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凛然(精校)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85

  “在我看来,只要如今的同盟会最高会议出一条临时法案,授权内部各派组成筹备委员会,由该委员会指定各省代表即可,根本不用商量来商量去,否则既浪费时间,又造成更大的内部矛盾,就一刀切算了!等到第二届再说那些立法的事,首先得把一个架子搭起来,步调一致联合对外,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萧溢茗说完,笑眯眯地看着脸色变来变去的杨庶堪。
  良久,杨庶堪深吸口气,双手合拢,猛击一掌:“对啊!世界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我们的纲领都不敢说十全十美,何况斗争环境如此残酷,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不行,我要回去好好想想,仔细琢磨一下你这番话,这是目前为止最好的解决思路,我得写出来和大家商量一下。”
  “行,我让卫兵送你。”萧溢茗跟着站起来。
  杨庶堪撩起长袍,急匆匆走出院门,登上萧溢茗专用的西洋马车接着冥思苦想。
  马车走到鼓楼,杨庶堪才记起今天去找萧溢茗的初衷是什么,可现在满脑子问题,而且走出这么远,再回去找萧溢茗也不是个事,只能懊恼地骂几句“狡诈的龟儿子”。
第071章
修修补补
  宣统二年的冬天来得很快,忧心忡忡的赵尔巽连续召开四次军政会议,就视察期间发现的吏治腐败、欺下瞒上、截留盐税、粮价暴涨等问题展开磋商。
  这四个问题都是关系到四川是否安定的大问题,联想到湖南历时数月的抢米暴动、鄂西民众不堪重负群起造反杀官烧衙事件、因甘陕饥荒而大量涌入川北和成都的难民潮等等乱象,与会官员没一个坐得安稳,相比之下,四川各地官吏子弟欺男霸女,地方豪强蛇鼠一窝欺压百姓,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高官们天天开会商议对策,身为兵备处会办的萧溢茗也没能闲着,由于兵工厂总办蔡琦、会办徐家宝面对日益老化的机械设备束手无策,加上位于南郊的火药局厂房年久失修造成崩塌,两人双双上书总督赵尔巽请辞,赵尔巽只能再次委派萧溢茗前往勘察并做出整改报告。
  蔡琦和徐家宝对宽厚仗义的萧溢茗非常客气,彼此本来就是老熟人,一年来,华西集团公司在武器零部件生产方面为兵工厂分担了巨大压力,使得兵工厂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枪支生产计划,交给新军的三千五百支汉阳式步枪质量优良,受到新军官兵的赞扬,总督赵尔巽和成都将军凤山为此特别奖励了蔡琦和徐家宝。
  蔡琦和徐家宝引领萧溢茗里里外外走了一圈,回到公事房随即拿出相关账本相对照。
  萧溢茗草草翻看一下产量和库存统计账册,非常理解地对两人道:
  “二位能坚持到今天已经算是很不错了……火炮仿制任务完不成不怪你们,现有设备最好的也是十二年前的旧东西,哪怕勉强造出几门炮,恐怕打不了几下就得趴窝;枪弹生产又因火药局垮塌受影响,这些都是无法抗拒的事情,与二位的能力毫无关系。”
  蔡琦感激地拱拱手:
  “也就是萧会办精通机械和经营,才能理解我等苦衷!说起来全厂上下都得感谢萧会办和您的华西集团……一年来,只要我们的机器有毛病,求到华西集团帮忙,华西集团二话不说就派来德国工程师和翻译,而且从不谈钱……最后这两个月,几台老旧的铣床和镗床全都出毛病,又是华西集团悄悄帮助加工枪机和撞针,否则我们的日子更难过,说起来还是得感谢萧会办您才是。”
  徐家宝随声附和,双手捧来杯茶递给萧溢茗。
  萧溢茗连忙站起致谢,接过茶回到座位上:“我将如实把情况呈报总督大人,不会让二位为难,二位之前申请添置机器的报告最好也给我一份,附在我的报告里一起递上去,想必总督大人能够体谅……二位也不要再提什么辞职的事情了,放眼全川,除了你们俩,还有谁能撑起这么大一家兵工厂?”
  蔡琦感动得直落泪,徐家宝也转过去悄悄擦眼睛。
  萧溢茗叹息一声,喝口茶放下杯子:
  “我这里有个建议,厂子仓库里存放的无法修复的机器、几年来更换下来的废弃零部件、几千支残缺不全的老式火枪和无法修复的损坏枪械,还有露天堆场那些边角料,算起来估计有一百多吨,你们完全可以委托华西集团下属钢厂回炉再造钢坯,稍微出点儿加工费就行了,也可以估价卖给他们,拿到钱先把南郊的火药局救活。”
  “我这么提议没有任何私心,你们也别多想,全是因为整个四川只有华西集团才有那么两座冶炼合金钢的电炉,虽然不能说变废为宝,但能省一点是一点,总比一直扔在那儿日晒雨淋强得多。”
  蔡琦和徐家宝非常高兴,他们早就有这个打算,但是担心被人告状一直不敢提,如今萧溢茗亲口告诉他们,怎么不令他们高兴放心?
  所以两人只是对视一眼,就齐声说当废铁卖掉,原因是哪怕废钢加工成钢坯送回来,兵工厂也没有华西集团先进的轧钢技术和锻造技术,还不如直接换钱来得轻松,也算是用到最该用的地方去了。
  萧溢茗回到衙门已是傍晚,得知赵尔巽刚散会正在后院歇息,干脆直接进去混饭吃,反正蹭饭的事儿他没少干。
  儿子媳妇带着孙子提前回老家过年后,赵尔巽总是一个人吃饭,所以很愿意和萧溢茗边吃边谈,这样不会太过寂寞。
  放下饭碗,萧溢茗搀扶赵尔巽到书房歇息,接过丫鬟端来的茶具和小炭炉开始沏茶:“师伯,真打算给兵工厂投入巨资?”
  “那还有假?今年全省税收不错,上月底就已超过四千万,最保守估计全年达到四千六百万,这可是十年来从未有过的,所以从中拿出个千八百万修桥铺路造福于民,顺便扶持一下兵工厂,完全应该。”
  “四川兵工厂的名字可是我取的,大门外挂着的招牌也是我亲笔题写,之前叫做机器局,属全国最早的三个机器局之一,要是在我的任上垮掉了,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放?满朝的老家伙听说了还不得偷着乐?”
  赵尔巽心情不错,还开起了自嘲般的玩笑。
  萧溢茗点点头:“这样也好,自己造总比购买强,还能顺道培养自己的人才,养活一千多工人和几十个官员。”
  赵尔巽深以为然:“是这个理儿……我看啊,所有机器还是委托你们华西公司购买,一来兵工厂没几个人懂机器,更不懂最先进的机器是哪一种,要是直接让他们去买,说不定被那些奸猾的洋人给骗得晕头转向;二来嘛,你和你的华西公司一年来为兵工厂帮了不少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且之前新军、边军的几批武器装备都是委托华西公司购进的,价格便宜质量精良,谁都说好用,所以还是委托你们让人放心。”
  “啊!?师伯,这可不是一笔小生意,而是整整两百万的大单子!从谈判到签合同,再到机器运回来,估计起码要一年时间。”萧溢茗很客观地说明情况。
  赵尔巽毫不在意,轻捻胡须道:
  “一年已经算快的了,你知道张之洞当初办湖北枪炮厂,买机器要等多久吗?三年啊!付完定金还不行,得付完全款机器才陆续运到。云南机器局就更久了,投资两百五十万,花了三年半机器才到,之后安装调试又是大半年,去年初才开始正式生产,你们只用一年算是快的了。”
  萧溢茗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
  这笔交易,仅是正常佣金就能赚个十几万,今后与兵工厂合作不知还要赚多少,对华西公司、对兵工厂来说都是大好事,完全是个双赢的格局,还能通过这份大订单,从德国人手里免费拿到几项枪炮生产技术。
第072章
送别(上)
  “溢茗啊,有心仪的姑娘了吗?”赵尔巽突然问起这事,吓得萧溢茗差点儿被滚茶给烫着。
  小心翼翼地把盛满香茶的小瓷杯递给赵尔巽,萧溢茗想了想,低声回答:“有了。”
  “哦!?哪家的姑娘这么有福气?”赵尔巽兴趣大增。
  “……我姐,就是当年从大街上把我抱回家,治好我的病、养活我的那个姐姐。”萧溢茗第一次对人说出自己的心事,一张脸瞬间变得通红。
  赵尔巽定定看着萧溢茗好一会儿,直看得萧溢茗心如擂鼓忐忑不安,才喝下口茶水,将茶杯轻轻放下,点头赞道:“好!好啊!贫贱不能移,果然是个纯良仁厚知恩图报的好男儿,好!”
  萧溢茗顿时放下心来,低声说道:
  “师伯,我姐姓易,祖籍苏州,祖上被流放过来的,一口江浙话说得还挺利索。她其实挺漂亮的,能写会算,吹拉弹唱无一不精,刺绣手艺更是一绝,虽然脸颊上被开水烫伤留下块疤痕,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有损她的美丽……她为人很善良,这两年在大街捡七八个孩子回来收养,大的已经上小学,小的也很听话,要是晚上我回家早,几个小家伙还跑来给我捶背。”
  赵尔巽望着一脸深思的萧溢茗,欣慰不已:“打算什么时候办喜事啊?”
  “早着呢,小侄才二十岁,再等几年吧。”萧溢茗摇摇头道。
  赵尔巽眉头一皱:“这可不好,你姐大你几岁?”
  “三岁半,看起来还没我显老呢。”萧溢茗轻声回答。
  赵尔巽不由莞尔:“混小子,你那不叫显老,叫成熟!不过,这女人上了二十就不好再拖了,这事你得自己把握,别大大咧咧的伤了人家女孩子的心。”
  萧溢茗重重点头:“我记住了,师伯。”
  回到自己家里,已是夜深人静,萧溢茗端着杯茶坐在阳台上,静静地望着夜空,心里想的却是兵工厂大笔采购的事情。
  眼看波及全国的巨大动荡即将到来,此时花这么一大笔巨额采购有些不合时宜,说不定一套套先进的军工生产设备买回来,整个天下已经变了个模样。
  可是要是不买,无疑会错过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两百万可不是笔小数目,整个华西集团今年也就两百八十万左右的利润,所以这两百万无论是对四川的工业还是对自己都太重要了。
  既然这样,那只有买了!
  真要是变了天,可能更好,不敢说趁乱全部吞下来,哪怕吞下一部分,对自己、对华西集团都有巨大的帮助,说不定成为自己人生道路上最为关键的一步!
  有内疚?正常人都会有,完全可以通过此后的努力,回报交出这笔巨大财富的父老乡亲,如果放弃了,什么也不用谈了。
  拿定主意的萧溢茗心情轻松许多,可转眼间又想到一件重要的事情,前天无意中听袁金铠透露这样的消息:
  东北边境鼠疫爆发,日俄两国都想趁机要挟清政府,争取东三省的更大利益,而东三省总督锡良劳累成疾,已经倒在床上一个多月,很可能再也无法视事,朝廷有人建议,急调熟悉东北并拥有巨大声望的赵尔巽前往接任。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恐怕自己的师伯过完年就得北上,要是他就此离开,自己该怎么办?总不能继续待在总督衙门吧?新来的总督谁不带着自己的一群心腹上任?兵备处这个富得流油的肥缺,肯定不再是自己的了。
  总不能继续干修修补补的杂活吧?跟随赵尔巽北上肯定不行,自己的家业和亲友都在成都,想走也狠不下心来,何况放弃一个成熟的根据地,到陌生的地方去从头再来,绝不是一个聪明人该做的选择。
  那么,自己该怎么办?萧溢茗一时间陷入进退两难的思索中。
  ……
  辛亥年的春节刚过,北京朝廷的嘉奖令和最新邸报立刻到来,在全国各省税收总额普遍停滞和倒退的情况下,唯有四川和浙江与去年持平。
  四川官场一片沸腾,各级官员笑逐颜开——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意味着很多人即将获得朝廷的嘉奖,大批官员快要升官了。
  没有几个人知道,去年四川全省完成的税收总额实际上是五千一百万,这个数字还是各级地方政府雁过拔毛之后的结果,之所以公布出来的数字与上年度的四千两百万持平,完全是总督赵尔巽授意下的结果——盈余的九百万被悄悄移到下一年度的“历年应缴未收”账目中。
  四川各级官员没能高兴几天,朝廷户部和军部联合下发的公文再次到达:
  一、四川全省需分担受灾的甘陕和湖南各省赈济款共三百五十万元;二、在维持例行上缴朝廷税赋的基础上,再增缴用于陕西新军扩编缺额五十万元。
  总督府正堂,官升一级的数十文武官员仍在兴奋之中,赵尔巽望向喜气洋洋的众文武,示意袁金铠宣读朝廷的旨意。
  袁金铠大声宣读,堂上随之一片寂静。
  待袁金铠收起公文,堂上随即一片哗然,愤怒的重庆知府钮大人甚至喊出“乌纱帽不要也不能答应”的气话,堂上众人齐声附和。
  大家都是浸淫官场几十年的老油条了,谁不知道所谓的“分担三省赈灾款”、“增缴陕军缺额”全是屁话,这根本就是朝廷巧立名目盘剥地方的借口,几乎年年如此花样翻新的索求无度,怪不得越来越多人对贪得无厌的朝廷感到失望。
  赵尔巽等众人闹够了,才缓缓站起,摇头轻轻叹息一声,缓缓扫视每一张熟悉的脸。
  堂上众官员看到总督大人双眼潮红,神色不对,全都识趣地闭上嘴望过来,屏住呼吸紧张地等待。
  良久,赵尔巽轻轻说道:
  “诸位,刚才宣读的两道朝廷旨意,本督也不愿执行,之所以读给诸位听,纯属常例,本督哪怕原封驳回,也该让诸位知道这事儿,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