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传奇(校对)第3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5/334

  这次具体负责这件事情的,仍旧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龙组,而调动的资金,将是中国控制的海外秘密资金,多达近两千亿美金,可以说,这次将毕其功于一役。
  经过香山一役,龙组受到的损失虽然比较惨重,但也仅仅局限于总部的基地,还有少数极力顽抗的人而已,大多数在编人员仍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仍旧只是单纯地以为出了受了什么天灾而已,对于高层的变动是一无所知。
  这次,欧阳玉和东方瑞两系的龙组高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清洗,但并没有实行一锅端。在陈紫来用我传授的精神魔法的“识心术”的鉴别下,所有正直的高手都受到了保护,而一大批心智不坚的人则受到了清洗。所以这次,龙组才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心为国的正义组织,没有了任何插手控制政务的意图,因为,这并不是异能高手所擅长的。
  认真说起来,魔法其实与内功是相通的,所以陈大哥学起我所传授的一些魔法,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不过,有鉴于东方瑞的前车之鉴,我只是选择了一些不具备攻击力的辅助类魔法给陈紫来,但他学起来,也是津津有味,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关键。至于东方瑞和欧阳玉脑海中的关于暗黑魔法的记忆,我不想再带给世间又一次危害,所以已经轻轻地给抹去了,所以他们现在所拥有的,实际上只是原来的对于武学的记忆。
  由于陈大哥负责了此次对西方经济的破坏行动,所以他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找我帮忙,而他第一时间通知的,却是控制整个集团运行的梦瑶。
  梦瑶现在虽然名义上没有集团的一点股份,但实际上她的位置不仅没有受到威胁,反而还更牢靠了。由于李氏集团已经从根本上整体加入了汉文集团,所以那多达数千亿的资本,一下子将汉文集团撑成了一个超级庞大的经济怪物,总产值已经占据了香港整体经济的五分之四,可以说,汉文的发展已经与香港的繁荣牢牢地绑在了一起。一旦汉文集团的股票市值有什么风吹草动,受影响的就是整个香港经济。如今,香港的经济已经整体从过去的李氏时代过渡到了汉文时代,由于涉及的经济领域深入到了各个行业,所以用毫不夸张的语气说:香港经济未来五十年的发展,将牢牢地控制在汉文集团手里。
  现在,李爵士已经移民到了皮特凯恩,出任王国的首席财政大臣,在另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施展他对经济领悟方面的抱负。李月笙成为植物人后,他的妻子并没有嫌弃他,而是全家搬到了有天堂岛的美誉的塔西提岛,开始过起了清静恬适的生活。由于有汉文集团的专项基金提供使用,所以生活质量绝对没有受岛任何影响。梦瑶的母亲已经从悲痛中挣脱出来,正式在汉文集团上班,而她负责的,仍旧是欧洲的电信3G业务。由于有黑暗议团和教廷的鼎力襄助,想在事业发展得比较顺利,估计用不了多久,汉文集团就可以统一欧洲的电信市场,成为真正的电信王者。
  唯一比较糟糕的是梦瑶的两个堂兄,由于以前过惯了弹指间数十万美金出入的生活,所以对现在汉文集团专项基金中划拨的每个月十万美金的生活费感到不满。不过,在多次回香港找梦瑶闹无果后,他们收敛了自己的举动,开始尝试着过一些“清贫”的生活。
  听到这样的消息,梦瑶并没有表现得很高兴。每个月十万美金,那是多大一笔数字啊,放到两个纨绔子弟手里,生活就变为“清贫”了,真是难以理解他们以前的生活是如何地腐朽和糜烂啊。
  由于香港新界电影基地投入使用,再加上梦工厂电影公司和汉文影业集团的入住,带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许多世界知名的演员,也开始注意起这个除开好莱坞外最大的电影基地来。现在的基地,各种类型的影片都可以制作,入住的欧美群众演员也多达了上万人。可以说,在这里,完全可以拍摄出原滋原味儿的欧美片来。
  盛大而华丽的庆功宴后,我们五个人并没有立即解散,而是继续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去。我们加入汉文.环球唱片公司的第一张唱片,将在十月初全新推出。
第312章
风暴之前
  演唱会结束后的第四天,我们正式进入了录音棚,开始录制我们在汉文.环球唱片公司的第一张专辑,同时也是我们组合的第三张原创专辑。
  这张专辑一共收录有十六首歌,全部是我在这段环球巡回演出中,依照各地的风俗和民情创作的,可以说,在保持流行元素的基础上,更贴近当今生活。
  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几乎都是在一天录制一首歌曲的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完成的。这样,到九月二十四日的时候,我们便完成了所有歌曲的录制。
  为了确保唱片的高品质,所有的地方,我们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为此,这张专辑的主打歌《不可思议》的MTV的导演,我们请来了当今世界影坛与我比肩的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
  当然,斯皮尔博格之所以爽快地答应,除了他的身份是梦工厂电影公司的签约导演,受汉文集团约束外,我的盛情邀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除此之外,他想在他的人生经历里,增添一次执导MTV的经历,也是一个小小的诱惑。
  由于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执导拍摄MV录音带,他表现得相当兴奋,对工作也是分外尽职尽责。经过三天的拍摄,当我看到制作出来的样品带后,不由赞不绝口,对斯皮尔博格的导演功底由衷地佩服起来。
  这张全新的专辑,汉文.环球唱片公司选择在了十月八日全球公开发售。这个消息一出,全球各地的供货商是蜂拥而至,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四千万张CD和成品卡带,便被预定而空。为此,汉文.环球唱片公司不得不又开始加开生产线,以满足源源不断上门求购的各地经销商的要求。可以说,我们组合的名字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现在比起印钞机的印钱速度来,还要显得迅速得多。
  今年,斯皮尔博格没有什么大动作,直到八月底,才打算筹拍一部全新的纪实类的爱情史诗影片,片名叫做《经济危机》。这是一部反映一个时代精神特征的中小投资的影片,由于立项匆忙,据说汉文集团为此只投资了不到五千万美元,算得上斯皮尔博格执导的影片中比较节约的一部了。
  影片的背景,取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所发生的那次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要知道这次经危机伤害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给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斯皮尔博格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正是想警示一下现在的泡沫经济,避免重蹈覆辙。
  或许真的是历史给予现代社会的一个暗示,斯皮尔博格投拍这部影片,居然与龙组与汉文集团正在捣鼓的小动作相契合。真的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中有种天意在警告人们。不过,现在却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媒体报道的时候,都说斯皮尔博格这次继《辛德勒名单》后,又一次对历史的一次尝试。不过,鉴于现在好莱坞此类影片的惨淡票房,没有人看好斯皮尔博格的这次尝试。
  这部影片预计从十月初开拍,到十二月上旬就结束,争取在圣诞档期前公映,以期角逐明年的奥斯卡金项奖。
  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就要完成一部中等投资影片的制作,这在斯皮尔博格的执导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不过,正是由于他想完成生平第一次“快餐式”拍摄的尝试,才有了这次的疯狂举动。可惜,现在这部影片面临着夭折的危险。由于这部影片的投资过少,导致了演员片酬的降低,再加上影片票房的前景很不明朗,所以很多知名的大牌演员都委婉地拒绝了斯皮尔博格的邀请,这其中就包括斯皮尔博格的御用男主演汤姆·克鲁斯,对此他感到非常无奈。
  现在,影片的男主角还空缺着。如果在十月上旬无法顺机开拍,那么梦工厂将取消这次立项,斯皮尔博格的“快餐”拍摄尝试计划估计就要以失败告终了。
  在执导MV的时候,他就一再地向我暗示,要我履行以前我所许下的承诺。
  刚开始,我还没醒悟,后来才明白,原来他指的是我此前曾答应过他和他合作,共同拍摄一部经典电影的口头约定。到现在他正好缺人,于情于理我都该补上。
  我想了想,最近我并没有确切地档期安排。虽然答应了华纳电影公司的拍摄计划,但如果立即让策划部门立项的话,至少也要到圣诞档以后才可以正式进入拍摄的状态,这样根本就无法参加角逐明年的奥斯卡金项奖。
  对于奥斯卡的影帝宝座,最近我可是雄心勃勃,期望着能再创辉煌,历史性地实现三连冠的梦想的。
  而我听完斯皮尔博格的讲解,觉得他所执导的这部影片仿佛是给我量身定做的一样,让我感觉很舒服。而且,这部影片内涵丰富,极有夺奖的潜力,一旦参加这部影片的演出,其潜力值加上我个人的魅力,无形中给我再次问鼎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再加上其倡导的人文主意思想,很能打动一大批观众的心,想来票房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于是,在经过一番仔细思考后,我答应了斯皮尔博格的请求,正式出任影片的第一男主角。
  由于受影片投资额的制约,这次我主动把片酬降到了一千万以下,以期能抽出更多的资金来用于影片本身的拍摄。当然,关于影片的百分之二十五的票房分红,这一点是雷打不动的。虽然梦工厂是汉文集团控股的影业公司,但公私还是要分明的。
  听闻我出任《经济危机》的第一男主角,全球娱乐圈一下子骚动起来。很明显,现在的我已经成为了好莱坞的一面旗帜,一举一动无不牵引着世人的注意力。一旦这部影片真的入围明年的奥斯卡评选,那么获奖的几率比起其他冲着拿奖去的影片,不知道要高上多少。于是,全球知名的女演员们,一个个趋之若鹜,哪怕是不要片酬,也希望挤进《经济危机》剧组来,让此前一直为寻找合适的女演员而头痛不已的斯皮尔博格,感到措手不及,再一次领略了我的个人魅力的强大。
  经过认真的比较,再加上我的有意暗示,娜塔丽·波曼顺利入围了第一女主角。
  确实,自从这次全球巡回演唱会结束后,我在娱乐圈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短暂了。我想尽我可能,为娜塔丽·波曼赢得一座奥斯卡影后的桂冠,这样即使我提前引退,她也不会有什么遗憾。
  这部影片,我是以我的真实面目出现的。在这样一部反应一个时代精神的影片里,根本就不需要我作掩饰。要知道在经济危机盛行的年代,几乎当时所有的人都是参与其中的主角,因此,我不需要像《爱与梦飞行》那样,再扮演一个金黄头发的纯粹的“美国人”,我是以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的身分,出现在剧情当中。
  这部影片的剧情很简单,讲述了一个在美国的华人企业家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沉浮经历,揭示了人类奋发向上,永远也不向命运屈服这一永恒的主题。当然,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这部影片仍然是以颂扬美国主义精神为主,其中对罗斯福新政的宣扬,更显得有点过火。没办法啊,在短时间内,我根本就无法摆脱我现在的偶像身份。现在,几乎都快被美国人当作他们心目中不可替代的精神与灵魂了,地位直追华盛顿、林肯和耸立在纽约港的自由女神像。
  在影片紧张地筹拍的时候,我得到了梦瑶关于这次全球经济大行动的秘密报告。看到手里的资料,我几乎要傻眼了。这次,国家居然动用了多达两千亿美金的海外秘密资金,同时,龙组自己控制的一些产业,也筹措到了一千亿美金左右,这样,仅仅先期筹备的资金就达到了3000亿的美金,这样的豪情完全是我不能想象的。
  面对中央表现出来的决心,梦瑶也有心捞上一票。因此,汉文集团所有的活动资金全部都调集了出来,总共可以动用近三千亿美金左右。很快,龙组和汉文集团便携手合作,通过多达一百四十一个国家的层层注册,终于在永久的中立国瑞士成立了“天诛”基金。
  经过近两年锻炼,已经初露锋芒的罗宾逊和莫向东成为了这个基金的主力操盘手,此外,还有近四百名专业的金融人才为基金服务。同时,“天诛”基金还在国际上聘请了一个主力师的雇佣兵军团作为主力保安力量,圣教和黑暗议团也派出了人手予以协助,可以说,在安全上,除非美国动用大规模地面部队,几乎不存在任何问题。
  现在,“天诛”基金手里拥有的可资调配的资金达到了六千亿美金的惊人数目,足以影响全球的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一番大的经济震荡。
  与此同时,不管是国内,还是皮特凯恩,外汇储备都已经全部悄悄地兑换成为了黄金,以应对即将开始的金融大战。
  在我即将进入影片拍摄的时候,“天诛”基金已经悄悄把触角延伸到了美国股市,正在进行小幅度的拉升,为将来的全面进入创造有利的条件。
  我心里明白我是什么料,可以说,我对金融根本就是一窍不通。我知道梦瑶之所以敢作出如此大的决定,一定是与集团庞大的智囊团多次商量后才作出的决定,我这个经济门外汉,只需要无条件地支持她所作出的决定就行了。当下,我作出了让梦瑶全权处理一切的决定。
  当然,我还是警告了下梦瑶,不要把事情做得太露骨了,要不然,美国的军事力量不是吃素的。现在不管是中国,还是皮特凯恩,都没有单独应付美国打击的实力。
  将所有工作抛给梦瑶的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影片的拍摄中。对于已经习惯了玩神秘的我,由于这次档期很紧,因此,仍然和斯氏坚决抵止所有媒体的采访,以确保影片的顺利拍摄。
  不过,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居然又有关于我的丑闻出现了。
  在这部影片里,娜塔丽·波曼饰演的是一位清纯可爱的美国少女,而“我”这个破了产的华人企业家,在落魄的时候,得到了她无私的帮助,所以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她。
  而在影片中,在与“我”亲密交往过一段时间后,她的家庭也突然受“经济危机”的冲击,迅速破了产。为了不让父亲因为资不抵债而坐牢,所以她毅然选择嫁给了一个有能力挽救他们家命运的一位权贵为妻,并怀上了那个权贵的孩子。
  结果,这丝毫没有挽救回她的家庭的悲剧,父亲在牢狱中惨死,家人也先后被逼债跳楼,而此刻,我所饰演的华人企业家,重新在绝境中站了起来,成为了一个拥有极大权势的人。
  这中间有一个情节,就是娜塔丽·波曼饰演的孕妇,与“我”在纽约街头碰面,在萧瑟的风雨中,她的脸上浮现出凄恻的笑容。而“我”的剧情则是热泪盈眶,不顾一切地向她冲了过去,与她抱在一起。
  事情就坏在这个情节上。要知道在此之前,娜塔丽有过这种角色的经验,不过那时候她还不是很成熟,而且饰演的是一个未婚妈妈地角色,所以并没有引起人们地注意。而这次,她的孕妇装被媒体拍到后,竞相对外宣称,我已经快做爸爸了。
  我下,我可是被弄得焦头烂额,而且还为此惊动了我未来的岳父母。要知道,娜塔丽·波曼信奉地是犹太教,不能有婚前性行为,更不能未婚先孕。
  为此,我们俩不得不再次举行记者招待会,澄清我们之间的关系。当然,我还没有紧张到去医院做什么证明,因为那样岂不是显得欲盖弥彰?我认为,时间能证明一切,所有的猜测在真实的事实面前,将尸骨无存。
  在结束了这场闹剧后,我们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戏的拍摄当中。终于,影片在十一月底,顺利地杀青了。
  这部影片,虽然揭示的是严肃的主题,但总的来说,却显得温情脉脉。
  自强不息的奋斗,对生命的执着追求,贯穿影片的始终,带给人的心灵非同一般的震撼。再加上“老纽约城”那独特的仿古似的情怀,更似乎把人一下子拉回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那场人类巨大的灾难之中,带给人更多的感触。
  不过,人定胜天,灾难在人们的进取心面前,终于还是被全面消除。影片结尾,那朝气蓬勃的红日,充分印证了这一永恒的主题。
  当样片出来后,连我看了都分外感动。特别是当“我”在绵绵地细雨中跪下,向大腹便便的娜塔丽求爱的时候,我忍不住有一种热泪夺眶而出的冲动,而我身边的娜塔丽,更是小声地抽泣起来,让我更是感触良多。看来,这部影片像言情片多过于像历史片。
  就在我们的影片顺利杀青的时候,金融风暴的阴影却已经笼罩在了美国上空。而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没有意识到,仍旧沉浸在经济繁荣的惊喜当中。现在,茶余饭后,所有的美国公民谈论的话题只有一个:什么时候才能欣赏到我最精彩的演出?
第313章
万事俱备
  瑞士,卢塞恩市。位于卢塞恩湖畔的一大片豪华别墅区,此地已然成为了军营,方圆四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到处都是游走的神色肃穆的国际雇佣兵们。在别墅区两边的山地上,雷达密集,最新的激光反导弹武器鳞次栉比。湖区中央的一座小岛上,圣教五大长老会聚,主导着一座大型魔法阵的运行。
  两个月前,卢塞恩市政府通过了一个决议,以十六亿美金的价格,将刚开发的位于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一大片别墅区,转让给了一个跨国财团。奇怪的是,卢塞恩市的政府和议会,对接下来该财团聘请国际雇佣军团的战士,建立军事警戒区,设置航空和反导弹基地,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抵触情绪,反而一律绿灯。原本,本地的居民想举行示威游行的,谁知道仅仅在一夜之间,就转变思维,全部改为默认了,实在是让人惊讶。
  别墅区的主建筑群,是一幢四楼高的楼房,装修甚为豪华。不过,真正的工作中心,却是在这幢楼房一楼一扇看起来似乎显得有些不引人注目的铁门后面的天地——整个山腹几乎被掏空了,里面分布着大小数十间整洁的房子,上百台大型电脑主机安放其间,同时配套的还有上千部汉文集团最新研究出来的光脑。
  在其中一间房间里,罗宾逊和莫向东正襟危坐,密切注意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最新股市数据,随时叮嘱肃立身边的工作人员,需要完成的操作程序。
  “罗伯特,美国那边的基金准备的怎么样了?”罗宾逊转头冲着身后的一位金发男子问道。
  “头儿,我们已经搞定了。我们在华尔街以被我们收购的大智曼哈顿银行的名义,开办了曼哈顿发展基金。现在,发展基金已经在美国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逐步渗透。”
  罗宾逊点了点头,“这就好,马上就要打大仗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说完,他拍了拍正在凝神思考的莫向东的肩膀,“伙计,该不该捣腾一下了?”
  莫向东伸手又点开美国经济形势图,沉思了一会儿,然后道:“我觉得现在的经济形势,非常利于我们介入,但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这两年,美国接连遭受大的灾祸,再加上其信用基础上的强势货币制度出现危机,可以说经济形势是一触即发。再加上这段时间我们对美国股市的一再拉升,实际上现在美国的经济已经处于快崩溃的边缘。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抓住一个契合点,一下子将美国经济搞垮,而不是让他们有反击的机会。现在,我们还需要在股票和期货市场上赚够足够多的资本,这样在金融大战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肃立在一旁的“文龙”文家辉好奇地问道:“现在美国的经济看起来不是蓬勃发展吗?而且军事力量也是最强大的,为什么莫先生会说美国的经济出现了危机了呢?”
  莫向东笑了起来,“文兄弟,说起武功来,我们不及你,但说起经济,这一点我们这里大多数人,可能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来来来,蜜雪儿,你给你文大哥讲解一下其中的关键。”
  蜜雪儿是个二十出头的白人女孩子,一张充满秀气的脸蛋,加上一头白得发亮的秀发,把她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看见文家辉和容德基等一大批对经济完全外行的人眼睛都落在自己身上,她的脸颊一红,随即镇定地道,“这个我也说不好,我只谈谈我的认识。”
  说完后,她整理了下思绪,这才接着道,“莫大哥说得不错,现在美国的发展确实进入了死胡同,可以说经济崩溃只是迟早的问题,只不过我们的行动,加速了它崩溃的速度而已。我们抛开其他,先看看现在国际局势。美国同时在世界各地派驻军队,大肆干扰其他国家的内政,充当地球酋长的角色,完全可以用穷兵黩武来形容,这从一个侧面大幅度地削弱了美国的经济实力。”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经济情况。现在美国的工业结构,偏向于军事和相关敏感工业,风险行业也是运转得异常良好,此外,超现实、超逻辑的虚拟行业也是大行其道,可以说完全颠覆了以往的工业常识。现在,美国国内根本就没有什么轻工业,传统工业也处于破产边缘,全国民众加上来往的世界各国的民众,超过四亿人口,完全依靠进口来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形势是相当微妙。”
  “如果说前两条只是隐忧的话,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谈论到的美国的消费理论,则是导致美国经济崩溃的罪魁祸首。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美国逐步形成了现代消费信用理论,完美地拓展了提前消费的概念。现在,美国人普遍都是信用借贷,今天吃明天的早餐,今年用明年的钱,经济完全建立在了信用基础上,没有任何的实际的东西可以让人放心。而在此基础上,美国政府也开始了他大规模的赤字预算,用国家信用来冲抵财政预算中的透支情况,换句话说,用以后的经济发展,来补偿现在经济出现的问题。”
  “此外,美国的现金的发行量,没有根据自身的情况,量身发行,而是远远地超过了整个美国市场的流通量,一旦这部分多的资金回流回去,美国的信用经济立即就将崩溃。”
  蜜雪儿的话说到这里,容德基有些好奇,“这怎么可能呢?我觉得一个国家的国家银行,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危害的,为什么美国的银行会如此肆无忌惮地发行钞票,而没有担忧会遇到的情况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5/3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