进来,并道:“郡主喜欢用南边的点心当茶点,我跟着郡主一起生活久了,也跟着变得喜欢吃南边的点心。从前太皇太后赏下来的御膳坊的点心师傅只有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才有一显身手的时候,好在是两位虽然曾经久居京城为官,祖籍却是江南的,用江南的点心做茶点想必正和你们的胃口。”
  两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这是什么意思?
  透了消息给他们,却又处处提及和郡主的恩爱……难道李谦真的想要借刀杀人对待郡主不成?
  左以明和李瑶心里都隐隐有些失望。
  在他们的心里,李谦应该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不是像赵玺一样凉薄无情。
  两人顿时交换了一个眼神。
  李谦却像没有看见似的,介绍着茶点,一副等着两人先开口说明来意的模样。
  李瑶因有了退隐之志,说话办事也就没有沉得住气。他觉得以他和李谦几次打交道的结果来看,就算他忍到李谦先开口,最终他们还是得拧不过李谦,还不如他们主动开口说话,姿态放低一些。
  他端正坐次,喝了几口茶,在李谦的推荐之下心不在焉地吃了两块点心,就说明了来意:“……京城离这里千里之遥,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是真的两位阁老当如何?”李谦仿佛就等着他们来问他这句话,淡然地道,“是假的两位阁老又当如何?”
  他能怎么?他有什么能力揽这件事?
  李谦一句话让李瑶语塞。
  还好左以明机敏,忙道:“若是谣传,自然是要想办法避谣。若是真的……论起来郡主还是简王的孙辈,简直这样做就太不应该。皇上还活着,这样是传出去,别人还以为是王爷的意思,王爷不可轻视此事,应该尽快派人营救郡主才是!”
  至于李谦是回京还是派人去,那就另当别论了。
  左以明觉得自己这句话说的没有半点破绽,谁知道却被李谦斜视着冷冷一瞥,沉声道:“谁说皇上没有死?”
  “啊!”左以明和李瑶齐齐惊愕。
  李谦的表情顿时如雪山冰窟,目光透露着利刃般的锋锐,声音冷漠中带着些许的戾气道:“赵啸乱臣贼子,想挟天子以令诸侯。皇上不从,先传臣衣带诏,后不堪受辱,投缳自绫。赵啸见事情没办法掩饰下去,派人伪装成皇上的样子出城南下,做出一副投奔福建的样子,甚至为了怕人发现,欲杀皇后刘氏,被北军无意间救下随赵啸南下的,根本不是皇上,而是赵啸派人伪装的!”
  “这,这……”左以明和李瑶设想过一千种、一万种李谦诱他们前来的原由,却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居然会是这样的。
  赵玺明明活着,李谦却要他们对外声称赵玺早已被赵啸杀害,并且有刘皇后为证。
  这岂不是要让他们也跟着做伪证?!
  两人额头上都冒出豆大的汗珠来!
第1146章
遂鹿
  李谦冷冷地笑,无视左以明和李瑶的满脸惊恐,继续道:“正巧两位都是江南士子,和刘家多多少少都有些来往,我虽是臣子,却也不好频繁地拜访后宫女子。左大人和李大人不妨商量着自己给刘皇后带个信,把皇上的死讯告诉刘皇后,并请刘皇后节哀,有什么事,只管让人来告诉我,我一定会为皇后娘娘做主的。”
  言下之意,他把左以明和李瑶叫来,就是让他们去做说客的,让刘皇后以结发之妻的身份向外公布赵玺已经殡天,赵啸手中是个假皇帝。而且承诺刘皇后,只要她把这件事办好了,李谦自会保证她后半生的荣华富贵。
  想当初,李瑶要致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看出世事已乱,爱惜羽毛,珍惜声望,不愿意和赵啸等人同流合乌,可他现在却是摆脱了赵啸却掉到了李谦的陷阱里。这等同是出了狼窝又进虎穴,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他都别想在史上留个好名声了。
  可若他是拒绝……
  他不由朝左以明望去。他发现左以明的脸色好像比他更难看。想想也能理解。那左以明还是李谦的姻亲,按辈份,李谦得尊左以明一声“叔父”,左家和刘家的关系更不一般,当初赵玺能娶刘皇后,就是由左以明出面做的大媒。如今刘家姑娘说是贵为皇后,却比寻常妇人还不如,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不说,生死关头还被赵玺抛弃,成为了李谦的棋子,还要劝刘家和刘皇后为李谦所用。
  左以明可比他惨多了!
  这么一想,李瑶的心情莫名好了很多。
  他含含糊糊地道:“我和左大人不同,我是寒门小户出生,和泾阳书院的这些人都没有什么交情……”
  把这件事完全推脱给了左以明。
  左以明在心里骂着“老狐狸”,心乱如麻地连脾气都没有了。
  谁让他当初拍着胸脯保证刘家刘皇后此生无忧,会母仪天下,名载史册的呢?
  但让他劝刘家投诚,他还真觉得臊得慌,根本没办法开口!
  早知如此,他就应该装聋作哑当不知道有这件事的,不过来了!
  不对,还有京城那边的简王和郡主。
  李谦这样的镇定自若,郡主应该没有出事吧?
  左以明不由试探道:“郡主现在如何了?听说您要即刻回京……”
  他困惑地着李谦。
  李谦的表情冷淡中就带了几分杀气,不屑地“嗯”了一声,嘲讽地道:“你以为我是在骗你们?若不是郡主没事,我早就回京把简王刮了。”
  也就是说,姜宪被囚禁是事实了。
  李瑶和左以明均大惊失色。
  李谦索性道:“要不是郡主足智多谋,及时通知了承恩公,此时只怕我已回京城,只能违心地奉那藩王为帝了。那才是毁了我北方十万大军,毁了跟着我这么多年南征北战的兄弟们!”
  “简王到底要干什么?”李瑶忍不住抱怨出来,道,“他难道不知道这样会天下大乱吗?”
  “难道赵啸就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会让天下大乱吗?”李谦冷嘲道,“不过是相比天下黎民百姓,相比祖国社稷,个人的私利更重要些罢了!赵啸可也是赵氏的子孙!”
  李瑶和左以明良久没有吭声。
  就在李谦以为他们会以沉默来拒绝他的要求时,李瑶突然抬头望着李谦认真地道:“王爷,皇上驾崩的事,我看还是由我去跟刘皇后说吧!至于皇上的后事,恐怕就得王爷出面了。还有简王那边,此时若是立刻宣布皇上的死讯,就怕他不死心地要奉那藩王为帝,到时候京城、金陵两边忙碌,恐怕于时局不利。刘皇后既然是国母,又是大行皇帝的结发妻子,受过策封,上过金册,大行皇帝殡天的时候,刘皇后也在身边服侍着,我看关于皇位继承人的还是问问刘皇后的意思,毕竟她才是最知道大行皇帝遗愿的!”
  李谦微愣。
  李瑶看着不由就笑了起来,道:“臣历经三朝,拖着残躯不愿离去,也不过是希望这世道多些太平,少些劫难。还请王爷放心,我既然已经决定去劝刘皇后,就会把这件事办好的。”
  事成之后,也是他功成身退之时,这才是一世的英明。
  李谦微微地笑,赞场地点头。
  左以明心中一阵懊恼,又让李瑶占了天时地利人和。
  他只能随着李瑶给李谦行礼,好像这件事是他和李瑶共同决定的似的。
  李谦又拉着两人说了说当下的形势,并道:“郡主那边虽说是没什么事了,可我心里毕竟挂念得厉害。等刘皇后那边安置好了,我准备悄悄地回京一趟,处置了简王再回来主持这边的大局。朝中的事,还要请两位多多操劳了。”
  两人齐齐应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4/8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