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凛然(精校)第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185

  “比如此次开战,受损的只是少数人,受益的重庆地区千万民众和整个四川啊!你能说小弟做错了吗?”
  刘老爷子击掌而叹:“小侄说得在理啊!”
  刘秉先神色凝重地低头沉思,久久没有动一动,刘老爷子看到二夫人在里间招手示意,便上前拉起萧益民走向内堂:
  “别管他,让他自己去想,我们爷俩喝酒去,听说你都七年了,今日方能一见,怎么样也要喝个疼快,哈哈……”
第132章
没有王法
  随着退到湖南、广东、福建等地的国民党反袁武装被剿灭,历时半年的“二次革命”以失败告终,大总统袁世凯终于能够腾出手来,大举撤换全国各省都督,天府之国四川成了袁世凯志在必得的省份,他再也不允许地方议会罢免中央委任官员的事情发生。
  袁世凯的手段非常强硬,他先是罗列罪名,把被灰溜溜赶下台丢了他面子的四川民政长张培爵、四川前都督尹昌衡投进监狱,一个月之内结束审判,“叛党魁首”张培爵被处以死刑,“贪墨军饷、中饱私囊”的尹昌衡被判刑九年,关押于北京陆军监狱。
  紧接着,袁世凯派遣心腹将领张毅赶赴四川,担任川康镇守使,企图通过张毅这个镇守使,堂而皇之地控制四川边军,进而配合四川都督胡景伊压制地方势力,彻底实现对四川的控制。
  或许是强大的北洋军在剿灭国民党武装过程中,显示出摧枯拉朽般的强悍战力,让袁世凯的野心空前膨胀;或许是四川都督胡景伊严格遵循他的命令,以令人惊喜的速度剿灭了熊克武部,显示出良好的全局控制能力和忠心,让袁世凯对胡景伊信心大增;又或许是四川边防陆军司令萧益民历年来在政治地位和军阶地位方面的一味退让,让袁世凯觉得萧益民不敢公开违背他的旨意……以上种种,使得袁世凯迫不及待地向四川伸出手。
  这中间还有个极为关键的因素,四川每年四千万的税收总额,一直是袁世凯馋涎欲滴的目标。
  要想把四川牢牢掌握在手里,除了掌握四川的军队之外,更需要削弱四川本土势力的巨大权力,再也不能出现四川议会撤换中央派遣的民政长这种公然挑衅中央领导权的行为。
  因此,袁世凯凭借剿灭“二次革命”的威严,罢免了中央参众两院五百多位国民党议员,分别以谋反罪、叛国罪等罪名枪毙其中七人,囚禁三十余人,随后解散议会再次重组,并诏令各省遵此执行。
  最后,袁世凯还在尚未重组的国家议会之上,设立了权力更大的“国家政治会议”,把身边一群心腹谋士和有功将领尽数安插其中,从而完成对国家政权的强力控制。
  可惜,虽然袁世凯期望很大,手段也很狠辣,但他还是低估了四川本土势力的反抗决心,低估了四川边军总司令萧益民的能力和智力。
  此时,前清所有的法律法规被推翻,新的国家宪法草案尚在修订之中,四川议会在一群留洋回来的精英议员的推动下,死死抓住这个漏洞,以“没有法律依据”为由,公开拒绝解散四川省议会,紧锣密鼓地开始修订一系列地方性法律法规,通过“四川省工商联合会”挑头,迅速成立自己的政党——中国民主党,于辛亥革命纪念日十月十日那天发表党章和宣言,继续掌控四川政局并享受执政的快乐。
  套用四川省议员们的一句玩笑话:既然没有王法,我们就辛苦一点,自己造出王法来用吧!
  相比之下,四川边防陆军总司令萧益民的做法要温和很多,接到袁世凯的电令后,萧益民立即回电,对中央派遣的川康镇守使张毅表示欢迎和支持,表示再次承诺全体边军将士拥护中央政府和陆军部的决定,将与镇守使张毅将军一起,同心协力,保家卫国。
  电报发出后,萧益民立即召开会议,很快拿出一系列对策,悄然撤销川康驻军在成都设立的办事处,并召开四川边防陆军最高军事会议,以书面决议的形式,将川康镇守使的行营设在康定。
  看似被动应对的萧益民,其实一直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年多前,他和参谋长包季卿、首席幕僚邹文翰等人就已经着手布局,为了避免迅速壮大的边防陆军成为众矢之的,萧益民通过巧妙的利益交换,将心腹将领王键部一万一千弟兄剥离出去,转为四川常设陆军师;在讨伐熊克武部之前,又将麾下将领王陵基的八千边军弟兄成功转入常设陆军序列,取代驻扎重庆的熊克武第五师的番号。
  其次,萧益民利用川康平叛之机,在扩编原边军祁洛部位四川边防陆军第一混成旅的基础上,果断扶持原边军“寿字营”彭措部,慷慨地向度日如年的彭措部提供装备和军饷,为彭措争取到四川边防陆军第二混成旅番号,包括彭措在内的一群将校得以晋衔晋级,并迅速征召三千余名彝、苗两族青壮,补足一个混成旅的兵员,遵照边军司令部的命令,占领富裕的盐井地区并长期驻守,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已实现粮饷自给。
  从最近彭措派人送来的报告和武器装备采购清单看,第二混成旅在边军司令部派遣的工作队支持下,逐渐赢得当地各族百姓的信任,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已经开始有余粮了。
  十二月二十日,袁世凯派遣的川康镇守使张毅才姗姗而来,边军司令萧益民率领麾下将校盛情迎接,礼节的隆重程度大出张毅意料之外:
  在雄壮的军乐声中,萧益民陪同张毅检阅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边防陆军三千将士,随后将张毅和他的三十余名侍从领到特别准备的精美四合院里歇息,晚上接着举行盛大的洗尘酒宴,四川各界头面人物均前来捧场,让张毅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连续喝了三天酒,张毅和他的随从们高兴不起来了,川康镇守使的行营设在苦寒之地康定。
  虽然祁洛将军的边防陆军第一混成旅就设在康定大营,康藏叛军不敢再去惹恼彪悍残忍的第一混成旅官兵,而且这个历来出美女的地方非常安全,可这一切与久处北京城中的张毅的愿望相差万里之遥。
  无论如何,这位公子哥都不愿意前往康定行营,最后找出个拙笨也非常实用的理由,继续留在歌舞升平的成都——因水土不服偶感风寒,需要在成都静养。
  萧益民对此深表理解,也非常关心,三天两头派人送去礼物,每周都抽出时间登门“探病”,送钱送药问寒问暖,表现得仁厚仗义,非常够朋友,弄得张毅和他的随从们只要提起萧益民,就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
  其实萧益民很忙,忙得连新年的例行巡视都取消了。
  德国工程师马克斯一行于圣诞节前返回成都,不但带回了大批特种原材料、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大批物资,还把老鲍尔斯一家也带到成都,开始恢复所有耽误下来的工作。
  朴实严肃的老鲍尔斯仅休息三天,就带上两位助手进驻铸造厂,指挥工人安装生产钢盔的生产线,并拿出自己精心设计的六种钢盔图纸和样品,与萧益民等将校进行反复研究,根据中国官兵的头型和萧益民的几点意见,迅速修改设计图纸,联合各部开始加工模具,老鲍尔斯郑重承诺:将在中国的春节前,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的钢盔。
  圣诞节期间,德国驻成都武官夏普乐在酒会上悄悄告诉好朋友萧益民,他将在三十天内卸任,工作交接完毕就要离开中国,返回德国前往德军总参谋部报道,与他接到同样命令的还有七名驻华武官,其中包括首席武官布莱恩上校,并敦促萧益民尽快落实前往德国军事院校学习的学员名单,最好能和他一起返回德国,如此一来,学员们的各种手续都能优先办理。
  萧益民立刻意识到,动乱不止的欧洲大陆就要燃起熊熊战火了!
  圣诞之后,萧益民迅速调整工作程序,推掉所有的应酬,取消例行的巡视,每天上午泡在兵器研究所和几个工厂里,下午到军校和司令部处理必须处理的军务,晚上回到家里逗逗儿子爱爱老婆,接着伏案疾书夜以继日,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思考和反复修改,终于写出了十八万字的军事专著。
  这本名为《现代军事装备与战术探索》的专著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其中关于“新式武器的出对现代战争的影响”一章尤为详尽,数年后被世界各国军事家一致称颂。
  由于60MM、81MM、100MM三种迫击炮的成功研制,以及欧美列强的装甲车辆研发速度突飞猛进,萧益民在探索性专著中,着重论述这两种新式装备的研发背景和现状,打击效果和装备运用的探索性战术构想,详尽地阐述履带式装甲车在战场上的战术运用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明确提出“迫击炮在现代战争中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这一崭新观点。
  萧益民在专著的最后部分大胆预言:
  三种中小口径的迫击炮将会成为现代化军队中的营连级火力的主要力量,将会在残酷的战壕争夺、火力压制与歼灭等局部战斗中,显示惊人的打击效果和深远意义;而钢甲履带式装甲车的大量运用,将会引发一场全新的军事思想革命,装甲车将凭借其坚固装甲、大口径密集火力、从未有过的突袭速度和灵活运用,有效摧毁一切现有的战场防御体系。
  一九一四年元月十六日,距离中国的新春佳节还有十天时间,萧益民将自己呕心沥血写出的《现代军事装备与战术探索》一书,赠给了即将离任返回德国的好友夏普乐。
  夏普乐对此非常感激,也非常重视,想起几年来萧益民那种近乎神一般的预测能力和高远的目光,夏普乐当即拉住萧益民,饭也不吃酒也不喝,要求萧益民把书中内容简要叙述一遍。
  夏普乐的中文水平有限,萧益民虽然经过几年学习,能够流利地用德语对话,但仍然无法用德文翻译这本严谨的军事专著,最后萧益民只好将书中内容,用两人平常交流的方式一章一章地说出来,遇到不明确的地方,往往是汉语、德语、英语连同手势一起用上,直到次日天色大亮,才堪堪让夏普乐理解书中的大部分内容。
  上午十点,萧益民把夏普乐和四川边防陆军司令部选送到德国深造的十二名年轻军官送到东码头,临别之际,萧益民不管激动的夏普乐是否相信,在拥抱告别的时候,仍然在夏普乐的耳边低声说道:
  “亲爱的兄弟,我没什么送给你,只有一本书,可是我相信,只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我的书就会给你们即将进行的战争带来积极的影响,其威力至少顶得上一个陆军师!”
  夏普乐毫不怀疑地点点头:“我深信!萧,你托付的事情我一定尽全力完成,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请求你不要把这本书对外公布,至少在两年内保守这一秘密,可以吗?”
  “当然可以!你是我的兄弟,德国是我们最亲密的合作者和好朋友,我愿意为增进彼此的友谊去做任何事情。”萧益民笑道。
  夏普乐终于松了口气,紧握萧益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第133章
危机来临前的应变
  民国第三年注定是个动乱之年,大规模的镇压战争刚刚结束,全国各地的局部动乱与武装冲突接踵爆发,而且大有迅速蔓延之势。
  河南绿林好汉白朗率先举起造反的旗帜,先是纠集数百名亡命之徒攻陷豫南各县,打出了威名,打出了一条生路,使得成千上万活不下去的贫苦民众聚集到白朗的战旗之下,对各县官府发起一波又一波进攻狂潮,仅一个半月的时间,高达五万余人的造反军就占领豫南至豫东南三十余座县城。
  面对官兵集结的围剿大军,白朗效法闯王李自成的战略战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五万余名形同流寇的大军,纵横豫东南至豫西上千里,所到之处均显示出惊人的破坏力,成百上千的官员和士绅人头落地,所有的公库和豪门望族被抢掠一空,河南地方军队和袁世凯派去镇压的一个主力师,对日行百里、战术灵活的五万余叛军竟然毫无办法。
  隐藏在江浙皖赣鄂粤闽各省的反袁武装经过数月的休养生息,似乎逐渐恢复过来,在国民党核心力量的暗中指挥下,开始对大军撤走之后的长江流域和粤闽两省各县城展开攻击,国民党各级首脑在幕后指挥的暗杀队,利用暗杀、爆炸、投毒等手段,频频刺杀效忠袁世凯的各省军政要员,全国各大报纸几乎每天都报道某某著名人物被刺杀身亡的消息。
  勃然大怒的袁世凯开始策划针锋相对的一系列暗杀行动,北洋军派驻各省的军阀先后行动起来,对国民党和反叛军展开声势浩大的搜捕和围剿,抓到就杀,绝不留情,几乎每一座县城的古老城头上,都悬挂着一排排血腥的首级。
  一九一四年的春天,就在这样一片腥风血雨中到来。
  位于中国西南的滇黔两省仍在频繁交战,已经壮大到三个师的黔军总司令鲁莽子所部,在萧益民秘密派遣的参谋小组帮助下,摒弃原有的正面对抗策略,采取了更为灵活的作战方式,避开滇军装备精良的优势兵力,不再纠缠一城一地的得失,喊出了“以消灭滇军有生力量为最终目的”的口号。
  黔军上下除保留五个装备精良的主力团用于机动之外,其余各部化整为零,对滇军驻扎的所有县城、中转站、交通要道展开神出鬼没的袭击,仅两个半月时间,就给滇军造成伤亡五千余人的惨重代价,迫使滇军放弃大片控制区,龟缩在贵阳至曲靖一线的县城之中,每天还要忍受不知何时飞来的子弹和手榴弹造成的死亡恐惧。
  就在滇军总部计划增兵贵州的时候,大理的一千五百余守军不堪忍受新团长的虐待突然反叛,滇西各地民众随之蜂拥而起,杀死省府派驻的各县官员,袭击各县驻守的滇军,抢夺武器弹药,焚烧县衙仓库,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租抗税运动。
  云南政府和滇军总部匆匆抽调军队前往镇压,由于镇压手段太过残酷,激起了滇西各地民众的一片愤怒,抗租抗税运动很快演变成多民族、多地区的暴力叛乱。
  在内忧外患的处境下,云南省军政两界不得不向四川方面妥协,主动提请恢复中断三个月的双边和谈,仅用一周时间,就在和谈协议上签字盖印,率先撤销遍布川滇边境地区的税务稽查站和军事检查站,以法规的形式承诺保护川商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并希望加强两省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中断一年之久的川滇商业贸易和各方往来,由此而恢复正常。
  与全国各省相比,四川人民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各地民众每每看到或听到报纸上刊登的全国性动乱和局部战争的悲惨消息,就会联想到自己身处的安宁环境,想到新政府的各种得人心的减免税政策,想到安宁的生活是这么的宝贵和来之不易,潜移默化之下,全省各地民众对新政府生出巨大的好感和支持。
  这一切正是萧益民和他的本土政治联盟最需要的,用冠冕堂皇的话说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用最实在的话说是:想要确保自己的权力不被虎视眈眈的袁世凯集团剥夺,想要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造福于子孙后代,就必须紧密地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奋力抗争。
  面临袁世凯政府越来越大的压力,四川各政治与军事势力空前团结,萧益民的政治地位和人格魅力迅速上升,终于在春节后召开的“中国民主党”第一届第二次全体代表会议上,被全票推选为副主席,由于主席张澜出国在外,代理主席职务。
  一九一四年二月十六日,萧益民在四千五百余名中国民主党党员的热烈掌声中,正式宣布就任副主席职务,四川民政长匡佑民、议会议长兼财政部长曾寿五等十五人,分别就任民主党第二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执行委员职务,中国的又一个地方性政党开始进入中外各界的视野,并随着该党的迅速发展壮大而愈加引人瞩目。
  为期三天的会议结束,萧益民立即以军政次长的名义,启程赶赴各地,视察川军各部。
  此行的安排极为巧妙,也非常耐人寻味。
  萧益民的第一个视察对象,是司令部设在成都东郊大营的川军第三师孙兆鸾部,接着前往司令部设在内江的川军第五师王陵基部、总部设在万县的四川陆军第一军周俊部、司令部设在叙府的川军第四师王键部、司令部设在乐山的川军第二师彭光烈部,最后才是边防陆军的雅安基地。
  这么一大圈走下来,耗费了四十多天时间,轻车简从的萧益民每到一处,民主党各地党部和商会都给各部将士送上丰盛的慰问礼物,陪同萧萧益民检阅部队。
  萧益民在每一个部队都发表激情洋溢的演讲,并与各部将校召开军事会议,详细分析全国局势和四川周边各省的军事现状,提醒大家必须严格训练部队,随时做好战争的准备。
  除了必不可少的检阅、演讲和高级军事会议之外,萧益民在各部军营停留的每一天,都会以普通一兵的身份,跟随基层官兵一起出操,一起训练,兴致来了还会与官兵们比比枪法,赢了哈哈大笑,输了老老实实按照赌约受罚,严守承诺从不含糊。
  遇到士兵的大胆挑战,萧益民只要时间允许就立刻迎战,不是背起步枪来个全副武装的五公里越野赛,就是戴上护具玩真的——端起流行军中的木制包头长枪拼刺杀。
  萧益民的平易近人与高尚品德,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尚武精神,深受各部官兵的赞扬和拥戴,也获得了各部军官的钦佩与崇敬,仅四十多天时间的视察,为萧益民提供了一个个与普通官兵交流和生活的机会,也为他带来了崇高的威望。
  返回成都已是四月八日,萧益民没有休息,立即出席四川省工商联的年度会议,听取各行业商会的总结与计划报告,与大家一起商讨解决四川工商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未来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应对措施。
  会议的最后一天,萧益民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大家通报了各种进口商品和工业原材料普遍涨价8%—30%的重要消息,明确告诉与会代表:
  由于欧洲的大面积动乱和世界性战争的可能发生,未来四年之内,欧美列强的主要精力将放在欧洲,绝大部分进口原材料和机械设备,将会出现世界性的持续涨价,所以,四川工商界必须齐心协力,严防日本与列强控制四川出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牢牢掌握出口商品定价权;
  在危机到来之前,尽快建立自己的银行系统,杜绝周边各省毫无保障的各种货币流入;集中资金,加快建立綦江钢铁厂,鼓励各地兴办矿山和冶炼厂,最大努力降低原材料价格急速上涨带来的危害,甚至可以引进欧美各大钢铁企业的技术和资金,在政府参股的前提下联合办厂,以便发展四川的煤炭和冶炼工业;设立专门奖励基金,以鼓励技术模仿和发明创造……
  萧益民的专题报告,给四川工商界带来巨大的震动和积极影响,也为他树立了一个个外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1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