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凛然(精校)第1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185

  午宴即将结束之际,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宴会现场:
  参加阅兵仪式的三万精锐没有返回自己的营地,而是登上渡轮,开往江北的浦口,其中一个师连同装甲战车等重型装备,全部开上了等候在专用线上的三列火车,马不停蹄向北开进!
  阵阵惊呼声中,萧益民和参加午宴的三十余名将校已经悄然离去,数十名欧美记者这时已经反应过来,相继放下手中的刀叉和美酒,激动万分地冲向电报电话局和南京行营对外联络处。
  下午三点,更令人震惊的情况出现了:
  湖南、湖北、四川、西康、贵州、江西、广东、浙江、江苏等九省督军像是约好一样,通电全国,宣布拥护总统段祺瑞、军政部长萧益民和中央政府的领导,麾下将士整训完毕严阵以待,只要中央一声召唤,即挥师北上,讨伐叛逆!
  下午五点,云南和福建两省督军先后通电全国,表示拥护段祺瑞总统和中央政府,反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
  自此,在行营会议室里苦苦等候的萧益民和他的文武官员们彻底放下心来,特别是云南督军唐继尧和福建督军李厚基迟来的通电,令萧益民等人迎来了意外之喜,也从中看到了云南与福建的妥协和示好,显示出整个南中国强大的团结力量,必将激励全国民众反对内战、抵御外辱的信念和热情,对居心叵测的日本帝国主义和奉系军阀势力形成巨大的威慑。
  阵阵爽朗的笑声中,萧益民如释重负地大声感叹:“令人欣慰啊!”
  王陵基开怀不已:“确实如此……不过,阅兵仪式之后,王键立即率部北上,足以让各省看清楚我军的决心了,估计不用等王键的三个师开到山东兖州和德州一线,张作霖就得考虑是否还有胜算,恐怕日本人也不愿意看到南方十几个省的联军轰隆隆开向山海关一线。”
  “哈哈!正是如此。”
  杨度神采奕奕,悠然自得,像是喝下了三斤醇酒一样:“这一次算是开眼界了,从做出决定,到顺利举行盛大阅兵式,再到一鼓作气挥师北上,前前后后仅用了短短两天时间,放在以前我根本不敢想象,就算是袁大帅时期的区区一个秋操,准备时间也得花上十天半个月,现在我终于体会到,为何益帅和诸位将军总是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了,确实有骄傲的本钱啊!”
  众将相视一眼,每张笑脸上都挂满了自豪。
  等大家安静下来,萧益民说出自己的下一部计划:
  “根据北京总部和我们的情报渠道刚刚发回的系列密电看,张作霖的两路大军已经停止南下,并在山海关以南地区原地构筑防线,所以我估计接下来就是互相扯皮和讨价还价了,而且我敢说,不超过今天晚上,日本驻南京领事馆就会急巴巴赶来向我们提出强烈抗议。”
  众人均点头同意,萧益民继续说道:
  “但是,王键的三个师不能停止行动,还要继续通过火车迅速向山东开进,一定要给山东日军和山海关一线的张作霖部继续施加压力,给在河北东部和北部地区迎敌的北洋各军树立信心,哪怕最后打不起来,也是一次很好的实战演练,不需要有什么顾虑,气可鼓而不可泄!”
  “没错!就该按照既定计划实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绝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杨度大力支持。
  众将齐声附和,眼里均是浓浓的战意。
  一年多没有打一场大战了,谁不想抓住这个立功受奖、留名青史的宝贵机会?无奈萧益民偏心,把这个绝好的机会留给了王键和他统率的、曾经被誉为铁军的三个主力师。
  萧益民笑着道:“我打算按计划出去巡视一圈,先和方舟到南昌看看,然后从赣南前往广州,陈炯明那边已经多次来电来函询问我的启程时间,估计要在广东停留一周左右时间,然后借视察湛江军港的机会,悄悄到海南看看。”
  昨天刚从北方赶来的朱庆澜连忙问道:“益帅,值此关键时期,不能轻离大本营啊!无论是山东还是山海关,只要有个变动,就需要益帅临机决断!”
  萧益民笑着道:“没关系,大本营不是还有皙子先生和诸位将军看家吗?哪怕突然打起来也没问题,各种计划和应对方案早已完备,照着执行即可,哪怕需要我的意见,不是还有无线电台吗?放心吧!”
  “这可不一样啊!”朱庆澜还是不放心。
  杨度笑着解释:“子桥无需过虑,这个时候益帅南巡,反而不会引起太多注意,毕竟关注点均在一触即发的北方,益帅也需要出去走上一圈,和各省封疆大吏见个面,叙叙旧,除了感谢人家的捧场、检阅各省军队的整编成果之外,还得商讨一下各省明年开始的税收上缴问题。再有就是海南的中美合资钢铁厂即将建成,临高的海军造船厂也已经投产,生产的快速巡逻艇都穿梭在长江之上了,大批有功将士需要慰问嘉奖啊,哈哈!”
  朱庆澜回味过来,对萧益民笑了笑不再坚持。众将也都会意地笑了起来,心里都知道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不方便向朱庆澜透露,所以谁也没有做出什么补充说明。
  次日清晨六点,载着萧益民、王陵基、行营各处主官和一个警卫营兵力的“南昌号”炮舰,在四艘快速炮艇的护卫下,驶离秦淮河口的军用码头,在晨曦的薄雾中,逆流而上,徐徐远去。
  ……
  七月二日上午,北京总统府。
  “给徐将军回电:得益于南方各省之鼎力相助,冀东一线局势已逐渐稳定,勿念,你部应按原定计划,迅速肃清库伦地区伪蒙武装,羁押之白俄官兵需尽快解送归绥玉泉大营。”
  段祺瑞口述完毕,在电文上签上字,转向已经放松下来的曹锟和王士珍等人:“诸位怎么看张雨亭特使送来的谈判信函?”
  曹锟看到王士珍等人也望向自己,下意识地摸摸上翘的胡子,沉思片刻:“那就谈吧,不过要借此机会好好教训一下两面三刀的冯焕章,绝不能让这个巨大隐患继续留在昌平,说句泄气的话,我睡觉都担心他在我背后插上一刀。”
  众人看到曹锟懊悔的样子,唏嘘不已,段祺瑞心里是又气又恨,奇怪的是还有点儿幸灾乐祸的味道。
  王士珍慎重地分析:“恐怕还没等到我们去找他,他已经率部西去了。”
  曹锟的参谋长熊炳琦立刻会意过来:“是了,只要一鸣老弟挥师北上的消息传到冯焕章那里,他必然知道昌平待不住了,而且还得时时防备幼铮的大军从库伦南下攻击,因此他必定会匆匆逃往晋西北地区,阎百川可是他的老朋友,以阎百川八面玲珑的性格,肯定会接纳冯焕章,说不定还会代他向我们求情。”
  曹锟轻轻拍了拍桌子,懊悔地说:“极有可能会如此……这下事情有点儿复杂了。”
  段祺瑞不屑地笑道:“没什么复杂的,冯焕章部已经被取消番号,他手下的一个师近半是新兵,在舆论的打击下逃的逃散的散,如今他身边能剩下三四千人马就算不错了,而且邓锡侯的三个满编师早已占领九原至榆林一线,及时堵住冯焕章的西逃之路,他就是想跑到河套去与井岳秀那群被打得损兵折将的老兄弟汇合,也过不了邓锡侯这一关。邓锡侯这个川猴子可不像我们这般顾念多年的袍泽之情,见到冯焕章恐怕招呼都不打一个就会往死里揍。所以我认为,冯焕章除了逃进山西避祸之外,哪里也去不了。”
  众人不约而同齐齐点头。
  曹锟又是一叹:“想不到南方各省竟会如此团结,看来,萧益民南方霸主的地位已经彻底稳固了,我们这些人只能望而兴叹啊!”
  熊炳琦无奈地直摇头:“北方贫瘠,兼之二十年来天气异常,不是干旱就是蝗灾,山东年年发洪水,三年来不但没有分文税收,反而要大力赈济;河南土匪如林,内战不休,唯独豫南和豫东南这个粮仓能保障收成;陕西大战方停,陈树藩、邓锡侯和刘镇华三人坐镇,至今没有对中央的意见有何回应;山西倒是年年风调雨顺,几年来工商百业均有所发展,无奈阎百川这个铁公鸡已成气候,根本不用指望他能给中央上缴一文钱;唯独剩下平津、直隶、察哈尔、绥远支撑我北洋一系,要是没有南京两年来的数千万税赋,恐怕我们喝粥都喝不饱了!唉,再这么下去不行了,得想想办法了。”
  众人听了沉重不已,可一时半会儿谁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看一步走一步,先把目前的危机解除再说了。
第303章
殚心竭虑
  盛夏季节的海南炎热而又潮湿,时不时突然而至的阵雨,不但没能给滚烫的地表降温,反而因蒸腾而起的热流笼罩让人更为难受。
  位于海岛北部的临高地区却大不一样,这个从唐朝开始就是历朝历代流放犯人的地方,一直保存着完好的植被和天然的环境,放眼望去,层峦滴翠,绿意盎然,田野中河流交错,湖泊遍布,因此哪怕海面上热浪翻涌,阳光逼人,陆地上总是空气清新,凉爽宜人。
  萧益民在数十名将校的簇拥下,穿过方圆五公里的军事禁区,通过六道严密警戒的哨卡,终于来到隐掩在山海和参天树林之间的敦门海军基地,茶水都来不及喝上一杯就匆匆走向码头上列队迎接的一百二十名中外技术专家和潜艇生产厂各部门负责人,与大家亲切握手,向每一位默默奉献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跟随在萧益民身后的德国驻南京总领事馆首席武官夏普乐少将指着一位矮壮的大胡子德国工程师,低声介绍:
  “萧,这位就是我常和你提起的德国潜艇设计师亨德雷德·冯·布雷默先生,正在船台上兴建的两艘U18型潜艇从立项到设计,都凝聚着他的智慧和心血。”
  四十五岁的布雷默与萧益民紧紧握手:“将军,感谢您给了我把理想变成现实的珍贵机会,要是没有您和德意志国防军参谋总部的密切合作,恐怕再好的设计也会因为德意志的战败而扔到了大海里。”
  “另外,请允许我代表从苦难的祖国来到这个美丽海岛工作的三百二十五名德意志工程技术人员和近千名家属,以及在遥远的内陆地区四川愉快工作和生活的两千五百余名德国人,向您致以衷心的感谢!”
  萧益民热情地伸出左掌,覆盖在布雷默有力的双手上:
  “我也要感谢您,感谢所有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帮助我们建设国家和军队的德国朋友!布雷默先生,我认为任何的困难都是暂时的,伟大的德国必定会重新崛起,再次走向辉煌!这个时间也许比较漫长,但绝不会超过十年,我相信勤劳勇敢、团结一心的德国人民一定能渡过眼前最艰难、最黑暗的痛苦时光,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谢谢您,将军,谢谢!如果您不介意的话,请让我暂时担任您的向导,向您介绍U18和U18B两个型号潜艇的建造情况,以及在得到美国全套先进机床母机和几种新型合金材料之后的改良设计。”
  布雷默非常感动,他从萧益民眼睛里看到了诚挚的祝愿,从萧益民流利的德语中体会到真诚的友谊。
  萧益民非常高兴:“求之不得啊!这正是我来到这里的一个重要目的,而且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目的。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这位就是隔着海峡的广东省最高军政长官陈炯明将军,这位是他的总参谋长许崇智将军,我身后各位大多是南京总部的各部门主官。”
  “见到您很荣幸……”
  布雷默与陈炯明等人一一握手,随后也把身后的两名主要助手介绍给大家。
  见面完毕,布雷默与陪同而来的夏普乐低语几句,随即走到萧益民面前:“我们知道将军的时间非常宝贵,听说明天还要赶往昌化港,视察那里的中美合资造船公司,为即将竣工通车的港口铁路剪彩,那么,现在就请您跟我来吧。”
  布雷默直来直去的性格和崇高的职业精神,赢得了所有人的好感,萧益民身边的十余名将领早在成都那几年时间里,就充分领教了德国人的直爽和严谨,因此没有任何的不适。
  反而是陈炯明和许崇智对如此简单的见面和交谈非常惊讶,如果不是事先得知萧益民是第一次来到这个秘密基地,与基地中工作的绝大多数德国专家没有见过面,陈炯明两人肯定会认为他们之间早已非常熟悉了。
  走出几步,许崇智凑近陈炯明耳畔,低声问道:“竞公,一鸣老弟从哪里学会一口流利的德语的?”
  陈炯明低声回答:“一鸣早在辛亥年前担任四川新军军务副处长的时候,就已经与德国人建立起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两年后他晋升四川省军政府军政次长,就开始着手引进德国先进设备和原材料,高薪聘请大批德国工程师和高级技师,仿造德式、美式武器装备,近十年来从未停止过。”
  “所以,不但一鸣本人的德语非常好,他麾下近千将校半数以上都能用德语和德国人轻松交流。除此之外,一鸣老弟的英语水平也很高,不但能读能写,还能用英文撰写军事论文和政治时评,这一点全世界都知道。”
  “原来这样,实在不简单啊!”
  许崇智望着走在前面的萧益民羡慕不已,忽然发现自己与萧益民的距离越拉越远,心底里的那点儿不服气早已不知飘到哪里去了。
  高大宽阔的钢架结构厂棚,挡住了炎热的阳光。
  厂棚下方两套新建的潜艇建造船台平行分布,彼此间距二十米左右,船台前方微微倾斜的混凝土地面上,可以看到十二条平行延伸的钢轨,从船台一直延伸到湛蓝的海水里,一看就知道为潜艇或者船舶竣工下海建造的。
  船台上弧光闪烁,热气腾腾,三百多名中国技工在近百名德国专家的带领下,挥汗如雨,谁也没工夫看一眼在不远处参观查看的一大群军政官员,该焊接的焊接,该布线的布线,每个人的眼睛里似乎只有自己的工作。
  几声长短不一的哨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东面船台上方的龙门吊正在缓缓移动,将一节在后方车间里加工好的船体稳稳地吊下,船台上三名德国技师和六名中国技工齐心协力,扶稳吊下的船体,在哨子声中缓缓实施对接。
  在众人惊愕的注视下,布雷默指着正在对接的那节船体,非常自豪地向萧益民介绍:
  “这是我们首次使用模块式建造法,即把整艘潜艇的船壳分成十六个部分,先在车间里加工焊接,然后一段段地吊到船台上进行对接,之后才开始布置管线等其他工序。这种造舰方法早在三年前由德国军用船舶技术研究所率先提出,并在小型布雷艇的建造中进行试验,但没有获得进一步的推广。”
  “我们经过半个多月的反复计算和印证过后,觉得完全可以在潜艇和三千吨以下级船舶建设中使用,并在三个月前的十艘近海快速巡逻艇建造中得到印证,于是就把这一方法运用到这艘U18B型潜艇的建造上来,并将在下一步建设过程中逐步加以丰富和改良。”
  “算过没有,运用这一先进方法,能比传统方法提前多少时间?”萧益民兴致盎然地询问。
  布雷默非常肯定地回答:“与之前建造的八十吨级快速巡逻艇建造情况统计,总体建造时间节省了五分之二,预计在潜艇的建造中,能节省三分之一以上的建造工期,就以目前建造的这艘U18B来说,半年来从德国、美国采购回来的建造材料和柴油引擎都很充足,工程师和技师们之间的配合通过前面十艘快速巡逻艇的建造已经逐渐默契,原计划建造工期为五十天,按照现在完成的实际工作量计算,最多不超过三十五天。”
  萧益民欣喜不已:“布雷默先生,这么说起来,年底之前我们至少能保证十艘潜艇下水试航?”
  布雷默愣了一下,摇摇头解释道:“这需要加上之前从德国秘密弄回来的那艘潜艇,以及上月初我们首次建成正在试航的二号潜艇,才能凑够十艘。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根据你们的海军提供的系列水文图,我们经过反复讨论之后做出了一系列的设计变更,决定完成左边船台上这艘潜艇之后,不再生产U18型潜艇,转而集中力量生产减少了一百三十吨排水量设计的U18B型潜艇,这个决定之前也得到了您的同意,不是吗?”
  “没错,我个人非常钦佩您和您的设计小组的杰出才华和严谨精神。”萧益民笑道。
  布雷默接着解释:“第二个原因是,根据两艘潜艇数月来的使用情况,以及潜艇指挥官和操作员的情况反馈,以及您和您的参谋部门提出的要求,我们打算在目前两个型号潜艇的基础上,再设计一到两个型号的新型潜艇,以满足您和您的参谋部提出的速度和航程的要求。不过,有一个重要的工作还需要将军去做,否则我们所有的设计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请您尽管说!”萧益民立刻予以重视。
  “我需要马力更大、重量更轻的潜艇发动机。之前德国海军的潜艇设计委员会已经有了几款新型柴油机的设计图纸,其中一款型号为SE210的改进型引擎,在一年半前就已经完成了样机的制造与测试工作,遗憾的是德国海军来不及量产,就战败了。”布雷默解释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1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