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凛然(精校)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185

  数月来,以“支援革命”名义强行侵入四川的滇军各部,先后残酷屠杀了川南各县保路军和无辜民众共三千七百余人,并肆无忌惮地将自流井及川南各县政府、税务公所、钱庄和无数富裕家庭洗劫一空。
  据川南各地先后上报省府有据可查的报告统计,毫无人性、贪得无厌的滇军入川以来,共抢掠四川各地民脂民膏一千二百余万元,成千上万川南民众流离失所,这群作恶累累的刽子手,至今仍然恬不知耻地霸占川南,意图对四川人民展开更加疯狂的压榨和掠夺!
  文章接着猛烈抨击川军第一师周俊部,指责他们心中毫无四川人民的利益,四川人民省吃俭用,凑出巨额资金装备起来的第一师,南下驱逐滇军已有两个多月,至今依然在岷江以北停滞不前,左右观望,使得川南近千万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望眼欲穿。
  最后,萧益民发出严厉警告:
  滇军必须马上撤出四川,还给数千万四川人民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如若一意孤行,继续作恶,势必遭到四川人民的强烈憎恨和无处不在的抵抗,组建不到一年的四川边防陆军虽然弱小,但为了四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哪怕刀山火海头破血流,也要倾巢出动,全力一战,誓以三千年轻的不屈生命和高昂的头颅,捍卫四川人民的利益和尊严!
  此文一出,举国哗然,萧益民的强大号召力再一次得到体现,全国各界纷纷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滇军的野蛮行径,支持四川人民的正义诉求,蔡锷的革命形象顿时变得暗淡无光,云南同盟会和所谓的革命军队的声誉,一落千丈。
  同盟会高层眼看铺天盖地的声讨浪潮滚滚袭来,不得不迅速做出反应,郑重声明黔军将领戴戡、滇军将领唐继尧、李翰祥等人并非同盟会组织成员,同盟会对滇军的“错误行为深感震惊和悲痛”,强烈要求云南同盟会组织,立即清除混入革命队伍的投机者,捍卫同盟会的纯洁性,切实推动云南省政府尽快撤出入川滇军。
  安坐北京城中的袁世凯大喜若狂,哪里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夜之间便发动控制下遍布全国的所有舆论,严厉申讨滇军的罪恶行径,严令云南省都督蔡锷立即撤出入川滇军。
  袁世凯还以总统名义,公开发表声明,要求各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放弃争端,相互谅解,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私下里,袁世凯“电责”四川边防陆军司令萧益民,要求萧益民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再发表这类“惊世骇俗”的文章,不能挑起各省之间的仇恨,更不能擅自开火。
  萧益民的回电很老实,但一再强调家里穷得快揭不开锅了,弄得袁世凯和一群心腹哭笑不得,纷纷笑骂这不安分的四川小子越来越油滑了。
  与全国上下的强烈反应相比,四川全境震动,群情激愤,忍耐已久的各界民众和各地商会纷纷走上街口,大声表达自己对政府的不满,大胆地喊出自己的诉求,人民终于欣喜地看到:终于有人站出来为自己说话!
  短短数日,四川各界民众先后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声讨巨浪,无耻的滇军遭到四川人民愤怒谴责的同时,四川省政府和四川新军也成了千万民众谴责的对象,各地民意代表涌向成都,“尹昌衡下台”的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一幅幅醒目标语,一句句压抑已久的心声和呐喊,充分表明四川人民在忍无可忍之下,再也不愿支持这个腐败的政府和无能的军队了。
  萧益民成功地挑起四川人民埋藏心中的巨大怨恨,毫不留情地将摇摇欲坠的四川省政府彻底推倒,轻轻松松赶走了最大的政敌和仇人尹昌衡,心中的快意无法言语。
  可转眼之间,北京政府的任命下来了:
  正式任命代理都督胡景伊为四川都督,即日派遣中央特使赶赴成都,协助胡景伊重组四川省政府。
  蓄势已久、干得满头大汗的萧益民,只获得北洋政府正式任命的四川军政部长一职,其他好处全都被老谋深算的袁世凯轻松拿走了。
  直到这时,萧益民和他的幕僚们仍然不知道,被看成是尹昌衡的同窗好友兼生死兄弟的胡景伊,早已经将尹昌衡私通孙文和黄兴的信件送到袁世凯手里,并向袁世凯进行了效忠。
  萧益民和他的一群智囊才大失所望,只能躲到暗处痛苦反省:
  为什么落得个如此结局?蓄势已久接着倾尽全力放手一搏,到头来竟然为别人做了嫁衣裳,大家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讨论几天得出的结论是:在目前乃至未来数年之内,任何集团都无法与袁世凯把握的具有中央名分的北京政府相抗衡,任何地方势力都不能以一己之力,挑战和对抗强大的国家机器!
  就在萧益民和一群智囊一筹莫展之时,参谋长包季卿挺身而出,他平静地分析整个计划从制定到实施过程的得失,深刻检讨自己的不足,最后坚定地说道:
  “虽然没有达到最终目的,但是我们成功地把滇军逼到了绝境,成功地获取四川民众的支持,既打击了滇军,又搬掉了尹昌衡这块硕大的绊脚石,树立起萧司令和我们边军一心为民的好形象,因此我认为,收获远远大于损失,如果再做弥补,定能把主动权重新掌握在自己手里!”
  萧益民和邹文翰、张澜等人精神大振,萧益民着急地问道:“参谋长有何妙计?”
  包季卿微微一笑:
  “谈不上妙计,只是两点建议:第一、由司令以军政部长的名义,联合张议长召开一次全省军政会议,将所有舆论引导到责成四川陆军全力驱逐滇军上来,进而迅速树立司令一心为民的形象,从而奠定司令在四川军政两界的地位!”
  “第二、以四川边防陆军司令部的名义,立即发出招募令,迅速将我军扩大为五个混成旅共三万五千官兵,造成一种强大的威慑力。属下反复计算过,以目前的财力,我们完全可以支撑五个混成旅,再多就没把握了。”
  众人抚掌大赞,颓然之色一扫而空,胸腔里再次燃起熊熊战火。
第106章
掣肘(上)
  军政会议尚在酝酿之中,北洋政府的又一道任命传遍天下:任命四川省咨议局议长张澜为川康宣慰使、国会议员,三十天内赶赴北京就职。
  这是袁世凯继任命胡景伊为四川都督之后,又一次向全国宣示他的权力,也是对四川政局的粗暴干涉,彻底打乱了四川军政两界的人事结构,弄得四川官场人心惶惶,四分五裂。
  萧益民、张澜和一群智囊们为此连续讨论一天一夜,反复权衡,争论不休,仍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最后,张澜毅然决定北上就职,暂时牺牲自己建设四川、发展四川的远大抱负,以打消袁世凯和北洋政府对本集团的更深怀疑,到北京为四川民众争取更大的利益。
  张澜恳切地告诉萧益民和眼前志同道合的弟兄们:“诸位尽管大胆地干,你们在四川干得越热闹,我在北京说话就越响!”
  冗长的会议结束时已是上午九点,萧益民和包季卿送走张澜、邹文翰、省议员杨鹤龄、财政次长匡佑民等人,回到院子里并肩漫步,继续商讨军队的对应之策。
  新任边防陆军司令部副官处中校副官长郑长泽来到两人面前:“司令、参谋长,马克斯先生和沃茨先生希望能见见司令。”
  萧益民惊讶地问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的?难道迫击炮弹的研制工作顺利完成了?”
  “估计还没有,研究小组前天下午从雅安基地回来,几个工程师的精神状态看起来都不怎么好,马克斯先生昨天上午就来过一次,得知司令开会便离开了,昨天下午他再次前来,会议仍在召开,马克斯先生让属下转告司令,请司令开完会去一趟研究所。”郑长泽回答。
  萧益民点点头,转向包季卿:“没事的话,一起去一趟?”
  “不了,我得到司令部去看看,三千新兵选拔结束,还在等着调配呢。”
  包季卿说完敬了个礼,带上副官直接出院门,由始至终都没往他居住的东院看上一眼,让站在小院门内等候的包夫人摇头不已。
  萧益民过去向包夫人道歉,问候一番两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就带上郑长泽,从后院角门前往研究所。
  厂长马克斯、研究室主任沃茨和五名研究小组成员正在开会,看到萧益民到来,大家全都站起来上前握手。
  萧益民和每一个人都打了个招呼,兴致勃勃地要求马克斯和沃茨带他去看看实验成果。
  马克斯和沃茨欣然同意,和研究小组成员一起把萧益民领到宽阔的设计室。
  萧益民第一眼就盯上改进弹匣的毛瑟步枪,兴冲冲端起样枪,拆下扳机前端冲压成型的十发直型弹匣,看了又看,大声称赞:“太好了!感谢各位的努力!”
  沃茨不以为然地耸耸肩:
  “萧,一点点小改进不值得这么高兴,上个世纪英国人在恩菲尔德步枪上就这么做了,欧洲各国对此都曾深入研究和实验,最后普遍的结论是:作为一支步枪,这种十发甚至二十发外插式弹匣,用起来并不比传统的内藏式弹仓有优势,反而因此大幅度增加武器的制造成本,在实战中会形成巨大浪费。”
  “而且,这种改动在大为增加枪支重量和士兵负荷的同时,还要大量制作与之相配套的弹匣套件,所以没有几个国家的军队愿意做这个毫无技术含量的改动,只有顽固的英国人仍在坚持,剩下的恐怕就是你了。”
  萧益民不以为然地说:“我个人认为,并非大家不喜欢能够装弹更多的步枪弹匣,而是不愿意为此增加更多的制造成本,所以就普遍认为传统步枪的内藏式弹仓,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军队的需要了。”
  看到一群德国人微微点头,萧益民继续说道:
  “亲爱的沃茨,在这个问题上我是支持英国人的,虽然我没有那么多钱让所有士兵都能用上这种方便的步枪,但选择的发展方向没有错。”
  “试想一下,两军对攻之时,我的士兵们能够不间断地发射十发子弹,然后很轻松地拆下打空的弹匣,换上个装满十发子弹的新弹匣继续开火,而敌人打完五发子弹,则需要掏出只有五发子弹的弹桥或者漏夹,从步枪上方压装子弹,然后才能继续开火,这样的结果会怎么样?”
  “依我看来,敌人的死亡率肯定要比我的士兵高得多,我相信很快你们就会在实战中见到对比效果。”
  沃茨和一群德国工程师还是不怎么认同萧益民的话,马克斯不愿意在这个小问题上继续纠缠下去,他请萧益民向前几步,看看他们在雅安基地实验半个月后带回来的成果。
  “非常遗憾,亲爱的萧,60MM迫击炮的炮弹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的设计标准,尽管我们经过半年的反复计算和实验,解决了炮管底部撞针的设计问题,但仍然没能超过八百米的抛射距离,炮弹的杀伤半径也仅在十米之内,下一步我们打算改进发射药和弹体材料设计,估计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完善。”
  马克斯指着宽大桌面上的三枚迫击炮弹介绍起来:
  “萧,你天才般的思路令人无比钦佩,你建议炮弹弹体采用流线型外形和八片式尾翼效果最佳,大大缩短了研究时间,打开了我们所有人的思路,经过周密计算,我们认为你的设计思路完全正确,已经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尽管在炮弹方面我们没有取得最后的突破,但是只要继续下去,距离成功定型就不远了。”
  萧益民谦逊一笑,上去捡起一颗迫击炮弹,旋下弹体前段的锥形触发装置,里里外外打量一遍,不由自主称赞起来:
  “干得非常棒!这就是我理想中的迫击炮弹,感谢各位的努力,看来这回我不对各位有所表示都不行了,哈哈!”
  马克斯和沃茨几人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愧意。
  沃茨深吸口气,走到萧益民身边,把他手里的迫击炮弹拿走放到桌面上,望着萧益民惊讶的脸,低声说道:
  “萧,我不得不向你坦白,我们的研究引起了毛瑟公司和德国军方的重视,就在三天前,德国驻华武官布莱恩上校和毛瑟公司技术顾问汉斯伯格先生已经到了成都,他们带来了最新任命和建议……”
  “萧,实在对不起!没想到事情竟然会变成这样,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件非常痛苦并难以抉择的事情。”
  萧益民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宽大的设计室内一片寂静,一群德国人内疚而紧张地等候他的反应。
  萧益民拉过一张椅子缓缓坐下,下意识地伸手掏香烟,结果发现没带,马克斯随即掏出银质烟盒,打开递到萧益民面前。
  萧益民拿出一支,凑近马克斯敲燃的火机点燃,猛吸一口,徐徐吐出:“坐下吧,我的朋友们,都坐下,我想我们需要好好谈谈。”
  众人找凳子坐下,和马克斯一样,纷纷点燃香烟,低头猛吸。
  “马克斯,大家有了一致意见?”萧益民转向总负责人马克斯。
  马克斯苦笑道:“这种情况……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萧,你应该知道,我们都是毛瑟公司派遣的员工,无法左右公司高层的决定,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很难对自己的祖国说出‘不’字……”
  “正像以前你说过的那样,如今的欧洲越来越像个火药桶了,特别是上半年奥斯曼帝国的众多属国因独立而不断发生武装冲突之后,我们都相信你的判断,也许战争真的……萧,我想,这也许是从不干涉公司运作的德国军方突然出现的原因吧。”
  萧益民已经冷静下来,点点头示意马克斯继续。
  马克斯看看自己的一群伙伴,转向萧益民,继续说道:
  “我们都认为,你应该获得更多的补偿,不能因为莱因公司和毛瑟公司派出二十几名工程技术人员协助建立新的四川兵工厂,就有权利无偿得到你花费巨额研究资金得出的这些成果。”
  “经过两天的共同商议,我们的意见完全一致,无论是莱因公司,还是毛瑟公司,甚至德国军方,都觉得应该给予华西集团公司一定的补偿,而不仅仅是MG08水冷式重机枪和毛瑟1905型长步枪的生产许可与技术转让,因为这两种武器的技术转让和生产许可,本就包含在两百多万马克的设备采购的附属条款之内,所以我们建议德国军方和毛瑟公司代表和你好好谈谈,只是,不知道你愿不愿见见他们。”
  “非常愿意!我们有着多年的良好合作,彼此关系亲密无间,就像最好的朋友一样,怎么可能因为眼前这点儿小小的意外,就忽视数年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未来更美好的合作前景呢?马克斯,诸位,不要这么低沉,也不要抱怨,都要往前看,不是吗?”
  萧益民心中虽然有些疙瘩,但笑容还是那么的亲切诚恳,让人油然心生愧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1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