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凛然(精校)第1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185

  萧益民看向身边一脸郁闷的王陵基,不由得哈哈笑了起来,好在包季卿高兴之下随和地回礼,示意两人坐下谈,接着亲切地问寒问暖,并没有发现萧益民和王陵基的异常。
  宾主间寒暄几句,很快谈到了近日发生的诸多大事。
  这段时间,段祺瑞的日子很不好过。不知道广州革命政府从哪里打听到日本人秘密销售一批武器弹药给段祺瑞的消息,连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倒段浪潮”,不但激起了全国各界的担忧和质问,就连自顾不暇的英、法两国也参与进来,连连曝光段祺瑞向日本秘密借贷巨额款项用于扩军的消息,最后弄得只拿到扩编批文却没有一分钱拨款的江苏都督李纯也跟着闹腾起来。
  李纯这一闹,北洋另一个大佬冯国璋麾下的一群嫡系将领群起响应,最后发展到联名致电段祺瑞,要求他非要为此做出解释不可。
  段祺瑞被自己人逼得焦头烂额也就算了,没想到这几天英美法三国公使再次愤怒地找上门去,要求段祺瑞对借款扩军购买日械一事作出详细解释。
  备受北洋政府与列强之间诸多约定桎梏的段祺瑞当然一口否认,谁知他的否认刚刚传出,革命党又开始发动铺天盖地的政治和舆论攻势,这回可不是力挺与革命党交情不浅的黎元洪做总统了,而是隆重推出了态度温和、德高望重的北洋元老徐世昌,摆明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争取总统位置的段祺瑞给拉下马来的架势。
  正因为内忧外患的重重压力,才促使犹犹豫豫仍在反复盘算得失的段祺瑞痛下决心,迅速派遣心腹大将傅良佐和智囊曾毓俊赶到宜昌,与川军总司令萧益民等人商议双方结盟的具体方式和内容。
  三日后的深夜,疲惫不堪却无法压抑激动之情的傅良佐和曾毓俊,在萧益民等人的送别下,怀揣装订成册的厚厚密约,于军用码头登上专门为两人准备的“美国蓝旗洋行”的货轮,和他们到来的情形一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悄然离开了。
  萧益民、包季卿和王陵基等人也在当日上午,乘炮艇逆流而上,赶赴成都总司令部。
  由于湖南局势早已安定,激烈的省政府、省议会的选举会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加上进逼武汉的川军四个师主动后撤百里,全国各界最为担心的湖北大战至此烟消云散,全国局势恢复了难得的平静。
  倒是北伐失败后一直龟缩广东的革命政府又闹了起来,再次把矛头指向继承袁世凯反革命立场的强硬派总理段祺瑞,无数的目光离开了蕴含巨大破坏力和威慑力的川军,重新投向数年来斗得你死我活不亦乐乎的南北两大政治集团身上。
  相比于动荡不安喧嚣一片的全国其他地区,一直在埋头发展、默默进步的四川,如同世外桃源一样平静安逸,自十一月十日开始,一直到十二月五日之间,四川省政府、省议会和川军总司令部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连续召开了二十余次重要会议。
  ……
  十二月十日,国家总理兼陆军部长段祺瑞宣布:
  经参议院会议多数表决通过,成立西康省,原四川康定等一百二十个县镇划入西康省行政区,任命原四川省民政厅长、西川巡阅使匡佑民为西康省长,任命原四川边防军司令钟颖为西康督军、兼西藏镇守使。
  这一消息并未引起多大反响,早在袁世凯当政时期,西康独立建省的提案已经被多次讨论,黎元洪接任总统之后也曾重提此事,无奈他还来不及召开会议就被赶下台了,大多数人都知道西康建省是早晚的事,如今正式通过也没有什么让人奇怪的,唯一对此感到非常不满的只有英国人,但这是中国的内政,并没有涉及到敏感的藏南地区,段祺瑞宣布的这一决议,也就不能说是损害英国的利益。
  可谁也没有想到,五天之后,北京政务院和参议院联合会议,再次发布了两个惊人的消息:
  任命石星川为湖北省省长、湖北督军,军衔晋升为上将;晋升原中央军第六旅少将旅长吴佩孚为中央军第三师中将师长,兼任郑州镇守使,原中央军第三师师长曹锟中将,晋升陆军部总参谋长。
  公告一经宣布,立刻引起欧美列强驻华机构和国民党的一片哗然!
  老资格的将领石星川本来就是湖北人,博学多才思想开明,不但是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北洋军俊杰,而且担任北洋军第十二师中将师长已有五年之久,还是老同盟会早期会员之一,尽管缺乏行政经验,但当选湖北省长兼督军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唯一引发激烈争论的是吴佩孚的任命。
  原武汉镇守使吴佩孚突然被任命为郑州镇守使,这是之前谁也没有料到的惊人决定,这一任命一旦执行,就如同给内斗不止、各派军阀势力冲突不断的河南来一个火上浇油,好不容易稍稍稳定下来的河南局势,立刻被打破,灾难不断战火不息的中原地区,将会爆发大规模的战火。
  但是这一任命并非没有支持者,饱受战火煎熬的河南各界就非常支持中央政府的决策,非常希望素有智将之称、十多年如一日廉洁奉公的吴佩孚坐镇河南,尽快赶走遍布中原穷征暴敛的客军,拯救三千万中原百姓于水火之中。
  紧接着,四川、湖南、湖北和上海的近半报纸,刊登了支持段祺瑞政府的社论,对段祺瑞政府半个月来发布的一系列决议和人事任命持支持和欢迎的态度,一时间全国舆论进入了激烈的辩论。
  让人想不到的是,不但刚刚复刊的《荆楚日报》大力支持中央政府的决定,对石星川、吴佩孚两位将军均给予崇高的评价和寄予殷切期望,就连政治立场一贯客观中立的主流报纸《远东邮报》也给予段祺瑞政府积极的评价,赞扬这一系列任命,将对结束两湖地区和中原的战火,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认为这一系列军政职权的调整,对长江流域各省的发展和安宁也将产生促进作用,有助于恢复欧美各国在长江流域的贸易。
  就在全国上下沸沸扬扬展开大争论之时,石星川率领整编不久的第十二师一万一千将士,离开潜江,浩浩荡荡开进久违的武汉三镇。
  早已通电服从中央政府和陆军部命令的第三师师长吴佩孚,亲自率部迎接,在媒体拍下的照片中,两人言谈甚欢,看不出有什么龌蹉。
  两日后,从川军手里接过大批俘虏兵强马壮的吴佩孚,率领麾下新编第三师、第六旅和新编补充旅,整齐而有序地撤离武汉,分别乘坐十二列专列,开赴河南信阳。
  河南各割据武装随即停止内斗,惊恐而又愤怒地遥望隆隆开到信阳地区的吴佩孚部,当得知吴佩孚部竟然拥有了两个配备克虏伯火炮的炮营,突然多出两个骑兵团,还有换上清一色毛瑟步枪、汉阳式步枪以及德式重机枪的两万步兵之后,实力弱小的张钫部早早就撤离豫南,逃到了豫西南地区,其余各部也都吓得退避三舍,眼睁睁地看着吴佩孚步步为营,有条不紊地向郑州进发。
  就在所有目光都注视着吴佩孚的时候,已经完成大调整并规范了全军序列的川军三个军,已经接过了湖北孝感、咸宁等重要地区的防务,强大的川军与北洋段祺瑞一系的联合行动计划,自此拉开了序幕,中国的局势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238章
绝密任务
  段祺瑞无疑是个雷厉风行、极具魄力的统帅,从正式确定与四川联合,到迅速完成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军队调动和决策,总共只用了二十一天时间。
  短短的二十一天时间,段祺瑞与他麾下诸多将领和智囊团,顺利地压制了内部反对派的异动,并以各种方式与各政治派别组成的参议院达成了幕后交易,就连避居上海的在野党领袖梁启超也停止了对段祺瑞政府的攻击,成功地在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瓦解了冯国璋阵营,由此可见,段祺瑞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隐忍了多久,暗地里又为之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
  不管全国左派舆论如何谩骂,也不管中立派如何忧虑,“段萧联合”木已成舟,在军事上,南北两派联合后的军事力量,足以横扫一切反对势力,全国大小军阀都深切地感受到了摧毁性的震慑。
  在政治上,两派的喉舌同时发力,双方紧密协作,共同掀起的一轮又一轮舆论浪潮,彻底击败了革命党遍布全国的喉舌,大批中立报纸在两派的密切联系和利益沟通之下,陆续向主流方向靠拢,广州革命党遭受了民国成立以来最为猛烈的政治压制,几乎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
  十二月二十日,中央政府政务院、参议院、军政部联合会议通过重要决议:任命四川督军、川军总司令、中国民主党主席萧益民上将,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军政次长职务。
  决议发布,中外各界无比震惊。
  欧美日列强的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接着上蹿下跳,一片慌乱,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预示着中国政局和军事版图已经出现了巨大改变,已经严重影响到欧美日的对华关系和方方面面的利益。
  没等列强的在华报纸发出声音,中国近半省份的报纸杂志就已欢呼一片,热烈拥护,四川自民国成立来的发展成绩和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有目共睹,年纪轻轻的萧益民本身就拥有巨大的威望,他在军事变革、全民教育、发展民生等方面的巨大成绩,一直为全国中下层民众津津乐道。
  北洋政府治下的北方各省,以及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西康等省份全是一片支持的声音,各大主流报纸纷纷刊登萧益民的传奇履历,不厌其烦地刊登萧益民方方面面的成就和蜚声中外的政治影响力,萧益民年轻英俊的大幅照片,再次出现在全国民众面前。
  其实早在两年前,大总统袁世凯就多次呼吁萧益民前往中央政府担任要职,冯国璋代理总统职务期间,也曾多次对外表示希望萧益民前往中央政府和军政部任职,将四川的成功经验推行到全国各省,此次任命似乎是北洋历任老大意图的延续,顺理成章。
  因此,尽管萧益民非常的年轻,今年只有二十八岁而且还是虚岁,但他的年龄并没有成为主流舆论诟病的因素,反而因此获得了军队广大官兵和无数知识青年的强烈拥护,唯一令各大政治势力感到担忧的是,萧益民强硬的军事风格和无法确定的模糊政治立场。
  令人颇为惊讶的是,不管中外各界如何震惊,也不管中外舆论如何沸腾,万众瞩目的萧益民上将一直没有对北京中央政府的决议做出任何回应,苦苦等候却得不到任何信息的欧美驻华官员和中外记者再也坐不住了,数以百计的外交官员和各国记者,涌向了已经成为欢乐海洋的四川成都。
  十二月二十五日,北京政府发布萧益民的任命决议之后的第五天,四川省政府和川军总司令部联合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游行集会。
  来自四川陆军军官学校、川军各主力部队、警备部队、警察部队、公有工矿企业、文化教育界、工商界的三万五千军民参加了此次游行盛会,庆祝四川提前两年完成十年发展纲要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巴蜀四千万人民有资格对自己取得的建设成就感到自豪:
  九月份,投资一百二十五万元的四川大学落成并投入使用,首届招收的一千五百名新生顺利入学;十月份,历时两年半总投资合计一千三百万的重庆长江大桥、叙府长江大桥和成渝铁路重庆至内江段先后建成通车,成都至康定、成都至广元省级公路竣工;
  十二月初,四川省财政厅发表统计公告,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度建设计划和财政目标,截止十一月底,实现财政收入已经突破六千五百万元。
  十二月中旬,教育厅、民政厅与农业厅联合发表统计公告:全省新落成中小学校六百五十所,提前完成“每个乡镇至少拥有一所中学三所小学”的建设目标,全省教育十年规划的第一阶段任务顺利完成;历时四年的优质水稻和亚热带经济作物的推广任务顺利完成,全年粮食较去年增产一万七千吨;全省钢铁产量首次突破二十万吨。
  整个十二月下旬,所有外来者都被喜庆的成都和无数张笑脸所感染,虽然大多知道四川军政当局发起的盛大游行庆典是在为萧益民造势,但不得不得承认,四川在工商业和农业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足以令四川军民自豪的成绩,高速发展欣欣向荣的四川无疑是一片人间乐土,给苦难深重的中国带来的影响无疑是积极而深远的。
  就在众多外来者强烈要求见到萧益民的时候,萧益民仍在有条不紊地向着自己的预定目标前进。
  游行庆典结束的当天晚上,从川军各部、西康边防军各部紧急召回的一百二十名广东、广西、湖南籍的军官汇聚于总司令部。
  在总司令萧益民的亲自主持下,一百二十名优秀军官举起了右手,在庄严的军旗和中国民主党党旗之下,再次重温自己的誓言:
  “我志愿加入光荣的中国民主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为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我愿抛头颅,洒热血,奋斗终生,永不背叛!”
  雄浑坚定的声音,令所有人热血沸腾。
  面向军旗党旗的萧益民转过身抬手示意,一百二十名优秀军官立即整齐坐下,肃立会议室四周的十余名情报参谋和作战参谋,开始分发一份份机密文件。
  二十分钟后,萧益民逐一扫视前方一张张或是惊愕、或是激动、或是略带慌张的年轻脸庞,开始对这次绝密行动作出解释:
  “你们这一百二十人之所以被抽调而来,完全是因为你们是军校各界毕业生中表现最为优秀的军官,不管是在四川统一战争中,还是在西征康藏打击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战斗中,你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你们的总司令,作为你们的校长,我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也无比的自豪!”
  掌声轰然响起,久久不停,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满是激动,一双双热切的眼睛里满是自豪,所有的犹豫、慌张、害怕,在这一刻全都消失不见了。
  萧益民深吸了口气:
  “大家都知道,由于我军全体将士的共同努力和英勇牺牲,两湖地区已经走向安宁,高达五千万的人民因为我们的努力奋斗而告别了硝烟战火,可是,全国的形势仍然很艰巨,特别是东北四省和沿海各省的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承受着日本、英国、法国等等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承受着反动军阀和民族分裂势力的压榨和蹂躏,我们,任重道远啊!”
  停顿片刻,萧益民拿起封面印有五颗星的绝密文件:
  “这就是我们第二步战略计划中最为重要、同时也最为艰巨的一部分,对我军、我党是否能在一年之内统一长江以南的神圣国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巨大意义,可以说,从这一刻开始,你们身上就承载了我党我军光荣而沉重的责任,你们将从此脱下自己珍爱的军装,暂时告别自己的军人身份,没有机会面对自己的战友和亲人,无法再用自己以前的名字,冒着随时失去生命的危险,甚至尸骨全无……我最后再问大家一遍,有存在困难需要退出的,请举手,不会受到处罚和歧视,只需留在总部工作两年即可返回原单位。”
  台下一百二十名精锐全都挺直了腰杆,无比坚定地与自己敬爱的校长对视。
  萧益民眼中的痛苦之色一闪而过:
  “好!很好……大家请放心,不管你们是否圆满完成自己的任务,你们的家人将获得总部的永久性照顾,还有什么要求,等会儿都可以写在报告上,交给你们的直接领导麻刚将军,他不但会给你们的行动提供最大的支持,还会尽可能地满足你们的要求和愿望……”
  “诸位,你们不但是我萧益民最好的部下,最好的学生,同时也是我萧益民最好的战友和好兄弟,我等着你们的捷报传来,当你们凯旋归来的那一天,我会亲自给你们挂上一级军功章!”
  萧益民说完,郑重地向一百二十名肩负特别使命的学生敬礼,一百二十精锐立即起立,整齐地地向萧益民回礼,一个个热血沸腾,呼吸急促,久久不愿把手放下。
第239章
嘴皮硬还是刀子硬
  一九一八年元旦,中外各界一片瞩目的风云人物萧益民仍然没有对北京中央政府的任命做出任何回应,也没有接见云集成都的百余名中外记者和英、法两国特使。
  不过,萧益民多年来保持的亲民形象没有任何改变,新年第一天,中国五大主流报纸之一的《华西时报》在全国发行的新年特刊上,刊登了萧益民致以四川军民和全国人民的新年祝词,在他热情洋溢、充满鼓励和希望的祝词中,语气平实令人倍感亲切,根本看不到明确的政治立场,更没有中外政治家设想的所谓政治宣言。
  萧益民的这种做派,让无数人惊呼看不懂了,就在各种猜测和流言尘嚣直上的时候,同样是中国五大主流报纸之一、素来以中立客观迅速准确的报道享誉中外的法国《远东邮报》中文版的一则长篇报道,引发了中外各界的一片惊呼。
  元月三日,《远东邮报》在头版头条,用加大字体登出惊天标题——《川军秘密扩军至25万》,其中的“25”用上了极其醒目的鲜红色。
  出自著名新闻记者“唐·亨利”之手的重磅新闻,以“关键人士披露”为开篇,以非常确定的口吻,详细地叙述了川军秘密扩军的诸多内幕和人事变动,清晰地列出了川军最新序列。
  更令人震惊的是,文章竟然将川军新编成的第一军到第八军共二十四个师的编制、主官、驻地等内容,以及重新编整的主要承担四川全省防卫任务的成都、雅安、重庆、叙府四大警备师的设立情况,罗列得清清楚楚,有根有据,文章最后一段总结的内容,更是引发巨大轰动。
  ——均由川军各师作战部队、西康边防军资深军官和老兵重组的四大警备师的设立,标志着川军的战略重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具备了现代军队先进理念的四川军队,就会出现在中国各地的焦点地区,出现在你我身边。
  《远东邮报》的这一报道产生的轰动效应经久不息,据传言,从未发过脾气的川军总司令萧益民上将为此摔烂了杯子,紧接着,川军总司令部下属机构出现剧烈震荡,十七名校官的名字突然从即将公布的内部人事编制中消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1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