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0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2/1395

  现在不列颠空战正酣,这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空战,将英伦三岛上空完全染成了血红色。
  德国对英国的首次大规模空战,早在七月初就开始了,大规模空战之前,不断有在法国和比利时各个机场的德国飞机,采用侦查和试探性的袭击,对英吉利海峡的英国护航队和英国南部港口进行骚扰,接着,整个7月和8月初,德国以消灭英国皇家空军为核心目的,总共出动5230余架飞机,其中就有南华提供技术的S3高空侦察机、A25和A26战斗机,蚊式战斗机和轰炸机,AB26中程轰炸机。
  当然,这些飞机都在外观做了局部改动,更符合德国人的审美观,同时也都取了正式的德国名字,目前英国人还不知道德国空军装备的战机中竟然蕴含有南华的飞机制造技术含量。
  到目前为止,英国人面向欧洲大陆的所有地面雷达站、东部和南部地区的船厂及港口、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军工厂,全部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不过因为英国人及时购买了南华大量制造的A25、GI(蚊式)、G2(AB26外贸型)和最新型的G3(A27外贸型)战斗机,德国人并未彻底控制制空权。
  还有个重要原因,英国人在本土作战,飞行员跳伞后可以及时得到救助,但德国飞行员落地后,统统都被逮捕甚至被愤怒的英国民众打死,因此德国人的损失非常大,目前已经隐隐有维持不下的现象。
  不过总的说来,德国空军对英国人的打击更为巨大,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英国本土竟然无法自行生产枪炮和飞机,只能靠外贸输入,这也是几个月来南华对外贸易量大增的最主要原因!
  让德国人振奋的是,他们的空军摧毁了英格兰米尔顿凯恩斯布莱切利镇,将英国人的密码破译天才们全部送上了天堂,希特勒在柏林得到空军的确切报告后,公开表示压在心头的梦魇终于消失,可以睡个好觉了。
第1740章
交通线
  连绵不断的贝希特斯加登上萨尔茨山,苍苍茫茫,掩没在一派烟霭之中。一条微微泛白的公路,由山脚向山里延伸,慢慢地在丛林和烟雨中消失。
  山腰一角,绿荫深处,有一群用钢筋混凝土作材料和用现代建筑艺术制造的建筑物,这里便是希特勒在其山庄宫殿下方设置的又一个战时大本营。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导致上山的道路异常泥泞。
  一辆辆从南华进口的黑色防弹轿车和大豹子军用越野车,发动机发出强而有力的声音,在山路上爬行着。车上坐着的,除了全副武装的警卫,便是德国纳粹高级官员及军队将领。
  这其中,属于纳粹党高层的官员包括:党的二号人物……空军元帅赫尔曼·威廉·戈林、三号人物……纳粹党副领袖兼内阁国防委员会委员鲁道夫·赫斯、四号人物……纳粹党宣传部部长兼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长保罗·约瑟夫·戈培尔、五号人物……纳粹安全部长兼波兰总督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六号人物……德国警察总监和党卫队帝国长官海因里希·希莱姆,以及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帝国不管部部长汉斯·弗兰克、国务秘书兼振兴德国总监阿尔伯特·施佩尔、帝国银行总裁雅尔玛·沙赫特博士等二十余人。
  军队高级将领有: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威廉·凯特尔、统帅部作战局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勃劳希契元帅、海军司令雷德尔元帅、陆军元帅伦斯德等一干统率德军取得辉煌成就的德军领袖。
  除此之外,还有最高统帅部、海军部、陆军部和空军部的中下级军官,他们都是奉命上山开会的。
  一般来说,纳粹党的文官们喜欢乘坐轿车,而军队将领则统一选择动力强劲的越野车,像戈林、海德里希、希莱姆这些带军职的纳粹党领袖,为了图方便省事,也都选择了越野车。
  进入三九年后,随着南华产品对欧洲市场的迅速推广,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高层,毫无例外都将艰苦朴素的作风抛到脑后,采用了南华生产的豪华交通工具。
  比如丘吉尔的座机,原本是英国产的“红鹤”式客机,这种客机性能相当一般,但胜在座仓舒适,每小时可飞行160公里,航程1000公里,英国一共生产了三架,专门供国王、首相和外交部长使用。但是,当南华的AN6客机进入英国采购人员的视线后,丘吉尔立即喜欢上了这种性能先进的客机,指示无论如何也要买下来。
  确实,AN6大型客机比起“红鹤”客机完全提升了几个档次,它最高时速可达三百九十公里,巡航速度也有两百八十公里,加上备用油箱后航程高达五千四百公里,载重量六千二百公斤,使得飞机客舱的容量及舒适度均远远地超过英国客机。
  为此,丘吉尔指示采购人员,首期便向南华下了五十架订单,其中五架指定改造为装饰豪华的客机,其余四十五架则当做大型运输机使用。随着七月二十二日这批飞机飞跃青藏高原,在中亚的阿拉木图及克拉斯诺夫斯克、北非的开罗、英属直布罗陀中转后回到英国北部苏格兰地区的格拉斯哥,北美与英国空中运输线正式开通。
  采用AN6客机后,英国本土到加拿大之间,无需中途加油就可以抵达,整个时间仅为十八个小时。经过七月底八月初来回五次安全起降后,英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种大型运输机对于英国的重要性,再次下了一百架的订单。
  先后两笔订单,涉及的贸易额高达一亿两千万美元,折合黄金一百二十吨,让南华赚了个盆满钵满。安毅看到这笔交易数据后,曾对身边的将领感叹:相对于其他生意而言,果然军火贸易才是最赚钱的!
  不仅是英国,由于德国正在抓紧时间生产战斗机和轰炸机,对于占用生产线的运输机不太感冒,一律外购。
  现在德国人刚刚占领欧洲,仅仅从各大银行的库存中就得到上千吨黄金,再加上法国维希政府竟然把隐匿在西北非达喀尔的六百多吨黄金悉数运回法国,上交纳粹政府,此刻的德国可谓财大气粗,轻易就划拨出价值上亿美元的黄金订购运输机,订单也达上百架,使得南华为此专门扩建了六家飞机厂,增添了十五条专门的飞机生产线,仅仅为生产AN6运输机的工人便多达十二万人。
  书归正传,在上山途中,糟糕的道路让车队慢得就像乌龟爬,遇到低洼的泥潭,动力强筋的大豹子越野车迅速便挣脱了,但轿车却由于底盘较低,只能在泥泞中打滑。
  无奈之下,轿车司机和警卫人员只好下车,用碎石或树枝垫路,以便轿车滚过滑坑。
  于是,坐在轿车上的纳粹大员们不耐烦地骂开了:“这个鬼天气,前几天还好好的,怎么昨天开始就下雨了……”
  “真羡慕军队那帮人!戈林元帅乘坐的那辆越野车,同样采用了防弹装置,动力可比咱们的轿车强多了!”
  “别羡慕了,越野车虽然看起来威风凛凛,但在城市的道路上行驶,噪音大了许多,还是咱们的轿车好,发动机引擎的声音细微得几乎听不见,还是轿车舒服……”
  “唉,道路真难走,怎么选择今天开会啊?”
  这些纳粹党的高级干部,骂天气、骂路、骂娘,就是不敢骂开会的地点和召集他们开会的人。因为确定开会地点的人是希特勒,召集他们开会的也是希特勒,作为元首,希特勒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这一次希特勒主持召开的军政高级会议,主题是研究下一步德国的战略。
  到了下午三点,人终于到齐了。
  “怎么样?开会吧。”
  希特勒坐在长条形的会议室的首端,望了望统治第三帝国的军政领袖们:“今天的主题,是讨论下一步我们军队使用的方向。空军对英国的打击,卓有成效,但是,英国人就像是顽强的蟑螂,每次把他们打趴下,等我们的飞机离开,他们又迫不及待地钻了出来,继续给我们制造麻烦,因此,我希望听听你们的意见。”
  党政军领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谁也不想首先发言。
  这个问题难度很大,军队和政府、军队之间均有分歧,就连希特勒也拿不定主意,弄不好会说错话。
  会场的气氛显得十分地沉闷,就像窗外的阴雨天气。
  “大家敞开谈吧。海陆空,统帅部,政府各部门,都敞开来谈,我需要得到第一手的信息!”希特勒再次引导说。
  会议室里依然一片沉默。
  希特勒皱了皱眉头,指向海军的席位:“雷德尔元帅,你先谈谈。”
  坐在元首身边的海军部长雷德尔见希特勒点他的名字,不禁有些发愁。今天,他本来并不准备发言的,因为他对这个问题一向态度冷漠,但又不敢明说反对,每次谈及这个问题,他便模棱两可,尽力把球踢到陆军和空军方面去。
  “好吧,我先来谈谈。”
  雷德尔清清嗓子,说道:“我认为,元首在对苏俄施加善意的基础上,以政治手段解决巴尔干半岛、以军事手段对付英国人的战略是极其高明的。”
  说完这句话之后,他略一停顿,眼角的余光瞄了元首一眼,观察希特勒的表情,发现希特勒满是自得的神情后,才继续说道:“苏俄一直没有放松对我们的警惕,不仅夺取了芬兰南部部分国土,而且还趁着我们进攻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的机会,夺取了波罗的海三国,并且在罗马尼亚夺走了一大块领土,使得其战略纵深一下子增加了数百公里。”
  “在苏俄的军事布置中,其西线布置的军队,甚至比东线及南线加起来还要多,因此,在没有解决英国及巴尔干半岛之前进攻苏俄,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那将使我们掉入两线作战的泥潭!”
  “因此,唯一的选择便是率先打垮英国,只有消灭一方,我们才能腾出手来解决另一方。至于美国人,难道他们会坐着轮椅渡过大西洋来吗?”
  希特勒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会议室里也是一片欢快的笑声。
  七月份希特勒在胁迫丘吉尔投降无果后,在对国会的讲话中,对丘吉尔和背后支持英国的罗斯福总统多次进行人身攻击,其中便提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乘坐的轮椅,没想到今天雷德尔竟然说出这么幽默的词汇,他决定在下次讲话中采纳。
  雷德尔看到希特勒很开心,心中一定,继续说道:“既然主要方向确定下来了,那么就必须针对此展开布局和作战。我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只要邓尼茨将军率领的潜艇舰队继续作战,用空军对英国人的护航舰队进行袭击,并在英国主要城市进行猛烈轰炸,切断它的进口贸易,就能不战而胜,逼迫英国求和!”
  “自我们海军得到南华方面提供的潜艇后,我们可以动用的潜艇总数几乎翻了一倍,加上我们各大造船厂加大马力生产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我们的战舰总数正在逐步接近英国人,若不是英国人从美国购买了上百艘战舰,我们进攻英国本土的把握要大许多!”
  雷德尔的态度不偏不倚,皮球踢得十分巧妙,希特勒敛住笑容,不置可否,继续期待地看着雷德尔。
  见希特勒还不太满意,雷达尔只好道:“元首此前在与我商议中关于在英国登陆作战的计划虽然没有最后决定,但它的正确性和可能性是毋庸置疑的。我相信,甚至不登陆也能把英国打败。”
  希特勒沉默了一会儿,转而询问陆军元帅冯·伦斯德:“国防军方面呢?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冯·伦斯德对着元首恭敬地点了点头,严肃地说:“我们国防军也非常赞成优先解决西线问题,在英伦三岛实施登陆作战,彻底摧毁英国的军事实力。帝国军队在占领整个法国和西欧之后,丘吉尔除了他的美国堂兄给予支持外,已经是孤军作战,不列颠不过是漂在大西洋上的几根稻草,救不了丘吉尔的命,所以,这种进攻是必然的,顺理成章的。”
  看见会议室里一片振奋,冯·伦斯德接着说道:“只要空军掌握了英吉利海峡上方的制空权,同时海军能安全地把我们送到对岸,我们陆军就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拿下伦敦,活捉丘吉尔!”
  这一通话,希特勒听得特别入耳,不过对于陆军的行动要以空军和海军作保证的先决条件这层意思,他没有留意到。
  随后是空军元帅戈林发言。
  这位短短十余年间已经由瘦子向肥猪方向急速发展的前飞行英雄,靠在座椅上,胸前别着十多枚五颜六色的勋章,看起来极为扎眼。
  前面陆军和海军的发言,很不入他的耳。在戈林心里,他是元首后面的第一副统帅,在海陆空三军中,他是理所当然的老大,除了希特勒外,他是这里的第二号人物。
  戈林傲慢地说道:“进攻英国,我们空军自然是义不容辞。各位放心,我强大的雄鹰一定会把英国炸得遍地开花,把伦敦夷为平地!实际上,从七月份开始,我们对英国的打击就开始了。由于有着地面雷达站的引导及预警,我们对英国的打击几乎是全天候的,从东部、南部到中部、北部,我们对英国人的雷达站、扇形站、机场、军港、飞机制造厂、造船厂、军工厂、钢铁厂、货运仓库进行了严密的轰炸,虽然自身损失不小,但英国人绝对比我们更难受!保守估计,到现在为止,英国人已经损失了近两千架战机,而我们仅为对方的一半!”
  希特勒连连点头,由于开战以来空军一贯的优异表现,他倾向于采信戈林的说法。
  可惜希特勒不知道的是,虽然由于德国人对雷达预警的空前重视,英国人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海岸雷达站确实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扇形站通讯系统也丢了个七七八八,不过英国人花费巨资又从南华购买了雷达车和通讯联络车,其预警和通讯能力并未减弱多少。由于雷达车和通讯车进退自如,非常利于转移和隐蔽,给了英国人极大的抵抗信心,英国空军的损失比起德国预料的要小许多。
  接着,希特勒授意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约德尔介绍进攻计划。
  约德尔是希特勒最宠爱的所谓战略家之一,他思路敏捷,善于纸上谈兵,对于自己制定的计划向来信心十足。此刻,他站起身来,从容地走到元首背后,“哗”地一声拉开帷幕,让大家面对一幅巨大的西欧军事地图。
  约德尔举起指挥棍,指着地图介绍:“这一片是我们已经占领的法国和其它小国,这是英吉利海峡,这是英伦三岛。我们的任务和目标是:越过海峡,登陆作战,打垮英国……”
  约德尔滔滔不绝地介绍着,把所有军事首脑们全都吸引了。人们屏声静气,眼睛一直随着他的指挥棍转动。
  自然,计划无疑是庞大的,条理是清楚的,约德尔的行动是以三十九个师和两个空降师的强大兵力,在英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实施多点开花式的登陆,力争一个月之内占领英伦三岛,听起来确实气势不凡。
  大多数人听了眉开眼笑,拼命鼓掌,大声叫好。
  希特勒仔细听完约德尔介绍,见大家鼓掌,不无得意地问道:“怎么样?计划一致通过了吗?当然……这还是个计划,大家再议一议,以便进一步完善。”
  于是,对于若干具体方案,大家七嘴八舌又说了好些意见。
  雷德尔和海军总司令部对整个计划持怀疑态度,但不好明说。只好挑刺:约德尔计划从腊姆斯到莱姆湾延续两百多英里上展开进攻,战线拉得太长了。在这样一条广阔的战线上进行大规模的战斗,完全超出了德国海军的运输能力和掩护能力。
  海军提出这个问题后,海陆两个兵种之间发生了尖锐激烈的争论。
  海军作战参谋部警告陆军:“如果陆军坚持在很长的战线上作战,海军可能丧失全部舰只。”
  陆军参谋部回答道:“这是胆小怯懦!如果陆军战线集中,一上岸就要受到英军的集中打击。这样,陆军才可能全部损失。”
  陆军参谋长火冒三丈:“我完全不同意海军的意见。从陆军方面看,如果海军坚持集中渡海作战,这等于把我们陆军直接送到绞肉机里去!”
  海军部要员答道:“按照你们的作战方案,等于让我们海军自杀!”
  在这场争论中,雷德尔的态度越来越强硬了:“我要强调,现在进攻英国的时间很不成熟。既然你们陆军急于开战,你们就登陆去罢,何必找我们海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2/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