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0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9/1395

  说罢,哈康七世便带着吉斯林来到书房,亲笔撰写命令书,以国王的名义让吉斯林进行应对战争的准备。
  “我最尊敬的陛下,时间紧急,我先告辞了。”吉斯林见目的达到,向哈康七世恭敬地行了一个礼后,大步离去。在离开宫门的瞬间,他的脸上浮现得意的笑容。
  按照希特勒和海德里希新制定的吞并挪威的计划,一切都执行得有条不紊。挪威的战车,注定将搭上日耳曼的轨道。
  送走吉斯林后,哈康七世立即叫来侍从官,命令把挪威国家银行里的所有黄金白银装车运到王宫,并且下令尽快把王宫里的珠宝、名画和古董装车,随时等候出逃命令。
  ……
  同日下午三点,英国伦敦,唐宁街十号。
  “这段时间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昨天我们刚刚给印度的穆斯林承诺,允诺战争结束将给穆斯林独立的机会,今天懦弱的丹麦人便不放一枪选择了投降,希特勒离挪威又近一步,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英国首相张伯伦看着会议室里的众人问道。
  “首相大人,我们必须先发制人,抢先在德国人之前占领挪威,切断德国的铁矿石通道,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还要占领瑞典的铁矿石产区,彻底的断绝这个德国人最主要的铁矿石来源。”大腹便便的海军大臣丘吉尔沉声答道。
  张伯伦点点头,转头问陆军大臣霍尔·贝利沙:“爵士,与法国人一道组建远征军的两个师准备好了吗?”
  霍尔·贝利沙道:“随时都可以上船出发,不过现在倒是法国人那边有些迟疑不定,根据情报部门得到的消息,德国人极有可能在下个月对法国发起进攻,法国人显得很犹豫!”
  国防协调大臣查特·菲尔德勋爵道:“叫他们尽可放心,联军在挪威登陆,德国人自然会出兵挪威,他们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铁矿石通道被切断,届时德国人的兵力必然北调,法国本土面临的压力会小许多。”
  这时,英国军情六处处长休·辛克莱将军走进会议室,手里拿着一份急报。
  陆军大臣霍尔·贝利沙接过电报看完,连忙站起向张伯伦汇报:“首相大人,布莱切利园成功破获德国最高统帅部发往其北部驻军的几分电报,根据阿兰·麦席森·图灵博士破译,几分电报都包含有特定的词汇‘挪威’,由此证明,德国军队已经做好准备,随时都有可能开进挪威,我们不能再犹豫了!”
  “可是……”
  张伯伦苦笑着摇头:“其实我早就知道进占挪威的重要意义,但挪威是中立国,我们这样进攻一个中立国,与德国人有什么两样?一旦不宣而战侵入挪威,我们将在国际舆论承受巨大压力。”
  “首相大人,请不要忘记,我们已经丢失了前后两支东方舰队,丢失了沙捞越、缅甸和海峡殖民地,马上又将面临丢失印度、波斯乃至整个中东的危险……如果我们再不主动出击,放任挪威被德国占领,帝国民众的忍耐力将到达极限……”
  丘吉尔挺着大肚子站起来,义正词严地说:“最坏的情况,我们击败德国后,赔偿挪威人一些战争赔款,届时这笔钱将会由德国人支付,完全不需要我们出一个先令,至于说舆论,日军悍然入侵我们在东南亚领地的时候,何曾顾及过这些?今天早上德国进占丹麦的时候,想到过舆论压力嘛?”
  张伯伦终于打定主意:“好吧,温斯顿,如你所愿,马上去制订作战计划,越快越好!”
第1727章
雏鹰展翅
  三月二十七日,北部湾。
  南华海军第一航空战队旗舰“青城”号航空母舰,在海面上划过一道清晰的弧线,逐渐将舰艏迎向从南面海洋上吹来的西南风。
  环绕在“青城”号航空母舰周围的两艘轻巡洋舰、四艘驱逐舰和两艘补给舰,紧密伴随旗舰做同向运动。
  在航空编队前方,一只庞大的潜艇编队正乘风破浪,向着遥远的天际高速行驶。
  路程光恋恋不舍地放下望远镜,对安毅说道:“虽然明知道卖出去的都是老式潜艇,但一下子没了七十八艘总排水量高达七万吨的舰船,我这心里还是空荡荡的感到难受!王腾啓那孙子没少到我这儿来闹,被我堵回去了,若不是各船厂的二十六艘新潜艇入役,估计他还得到海防港堵我……”
  王腾啓是南华海军潜艇舰队司令员,海军少将军衔,安家军的老弟兄,当年跟着路程光转到江防部队,将江防舰队的艇长、舰长干了个遍,是鄱阳湖舰队八千吨重巡“蒙恬”号的第一任舰长,南华海军成立后,又担任“荣誉”号战列巡洋舰舰长,去年海军潜艇部队成立,被任命为海军潜艇司令。
  “告诉他,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把旧的潜艇卖出去,哪里能够腾出基地来容纳新舰?而且这批潜艇咱们从远东海军购得,转手一圈利润翻了十倍,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买卖划算?”
  安毅说到这里,将望远镜交给身后的沈凤道,对路程光说:“虽然不知道德国人会用什么办法把这些潜艇开回欧洲,但可以想象,一旦这批潜艇回到德国,以德国人对潜艇战术运用之精妙,英国人历经数百年在大西洋构筑的霸权将会出现崩溃,世界格局也将因此产生重大转变!不过,这正好把迅速武装起来的美国拖入战争的泥潭,使其无法利用欧洲战事投机赚钱!”
  现在的安毅心态终于恢复正常,没有再担心美国会倒向德国、日本等轴心集团了,因为美国正在大踏步地走向战争。
  根据情报,英国东方舰队在印度洋溃败后,美国总统罗斯福终于忍耐不住,开始对陆海军领导人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持有孤立主义思想的海军部长查尔斯·爱迪生、海军作战部长威廉·莱希、陆军部长亨利·伍德林、参谋长马林·克雷格被撤换,分别以弗兰克·诺克斯、哈罗德·斯塔克、亨利·刘易斯·史汀生和小乔治·马歇尔进行替换。
  新人新气象,海军作战部长、海军上将哈罗德·斯塔克上任后第三天,便到国会提出为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军舰队拨款40亿美元的要求,迅速得到参众两院的批准,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美国海军舰队规模将扩大70%,或者说将增加257艘舰船,包括一些更大更快的战列舰和二十七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的膨胀将无可避免,与野心急剧增大的日本海军的碰撞相信很快就会展开。
  陆军方面,由于日军对南亚次大陆的攻击,美国人担心日本占领印度后,会把两亿印度人武装起来作战,那对美国太平洋防务而言几乎是灾难性的,因此,在年初刚刚通过8.53亿美元的陆军预算后,新扎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再次向国会提出新的拨款议案,罗斯福为此甚至亲自出席国会会议,要求为陆军补充7.32亿美元军费,这样的数额可以把美国正规陆军的人数提高到25.5万人,并且购买75.5万人预防性动员部队的装备。
  参议员们对美洲大陆的安全普遍出现担心的态度,未对议案设置任何障碍,反而进一步提出把正规陆军一举增加到28万人满员额度,众议院方面也对这一议案迅速表示同意。
  到前天德国人用伞降的方式仅仅用四小时便占领丹麦,美国人敏感的神经再次受到强烈刺激,马歇尔将军又提出建立33.5万人正规军的要求,而国会竟然投票将其增加为37.5万人,同时还一口气把整个陆军部的拨款提高到近30亿美元,其中大量资金用于紧急订购和制造新的设备,以扩大军工生产的工业力量。
  可以说,美国虽然未宣布进入战时体制,但其庞大的工业体系已经开始全面动员,美国作为盟国坚强后盾的作用正在逐步得到体现。
  “说起来真不可思议,英国海军那么庞大的一支舰队,比起我们整个南华海军舰队恐怕还要强大,但竟然连日本海军的面也见到便被全面摧毁!以航空母舰为主体的海军编队,正在迅速成为各海军强国发展的潮流,而我们正好处于这潮流浪端!”路程光看着正在缓慢转弯的“青城”号,有些感叹地说道。
  “经此一役,我想不管是谁都会猛醒,这正是我们南华海军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航母的主要原因!说来也真够幸运的,老的以舰炮相互对射为主的海战模式,我们并不熟悉,要想真正掌握,起码得花五到十年时间,不过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新的围绕航母为主的新的海战模式,如今才刚刚起步,这正是我们可以迎头追赶的地方!我想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成就海军大国的梦想将在你我手里实现……”
  说到这儿,安毅看了看舰桥下面的甲板跑道,问道:“例行训练该开始了吧?”
  “时间差不多了!”路程光看了看表,示意传令兵进行训练前的最后准备。
  “青城号”号航母宽阔平整的飞行甲板上,整齐地排列着二十一架海军战机,其中前面六架机身紧凑、体积较小的战机正是F1—B型舰载战斗机,这款舰载战斗机整体性能比起第一款舰载战斗机F1—A型有较大的提高,与空军装备的A27战斗机不相上下。
  叙府发动机研究所研发的双排星型1600马力发动机为战机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使其可以携带一枚500公斤级炸弹进行俯冲轰炸,同时密封油箱与冷却器部门装有护甲,并采用液压起落架以增加灵活性及强度,能令起落架呈九十度直角内折入机翼之内。可折叠机翼布置偏低,这样降落时会更加稳定。
  中间七架战机体积相对F1—B而言要大许多,这便是南华海军的S1俯冲轰炸机,这款轰炸机延续了安家军战机皮坚肉厚、火力强大的优点,拥有一门25mm机炮和两挺7.68mm口径航空机枪,无线电员座位上还配有一挺装于活动枪座上,可向后射击的12.7mm口径机枪。S1俯冲轰炸机的主要武装是挂在机身中心线下方的一枚不超过800公斤的重磅炸弹和每侧机翼下的各一枚250公斤炸弹或深水炸弹,机腹炸弹悬挂在一个A字型挂架上,投放时,挂架向下伸出,以防止炸弹在下落时撞到旋转的螺旋桨。
  最后八架体积最为庞大的是新定型的T1鱼雷轰炸机,它采用14气缸双排星型1600马力发动机,与F1—B和S1一样,拥有可折叠机翼,流线型坐舱配备有防弹玻璃,机身的防弹装甲强大,除了搭载一枚1288公斤的航空鱼雷之外,还可装载一枚1000公斤级或四枚250公斤级炸弹,而襟翼配备减速板设计加上煞车减速板,使得T1鱼雷轰炸机可以拥有和S1俯冲轰炸机一样的俯冲攻击能力。
  整个航母编队很快迎着风向完成了转向,强劲的海风席卷过“青城”号,将右舷舰岛顶上的信号旗刮得猎猎作响。
  伴随着一声巨大的汽笛轰鸣声响起,新的信号旗升了起来,身着黄色反光马褂的起飞指挥员,与身着蓝色反光马褂的甲板工作员,在甲板上忙碌起来,前面七架F1—B型舰载战斗机电机成功启动,螺旋桨飞快地旋转起来。
  又是两声汽笛轰鸣传来,横在待命机群前方的一面防风格栅被放了下来,从南面海面上吹来的大风,总算能够毫无阻碍地扫过飞行甲板。
  与此同时,机群最前排中央的那架F1—B战斗机,被几名甲板工作员小心翼翼地往前推动了一段距离,机轮贴到甲板前方的一道红线上。
  很快,顶着海面吹来的大风、半蹲在这架战斗机右前方的一名起飞指挥员,向F1—B座舱里的飞行员打了个手势:手腕在空中转两圈,再以两个手指朝向自己的眼睛,表示要飞行员报告发动机转速。
  飞行员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表示转速达到起飞标准。
  起飞指挥员点点头,竖起大拇指表示“了解”,便开始用力挥舞手中的信号旗,向舰岛上部的航空舰桥打出了“请求起飞”的旗语。
  连续三声汽笛响后,最后的信号旗升上了桅顶,这表示起飞工作全部就绪。
  机翼上漆着蓝色飞狐标志的F1—B战斗机开始在飞行甲板上滑行,一眨眼工夫F1—B战斗机便脱离了前方具有十二度倾斜角的甲板,在海面低飞一段后升到了半空中。这一幕看起来惊心动魄,因为那条红色起飞线距离甲板前端,也就只有八十米的距离,这样的起飞距离对于一架陆基飞机来说,无疑是太短了,也只有特殊设计的舰载机才能达到起飞要求。
  第一架F1—B战斗机成功升空后,立即在高空中向右转向,在“青城”号上空盘旋。
  紧随第一架战斗机之后,第二架、第三架、第四架……一架又一架飞机接连从甲板上滑跃而起,同样在“青城”号上空盘旋,与先起飞的战机结成作战编队。未最终完成的编队,继续一圈又一圈地盘旋,等待后续机加入。
  “青城”号上空的战机编队越来越大,相应地,母舰甲板上的飞机越来越少。当甲板上的最后一架T1鱼雷轰炸机从跑道上冲出,斜斜地飞上蓝天的时候,位于甲板前端右舷的起飞指挥员终于站起身,向母舰舰桥打出旗语:“起飞作业完成……”
  航空舰桥上,安毅看完整个起飞过程,微微点了点头:“不错,各个步骤非常流畅,看得出来,海军航空兵们很努力。”
  路程光叫过一旁的计时员,看完后脸色严峻:“还没做到尽善尽美,起飞二十一架战机,日本人的成绩是十分钟,而我们却花了十一分十二秒,足足比日本海军多了一分十二秒,看来我们还得继续研究节省时间的办法!”
  “事情不急,慢慢来!”
  安毅安慰道:“不同于日本人已经有了十多年不间断的摸索,咱们的海军航空兵毕竟是初创,片面要求速度是不现实的。而且我们设计建造的新型航空母舰将配备弹射器,部分舰载机可以通过弹射的方式升空,这样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是啊,我也知道事情急不来,可眼见着日本海军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发威,而我们却无所作为,心里便忍不住一阵着急!”
  路程光说到这里,遥望殿后的T1鱼雷机在空中盘旋,终于进入编队,当即下令:“立即清理甲板,准备放飞第二波战机!”
  天空中,六架F1—B战斗机、七架S1俯冲轰炸机、八架T1鱼雷轰炸机组成的攻击波终于完成编队,在转向目标前,先以整队进场的姿态,浩浩荡荡地通过了“青城”号航空母舰上空。
  舰员们纷纷挥转起了军帽,祝福航空兵们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一切顺利。
  汽笛再次鸣响,桅杆上的旗子降了又升,“青城”号的飞行甲板上再度忙碌起来。
  位于飞行甲板中轴线前后的两座升降机,开足马力上下运动,将已经在机库中装好弹药的剩余十架战机送上甲板。
  最先送上的是四架O1舰上侦察机。O1侦察机装备有领先这个时代的先进雷达探索及侦测、反电子系统,雷达的侦测距离扩大到400公里,可以及时将侦测的讯号传递到舰队指挥部,以便于利用舰船上的电子计算机,查探敌人的动向。同时,O1舰上侦察机还具有电波干扰功能,一旦根据敌人的电波频率进行干涉发射,四百里海域将中断联系,这对发现己方机群及战舰的敌军侦察机而言,无疑是致命的。
  O1侦察机的武器系统为机头的12.7mm口径航空机枪及机腹下备弹十枚的火箭弹发射装置,乘员四人,分别是飞行员及三名电子工作人员。
  最后登场的是F1—B战斗机、S1俯冲轰炸机和T1鱼雷轰炸机各两架。这些战机一上甲板,就被推到起飞线前,在后面的战机送上甲板之前迅速放飞。
  天空中的第一波战机编队已经顺利抵达航母编队左方四海里的训练海域,在这片海域有作为标靶的木制一百吨机船七艘。机船由无线电遥控驱动,彼此间隔一百五十米左右,以近二十节的速度,由北向南航行。
  首先是S1俯冲轰炸机呼啸着从两千米的空中,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向下俯冲,在距离海面三百米处时投掷下航弹,领衔的第一架S1投掷的炸弹就准确命中目标,落在最后面的机船被准确命中。
  由于采用的是陶瓷训练弹,里面装的是白色的面粉,炸开时腾起一片白雾,将弹着点的整个机船的中部包围起来。
  在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内,发起攻击的所有俯冲轰炸机都投弹完毕,投下的十四枚“炸弹”,命中了十枚,其它都成了近失弹。
  安毅从望远镜里看到五艘白茫茫的机船,不由笑了起来。路程光也对高达71%的命中率感到满意,毕竟轰炸的目标很小,而且速度很快,能够在这种情况下把握提前量直接命中目标,飞行员的经验和判断极为关键。
  随后,俯冲轰炸机又进行了一轮投弹,这次竟然是十四发十二中,命中率竟然提高到85%,路程光脸上绽开了笑容,决定回去后好好嘉奖一下这些飞行员。
  接下来是T1鱼雷轰炸机的训练。
  不同于时下的鱼雷不具备导引功能,在发射之前必须先行设定鱼雷航行的方向与深度,发射之后鱼雷会持续前进直到受到物体影响而引爆或者是动力来源用尽而沉没,叙府研究所研制的最新Ⅳ型航空鱼雷,已经具备自我导引与追踪目标的能力,由电磁及声纳综合制导,命中率极高。
  但是,这样具有智能追索功能的鱼雷,一枚造价在五万美元以上,用来作为练习用弹肯定不行,而且也不利于培养航空兵们的技战术素养。因此,练习用的是II型航空鱼雷,它依然采用铝合金制高压气瓶,战斗部重量为50公斤,鱼雷速度30节,最大射程仅为可怜的1000米。
  采用这种鱼雷的好处就是反复使用,所需要的仅仅只是为气瓶重新加装压缩空气而已,并且弹头也装载的是面粉,标靶船可以反复利用。正是因为如此,海军航空兵们才能一次又一次地使用实弹进行攻击。
  此刻七艘高速行驶的机船,已经支起了防雷网。防雷网装在自动控制的伸展臂上,由电动控制,尽管T1鱼雷轰炸机挂载的II型鱼雷的战斗部内,装填的是面粉,但是为了避免鱼雷的撞击,同时也为了能让鱼雷能反复使用,以免其有所损坏,所以仍需要挂上防雷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9/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