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凛然(精校)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185

  激动不已的数万民众很快跟着一起吼,吼声惊天动地,经久不绝,看得台上众文武官员热血汹涌,壮怀激烈,一个个岔开老腿举起老胳膊,忘情地加入誓师的行列。
  滔天声浪中,数名以记者身份出现的滇军探子只觉双耳欲聋,目瞪口呆,其中一人痛苦地闭上眼,仰天长叹:
  “疯了、全都疯了……”
第112章
川滇之战(三)
  萧益民率领川军浩浩荡荡向南开进,一路上车粼粼马萧萧,声势浩大,对此他觉得似乎还不太满意,接着命令各部都要制作旗帜,怎么做、做什么样式他不管,只要每个连、每个营都做一面旗帜撑起来就行,弄得一万多人的行军队伍旗帜如林,无比壮观,所到之处四川各地民众欢欣鼓舞,信心大增。
  作为此战总指挥,萧益民志得意满,意气风发,每到一处,他都会命令全体休息,自己大肆接见各地官员乡绅,遍访民间疾苦,畅谈美好未来,只要是走到县城或者大点儿的镇子,萧益民都会答应激动的地方民众,停下来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告诉所有仰慕他的官员、商人、知识分子和广大农民,什么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什么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民权,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经济,完了对听得如痴如醉的人们高呼“此战必胜”的口号,展示他战无不胜的强大信念。
  如此一来,萧益民出尽了风头,随军采访的中外记者巴不得多些新闻发生,甘之若饴,对军事一无所知的老百姓也感到大为满足。
  各地民众见到民间传为“天命所归”的萧益民,一个个兴奋得不行,往往是万人空巷出城迎接,到处是商家富户和民众挑来美酒和粮食,官商代表们还恭恭敬敬热情万丈地给萧益民披红挂绿,敲锣打鼓送来联合集资的犒军大洋。
  大军所到之处,无不掀起重重迎送浪潮,到处是一片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景象。
  可是各师各旅的将校们不愿意了,大家都说萧司令这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忽然变得如此糊涂?难道为了他今后的前途,借机摄取民心、积蓄政治资本?难道是趁机堂而皇之地刮地皮敛财?或者是少年得志、开始飘飘然了?
  但是,不管将校们有何意见,萧益民就是乐此不疲,走走停停,我行我素,从成都到资州八十公里多点儿路程,大军竟然走了三天,谁劝也没用,说急了他来一句谁是总指挥?差点儿没让勇于进谏的几个将校气得背过气去。
  耿直的第二师师长彭光烈更为恼火,眼睁睁地看着盘踞自流井的一个营滇军掳走巨额民脂民膏,从容不迫地撤到叙府,七天后大军终于走到内江城,左路军司令彭光烈气得再也不愿跟随萧益民同行,黑着脸返回自己的营房,下令立刻整装待发,争取两日内向南疾行一百五十里,一鼓作气打下泸洲府北面的屏障泸县,反正泸县也是左翼军既定的进攻目标。
  云南军政两界首脑也乐了,刚开始他们都被四川声势浩大的作战决心吓了一大跳,从成都源源不断发到昆明的电报全是川军如何强大,民众如何万众一心,令云南政府和滇军总部无比忧虑,致使蔡锷两次下达撤兵命令,无奈最后还是禁不住前线将领们的强大决心和请战要求,加上滇军上下也极为需要通过此战检验自己的真正实力,早就于心不甘的蔡锷大手一挥,滇军各部由此而开始了兴奋的大战准备。
  然而,随着后续消息的不断传来,云南省政府官员和滇军上下全都舒了口气,纷纷嘲笑耀武扬威的川军总指挥萧益民是现代版赵括。
  云南所有报纸一改惶惶不安的态度,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乐观精神,大肆嘲笑川军的愚蠢和萧益民的欺世盗名,肆无忌惮地指出川军连基本的现代军事知识都没有,任凭数十名随军记者大肆报道,《云南日报》军事评论员尖刻地著文讽刺:估计我们很快就能从前方记者传回的报道中,知道被俘的川军总指挥萧益民穿什么颜色的内裤!
  被中外各界誉为中国现代军队三大摇篮的云南讲武堂,特别就此展开专题分析,大批从日本深造回来的教官每次谈起萧益民行军中的“光辉事迹”,就会引来满堂学员的哄然大笑,几乎所有教官都无比自信地为尚未开始的川滇之战下结论:
  “川军失败已经毫无悬念,经此一役,彼消我长,我军必将挥师北上,剑指成都,指日可待!”
  二十五日傍晚,内江城南松山军营,川军前线总指挥部。
  刚满二十九岁的边军第二混成旅少将旅长王陵基,在指挥部院子里不安地来回走动,不知道该不该进入指挥部去问问司令萧益民。
  王陵基先是以陆军速成学堂教官身份,主动加入新军统领钟颖部入藏平叛,平叛回来后,千疮百孔的驻藏军解散,钟颖见时局混乱,大势已去,不顾萧益民和众将校的再三挽留,黯然返回北京老家。
  临行前,钟颖特意对自己的参谋长王陵基建议:“放眼四川将帅,唯一值得你追随的,只有我的兄弟萧益民,不信你就慢慢看。”
  正因为如此,心明眼亮的王陵基婉言拒绝了尹昌衡的盛情邀请,以及授予他少将旅长职务的许诺,在萧益民饱受排挤的时候没有急于决定,而是回到重新设立的四川陆军讲武堂,继续当他的教官。
  萧益民巧妙摆脱困境、一举胜出之后,三次登门找王陵基恳谈,表明心迹和奋斗目标的同时,诚恳地邀请王陵基加入边防陆军共同创业。
  本就与萧益民做过陆军速成学堂同事的王陵基深受感动,毅然加入边防陆军,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将边军第二旅治理得井井有条,王陵基和萧益民的三位共同学生,也在王陵基的指导下展露才华,深受麾下各团官兵的尊敬和拥护。
  如今的边军第二混成旅,无论是精神面貌还是战斗力,均不逊于王键率领的边军第一混成旅,王陵基也因他的才华和实干,深受司令萧益民、参谋长包季卿的信任和器重。
  此次川滇之战,边军两个旅一明一暗、分头出击的作战计划早已确定,这一机密计划只在边军司令萧益民、参谋长包季卿、一旅旅长王键、二旅旅长王陵基四人出席的核心会议中研讨推演,对外一直严格保密。
  信心百倍的王陵基暗下决心,要和自己的学生王键比一比,可时至今日,部队距离前线还有近百公里,任何消息都没有从萧益民嘴里透露出来,这让王陵基心里很不踏实,非常担心参谋长亲自指挥的第一旅出现什么意外,所以到了内江就再也坐不住。
  烦躁中的王陵基刚要掏出香烟,看到德国驻华使馆首席武官布莱恩、驻成都总领馆武官夏普乐并肩而来,王陵基连忙上前打招呼,借此机会把两名满脸疑惑的德国军官领进指挥部,意外发现大厅中间已经整齐地摆放好会议桌和十几张椅子,正北面的宽阔墙壁上,挂上了硕大的川南军事地图,上面的几组红蓝箭头鲜艳夺目。
  王陵基一看就知道,这幅地图是在英国教会绘制的川滇交通地图的基础上,经川南各地哥老会弟兄提供详实资料,再由司令部参谋处多次丰富重新制作的,心里不由一阵激动,他明白从现在开始,全军就要进入临战状态,司令萧益民不再需要演戏给外人看了。
  两名德国武官原先就因为看不到萧益民的参谋长而有所怀疑,此刻似乎感觉到大厅中的肃杀气氛,顾不上客气,大步走到地图前面,聚精会神地盯着清晰标注敌我态势及各种符号的军事地图。
  萧益民已经换上了和普通士兵没两样的作战服,头戴橄榄色软式作训帽,身穿橄榄色军装,腰间紧扎两英寸宽的加厚帆布武装带,黑色的枪套和四个一组的黑色弹夹套,朴实无华,他钟爱的仿柯尔特1911式军用手枪的精致枪柄露出一半,小腿与普通士兵用橄榄绿布条打上整齐的绑腿,脚上穿的也是绿色帆布面的军用厚底胶鞋,整个人就像出鞘的利剑一样,与之前满脸笑容、到处演讲的政客形象有着天渊之别。
  “方舟,先坐下喝杯茶,彭师长他们很快就到。”
  萧益民还和平时一样,很自然地称呼王陵基的字,顺手给王陵基倒杯茶。
  王陵基连忙站起,双手接过茶杯,向地图前背对的两位德国军官努努嘴,萧益民笑了笑没说什么,坐下后扔给王陵基一支烟。
  守在四角的侍卫们一动不动,他们已经习空见惯,司令不需要警卫官兵做倒茶扫地的事情,只要他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反而是副官和参谋们需要做这些琐碎事。
  布莱恩几步回到萧益民下首坐下,恼火地盯着萧益民,用略带青岛口音的中国话大声抗议:
  “萧,你这个狡猾的家伙,差点儿让我一气之下跑回成都睡大觉,害得我们两个也和跟随而来的英法美三国军事观察员一样,每天除了欣赏你的表演,都在讽刺你和你的军队中度过无聊的时间,你却整天笑呵呵的,把我们当成了白痴,全世界都被你欺骗了……萧,你太阴险了,非常非常的阴险!”
  夏普乐也过来挥拳抗议,两个德国人恼羞成怒的样子,逗得满堂官兵哄然大笑。
  彭光烈正好带着麾下参谋长和几个团长进来,看到这个情景,连敬礼报告都忘了。
第113章
川滇之战(四)
  指挥部里,萧益民站起来请大家在会议桌旁坐下,警卫团长和骑兵团长等人立刻找到自己的位置,端正入座,几名陆军速成学堂毕业的机要参谋给大家端上茶,接着坐到后排打开记录本。
  会议桌距离大家比较近,墙上的地图也够大,所以不需要走近都能看清楚。
  萧益民走到地图前,接过参谋递来的指挥棒,向大家解释邀请两名德国武官旁听会议的理由,为之前的保密措施向大家略作解释,然后诚恳地致歉:
  “诸位,在此我需要向大家道歉,虽然这个瞒天过海之计需要我这么做,但我还是觉得对不起大家,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并非我不信任大家,而是我们的军队基本没有什么保密意识,难保不会被众多随军记者和滇军密探给泄露出去。”
  众人非常理解萧益民的本意,脸上的不虞之色一扫而空,剩下的全是跃跃欲试的兴奋。
  萧益民指向叙府西面岷江上游的犍为县城:
  “今天下午四点半钟,第一师周师长派联络官送来消息,我军右翼部队王键旅乘坐四百五十余艘木船,昼伏夜出,悄然顺江而下,在犍为城北三公里的向家坪码头登陆,于今日凌晨五点,成功合围驻扎犍为县城的滇军谢汝翼部一个营,并予以全歼!”
  满堂将帅忍不住鼓起掌来,他们知道拔掉滇军西线上的这颗钉子的重大意义。
  萧益民略微停顿,继续向大家介绍:“根据下午周师长送来的消息,我推断,这个时候第一师的先头部队已占领叙府西面二十四公里的李家场,盘踞在叙府城中的滇军谢汝翼部哪怕知道,也来不及做出调整了。”
  “此役滇军犯了个非常严重的错误,他们把七个主力团集中在叙府和泸州之间,隔江摆出一副决战的姿态,又因为滇军上下的轻敌,其后续增派的两个混成旅至今仍没有走出昭通地界。”
  “我们指挥部根据川滇边境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情况,以及滇军的行军速度估算,判定这两个旅滇军至少需要五天时间,才能全部进入战场,哪怕他们的先头部队抛弃所有辎重日夜赶路,到达叙府至泸州一线,至少也需要三天半至四天时间,何况川滇交界地区的电报线,已经被我们提前派遣的潜伏小队成功破坏。”
  彭光烈一听,激动地站起来:“司令,这么说来,我们完全来得及将滇军各部逐个歼灭?”
  “没错!彭师长,泸县之敌估计很快就会退到大江南岸,你们得抓紧时间才行,我们分析,在二十四小时之内,驻守泸县的滇军第十七团根本来不及撤退,他们是你的了。”萧益民笑道。
  “那綦江之敌呢?”二师参谋长陈经连忙问道。
  萧益民指向坐在末位的爱将唐五麟:
  “交给骑兵团解决吧,两百三十公里的奔袭对于步兵来说很吃力,没有四天时间很难到达,而且还需要考虑将士们的身体情况,但是对骑兵来说,也就一天一夜的事情,我需要二师以优势兵力,迅速拿下泸县,对泸州府的滇军李鸿翔部形成巨大压迫,把该部三个团死死牵制在泸州一线,为第一师和边军第一旅合击叙府的谢汝翼部争取足够的时间。”
  彭光烈和陈经等人都非常满意。
  第二师只有五千官兵,确实不宜分兵出击,如今萧益民把一切都算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妥妥当当,怎么不让他们心情舒畅?跟这样的长官打仗就是让人舒服。
  “报告!右路军急件!”
  值班参谋跑到门外大声报告,副官郑长泽连忙出去,接过信低声询问几句,立刻把信送到萧益民手上。
  萧益民打开看完,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提起指挥棒,一下就敲到犍为县南面的沐川县城:
  “诸位,右路军捷报,第一混成旅第一、第三团已经顺利拿下沐川县城,歼敌两个连,现已按预定计划,由旅长王键亲自率领,迅速向东进发,预计明日傍晚,与我军参谋长包季卿将军率领的、沿着岷江南岸潜行的第二团和两个直属营汇合,对滇军的辎重大营所在地宜宾县城发起突然袭击,截断叙府敌军谢汝翼部的退路,然后三个团掉头北上,与周师长率领的第一师对叙府展开猛烈夹击,力争在两天之内全歼该部敌人!”
  满堂将校惊喜若狂,终于看到了边军将士强悍的战斗力,在捷报的刺激下,将校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兴奋不已。
  萧益民示意大家安静,指着地图上的叙府提高了声音:“负责中路的第二旅任务艰巨,方舟兄,你们旅必须在明天傍晚之前,急行军一百零五公里,直插叙府北面的沙坪镇,与周将军率领的第一师一东一西发起强渡,不惜一切代价猛攻叙府,一定要让谢汝翼不能分兵南下支援宜宾县城。”
  “我相信第一旅的战斗力,相信包季卿将军的指挥能力,他们一定能在明天午夜之前消灭宜宾守敌,占领宜宾县城,紧接着挥师北上,夹击叙府之敌!等拿下叙府后,除第一旅留下一个团防守外,其他各部将会沿着大江南岸挥师东下,与第二师协同攻打泸州,只要再击溃泸州李翰祥部三个团,这场大战恐怕就要结束了。”
  萧益民放下指挥棒,回去坐下后示意参谋下发作战计划,点燃支烟,耐心地等候大家观看和讨论。
  半小时后,萧益民询问各部还有何疑问,是否存在困难?所有将校齐齐站起,激动地敬礼匆匆离开,大营外面很快传来尖厉的哨子声和马嘶声。
  由于不太熟悉地名,布莱恩和夏普乐并没有完全理解用中文书写的作战计划。两人再次跑到地图面前,对照地图指手画脚紧张地进行讨论。
  没几分钟,夏普乐毫不客气地把萧益民拉到地图前,两人把心中未明之处逐条提出,萧益民耐心地逐条讲解,一直到两人没有问题才回到座位上喝口茶。
  布莱恩沉思好久,还是忍不住问道:“萧,如何能保证你的第一旅如期到达宜宾县城?据我们所知以及地图上的标示,第一旅所走的线路几乎有三分之二的山路,你如何保障他们的行军速度?”
  萧益民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想了很久,说起训练的事情:
  “在长达两年时间里,我们的第一旅五十多次修改了自定的步兵操典,其中急行军一项,就先后修改十七次。经过数十次贴近实战的严格测试统计,第一旅各步兵团在两天时间内的全负重急行军距离,均能达到一百二十公里这个优秀的标准,而且都是山路行军,如果抛弃辎重轻装前进,他们的速度还能提高四分之一以上。”
  布莱恩和夏普乐目瞪口呆,两人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
  萧益民笑道:“我的朋友,有一点我非常自豪,我的士兵是全世界最能吃苦的士兵,我的军官是最有上进心和探索精神的军官,通常情况下,我仅说出一句表扬的话,就能让官兵们激动好几天。”
  “所以,我相信他们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圆满完成我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身上装备了来自德国和欧美各国的先进武器,还有我们最新制造出来的手雷和手榴弹,面对只有一个营十六门陈旧火炮而且毫无防备的滇军,要是不能完成任务,估计谁也没脸来见我。”
  夏普乐长出口气:“这一点我倒是相信,我亲眼看到过你的那些无知的士兵对你有多么的崇拜……萧,有时我觉得你就是个疯子,是为战争而生、为战争而活着的疯子!此战过后,恐怕你的大名要传遍天下,你也能非常轻松地获得四川所有军队的支持,因为你给他们带来了荣誉,带来了他们缺少的自尊和骄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1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