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娇(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393

  她是觉得有点冒险,但郁棠两兄妹想做这门生意,她觉得不妨试试,大不了就是多花点钱子。她成亲的时候父亲给了不少的陪嫁,完全经得起他们兄妹这样折腾。
  相氏索性也让人去打听了一点消息。
  此时听郁棠这么说,她也道:“我也听说了。只有他们这些接触过跑船的人,才知道谁家的船队是真的有本事,谁牵头的船队靠谱。我觉得阿妹的主意挺好的。”
  郁远没想到相氏会主动去了解这些。
  当然,他做什么相氏能不反对他是很高兴的,可若是相氏能积极主动地支持,他会有种和相氏同甘共苦的亲昵,会更高兴。
  他笑得合不拢嘴,道:“那明天就像阿妹说的,我们去码头打听打听。你们就去街上逛。”
  也就是说,郁远没打算带她们一起去打听这些事。
  郁棠早就料到了。
  她笑道:“你就让我和阿嫂跟着一起去吧!我们还可以看看苏州码头是怎么样的?大不了你们去打听事的时候,我们就坐在茶馆里喝茶,听人闲聊好了。”
  本地的茶馆是最能打听到消息的,他们去打听消息,肯定第一件事是去苏州码头旁边的茶馆的。
  与其大家分开各走各的,不如让妻子和妹妹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郁远想了想,就答应了。
  郁棠喜出望外。
  几个人在一起又说了一会儿话,知道郁远已经顺利地买到了油漆,而且怕她们受不了生漆的味儿,已经安排好由卖家派人运到临安交货,大家才各自散了。
  相氏还是第一次和丈夫出远门,兴奋得有些睡不着,和郁远说了大半夜的悄悄话,第二天早上就起来晚了,梳洗好出门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到了半空。相氏脸红得能滴出血来,连声向郁棠赔不是。
  郁棠抿了嘴悄悄地笑,当没有看见似的,亲亲热热地挽了相氏的胳膊,道:“阿嫂,你去茶馆喝过茶没有?听说茶馆里还有唱评弹的?我们去了会不会让人觉得很奇怪啊?”
  卫家的几个小子都是老实人,连杭州城都没去过几次,更不要说上茶馆了。
  相氏连听也没听说过,但郁棠的话却勾起了她的好奇心,她也顾不得羞涩了,问郁远:“是阿妹说的这样的吗?”
  郁远到底跟着郁博走过些地方,他忙道:“有的茶馆唱评弹,有的不唱。你们要是想听,我们就找个唱评弹的。苏州城的人都挺喜欢在茶馆里玩的,还有专门给女眷设的雅间,虽说不多,但我觉得来了,你们不妨去试试。”
  也许这是相氏和郁棠这辈子唯一一次进茶馆的机会。
  有郁远和夏平贵跟着,她们不免跃跃欲试。
  到了苏州码头,郁远还是找了个能听评弹的茶馆,要了间雅间。
  夏平贵看着郁远递出去的三两银子,肉痛得不行。
  夏莲也是。
  她不由在心里嘀咕,还好小姐的陪嫁多,不然照着姑爷的禀性,怕是没几日就要把家产败光了。
  两人一抬头,目光对了个正着,还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心痛和不舍。
  夏莲和夏平贵一愣,都觉得对方是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齐齐对对方生出几分好感来。
  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这座三层茶楼华丽而又不失气派的赞叹中,没谁去留意夏莲和夏平贵,更没有人注意到夏莲和夏平贵的不自然。
  “小楼还能盖三层,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双桃小声地和郁棠说着话,眼角余光乱飘,掩饰不住好奇。
  郁棠莞尔,觉得这样挺好。
  等家里的人去的地方都多了,有了见识,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才会更谦虚谨慎,才是立家之本。
  大家进了二楼雅间,等郁远点了茶点,茶博士唱喝着单子退了出去,大家这才开始四处打量。
  双桃道:“大小姐,您瞧这灯,居然挂着五连,我还只是在庙里见过,没想到这茶楼的雅间也有。”
  夏莲道:“大少奶奶,您看,坐在这里还可以看见大厅里的情景,那唱曲的也看得清楚,不知道那些梨园里唱戏的是不是也这样。”
  铺子里的一个伙计则直接推了窗,看着人潮拥挤的街道对郁远道:“大少爷,您看,那边好多杂货铺子。”
  码头旁边可不就是杂货铺子多吗?
  做海上生意的,多是以物易物,这趟能换这个回来,下趟说不定就只能换那个回来了,只要是有意思的物件,感觉有钱赚,他们就出售。
  夏平贵也挤过去看。
  茶博士送了茶点过来,还拿了一份点曲的单子,热情地对郁远道:“您看看,少奶奶和小姐喜欢听什么曲子,可以点。二两银子一曲,要是名角,四两银子。”
  郁远觉得有些贵,不过,相氏和郁棠难得出趟门,就算是贵,也要玩得让她们不留遗憾。
  他把曲单给了相氏,道:“你看看你喜欢听什么?”
  相氏虽说有钱,可也没有这样挥霍过,她觉得自己就随着郁棠听听曲就行了,把曲单转给了郁棠,并道:“你看看你喜欢什么?我对这些都不熟,你让我点我也不知道点什么?”
  茶博士听了,立马机灵地向他们介绍起册子上的曲目来。
  郁棠心不在焉地听着,脑子却转得飞快。
  前世的这个时候,江家已经开始筹钱做海上生意了,他们肯定会想办法把这个消息宣扬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才有可能来入股。
  得找个机会问问这里的茶博士。
  郁棠就点了《崔莺莺拜月》,还是个名角唱的。
  郁远付了四两银子。
  那茶博士有些意外。
  他见郁远一派少爷模样,以为他是当家人,没想出手大方又不失爽朗的竟然是位小姐。
  他再定睛一看,郁棠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落落大方,在这满室富贵间一派优雅从容,他心中“咯噔”一声,知道自己看走了眼,忙低下头,给相氏和郁棠道通过谢,这才退下去安排。
  郁远长吁了口气,心想,这种地方他以后还是少来,点个曲子就几两银子,他享不起这福。可相氏和郁棠好像都挺喜欢的,也算没白花。
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
  郁远这银子的确没有白花,等到那茶博士拿着点好的曲单过来时,对他们就不止热情那么一点点了:“已经安排好了。这折唱完了接着就是您点的。”说完,还从外面端了一盘新鲜的果子进来,道:“这是小的孝敬您的,您慢吃慢用,我就站在门外,有什么事,您直接喊一声。”
  应该是这茶博士有奖励。
  郁棠猜测着,对自己要做的事更有把握了。
  她挑了个最大的李子让双桃递给了茶博士,笑盈盈地道:“你先别走,我问你点事。”
  那茶博士立刻走了过来,很规矩地在离她七、八步地方停下,低着头恭敬地道:“您要问什么?只要我知道的,您问什么我答什么。我要是不知道的,这就去给您打听去。”非常地机敏。
  这也许就是这间茶楼能成为本成最大的茶楼之一的缘故。
  郁棠在心里琢磨着,笑着问他:“我来的时候见苏州河上很多大船,听人说,这些船都是从宁波来的,装的都是些舶来货,那你知道哪里有卖舶来货的吗?”
  茶博士听着精神一振,忙道:“小姐问我这些就算是问对人了,这苏州城,没有我不知道的铺子。您来的时候看到我们茶楼门前的这条街了吧?它叫苏河街,这条街上开茶楼、酒楼和食肆的最多。您从我们茶楼出去向左拐,有条巷子,这巷子里呢,也全卖的是点心果子什么的。您就一直往前走,把这巷子走完了,又是一条街,那条街上,卖的就全是舶来货了……”
  他侃侃而谈,看得出来,对苏州城是真的很熟悉。
  郁棠也一句话套着一句话,很快就知道了那些做海上买卖的人都喜欢在哪里落脚,船队出海,是怎么发布消息的。
  相氏在旁边听着,不由地暗暗点头。
  之前郁远夸郁棠聪明能干,她还不以为然,毕竟以她的经历,见过的能干的女子太多了,比如卫太太,比如她的继母,还有她继母娘家的那些姻亲,可能干成郁棠这样的,还真的很少见。
  郁棠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会管个田庄,看个帐目什么的了,而是像男子一样,知道怎么和外面的人打交道,怎么不动声色地问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别说是相氏了,就是夏平贵和夏莲,也非常地惊讶。
  夏平贵想,难怪东家二老爷要给大小姐招赘,大小姐是个能守住家业的。至于夏莲,则是庆幸相氏有这样一个小姑子,以后这个小姑子不仅不会拖了相氏的后腿,还能在有事的时候给相氏出出主意,助相氏一臂之力。
  两人之后对郁棠更恭敬了,当然,这是后话。
  郁棠得到了自己需要的消息,赏了那茶博士一把铜钱,等到打发那茶博士出了门,这才苦笑着对郁远道:“看来我们走错地了。”
  从那茶博士的口中,那些做海上生意或是跑船到宁波拉货的,都喜欢在码头上另一个叫平安的酒肆里歇脚,平时有什么消息,也是在那里交流。
  郁远心宽,笑道:“我们要是不来这茶楼,也打听不到这消息。再说了,那个什么平安酒肆,一听就是那些苦力喝酒的地方,我总不能带着你们两个女子去酒肆吃饭吧?”
  出入那种地方的女子,多是跑江湖或是青楼女子,别人见了是不会尊重的。
  相氏连连点头,笑道:“你阿兄说得对。我们虽然走错了地方,可也算是见识了一番。回去之后,讲给婆婆和婶婶听,若是有机会,让她们也来看看。”
  郁棠是觉得他们停留的时间太短了,怕找不到机会和江灵说上话。
  不过,心急吃不了热汤圆,什么事都得一步一步地来,既然来听曲,那就好好听曲好了。
  郁棠和相氏、郁远在茶楼消磨了一个上午,又在茶博士那里打听到了一点宋家的消息。
  原来宋家回到苏州城就开始在太湖造船,宋家为此把在湖州的两个桑树林都给卖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39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