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凛然(精校)第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85

  或许时间还早,加上下雨的缘故,总督衙门东西两个办公区域没见几个人,萧溢茗不动声色游走一圈。
  回到自己的公事房,看到整齐排列的几张办公桌和两排文件架的办公室还是空的,只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衙役放下擦桌布迎上来问候。
  萧溢茗客气地回礼,来到自己的办公桌后坐下,拉开擦拭得干干净净却空空如也的抽屉,再看看墙边同样没有什么东西的高大文件架,只好望着桌上一套精致的笔架砚台发呆,脑子里浮现起昨日在德国领事馆宴会上的愉快时光。
  “萧军校,制台大人召见!”
  萧溢茗猛然站起,向含笑站在门口的高大军官敬礼:“属下萧溢茗见过大人!”
  三十出头、脸膛黝黑的威武军官笑道:“认识一下,我叫郭铁城,是制台大人的侍卫官,汉军正蓝旗出身,以后恐怕和萧军校相处的机会很多。”
  “谢大人抬爱!请大人多多关照。”
  萧溢茗连忙换了个拱手礼,跟在郭铁城身后走,心想这个黑脸的郭老兄可是总督大人的亲随,一见面就介绍汉军正蓝旗出身,不是明摆着告诉自己,他和总督大人同出一源吗?而且言语和气,目光亲切,没有总督衙门那些大小军官的倨傲跋扈,显然是对自己有好感,看样子自己的运气还真不错。
  两人拐过长长的回廊,穿过高大宽阔的正堂进入中院,来到占地不大、古香古色的偏殿大门口,郭铁城示意萧溢茗稍等便进去禀报,很快出来领萧溢茗入内。
  进入等待召见的小客厅,转过一副巨大的落地式山水蜀绣屏风,萧溢茗上前两步,单腿跪下:“卑职萧溢茗,参见制台大人!”
  赵尔巽放下手中的玉管狼毫,摘下老花镜,轻轻放在桌面上,靠向宽阔的椅背静静打量不敢起身的萧溢茗,见他手忙脚乱地把垂到地下的大辫子摔到后背,辫梢去势不减,荡回来结结实实缠住脖子憋得难受,忍不住哈哈大笑:
  “昨天你不是在德意志人那里左右逢源、谈笑风生吗?怎么见到老夫就这熊样?起来吧。”
  “谢大人,卑职惭愧……”萧溢茗的冷汗都吓出来了。
  赵尔巽勾勾手:“走近点儿,老夫眼神一年不如一年了。”
  “是……”
  萧溢茗连忙上前几步,摘下大盖帽,直挺挺站在硕大的书桌前,额头上冷汗直冒,之前的自信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感觉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全身。
  赵尔巽拿起一份文件,轻轻拍一下:“这是你写的?”
  萧溢茗连忙抬头,看清封面标题,连忙回答:“是,卑职的一点浅见,还是在警察学堂时写的。”
  赵尔巽放下文件:“你虽然崇尚新学,崇尚白话文,但身处官场,就得守官场的规矩。这篇两万多字的文章内容不错,见解独到,对阅者颇有启发,但也只适合没多少学识的军中所用。今后,你得在遣词造句方面多下工夫,有空多练练字,否则你的同僚要笑话的。”
  “卑职实在汗颜……不敢隐瞒大人,卑职从小流落街头,若不是六年前异姓姐姐收留教养,恐怕没有今天这点儿本事,所以,卑职的国学基础一直很糟糕,如今看那些没有断句的文章仍感吃力,写的文章也全是大白话,若是让卑职用衙门通行的文笔来写,恐怕会闹出更大的笑话。”萧溢茗红着脸回答。
  赵尔巽微微点头:“也算难得了……今天叫你来,想听听你对新军督练有何看法。”
  萧溢茗脑子飞快转动,借赵尔巽喝茶的片刻快速组织语言,理出个粗略条理,才敢开口:“卑职年少无知,见识浅薄,不敢在大人面前班门弄斧……”
  “行了!混小子,让你说你就说,拍马屁不是你所擅长的。”
  “是……”
  萧溢茗擦去脸上的汗渍,横下心大声禀报:
  “卑职以为,目前新军最大的弊病如下:各级军官缺乏现代军事知识,固步自封一味守旧,军纪不严训练松弛,有令不遵奖罚不明,更有甚者,把士卒当成自家私产,任意打骂驱使,欺上瞒下贪婪成风,如此下去,就会积重难返。”
  “要改变军队积弱现状,当务之急必须修改军令,培养各级适合于军队发展壮大的新式军官。在全国尚无一套正规有效的军事教育体制之前,最快最有效的办法是,从培养基层新式军官做起,真正虚心地借鉴列强先进的军事理念和技战术训练方法……”
  “大人,卑职说的这些都是纸上谈兵,牵涉太大,纯属斗胆妄言。如果大人允许,卑职愿意联系德意志和英国驻本省武官,求得一套完整的军事教材,再结合国情、军情,增减修订,订出一套适合的章程悄悄试试。”
  赵尔巽缓缓站起,一步步走到窗棂前,望着窗外雨中的翠竹沉默不语。
  良久,他转过身子,看到萧溢茗悄悄蹲在书桌旁,小心给铸花铜炉加炭,沉重的心里微微一暖,来到萧溢茗身边,低声说道:
  “难得你年纪轻轻就有这般见识,不枉老夫器重你,这次越级把你调来总督衙门,就是想用你的新学知识和眼光,借鉴列强练兵经验,全力协助钟颖将军开办新式军校,筹备扩编新军,希望你不要辜负老夫的期望。”
  萧溢茗挺起胸膛:“谢大人栽培!卑职定会全力以赴。”
  “好!有什么困难需要我解决的吗?”赵尔巽回到座位上。
  萧溢茗略微犹豫,在赵尔巽鼓励的笑容中,上前一步:“大人,卑职想向大人推荐两个人,求大人保送他们赴日本士官学校深造。”
  赵尔巽颇为惊讶:“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原本这一届警察学堂有个计划,要将毕业生中的前几名送到日本深造,后来首任总办周大人提前转任劝业道,事情就没了下文,所有毕业生也都分回原籍担任巡官,其中最为优秀的重庆籍毕业生刘秉先、泸州籍毕业生曾超然最为可惜。”
  “前些日子,卑职和钟将军闲聊中得知,朝廷军部从全国选送优秀生赴日本士官学校第八期深造的事务已经展开,却没有警察和政法专业的选送,学生想,我四川堂堂大省,不应落后于其他省份才是。”
  萧溢茗说完,悄悄扫一眼赵尔巽的表情。
  赵尔巽捋捋长须,略作考量,反问道:“你自己呢?你说的这两个人,也是我亲自嘉奖的警察学堂优秀生,但他们各方面都在你之下,你就不想获得留洋的宝贵机会吗?”
  “大人想听真话,还是想听假话?”萧溢茗斗胆问道。
  赵尔巽乐了,敲敲桌子骂道:“混小子敢逗老夫玩啊?好,你说吧,真话假话都说来听听。”
  萧溢茗终于放下心来:“在大人面前,学生只有真话,绝不敢说假话:如今世道不同了,只要留洋,不管能不能学到真东西,反正回来后身上就像镀上了一层金,跻身官场也就有了人人羡慕的资历,所以全国上下才有成千上万人趋之若鹜。”
  “学生确实也曾梦想过留洋,可学生发现,没几个留洋回来的人学到真东西,学生哪怕不留洋,也能通过各种渠道,学到欧美各国的先进知识,了解各国的大致发展情况和科学成就,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借鉴和总结,也许比单纯的留洋更有效,更直接一些。”
  赵尔巽点了点头:“言之有理,仅务实这一点,你就比别人强,令人欣慰!至于你说的两个毕业生,老夫印象还是较为深刻的,这样吧,待老夫给军部去个电报,如果时间来得及,就给这两人一个机会,学几年回来,或许能为本省新军带来些新气象。”
  “卑职代两位同学谢谢大人的栽培之恩!”萧溢茗连忙致谢。
  “得了,此二人是你的挚友吧?”赵尔巽含笑望着萧溢茗。
  萧溢茗回答:“大人目光如炬,卑职自私了。”
  赵尔巽哈哈一笑:“自私谈不上,自私的人谁不为自己钻营?你却没有,顶多也是朋友义气罢了。”
  “谢大人!”
  萧溢茗看到赵尔巽再次端起茶杯,连忙知趣告辞:“卑职感谢大人教诲,如果大人没有……”
  “急什么?今天是休沐日,不用赶去坐班,你不愿陪老夫多聊一会儿?”赵尔巽给了萧溢茗一个白眼。
  萧溢茗恍然大悟,拍拍脑门儿,自怨自艾:“我说呢,怎么公事房里都没人啊,原来倒是自己糊涂了。”
  赵尔巽笑着摇摇头,示意侍卫不用添茶,拿起书桌另一边的一份文件看了看:“你买北校场东面那片荒地打算干什么?”
  萧溢茗没想到老师周善培这么快获得成都府衙批准并报上来,连忙做出详细地解释:
  “回大人,卑职平整那片地方有两个想法。第一个是建立一家专门收容伤残军人和贫苦青壮的五金加工厂,再建一家使用德国缝纫机的皮具厂,让这些人有个活命的路子,也可生产一些本省不能生产的新式工具、军用装具什么的。城里目前有两家较大的工厂也在干这事儿,它们同时还是我军各部的定点军需供应厂,只是他们的主业不是军需品,产品普遍老旧,价格也不低。”
  “第二个想法是,围着那片地方修两条三丈宽、有排水暗道的大马路,然后把沿马路的地皮稍微平整一下,或是建房、或是转手卖掉,估计卖掉的三分之一地皮,便能够弥补建两个厂的投入。”
  赵尔巽大为赞叹:“这是个好主意,且不说你宅心仁厚,仅是修建马路、倒卖地皮弥补建厂款项这一点,就令老夫佩服你的生财能力,怪不得那些唯利是图的洋人这么喜欢你,看来,你得把这份能力多用在政事上才行。此次钟颖向老夫点名要你过去帮忙,恐怕生财一项,也是很大的原因吧?”
  “是,卑职给钟将军出了个主意,拆掉兵备街原武备学堂临街的围墙,拓宽马路至两丈五,然后建起一排两层的新式骑楼,完了弄个招商拍卖会,把一栋栋连体的骑楼全都卖掉,谁价高卖给谁,估计能赚回五千条德国毛瑟步枪和二十挺重机枪。”萧溢茗如实坦白。
  赵尔巽哈哈大笑:
  “我说呢,怪不得钟颖这混小子对你赞不绝口,估计他在里面没少赚一把!好吧,这几天你多去南校场协助钟颖,先把陆军速成学堂的招生办法拿出来,解决好那几百个吵吵闹闹的武弁学生的出路,雨停后,立即找人修缮营房,平整操场,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春节一过,六个日本请来的教官就要到,别给老夫丢脸。”
  萧溢茗挺起胸膛:“卑职定不负大人殷切期望!”
  “好了,你走吧,春节前老夫要去东校场走一圈,到时候事情没做好,维你是问!”
  “明白!”
第026章
得意不可忘形
  萧溢茗如今已是成都不大不小的名人,以卑微出身考取警察学堂状元、总督破格提拔召到身边听差、洋人对他客客气气一同发财、洋妞诱惑他却坐怀不乱……
  种种传闻真真假假,大有市场。
  贫苦百姓把萧溢茗视为骄傲,当成教育子女的楷模,特别是萧溢茗发达之后没有忘记收留他打工的茶馆老板邓掌柜,全力提携邓掌柜成了全城新晋富豪的事,成了知恩图报、有情有义的典型。
  商人们如今争相巴结他,官场大小官员看到这个突然窜起的总督衙门红人都眉开眼笑;军人们如今忌惮他,因为全省最有实权的将军钟颖和他称兄道弟,慷慨送给他一匹雄健的黑色战马和两名侍卫;彪悍横蛮的满人也对他礼遇有加,就连当初被城防守军抢去的两匹好马,也有人偷偷送回去了,而且换上了全套新崭崭的缰绳和马鞍,马鞍上绑着个结实袋子,里面装有纹银一百两。
  江湖中人对这个年轻的新贵无不侧目。
  首先受益的是成都洪门南堂总舵把子吴大川,属洪门“仁”字辈的吴大川苦心经营二十余年,先后开设染坊、苦力行和船运行,可吴大川三儿子的结义兄弟萧溢茗一出手,吴家老二、老三立即就成了成都第二大车行、第三大煤油批发行的大掌柜,手下弟兄转眼增至三百余人,日子过得比苦干了二十余年的老爷子强多了。
  不仅如此,西南洪门中的前辈高人、德高望重的雅安王雨堂老爷子,成了萧溢茗的入门领路人,王老爷子的三儿子王谦,成了萧溢茗的结义大哥,萧溢茗自然而然地成了洪门“义”字辈的俊杰。
  半年多时间,雅安王家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了川西道最大的盐茶、洋油和工业品批发商,势力范围逐渐向甘孜等广大藏区延伸,据说王老爷子的三公子王谦和九个知书达理的得意门徒已经到了成都,很快就会进入即将开学的陆军速成学堂深造,王氏一门踏入军政界光宗耀祖是迟早的事。
  至于萧溢茗当初被打得半死、半年后神不知鬼不觉除掉仇人的壮举,更让江湖人物津津乐道,尽管此时官府早已做出“城防军江姓棚目纯属酒后失足溺水而亡”的权威结论,但谁也不能阻止流言的暗中传播,不管别人信不信,军中某些人和江湖人却信了,而且有了“萧溢茗年纪轻轻却阴狠狡诈”的说法。
  萧溢茗很有自知之明,处之泰然,从不骄傲,原来如何待人接物,现在也是那样,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对他“诚恳实在,知书达理”的气度所打动,成都商界私下流传这么一句话:只要能攀上小茶壶的边,就不怕赚不到大钱。
  这也是萧溢茗比较恼火的事情,“小茶壶”这个雅号恐怕这辈子甩不掉了,更让他恼火的是,东门开水泥厂的张老爷如今得意非凡,逢人就说小茶壶是他后辈子侄,如今大名鼎鼎的“萧溢茗”这个大号,还是他在青羊宫山门前给小茶壶取的,那时候小茶壶尚是个落魄的茶馆小二,全成都唯独他张某人独具慧眼,一眼就看出这是匹即将飞黄腾达的千里马。
  萧溢茗恼来恨去,最后反而气得笑了,小茶壶就小茶壶好了,随便叫,老子就他娘的市井出身怎么了?亲民啊!邓掌柜到处宣传的说法不是流行起来了吗?老子是韩信转世投胎,忍辱负重志在万里,将来能否封侯拜相不说,至少老子有花不完的钱,别看那些人满街吹嘘,见了老子的面,谁不客客气气叫声“萧爷”或者“小爷”?
  “百翠楼”的熊老板以及全城的妓院老板,如今都很感激萧溢茗,正是萧溢茗的一份报告,新年没几天,总督大人亲自发话了:取消合法妓院和说唱茶楼门前的“监视户”木牌,警察总局及各级警局,从此不再对这些合法娱乐场所进行监控。
  腊月二十三那天下午,萧溢茗领着一群弟兄和侍卫,冒着雪,骑着马,风风光光地到“百翠楼”接走自己的姐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