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凛然(精校)第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185

  何成良点点头:“是挺不容易的,一年多了才见到成果,要不是转达了您作出了支持复兴会重组浙江各级政权、不干涉浙江地方行政的承诺,恐怕复兴会那帮老顽固还在四处观望等待明主呢。”
  萧益民笑道:“这个承诺是要有的,也是以后我统领江南各省必须具备的政治态度,既然我们四川的官员都不需要在枪杆子底下战战兢兢地干活,其他各省更不需要了……只要不违背国家根本大法,服从中央政府的领导,让地方拥有相应的施政权力和宽松的执政环境,是未来五年必须坚持的策略,否则怎么能把各省的枪杆子收回来?”
  何成良频频点头,这位心思稠密的智将一年前调任总司令部副官处长,在萧益民身边学习了一年,眼光和能力都有了飞跃式的提高,已经能够为情报局长麻刚分担不少繁重的情报分析工作。
  “湖北省政府代表团回去之后有何动作?”萧益民的话题转到了湖北政局上。
  何成良拿出笔记本:“湖北舆论反响非常强烈,两个正副议长公开发表文章,呼吁湖北工商界、教育界学习四川发展经验;石星川将军公布了湖北军政改革方案,整编麾下两个师为武汉警备师和十二个地方守备团,以往各县的保安部队和警察武装,全部交给省政府和地方政府整顿,精选出来的官兵组成各地警察局。此举获得到湖北各界的拥护,按照湖北省议会刚刚公布的消息推算,估计他们三个月内基本完成全省警察体系的设立,只是……不少议员呼吁省政府和石星川将军,收回宜昌和荆襄地区的行政管理权。”
  萧益民仍然一脸从容:“我们只需要驻军的权力,行政权交给他们是早晚的事,这点诚意都没有,如何换取湖北各界的信任与支持?湖北少数议员对我军的非议,不需要理会,等我们摆平了江浙皖赣的军队,我川军各部就会以中央军的名义,合法驻扎江南各省,届时谁都不敢有脾气。这事先放着,上海那边怎么样?”
  何成良咧嘴一笑,拿出两份电文递上:“麻局长在卢永祥将军的帮助下,与虞洽卿、张静江、黄金荣等人都见了面;华丰公司从德国人手里买下的杨树浦码头和北德意志造船厂扩建完毕,只等蓝旗洋行的工程师和最后一批补充设备到来即可投产。”
  萧益民放下电报:“电文中的这个陆默是谁?”
  “此人乃法租界探员,黄金荣的得意弟子,三年前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堂,精通法语和英语,与欧美各洋行都有关系,去年六月,此人开始负责与我方交易,做事认真精明能干,和萧振的关系不错。”
  何成良的回答简明扼要,他知道总司令的弟弟萧振常年负责上海的公司和洋行,所以只需提及萧振,萧益民就会明了其中的深浅。
  萧益民微微点头:“能够获得麻刚推荐的人都不简单,这个陆默这次特意来成都,不会只是游玩这么简单,就由你接待吧……南京情报站的行动请示还得缓一缓,政治宣传和罢工罢课的事情由复兴会去办,我们只需严密监控李纯督军府即可,能收买的尽量收买,只要能搞垮李纯的军队,多花些钱多给几张委任状算不了什么。”
  “是!”何成良飞快记下萧益民的指示。
  萧益民略微犹豫,很快站起来,低声下令:“给包总和王副司令去个电话,并通知参谋处,一个小时后,我在总部三号会议室等他们,赣南的局势不容乐观,王军长的第四军必须立刻展开大规模的剿匪行动,最迟也要在元宵节之前,彻底封死湘赣两省通往广东的所有道路,一粒粮食、一斤钨矿都不许流入广东!”
  “明白!”
  何成良合上笔记本迅速离去。
第243章
何去何从
  大年初一的广州城,人流如织,喜气洋洋,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鳞次栉比的商铺洋行依然繁荣,手捧鲜花的姑娘和衣冠楚楚的男青年喜笑颜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夹杂着依稀可闻的粤曲,除了大街上巡逻的官兵和休假的军人随处可见之外,所有的一切似乎与往年的春节没什么两样。
  位于珠江南岸的大元帅府,里里外外装饰一新。
  欧式门庭外,精心搭建的彩门插满了缤纷的鲜花,身穿崭新军装、戴上白手套的卫兵整齐排列,巍然肃穆,西装革履的士绅和威风凛凛的军中将校络绎到来,参加大元帅府的新年恳谈会。
  宽阔的一楼大厅中央,摆上一长溜桌子,洁白的桌布上全是琳琅满目的精美西点、时令瓜果和中外名酒。衣着整齐的年轻侍者,穿梭于三三两两的名流之间,大声的寒暄和低声的谈笑,伴随美酒的芬芳四处飘洒。
  二楼豪华雅致的会客厅里,却是另外一番情景,陈炯明、汪精卫、胡汉民、邓铿、李烈钧等十余名革命党军政要员肃立一片,不敢与盛怒之下的孙大元帅对视一眼。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驻守大余、龙南县城的黔军第一师被包围了三天才传来消息?为什么顾品珍和范石生突然带走五千滇军将士?还有那个广西蛮子沈鸿英,他凭什么突然赶走李济深部,悍然占领梧州?你们……你们……”
  元帅府秘书长马君武硬着头皮上前半步,劝慰道:“先生请息怒,之所以发生这么多事情,完全是占领赣南的川军突然向我们发难的结果,之前谁也没料到,一向同情革命的川军敢于直接与我们为敌。”
  邓铿随即开解道:
  “情况确实是这样,川军第四军开进赣南以来,一直没有与我军发生冲突,王文华将军率领的黔军第一师,也严格遵循元帅府的命令,先后放弃了南康、信丰,一让再让,最后退到了粤赣交界地区的大余和龙南。”
  “川军第十、第十二师进入南康和信丰县城之后,丝毫也没有继续南下的迹象,让我们产生了错觉……顾品珍、范石生两位将军率部离开乳源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一来他们已经断粮断饷三个月了,二来他们担心受到桂军司令沈鸿英的攻击……”
  “不排除唐继尧派人秘密联络顾品珍,顾品珍麾下四千多官兵都是离乡日久的云南人,在粮饷没有保障、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选择离开清远,取道湖南回家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此前一直没有说话的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冷冷地来这么一下,听起来没什么,但细细一琢磨,就知道他话语里潜在的意思——主要责任在大元帅府身上。
  孙中山被这么一呛,只能压抑心中的怒火,对拥兵自重、排除异己的粤军各部更加失望,可不管他如何愤怒、如何失望,都无法改变革命军各部占地为王、阳奉阴违的现实,从王文华和何应钦率领的黔军第一师被包围、顾品珍和范石生率领的滇军第一师被逼走这两件事来看,他这个大元帅已经被架空了。
  满堂一片沉默,气氛凝重而尴尬,最后还是海军总长程璧光出来打圆场:
  “其他问题先放一边吧,当务之急是尽快为黔军第一师解困……我个人认为,以川军第四军近四万官兵的强大实力,早就应该拿下了大余、龙南了,既然他们选择围而不打,估计不愿意把事情做绝,纵观川军总司令萧益民历年来的指挥风格,他大多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去谋取最大的战果,从不滥杀,这一优点还是有口皆碑的。”
  众人频频点头,连声附和,这个时候谁也没有心情再痛骂萧益民和叛变革命的唐继尧了,正好在楼下负责接待事务的内务次长杨庶堪匆匆到来,大家相视一眼,迅速让出条道站到一边想看看发生了什么。
  杨庶堪四下望了望,还是如实禀报:“日本副总领事高野先生到了,英、法、美、意领事馆官员先后打来致歉电话,说他们来不了啦。”
  胡汉民一听着急了:“各界代表到齐没有?”
  杨庶堪摇摇头:“只来了三分之一,我们又不好打电话去询问。”
  众人只觉一阵心寒,不由自主望向缓缓站起的孙中山。
  孙中山深吸了口气,整整领结,转向陈炯明:“竞存,大余和龙南交给你处理了,实在不行,你就和许总长、李总长商量解决,命令驻扎韶关的粤军第四师和赣军两个旅,以及驻扎梅州的粤军第四师迅速北上打一场硬仗,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也要把近六千黔军革命将士救出来!”
  孙中山说完大步下楼,众人立即紧紧跟随,留下目瞪口呆的陈炯明和满脸失望的李烈钧。
  良久,陈炯明转向李烈钧:“侠如兄,这看这事……”
  “唉!竞存你不是不知道我的两个旅如今是怎么回事,连番恶战退回粤北还没一个月,总共剩下的三千弟兄中近半是伤员,怎么去和如狼似虎的川军打?我个人的名声无所谓,可不能把仅存的三千弟兄拖出去送死啊!”
  陈炯明苦笑道:“什么也别想了,我们一起到北校场走一趟。”
  李烈钧立刻明白过来:“找刘子承和蒋介石有用吗?”
  陈炯明嘿嘿一笑:“除了找他们两个帮忙,你我还有什么办法?总不能让我们俩立刻赶到粤北,然后带领麾下弟兄去和三倍于己的川军拼命吧?既然川军包围了三天仍然不攻,无非是想缴械而已,依我看,川军已经在赣南站稳了脚跟,今后你我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
  陈炯明的判断非常正确,刘秉先和蒋介石已经接到了大元帅亲自打来的电话。
  刘秉先和蒋介石见到提着几个大礼盒的陈炯明和李烈钧非常热情,不用问就知道两人来干什么。
  陈炯明和李烈钧听说刘秉先已经奉命给萧益民去了电报,顿时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明知道孙中山命令他们两人和如今还在梅州的许崇智负责此事只是一时意气,但仍然为此感到难堪和恼火。
  一直被陈炯明压住一头的李烈钧倒是没太大反应,刚要问情况怎么样,萧益民的回电已经到来,李烈钧接过刘秉先递来的电文,看完后恼火不已,招呼也不打便气呼呼地离去了。
  陈炯明倒是沉得住气,看完电文竟然还能笑出声来:
  “很好!既然王文华和何应钦两位将军已经率部投降,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哈哈!二位,告辞了!”
  “竞存兄请留步。”
  蒋介石上前一步,恳切地说道:“虽然电报里没细说,但我清楚川军的做派,他们肯定会把放下武器的所有黔军将士赶到粤北,恐怕最后还得麻烦竞存兄的韶关驻军啊!”
  陈炯明一愣,随即摇头一笑:“没关系,那是应该的,都是革命阵营的弟兄嘛,哈哈!”
  蒋介石目送轿车驶出辕门,难过地对刘秉先说:
  “一个个都保存实力,见死不救,要不是陈竞存和李侠如一直拒绝黔军撤到粤北,黔军怎么会遭此大难?唉……我算是看明白了!”
  刘秉先冷冷一笑:“他们也得意不了几天,我们等着看他们哭吧!”
  看到蒋介石不解的眼神,刘秉先解释道:“一鸣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他这次高调地派出三个主力师占领赣南,目的只有两个,一是对南昌施加压力,为彻底扫除江西的异己势力打下基础;再就是对广东进行全面封锁,掐断湘赣两省之间的商道,断绝粤军通过湘赣的钨矿、锌矿出口贸易获得的巨额利润,最终逼得广东不战自乱。”
  蒋介石恍然大悟:“我应该想得到这一点!广东每年从湘赣矿产出口贸易中获得的利润高达六百余万,仅此一项就占据广东全省税收的五分之一强,若再截断其他商品的运输通道,再加上广西陆荣廷的步步紧逼,粤军的日子绝对不好过,这一招真够毒啊!”
  刘秉先心中无比落寞:“顾品珍突然率部离开清远,北上湖南,肯定是唐继尧秘密活动的结果,而且我敢肯定,唐继尧已经和一鸣达成了某种秘密交易,否则顾品珍和范石生那几千号老弱病残怎么敢走郴州?”
  “驻扎郴州的是川军哪支部队?主官是谁?”蒋介石忽然问道。
  “直属川军总司令部指挥的独立师,师长叫魏长风,川军最早的特务营营长,直属特种大队副总教官,两年前川军西征康藏,此人就消失不见,川军入湘不久此人再次出现,两个月前他率领一个教导团进驻郴州,随即在郴州六县连续展开剿匪作战,相继把俘虏到的和投诚的土匪编入他麾下,他也因此积功晋升少将师长,而且是唯一一个由总司令萧益民直接指挥的师长。”刘秉先颇为感慨地说道。
  蒋介石听完唏嘘不已:“川军真是强啊!子承,看来,我们也该考虑自己的前途了,总不能一直窝在广州忍受人家的排挤吧?”
  刘秉先心中一凛,他知道孙中山已萌生退意,是该考虑自己和麾下近八千弟兄退路的时候了:“许长官一直和你有联系吧?”
  蒋介石点点头,笑了笑坦率地说道:“许长官非常欣赏你,也很需要我们麾下八千精兵,与其留在这儿日夜被人惦记图谋,还不如到汕头和梅州去,说不定能很快打下闽南,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来,否则只能被别人同化和吞并。”
  刘秉先无奈地道:“是啊!暂时我们只有这条路可走了……”
第244章
长驱直入
  元宵节刚过,往来于湘赣交界地坪石关的商旅惊愕地发现,这个连接湖南宜章、临武、汝城和广东乐昌、连县的商业重镇,已发生了巨大改变。
  位于武江北岸的坪石古镇,素有广东八镇之首的美誉,其富裕程度和三万多人口的规模,远超一般县城,因其自古以来形成的商业枢纽地位、险要的地理环境、连接湘鄂两省水陆交通的重要军事地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镇中的金鸡岭,峭壁险峻奇景林立,历代文人墨客的碑刻随处可见,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
  如今,贯穿金鸡岭南北的军事关隘,正在大兴土木,数千民壮在身穿松绿色军装的官兵指挥下构筑工事,修建营房;镇南渡口和商贸码头两侧的砖木建筑已经被拆除,数百官兵正在用钢材、碎石、河沙和洋灰建造四个基座巨大的堡垒,唯独留下了码头上的两座砖木结构的税卡,但此时收税的人已经变成了军纪严明荷枪实弹的川军。
  令坪石镇民众和过往商旅深感庆幸的是,新来的一个团川军与以往飞扬跋扈的粤军完全不同,所有官兵对贫苦民众都能做到秋毫无犯,对镇中所有商户作坊、地主富豪甚至八大青楼也非常客气,买卖公平从不拖欠,更没有任何恃强凌弱、欺男霸女的事情发生。
  更令民众惊喜的是,川军贴出公告,取消了压在所有民众头上的沉重厘金和苛捐,商税和农税降到了十税一,但是增加了一条严苛的军令:严禁向广东出售和运输农产品、林产品、矿产品,违者严惩不贷!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江西龙南、信丰、大余及湖南蓝山、嘉禾等六县,由东到西与广东相连的边境关卡,全部被川军严密控制,大量的坚固工事和堡垒拔地而起,驻军和各地政府的公告,贴遍所有湘赣粤边境地区。
  紧接着,由驻军和地方政府、富商名流合资组建的“潇湘物资贸易公司”和“赣州物资贸易公司”垄断了湘赣两省与广东之间的所有粮食、林木、矿产交易,鸦片烟土的走私和贩卖遭到了驻军毫不留情的打击,占山为王的土匪武装不是被连根拔起就是自行解散,数以千计的绿林好汉和地方青壮被驻军优厚的条件所吸引,郴州和赣州两地的军营成倍扩大。
  张贴在各县政府和军营门外的征兵公告、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的招生公告前面,天天人满为患。
  就在湘赣粤三省交界地区的民众感叹“变天了”的时候,南京、杭州、苏州、安庆、南昌等地突然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游行示威,强烈抗议各省军政府的贪污腐败和横征暴敛,高呼“改组政府、重组议会”、“推翻军阀、还政于民”的政治口号,工人学生罢工罢课,商人罢市。
  紧接着,又一个令中外震动的消息瞬间传遍全国:
  中央军政次长兼政务院副总理萧益民上将根据总理段祺瑞的命令,指挥川军第七军四万五千将士乘坐三十余艘运输船顺流而下,三月五日下午,袁崇熙率领的第十九师堂而皇之进驻九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1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