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娇(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393

  从前裴宴有过很冷峻的时候,却不像这会儿,目光冰冷不说,看徐小姐的眼神像个猎人看到猎物似的,隐隐带着杀气。
  徐小姐估计也吓得不轻。
  郁棠发现她悄悄地后退了两步,拉住了她的衣角。
  她朝徐小姐望去。
  徐小姐面上却丝毫不显,还面带微笑地在那里和裴宴说着话:“杭州城里哪家的糖醋鱼和东坡肉做得最好?我还没去过杭州呢?郁妹妹,不如我们也去凑个热闹,你觉得呢?”
  郁棠不知道这件事怎么就扯上了她,但若是徐小姐有意,她是愿意做这个东道主的。只是她觉得裴宴的情绪不对,在回答徐小姐的问话之前先睃了裴宴一眼。
  她发现裴宴的目光黑沉沉地,就如看似平静的海面,被强压着海底的波涛才没有冲破海面。但也只是被强压着,若是再用一点力,这海浪恐怕就要席卷而出,让人置身于惊涛骇浪中不知生死了一般。
  郁棠骇然。
  此时才觉察到徐小姐刚才的话若有所指,而且所指之事还激怒了裴宴。
  她自然是要站在裴宴这边的。
  徐小姐虽好,裴宴却于她有恩。
  这一点她还是能分得清楚的。
  郁棠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下,笑着换了个说法:“你去杭州是想吃糖醋鱼和东坡肉还是想去看看杭州城的风景?若是前者,我们临安也有做糖醋鱼和东坡肉做得好的,我来做东,请你吃糖醋鱼和东坡肉。若你最想看的是杭州城的风景,不妨和杨三太太好好商量商量,定个时间,我和我母亲陪你们一道过去。我母亲也有好些日子没有出门了,正好春光明媚,去杭州城里玩一玩,还可以买些新式样的衣饰。”
  她的声音清越明亮,又温和有礼,不知怎地,就冲淡了刚才那股剑拔弩张的针锋相对。徐小姐暗暗舒了口气,看着裴宴却对郁棠道:“那就这么说定了。等我和杨三太太定好了行程,再约你们好了。”
  郁棠也暗中舒了口气。
  她虽然不知道为何裴宴听了她的话表情突然就松懈了下来,却是个很会抓机会的。听徐小姐这么说,她不仅立刻就笑着点头称“好”,还朝着周子衿福了福,道:“您什么时候来的临安?上次在杭州城,多谢您和三老爷援手,我阿爹前几天还在家里念叨呢?若是他知道您这次也来了,肯定会提前赶到昭明寺的。我这就派人去跟我阿爹说一声,让他请您好好尝尝临安的美酒。”
  周子衿哈哈大笑,打量了郁棠几眼,对裴宴道:“这两年不见,小姑娘长成大姑娘了,越长越好看了。”然后又怂恿她,“你给你画幅小像吧?保管漂亮。以后挂在屋里,还可以留给子孙。”
  郁棠听了不免有些心动。
  裴宴满脸不快,道:“你这是画遗像呢?!还留给子孙。你就别在这里胡搅蛮缠了,郁小姐不画小像,更不用你画。”
  周子衿大受打击,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画的小像千金难求,你还敢嫌弃。”
  裴宴不耐地道:“就是因为你画的小像千金难求,我才觉得你不适合给郁小姐画——要是有人知道郁小姐的小像是你画的,为了钱去盗画怎么办?郁小姐的小像岂不是要流落他人之手?被他人收藏摩挲?”
  郁棠听着打了个寒颤,不待周子衿说话已道:“多谢周状元了。我相貌寻常,不敢劳烦周状元动笔,以后有机会,再请周状元给家里的人画幅小像好了。”
  可以让他帮她阿爹画一幅。
  周子衿很是遗憾,却没有再提。
  徐小姐就和周子衿说起他自己的小像来:“论画小像,当然是没有人能和周状元相提并论了。您手头有您自己的小像吗?若是能趁着这机会带回京城就好了。您闲云野鹤的,找您太难了。”
  周子衿笑道:“我原本就打算过些日子去趟京城,你让明远也别折腾了,到时候我会去找他的。让他给我准备好梨花白,我要和他大浮三杯。”
  徐小姐连连点头,道:“正好你也帮着看看我们的书编得如何。”
  “那是自然。”周子衿满口答应。
  徐小姐就拉着郁棠告辞。
  裴宴和周子衿都没有说什么。
  徐小姐拽着郁棠,像身后有土匪在追似的,一溜烟地跑回了她歇息的厢房,迫不及待地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就咕咚咕咚地连喝了两口,这才一副惊魂甫定的模样拉了郁棠在厢房中间的圆桌旁坐下,抱怨道:“裴遐光怎么是这样的个性?难怪大家都只是夸他有勇有谋而不论其它了。他这样的人,还想做官?我看他致仕说不定就是在六部呆不下去了。”
  郁棠不喜欢别人这样攻击裴宴。
  她道:“三老爷人很好的,造福桑梓,我们都很感激他。”
  徐小姐听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我也不是针对裴遐光,他真的把我吓着了。我没有想到他这么不好说话。”说到这里,她情绪有些低落,叹气道:“难怪别人说百闻不如一见,裴遐光我可算是见识到了,以后再也别想我为他说一句好话了,我以后再遇到他,绕道走!”
  一副恨恨的样子。
  郁棠想为裴宴辩护,道:“你刚才是什么意思?糖醋鱼和东坡肉又是指什么?”
  徐小姐欲言又止。
  郁棠道:”你也别唬弄我。糖醋鱼和东坡肉杭州有,苏州也有,你说不定暗指的是苏州。再说你还提到了高邮的咸鸭蛋,顾朝阳又是以御史的身份来的江南,查的是高邮的河道,你难道是在暗指顾朝阳明面上是要查高邮,实际上有谁在苏州犯了事?可你托辞到殷知府的身上,殷知府知道这件事吗?或者这件事与殷知府也有点关系?“
  徐小姐对郁棠刮目相看。
  她想了想,让阿福和双桃在门外守着:“谁来都别让人靠近。”
  两人面面相觑,却顺从地出了门,还细心地帮她们把门带上了。
  徐小姐这才对郁棠道:“有人说三皇子在江南敛财,高邮河道能有什么问题,是我们家殷二哥当时在工部时主修的。他们实际上是想查苏、杭两地的官员。而且这次不仅都察院那边派了御史出来,宫里还派了司礼监的太监。顾朝阳他们是明,司礼监太监是暗。”她皱了皱眉,“只是不知道司礼监派的是谁?我算着日子,顾朝阳已经到了临安,司礼监那边也应该早就到了杭州或是苏州。”
  郁棠听得目瞪口呆,傻傻地问:“这又与裴家有什么关系?他们在工部任侍郎的大老爷已经病逝了,二老爷和三老爷也都在家守制。”
  “你怎么一会儿聪明一会儿糊涂的。”徐小姐瞥了她一眼,压低了声音道,“裴家可是非常非常有钱的,说是江南首富都不为过,只是裴家向来低调,若是三皇子想在江南敛财,那裴家肯定首当其冲,不从裴家入手,从哪里入手?”
  她说着,神情一震,和郁棠耳语:“你说,这个讲经会不会是个幌子吧?要不然怎么江南几家有名的富户都来了。甚至连远在福建的彭家和广州的陶家也来了。”说到这里,她自己都被自己吓着了,脸色变得煞白,身子骨也软得仿佛没了骨头,捂着胸口道:“我们不会被牵连吧?既然他们都被牵扯进去了,怎么还能聚在一起,他们就不怕被人瓮中捉鳖吗?不行,不行,我得给殷明送个信去。”
  徐小姐急得团团转:“不行,京城太远了,我得先给殷家二哥送信,让他主持大局。但他不能过来,一过来就和这件事牵扯不清了。”
  郁棠比她冷静。
  主要是郁棠想到前世,裴家安安稳稳地到二皇子登基为帝都安然无恙。
  裴家不是和这件事没有关系就是有办法脱身。
  但前世没有裴老安人主办讲经会的事。
  那次顾曦给昭明寺献香方,是在五年后,李端的父亲李意回乡祭祖,李家在七月半主持了一次盂兰盆节。
  因而这一世与上一世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她心里虽然也没底,却也不至于像徐小姐这样恐慌。
  “你听我说。”她紧紧地握住了徐小姐的手,道,“你若是有这样的想法,不妨直接和裴三老爷说清楚。殷知府过来不妥当,我们知道于裴家不利却不告之也不好。”
  徐小姐既然能知道这样辛秘的事,肯定能帮得上裴家。
  何况她已经住进了昭明寺,想脱身也晚了。
  不如大家同心协力,共创一片新局面。
  徐小姐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她在屋里走来走去,拿不定主意。
  郁棠知道谁快谁就能掌握主动权,她干脆给徐小姐出主意:“要不,快马加鞭送信给殷知府,请他帮着拿个主意,但人先别来。”
  徐小姐想了想,一跺脚,答应了,一面坐下来给殷知府写信,一面后悔:“早知道我就不跟着杨家三太太来昭明寺了。殷明远这家伙,说话吞吞吐吐地,我说来江南,他不明着反对,只是轻描淡写地让杨三太太看着我,让我别管闲事。他分明就是知道些什么。最讨厌他这样了!不清楚明白地说出来,我怎么知道是什么事啊!”
  郁棠道:“你不说是殷公子让你来江南玩的吗?”
  徐小姐支支吾吾:“我想过来玩,他也没有明确地反对啊!”
  郁棠无语。
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场
  徐小姐很快就写好了信,托郁棠给她找个牢靠的人帮着去送信:“我在这边人生地不熟的,原本只想来参加个讲经会的,没带什么人手,这件事只能拜托妹妹了。”
  郁棠却觉得托谁也不如托裴家的人牢靠。
  徐小姐犹豫再三。
  郁棠道:“裴三老爷既然在这里,那昭明寺里发生的事肯定都瞒不过他。你与其单独行动,不如求助于裴三老爷。何况大祸来临,求助于各自的家族,既是常理也是常情,我相信裴三老爷是能够理解的。”
  徐小姐沉思了片刻,道:“我知道我的行为举止肯定瞒不过裴家的人,我也相信裴家的人不会私拆我的信。但我还是想自己通知殷二哥。因为我不知道发生了这件事之后,我们家和裴家还能不能站在一起,那就从现在开始,能少接受裴家一些恩情就尽量少接受一些的好。”
  这种心情郁棠能理解,她道:“但这件事我还是要告诉裴家的。”
  “那是自然。”徐小姐笑道,“我们各有立场,自然是各自为政。你这样,我反而更喜欢和你做朋友了。我很怕那些做事全凭感情,结果却把事情弄得一塌糊涂还责怪对方没有道义的人。”
  郁棠也笑了起来。
  她上前抱了抱徐小姐,心中暗暗祈祷,但愿在这件事上是徐小姐多心了,希望这件事过后她和徐小姐还能是一路人。
  郁棠想起两个人来。
  曲家兄弟!
  因为卫家的事,她和这两兄弟虽有所交集,可也没能改变曲家兄弟的命运。这两人和前世一样,如今在临安城混着,渐渐有了些名气。但这一世毕竟和前一世不一样了,前世裴家无声无息地,这一世或许是郁棠和裴家有了交往,或许是日子还短,感觉裴家比前世要高调,不时会出现在临安人的眼睛里,不时地提醒临安人裴家才是临安第一大家族,曲氏兄弟行事比前世小心了很多,一直以来都以裴家马首是瞻,不敢轻易得罪裴家,倒没有了前世的声威。
  这两兄弟是有信用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39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