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仙桥(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01


第二十章
后事
  夏侯虞看着武陵王朝着她使眼色,只觉得通体发凉。
  这就是她的叔父,这就是她的族人。
  她阿弟尸骨未寒,他们就已经把她阿弟抛在了脑后,想着怎样争取自己的利益,获得更多的权力。
  夏侯虞在母亲和父亲渐行渐远的时候就知道了,可她总以为事情有例外的时候。
  可事实却告诉她,是她想的太天真!
  既然如此,谁当天子与她有什么关系呢?
  她的阿弟走了,只有她为他伤心。
  若干年之后,也只有她还记得他,只有她缅怀他。
  就像他走的时候,唯一挂念的也只是她而已。
  夏侯虞想到阿弟临终前的话,眼眶忍不住湿润起来。她的态度也变得非常强硬:“这件事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喜欢万乘寺,想在那里为天子守灵。”
  大殿的人都听懂了她的意思——如果天子的棺椁留在万乘寺,她就会规规矩矩地远离尘世为天子守灵,朝中发生的什么事她都会不闻不问。若是天子的棺椁留在慈恩寺,她就不去守灵,参与到新帝的选立之中去。
  没有了夏侯有道的夏侯虞,就像失去了爪牙的母虎,本身已不值得害怕。可架不住这大殿里的人都各怀心思,夏侯虞又是极会审时度势,喜欢玩弄那套所谓的“合纵连横”的人,谁也不敢保证她不会浑水摸鱼,把事情搅得一团乱麻,自己却成为最大的赢家!
  何况她身后还有个萧桓!
  武陵王等人齐齐变色。
  谢丹阳更是当机立断,道:“长公主言之有理!当初文宣皇后的棺椁就停在万乘寺,天子棺椁暂时停在万乘寺也说得过去。”
  文宣皇后病逝后,武宗皇帝想给她另建陵宫,郑家的人不答应,双方僵持了快一个月文宣皇后才下葬,当时棺椁就停在万乘寺。
  淑妃也因此倒了霉。
  武宗皇帝临终前,夏侯虞在武宗皇帝榻前侍疾,她不知道跟武宗皇帝说了些什么,武宗皇帝居然下旨在他死后让淑妃殉葬。
  淑妃死后,夏侯有道登基,夏侯虞把皇二子晾在他的寝宫,皇二子居然被活活吓死了。
  卢渊心中一颤。
  看夏侯虞那副温顺的面孔久了,倒让他忘记了夏侯虞是个怎样心狠手辣的女子了!
  他跟着谢丹阳道:“那就停棺万乘寺。”
  大家这都是怎么了?
  武陵王目瞪口呆,看了卢渊一眼,卢渊却连个眼风都没有给他,他只好皱着眉头,翁声地表示了赞同。
  夏侯虞满意地点了点头,像来时一样如阵风般的又走了。
  大殿有片刻的静默。还是武陵王,呵呵地打破了平静,摸着头道:“长公主素来能干,宫苑里有她,我们都不用担心。现在就看立谁做新帝了!”
  众人又开始讨论起来。
  回到寝宫的夏侯虞神色平静,语气理智,道:“服侍天子的那些人呢?”
  杜慧吓得嘴都哆嗦起来,忙道:“已交给田全!”
  夏侯虞冷笑,道:“他自己呢?就没有什么话跟我说吗?”
  杜慧眼睛都红了,低声道:“他说,要服侍天子最后一程。不然去了黄泉,也没法给皇后娘娘一个交待。”
  夏侯虞没有说话。
  杜慧很是难过,索性不去想这些,轻声道:“长公主,真的不留在大殿里和大将军说说话吗?”
  “说什么话?”夏侯虞冷漠地道,“参与到立储中去吗?”
  杜慧是看着夏侯虞长大的,自然知道夏侯虞听了她的话很不高兴,但有些事她却不能不提醒夏侯虞,因而只能硬着头皮道:“没有长公主看着,大将军会更肆无忌惮!”
  可就算这样,与她又有什么关系?
  前世她就是看不明白,这才会掺合进去的。
  念头闪过,夏侯虞的表情有些异样。
  就算她掺合进去了,还是被萧桓打败了。
  今生,她没有专程给萧桓送信,萧桓恐怕不能像前世那样及时的知道建康城里的动静,没办法未雨绸缪,卢渊应该会得偿所愿吧!
  萧桓若是知道了,肯定会气疯了。
  夏侯虞想着,忍不住笑了起来。
  可随后,她又想到了黑暗中那个让她没办法否定的温暖怀抱。
  她的笑意又一点点的褪去,渐渐变得阴沉起来。
  如果她和他只是单纯的爱恨情仇该有多好!
  或者是,她当时知道他救她的原因也好。
  但现在,一切都模糊在了记忆里,那些从前却如同悬在她头顶的一柄剑,不落下来斩断他们之间的过往,就总是令她不舒服。
  夏侯虞决定回报他的救命之恩,还了前世的因果,她就能安心地离开这个杀戮场了。
  “驸马那里,还是专程送个信去吧!”她吩咐杜慧。
  她虽然决定帮帮萧桓,可也不想让前世恶心自己的人继续恶心自己。
  谁知道杜慧却比她以为的更周到,低声道:“已经派人悄悄给驸马送了信。”
  在她看来,此时的夏侯虞势单力薄,应该调萧桓回来保护她才行。
  夏侯虞又何尝不知道杜慧的心思。
  前世,她急急地给萧桓送信,不也存着这样的心思。
  只是她没有想到,她把萧桓当同盟,萧桓却把她当跳板。
  她撇了撇嘴角,露出个讥讽的笑容。
  那就让她看看,今生他是否还能把她当跳板吧!
  夏侯虞沉声道:“你去叫了田全过来。”
  杜慧愣住,随后掩饰不住心中的惊喜连声应是,快步出了听政殿。
  夏侯虞望着明媚的天空,孑然一身伫立良久。
  大殿,卢渊虽然权倾一时,他想弃武宗皇帝的两个儿子别立天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有资格参与到这件事的臣子彼此间唇枪舌战,始终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不愿意退让。
  这样下去,知道大殿说话内容的人会越来越多,参与到其中想分一杯羹的人也越来越多。
  卢渊头痛不已,趁着午膳的功夫一个人站在大殿后院的竹林旁揉着鬓角。
  卢淮悄悄地走了过来,道:“阿兄,要不要让晋陵帮着说句话?天子临终前,可准了她去太庙哭诉。”
  国家大事,唯有祀与戎。
  太庙是天子家庙,祭祀先祖所建,就是天子想去参拜也要提前好几天着礼部选定好日子,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夏侯有道,这是给了夏侯虞一把无形的尚方宝剑,虽不能斩人,却能毁人声誉。
  这世上,不管是做人还是做官,没有了声誉,怎能受人尊重?又怎能让人拥戴?
第二十一章
各异
  卢渊听了卢淮的话,不由嗤笑一声。
  就在有一个时辰之前他还怕夏侯虞出来搅局答应了让夏侯有道在万乘寺停灵,转眼间,卢淮就建议和夏侯虞联手。
  卢渊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可他迈不过去心里的那道坎。
  他有些回避地道:“这件事以后再说吧!先得去跟西海王说一声。万一能成,得赶紧让人进京。就算是不成,新帝登基,他来朝拜也是理所当然的。”
  卢淮应是,笑道:“我这就去安排!”随后出了听政殿。
  卢渊一个人在院子里来来回回走了几趟,转身指了旁边一个当值的小内侍,道:“喊了田内侍来见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