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0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6/1395

  安家军在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境内修建的一百五十六座军用机场,在今天早上全都派上了用场。
  四点三十五分,两千一百架轰炸机、一千架战斗机轰鸣着,从机场陆续起飞,各大队、各中队的飞行员们,通过高空的飞艇雷达引导,扑向一个个打击目标。一个又一个轰炸机群,像移动的乌云一样,快速地飞向苏军的各个战略要点。
  参与行动的轰炸机,包括B1水平轰炸机、B2俯冲轰炸机、B4四发超远程轰炸机、Q1和Q2强击机,其中第一波打击机群要在进攻开始的时候,全部摧毁苏军的飞机,最好的情况就是敌机都停在地面上。这些轰炸机将携带了杀伤力巨大的高爆弹、子母弹和可怕的凝固汽油弹,以确保对机场的打击效果。
  第二波机群的任务是轰炸苏军的指挥部、军营、港口、弹药库、燃料库、坦克和汽车的停放场地,还有连接各部队驻地的交通枢纽,例如火车站、桥梁等等。第三波机群,则是伴随地面行动的强击机群,利用强大的Q1、Q2强击机,以泰山压顶之势,歼灭边境线一侧的苏军,让地面部队快速推进。
  此外,战略轰炸机群将在A27战机的保护下,阻断连接高加索山脉南北的铁路和公路,炸毁里海沿岸的连科兰、巴库、马哈奇卡拉、基罗夫斯基等城市的港口设施,阻断苏军的增兵线路,瓦解苏联海军的海上运输及舰炮威胁。
  新京总参谋部作战室,房间里一片寂静,总参谋部和海陆空三军将领,全都目不转睛地望着安毅。
  五点过五分,作战部部长沈子凌少将从电台前站起来,小跑到安毅身边,报告道:“主席,第一波打击机群已经接近各自目标机场,第二波也将在几分钟内抵达各自目标上空,请指示。”
  安毅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经过长时间战争的考验,再加上雷达及无线电技术的进步,现在安家军空军的指挥协调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因此他并没有感到多惊奇,他抬腕看了看表,轻轻地说了两个字:“开始。”
  顿时,南华最高统帅部大厅及前线各司令部、指挥部里,同时打破了寂静,作战命令迅速传达到第一线。
  此时的土库曼和阿富汗地区,天色已经微亮,大地灰蒙蒙一片。
  “轰隆隆……”
  突然,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寂静的四野万炮齐鸣,整个迷蒙的天地间,到处都是橘红色的快速闪光,亮黄色的一道道光芒飞速地向着空中冲去,在飞行一段距离后,几秒钟内国境线另一边苏军布置的阵地上,就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闪光。
  东方天空的亮色,完全被数万门大小火炮的闪光给淹没掉了。
  大到150mm、120mm口径的重炮,小到81毫米、6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此时一起向国境线另一边射击。
  由二炮部队划拨到各作战单位的150mm口径加农炮,轰击的是十几公里、二十几公里外的纵深目标,步兵炮、榴弹炮和迫击炮,轰击的则是国境线另一边几公里、一公里,甚至几百米处的目标,那些事先被侦察机及高空雷达侦查到的苏军防御工事、临时观察哨、机枪地堡、沙袋炮位,全部都陷入一片火海中。
  距离国境线较远的地方,不断闪烁着半球形的光斑,此起彼伏,那是150mm加农炮的炮弹在十几二十公里外爆炸时发出的闪光。
  就在苏军阵地上一片腥风血雨,部队处于崩溃边缘之际,波斯境内苏军匆匆建设而成的各大军用机场上空,也几乎同时落下了如冰雹般的密集炸弹。
  尽管早就知道安家军在国境线另一侧,但此时从中亚地区撤回来的苏军,一只脚已经踏到了祖国的土地上,原本的担忧与恐惧一扫而光,心中开始期待回国补充足够的兵力和装备后,再次与安家军一较高低。同时,现在天色还早,距离起早操还有二十五分钟时间,几乎所有的人都还在抓紧时间补觉。
  因此,这会儿几乎全部机场的苏军飞行员和戍守机场的步兵们,都是从被窝里被炸出来的。
  外面突然发生剧烈的爆炸,还未从惊天动地的响声中反应过来,巨大的气浪直接冲破了临时充作机场宿舍的波斯小学、中学教室的窗户玻璃。那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苏军飞行员和步兵,随着剧烈的抖动,从床上滚落地下,他们有的吓得全身瑟瑟发抖,趴在地上不敢动弹,有的大声喊叫着找裤子和袜子,有的索性什么也不穿,顺手抓起衣裤就往外冲。
  德黑兰城北的军用机场,有一个苏军政委,遭到轰炸后只穿着根短裤冲出宿舍,边跑边大声喊叫:“集合!快集合!有苏维埃的敌人在搞破坏!那些可恶的波斯人,把我们的弹药库给引爆了!必须把他们全部送上绞刑架,一个不留地绞死!”
  “政委,这不是破坏!”
  一个中尉军官把他扑倒在地上,躲过四处飞溅的玻璃,指了指天空:“看,中校同志,这不是我们的弹药库爆了,而是敌人在利用战机轰炸我们!”
  “轰炸?!这怎么可能?”
  政委呆了一下,随即大声喊叫:“渎职,这是严重的渎职行为,我们的边境和防空部队是干什么吃的?不行,我要向全俄肃反委员会举报,把这些渎职者通通送上契卡的审判席!”
  这位靠举报起家的政委正起劲地大喊大叫着,一坨冒着火的玩意儿旋转着摔了过来,直接落到了这名政委的身上,从脑袋到下体,整个身子被砍成了两片,腥臭的血肉汁液,夹杂着内脏飞射而出,将旁边那名军官淋了个彻头彻尾。
  原来,飞来的是一段残缺不全的螺旋桨,由于巨大的冲击力,这片若锋利砍刀一般的螺旋桨成为了杀人的利器!
  ……
  陆地进攻中,安家军各条战线几乎都采用中心开花、两翼突破、钳形攻击最后全线合围的战术,以消灭苏军及新疆军的有生力量。
  里海东南岸,第一坦克集团军以下辖的第一坦克师,由加桑库利直插托尔卡曼港,第二坦克师则由克孜勒阿特雷克向阿格加莱攻击,吸引边境线一带苏军的注意力,第三坦克师由右翼急速攻向莫拉韦塔佩,攻占通往马什哈德地区的山口要隘,并与左翼军会师于科尔德库伊与戈尔干一线,将拱卫此地的苏军一个师包围并彻底全歼,为下一步进攻扫清障碍。
  马什哈德一线,第二坦克集团军第四坦克师,由阿什哈巴德快速通过科彼得山口与霍罗桑山口,顺着公路迅速进占古昌,第五坦克师则由三年前波斯政府与苏联政府联合勘址准备连接马什哈德与捷詹的捷詹河谷平原地区,占领边境城市萨拉赫斯和莫兹杜兰,截断马什哈德地区苏军的南逃之路。
  其余各条战线,均按照预定作战计划,杀进波斯和印度境内,数千公里的边境线上,枪炮声不绝于耳。
  从去年到今年,苏联大力发展武器装备,根据从基洛夫城缴获的远东军坦克,也研究出了T34型坦克,但是苏军士兵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排山倒海的机械化大军。
  进攻发起时那一波近乎于“变态”的炮击,已经让大多数苏军士兵想起了在中亚经历的惨痛一幕,一个个都快精神崩溃了,虽然有少数人鼓起勇气,趴在战壕里端着步枪,朝着迎面开来的坦克和装甲车开枪,但是更多的官兵已经没命地掉头逃跑了。
  不管是哪一个作战集群的安家军官兵,几乎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冲在最前面担任攻坚及掩护任务的坦克兵们,此时一个个热血沸腾,他们坐在拥挤幽暗的坦克舱里,置身于轰鸣与震动之中,脸贴在小小的观测镜上,瞄准前方的苏军士兵,一下一下地进行点射。
  I式通用机枪(MG42)杀人的效率极高,随着枪口火光不停地闪烁,那些亡命逃跑的苏军士兵,一个一个地扑倒在地。
  安家军的机械化军队,轰鸣着从波斯、印度境内的村庄旁边开过,一边猛烈扫射、开炮,坦克上的大喇叭一边用俄语及汉语高声喊着:“苏军(新疆军)士兵们,你们已经被我们包围了,放下武器投降吧……我们是安家军,在中亚地区曾多次交手,我们的战斗力怎么样你们心里很清楚,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了……你们选择抵抗或者逃跑是极为不智的行为,知道吃了败仗后回到后方会有什么灾难性的后果吗?你们会被契卡关起来,投进集中营统一被枪毙……与其那样,还不如现在就选择投降,戴罪立功,等待战争结束才慢慢想办法……我们安家军优待俘虏……”
  大喇叭不停地喊着,但是勇往直前的坦克兵们,仍然毫不客气地开炮,将那些试图进行反抗的碉堡、要塞一一摧毁,并用通用机枪扫射前面奔逃的苏军士兵。
  坦克和紧随其后的装甲运兵车头顶,Q1和Q2强击机不断地呼啸而过,扑向前方纵深战场,扫射那些聚集在一起的敌人,若是发现战壕和壁垒,立即拉着凄厉的尖叫,高速俯冲下去,投下几颗航弹,接连掀起一道道直冲云霄的黑色烟柱。
  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一路轰鸣着,如同潮水一般,从波斯和印度人的村庄旁边开过。那些头上戴着头巾、身穿紧身上衣和喇叭形长裙或者穿是印度人特有的纱丽裙的女人们,大声尖叫着,脸上带着恐惧的表情,四处寻找地方躲藏。
  许多屋子旁边的牲口栏,在炮兵操纵的火炮及空军投掷的航弹先后打击下夷为平地,牛、马、羊在田野里没命地跑着,很多被坦克、装甲车直接撞死,然后从上面碾过去,留下一条条长长的血痕。
  坦克和装甲运兵车过去后,后面跟进的运兵卡车蜂拥而至。
  坦克及装甲部队的任务,只是向前不断推进,而步兵们的任务,就是清剿这些村庄和城镇。那些事前就接受了任务的运兵卡车,在村子及镇子外一停,从车厢里跳下十来个士兵,手提着冲锋枪、机枪,还有上着明晃晃刺刀的自动步枪,猫着腰从两侧包抄,开始逐条街巷地进行检查,搜索残余的苏军部队。
  由于苏军及新疆军入驻后迅速推行的肃反及镇压行动,各个地方的民众都遭受了惨烈的洗劫,民众怨念很深,积极出面配合,因此,对苏军及新疆军溃兵的搜查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没用多少时间,当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前线各处,安家军官兵已经押解着大群大群的苏军俘虏,向指定的俘虏集中点汇拢。
  那些苏军官兵,到了地头后一个个蹲在地上,黑压压一大片,这些人脸上都被战火和硝烟熏得黑漆漆的,就两个眼珠和微微张开的嘴巴里的牙齿泛着白光。
  由于再次遭受惨败,好不容易由进军阿富汗、波斯和印度恢复的士气,再次跌落到低谷,每一个人的脸上全都是沮丧、惊愕、恐惧、屈辱或者麻木的表情。
  一辆装甲车停在人堆边,一位皮肤微黑、明眸皓齿的女兵拿着扩音器,用俄语及汉语大声说道:“同志们,你们解放了!接下去你们将被送往中亚及蒙古地区,接受劳动改造。只要在改造期间,表现良好,你们不仅可以吃饱穿暖,甚至还可以领到工资,有机会成为南华的公民!你们不知道,在南华有上百万斯拉夫人,其中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就有近十万,你们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当然,若是你们想回国,我们也会安排你们偷渡回苏联,我们在里海的造船厂,建有几艘两千吨级的潜艇,可以在里海西岸任意地区登陆,保证你们不会被发现。当然,在苏联境内出问题,我们就无能为力了……”
  在女兵讲解的同时,天上的战机仍在呼啸着掠过低空,两边的坦克、装甲车、汽车、挎斗摩托、摩托履带车、骡马队,正在如潮水一般涌入波斯和印度的土地,远处不断有爆炸的闷响传来,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浓重的硝烟味、焦糊味,还有瘆人的血腥味。
  女兵继续讲解政策:“同志们,该说的我已经说了,现在,你们要把隐藏在你们中间负责政治思想及监督工作的干部挑出来……不用担心,你们不会有任何危险,将来我们也会为你们保守秘密……政委和契卡的派出人员太过危险,他们极有可能会煽动暴乱,需要单独进行关押……你们必须清醒地认清楚形势,如果抗拒不报的话,一旦被发现,你们全部都会被处决,因为我们不允许一切抗拒改造的行为!”
  ……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何惜百死报家国……马蹄南去,人北望……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
  一辆四吨卡车车厢顶部的大喇叭上,放着慷慨激昂的安家军军歌,周围的安家军工兵们挽着袖子,有的索性光着膀子,一边大声歌唱,一边搬沙袋,运器材,架设浮桥,搭建防空炮位。
  横亘在大军前进路上的阿特拉克河、捷詹河、赫尔曼德河、马勒河、喀布尔河及印度河上,到处都有工兵在抓紧时间大干特干。
  毕竟,舟桥旅的舟桥设备有限,坦克、装甲、汽车及步兵快速通过后,必须通过快速搭建浮桥来取回浮桥固件,以便下次重复使用,在战斗中节约时间。
  大批苏军和新疆军战俘灰头土脸、垂头丧气,开始在机枪的监视下干着重活:挖土方、运泥土、扛木头……
  那些不得人心的契卡人员和政工干部被甄选出来后,按照计划原本立刻要把这些战俘押回阿富汗和中亚,在工兵和武警部队督促下进行劳动改造,但是苏军和新疆军崩溃得太快,俘虏数量超过想象,同时这些俘虏比想象中的顺从,于是便被工兵部队截留下一部分,当作粗壮劳力使用,现在修浮桥和道路的进度,比起预计的要快许多。
  那些契卡派驻人员和政工干部,则被统一装入囚车,运到塔什干集中进行改造,这些人信仰坚定,对斯大林和苏布十分忠心,轻易不会屈服,只能放在控制力度较强的地区,否则每一个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
  高加索地区,由苏联腹地通向巴库和阿塞拜疆及波斯的里海、黑海沿岸铁路,由契尔克斯克、阿吉拉尔、召吉考翻越高加索山脉到舒忽米、古姆布拉和代谢帝的公路干线,均被战略轰炸机炸毁,苏军要修复这些交通线路,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而且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安家军空军远程轰炸机的再次轰炸。
  与此同时,德黑兰、大不里士、阿尔达比勒、伊斯法罕等地,天空已经成了血与火的大幕布。
  由于苏军的空军部队几乎全部被消灭在地面,导致苏军失去了制空权,一群群B4轰炸机,从天空飞过,投下雨点般地炸弹,下面的城市像炸开了锅一样,到处都硝烟滚滚,烈火熊熊。
  苏军不甘示弱,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发出密集地火舌,从地上向天空喷吐,大团的黑云不断在空中炸开,但由于B4四发轰炸机执行的是高空轰炸任务,苏军的还击软弱无力,反倒遭到更多炸弹的洗礼。
  整个苏军从前线到后方,完全乱套了。
  连续不间断的轰炸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为重要的是,早在四天前,安家军中的哈萨克、乌兹别克、土库曼斯坦、阿富汗等民族的士兵便陆续渗透到了波斯及印度境内,进攻发起后,他们立即进行各种各样的破坏活动,暗杀苏军的指挥人员、爆破铁轨、放火焚烧汽车、炸毁通讯设施,苏军的整个指挥体系完全被打乱,崔可夫只能眼睁睁看着安家军不断前进,而无能为力。
  ……
  新京,南华最高统帅部。
  作战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军官们往来跑动,广播里不停地播报各师、团的最新位置,中央指挥厅的大幅西亚地图上,几名陆士参谋系毕业的女军官,攀着脚手架,用长杆不断地放上或者取下各种标记,整个战局一目了然。
  安毅和一群大佬站在地图前,看到代表苏军的黑色旗帜迟迟没有动静,不由舒了口气。安毅张开手臂,伸了个懒腰,抬腕看看手表已经是中午十二点,转过身,笑着对杨飞、刘卿、沈子凌等人道:“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现在制空权完全掌握在我们手里,敌人位于边境一线的部队被全歼,加上敌人无法从苏联境内调动兵力增援前线,驻守波斯及印度各地的军队,只能被我们各个击破!”
  “还是耿光、邓斌、赵东全他们聪明,早上我的作战命令一下达,就回家补觉去了,现在也该轮到我们去休息了……怎么样,一起吃过午饭再散伙?”
  “你们去吧,我盯着!”
  杨飞道:“不管怎么说,总部还是得留下人坐镇,以便随时对前线动态做出反应。胡子他们在前线,身处战局之中,到底不如我们旁观者清,若是发现什么问题,我也好及时指出来。”
  “行!”
  安毅也不勉强,转身走出作战室。
  来到总参楼下,脱离空调的保护,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火辣辣的烈日灼烧得皮肤隐隐作痛,沈子凌忍不住埋怨了一句:“南华什么都好,就是夏天太长太热了!”
  刘卿笑着安慰:“你怎么不说冬天也不冷啊?也只有这样的天气,才能满足一年三季作物的生长需求,为我们提供充足的粮食,从这一点看,我们应该是赞美它!”
  安毅听了两人的对话,不由莞尔,点点头道:“刘卿说得对,不过等以后打下更大的地盘,倒是可以考虑一下迁都,印度那里不要想了,夏天气温最高六十度,每年都要热死不少人,阿富汗和西伯利亚地区冬天又太冷,要找个好的地方还真不容易……”
第1735章
困境中的北极熊
  进入八月的这几天,对于素有“森林首都”之称的莫斯科,正值今年气温最高的时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6/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