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仙桥(校对)第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201

  阿余这才退下去。
  夏侯虞不免有些奇怪,却也不会乱问,倒是吴氏,想了想,把这件事告诉了她:“实际上是你三婶约了我在外面见个面。”然后又解释道,“也不是要瞒着你,是你三婶如今毕竟是别人家的新妇了,你二婶又因为改嫁的事对你三婶有所罅隙,我也就能不说就不说了。”
  “不是说三婶不和我们家来往了吗?”夏侯虞愕然道。
  “怎么可能不来往?!”吴氏怅然道,少见的抱怨起来,“说来说去,都怪你二婶太多话了。我看她就是看不得严氏好。当初严氏要改嫁,他们明里是同意了,暗中却怂恿着两个孩子留在家里。以为这样严氏就会留下来。谁知道严氏下定了决心要走,拖了两、三年,严氏还是改嫁了。临走的时候想着郎君要支应门庭,就想把女郎带走的。也不知道计氏在两个孩子面前说了些什么,两个孩子不仅不理解母亲,还把严氏当仇人似的,连带着把我们也恨上了。”
  “严氏担心得不得了。几次派了人来看孩子,都被计氏想着法子拦在门外。”
  “这些事我们家里的人都压着不好意思让外人知道,就怕两个孩子说亲的时候被人拿出来当话题。”
  “我回来之后,严氏就派了人来见我,说想和我见一面。我一直忙这忙那的,到了这两天才得空。又不能让家里人知道了。就和她约了到外面的一个庵堂里见见。”
  “我想,她多半是想打听孩子的事。”
  还有这样的事?!
  想到前世计氏在她面前的嘴脸,还有那一堆让杜慧忙了好几天的烂账,夏侯虞再也按捺不住心底的蠢蠢欲动,她笑道:“我陪您一起去吧!我还没见过三婶呢!”
  吴氏只当她是无聊,犯了孩子气,笑道:“这有什么好瞧的?她已经不是你三婶了。”
  言下之意是别让严氏尴尬。
  但吴氏说是这么说,还是带了夏侯虞一起去。
  她们约见的地方是个离萧家不过隔着几条街的庵堂。叫梅影庵。小小的,不过两、三亩地,五六个尼姑。供着普贤菩萨。香火冷清。因庵堂有两株百年的梅树而闻名。
  据说梅影庵从前是旧吴顾家的家庙,顾家一位大归的女郎在此清修。后来顾家落魄了,这庵堂也渐渐开始对外供奉香火。
  吴氏显然常来梅影庵。
  住持亲自来迎了吴氏进去,知道夏侯虞的身份之后,给夏侯虞行了礼,就带着她们去给菩萨上了香,领着她们去了后院的厢房奉了茶点,就含笑退了下去。
  走的时候还很体贴地把门给带上了。
  吴氏想跟夏侯虞说些什么,又不知道如何说的样子。
  夏侯虞却知道。
  吴家和顾家从前世代为姻,顾家从前的旧庵堂,说不定一直接受吴氏的救济呢!
  她此时嫁到萧家不久,又是皇室中人,吴氏不知道怎么向她解释和梅影庵的关系,也情有可原。
  看着吴氏如此为难,夏侯虞索性体贴地道:“难怪阿家喜欢来这里,这里这样的清静,又布置得雅致大方,若是到了梅花绽放的季节,坐在梅树下喝上几杯茶,肯定非常的惬意。”
  “正是,正是!”吴氏如释重负,忙笑道,“等过些日子,我再带你过来喝茶。庵堂的几位师傅都擅长做花茶。梅影庵里除了梅花开得好,茉莉花也开得好。她们庵堂里的茉莉花茶尤其好,只是外人不知道罢了。”
  夏侯虞已经可以想象,等会她离开梅影庵的时候,身边的侍女手中肯定会捧着茉莉花茶。
第九十六章
会面
  照夏侯虞的猜测,严氏应该三十四、五岁的年纪,可看到严氏的时候才发现,严氏看上居然有四十出头的样子,穿了件茜红色细布襦裙,国字脸,大眼睛,高鼻梁,面色红润,皮肤白细,虽然相貌周正,却不是讨喜的长相。加之神色严肃,眼角和额头都有了明显的细纹,看着让人感觉她是那种从前受了很多的苦,近几年日子好过些了,才有了如今气色的人。
  阿余像是看出了夏侯虞的心思,趁着吴氏和严氏见礼的时候,低声对夏侯虞道:“陈太太原本就比我们家夫人大两岁,加上要费心的事太多,也就顾不上颜色上的事,可人却是一等一的好。”
  颇有些怕夏侯虞瞧不起严氏,为严氏说话的意思。
  严氏都改嫁了,还能继续和吴氏交好,连阿余这样的贴身服侍吴氏的人都为她说话,这个严氏,不简单啊!
  夏侯虞笑着点头,示意她知道了,然后等到吴氏为她引荐了严氏之后,两人见了礼。
  严氏看夏侯虞的目光不免有些困惑。
  吴氏忙解释道:“长公主是陪我过来的。”
  言下之意,就是不用避讳夏侯虞。
  严氏来见吴氏,原想就是想让吴氏帮她引荐夏侯虞,如今得偿所愿,不由在心里感叹自己的运气好,对夏侯虞的突然也就没有什么抵触,笑着向夏侯虞问了好,虚扶着吴氏,和夏侯虞一起去了厅堂。
  三人分宾主坐下,阿余亲自上了茶点,领着旁边服侍的侍女退了下去。
  吴氏喝了两口茶,关心地问严氏:“你这些日子可还好?”
  严氏严肃的脸上露出些许的笑意,真诚地道:“我们自幼一起长大,爱好相同,他的子女也很尊重我,我很好。阿嫂以后不必再为我担心了。”
  吴氏听了,很是欣慰,道:“所以说,不管怎么难,挺过去了,就是好日子了。”
  严氏笑着应是。
  看得出来,她对吴氏非常的尊重。
  这不免又让夏侯虞奇怪。
  吴氏看着不是什么精明人,而严氏显然比吴氏在人情世故上强多了,严氏和吴氏真心相交,看来两人之间肯定发生过什么让严氏特别感激吴氏的事。
  如果她之前的猜测是对的,那严氏又是怎么看待萧淙之死的呢?
  是不以为意呢?还是拍手称快?
  夏侯虞笑望着来严氏,听两人说着话。
  两人也从开始的相互问候到渐入话题。
  严氏道:“这次我来见阿嫂,除了想看看你现在过得如何之外,还想求您一件事。”
  估计严氏每次求吴氏都是为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吴氏不仅没有奇怪,而且还主动道:“是为了阿斐和阿玫的事吗?”
  萧淙的长子萧斐,女儿叫萧玫。一个十三岁,一个十岁。
  严氏闻言苦笑,道:“正是!”
  吴氏之前还和夏侯虞说,萧浠和计氏把严氏的两个孩子留在身边,谁也不允许管教,甚至两个孩子对吴氏也不怎么亲近,此时听严氏这么说,却半点也没犹豫,道:“你说,我回去就想办法!”
  严氏应该也知道两个孩子在萧家是怎么一个情况,她很是很恭敬地给吴氏行了个礼,这才道:“两个孩子再这么养下去,会养废的。我求阿嫂帮帮我跟阿桓说一声,把阿斐送去军营里历练,不成人,不回来。”
  “啊!”吴氏愕然,半晌也没有吭声。
  夏侯虞左看看,右瞅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在她看来,这件事太好办了。
  萧桓手下有一支号称当今最精锐的部曲,萧斐是男孩子,又不是能继承家业的次房的长子,早年失怙,丢到那里去历练,既然锻炼他吃苦的性情,又能让他学些本事来,以军功入仕。
  唯一的不好就是萧斐还年纪太小。
  不过,萧桓也是这个年纪被萧炎丢给印林的。
  这样一想倒也不算过分。
  但严氏能主动提出来,也算是个有魄力的女子了。
  难怪她能帮着吴氏管理帐目,还能和吴氏交好了。
  夏侯虞就更想知道严氏是不是知道萧淙的死因了——按道理,若真是萧炎杀了萧淙,萧家肯定是想了办法把这件事捂住了,小一辈的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老一辈的肯定有人知道,只是她作为联姻的公主,萧家根本不会信任她,也不会有任何人会告诉她答案罢了。
  而且吴氏的态度也让夏侯虞有点奇怪。
  吴氏既然之前表现出一副不管严氏让她帮萧斐做什么都会答应的样子,严氏不过提出了一个对她来说是举手之劳的事,她为什么反而没有立刻就答应呢?
  夏侯虞脑子一闪。
  难道是萧桓!
  是萧桓不待见萧淙的孩子,所以这件看上去很容易的事反而被得非常的困难?
  夏侯虞在心里琢磨着,就看见严氏朝她看了一眼,面露迟疑之色。
  看来她猜得是对的。
  萧桓不喜欢萧斐。
  可萧斐今年才十三岁,他做了什么事能让萧桓不喜欢?
  或者,仅仅只是迁怒?
  夏侯虞想了想,决定和严氏说上话。
  她直言道:“三婶婶刚才看我,是我能帮得上什么忙吗?”
  严氏满脸胀得通红,喃喃良久。
  她知道自己求夏侯虞肯定是不合适的,可夏侯虞主动问她,这样的机会太难得,她又贪心的很想把握住。
  吴氏叹气,却没有为严氏说话,反拦了严氏道:“还是我去帮你问问阿桓吧?长公主过几天就要回建康城了。未必能遇得到阿桓。都是写信,我来给阿桓说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2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