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0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9/1395

  晚上十点半,夜色渐浓,安毅在圣乔治堡的音乐厅,教迪亚娜和拉伊丽一首新的英文歌曲,这会儿叶列娜已经陪着丈夫回到客房休息了。就在这个时候,沈凤道突然走进房间,告诉安毅一个刚刚收到的消息……日军在夏威夷群岛成功登陆,目前战事正在向着有利于日本人的方向发展。
  安毅一听心痒难耐,连忙叮嘱迪亚娜好好陪拉伊丽,然后和沈凤道一起来到电讯室,要求总参情报部将详细的情况电传过来。
  过了半小时,厚达三十多页的战报才完全传来,安毅仔细看完,才明白日军兵力调动的奥妙。
  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是波利尼西亚群岛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岛群,共有大小岛屿一百三十二个,总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但其中只有八个比较大的岛能住人。在这八个岛屿中,瓦胡岛不是面积最大的岛,但是它的各方面条件最好,开发得也好,所以成为这个群岛中的佼佼者。
  夏威夷的首府檀香山,就坐落在瓦胡岛上,人们说到夏威夷,首先想到的就是瓦胡岛上的檀香山,这里居住着夏威夷群岛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同时还有世界著名的威基基海滨沙滩和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
  随着美国海军撤离珍珠港,留守的美国陆军在港口布置了大量水雷,然后在瓦胡岛上层层布防,大致态势如下:东南的维基基海滩,部署了三个步兵营,配属机枪连和炮兵连各两个,挖掘了战壕,构筑了土木掩体,阵地前拉上了铁丝网,部分关键地段埋设了地雷。
  紧邻维基基海滩的檀香山城,也部署有三个步兵营,配备一个机枪连,负责防御市区和港口。部队构筑了坚固的街垒,挖了交通壕和防炮洞,并将几座位于交通要道的大楼改造成了堡垒。
  檀香山西北方向,位于珍珠港底端的珍珠市,部署有战略预备队:十个步兵营,五个炮兵连和三个机枪连。从全岛搜集来的几乎全部车辆:卡车、汽车、越野车、吉普车、摩托车、马车、驴车、自行车……全部集中在这里,以便预备队随时开赴需要的地方。
  瓦胡岛西南的伊娃海滩,部署有六个步兵营,三个炮兵连和两个机枪连。由于这里是预料中日军最可能进攻的方向,伊娃滩头的防御部队构筑了尽可能多的堑壕与掩体,特别是为掩护火炮和机枪阵地,还用树干、渔网和枝叶搭建了防空掩护罩。
  瓦胡岛西北的日落海滩到岛北部最大的海岸城镇哈雷瓦之间,部署有三个步兵营,及炮兵连、机枪连各一个,同样在滩头附近构筑了大量的野战掩体。
  此外,在瓦胡岛山谷中部的瓦希亚瓦,部署有三个连,守卫那里的兵营和仓库,另外两个连外加几个民兵分队,则分散部署在岛东西海岸的要点上,作为警哨部队。大约有一个团的辎重兵,分散到了海军的海岸炮台,协助海军炮兵作战。
  在海军撤离后,守卫瓦胡岛的陆军,目标是至少坚守一个月,给予日军最大限度的杀伤,以彰显美国的不屈精神,维护美国陆军的荣誉与信念。
  战前,日军计划以三支规模相当的舰队,同时轰击瓦胡岛东南的维基基海滩、岛西南的伊瓦海滩和落日海滩。同时,以舰载航空兵一部,直接支援日本陆军在落日海滩的登陆行动,另一部集中轰炸美军兵营并监视主要道路,随时打击通过道路移动的美军。
  早在进攻发起的头两天夜里,日军通过空投,伞降了约一个大队的日军在瓦胡岛东侧的科劳山脉,把守公路桥梁,谨防美军破坏。同时在登陆作战发起后,切断连接落日海滩与其指挥部的电话联系。
  一月十日,太阳刚刚出现在东方的海平面上,三架水上飞机先后掠过檀香山市区上空,向东飞抵维基基海滩附近,在大约一千五百米高度缓缓盘旋。六时三十分左右,同样有数架水上飞机飞抵日落海滩附近盘旋。
  晨六时四十分,又一批飞机飞抵达伊娃海滩附近,并向海滩后面的镇子投下了数十枚炸弹。
  六点五十分,日本海军第一战队的“长门”、“陆奥”两艘战列舰,率领三艘轻巡洋舰和十二艘驱逐舰,开始炮击维基基海滩。
  舰炮在瓦胡岛美军的岸防炮射程之外,雷鸣般地震响,一枚枚巨弹,在海滩上炸出一簇簇高大纷散的沙柱,稍稍修正弹道后,弹幕向海滩后的椰树林和山丘延伸,顿时,无数断裂的椰子树干连同椰子果炮弹般地四下飞射……瓦胡岛最美丽的海滩一下子变成了最危险的死亡地狱。
  一刻钟后,第二战队的“伊势”、“日向”、“扶桑”、“山城”四艘战列舰炮击日落海滩,登陆护航部队的第六战队“青叶”、“衣笠”、“古鹰”、“加古”四艘重巡洋舰也临时加入炮击行列,一门门重炮在舰载机的指引下,向滩头附近美军最有可能集结的几处林地猛烈轰击,每一发巨弹落下,周围数十公尺枝干横飞,碎木飞射,待硝烟稍散,密绿的椰林、果园中现出一团发射性伸展的灰褐色空地。
  七点二十分,第三战队的“金刚”、“榛名”、“雾岛”、“比睿”号战列舰,率领第四战队的“高雄”、“爱宕”、“鸟海”、“摩耶”号重巡洋舰,开始炮击伊娃海滩,这支编队不顾海岸炮台的威胁,竭力向海滩靠近,编队中的战列舰和重巡洋舰动用全部主副炮,猛烈开火,气焰极为嚣张。
  七时三十五分,五十架舰载轰炸机组成的大编队,在短短两三分钟内向伊娃海滩后面的镇子投下了五百多枚航弹,几乎将镇子夷为平地。
  七点五十分,美军指挥官接到伊娃方面防御部队报告,称在海湾外发现大量登陆舰船。由于与战前判断相符,美军指挥官立即由珍珠市派出五个步兵营,三个炮兵连和两个机枪连前往增援。
  就在援兵出发后不久,维基基海滩防御部队指挥官打来电话,报告维基基方面发现了日军的登陆船队!就在美军指挥官大为震惊的时候,落日海滩又传来警讯,这下美军的指挥官糊涂了,只能判断维基基海滩和落日海滩属于日军的佯攻。
  但是,美军指挥官显然没想到,日落海滩却是日军登陆的真正目标。
  日军在登陆作战中,用舰炮发射了大量催泪瓦斯弹,瞬间便瓦解守军的战斗力,然后日本陆军士兵乘坐登陆艇,顺利冲上了落日海滩,此后的战斗几乎呈现一边倒的状态,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落日海滩即告失守。
  由于日军提前空投的伞兵部队,切断了落日海滩与其指挥部的联系,美军指挥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警讯,因此一直对瓦胡岛西北部疏于防守。
  日本陆军的坦克和装甲部队,以及炮兵部队,于中午十一点开始,正式在落日海滩登陆。在重装备部队登陆之前,日军工兵已经在海滩上开辟了几条直达沿岛公路的简易道路。
  等到美军指挥部门发现上当受骗,确认伊娃海滩及维基基海滩的登陆船只空空如也后,瓦胡岛北部的瓦拉里、卡维拉和库尤玛三个村镇已经宣告失守。美军指挥部门立即调派驻哈雷瓦的三个步兵营增援落日海滩,并从珍珠市剩下的部队中,抽调了三个步兵营和所有的炮兵、机枪连前往哈雷瓦。
  美军出击的部队,遭到日军坦克和装甲部队的痛击,溃退回了紧靠海滩南端的瓦亚米市,双方展开激战,但在日军登陆部队源源不断的进攻下,美军终于坚持不住,退守哈雷瓦市。
  日本指挥官也是个悍勇之辈,留下步兵继续围攻哈雷瓦市,然后派出坦克和装甲部队,绕过哈雷瓦转而向南,顺着瓦胡岛东西山地中间的平原地带,一路南下,攻克瓦胡岛山谷中部的瓦希亚瓦。
  详细的战报到这里就戛然而止。
  别看这份战报如此简略,情报部门却是综合隐藏在日军内部的密谍、日本对外的新闻广播、日本岛内没有加密的电报综合得出的。由于德国人知道自己的恩尼格码密码机已经被英国人破译,强烈要求日本的外交部门必须更换其“LA码”,否则将极有可能泄密。在这种情况下,执拗的日本外交部门,终于变更了自己的密电码,采用了更为严格的密码机,到现在为止,南华的密码破译部门并未破译出日本海陆军及外交部门采用的新密码。
  不过,南华方面未破译,美国和英国照样一无所获,这也是珍珠港事变美国人输得那么惨的根本原因。
  安毅看完电报,又让参谋人员询问了未来几天中东的气候,这才向肃立身边的总参通讯部部长李煜甫中将说道:“电告杨飞、胡家林,‘沙漠风暴’计划正式提前,一月十五日发起对胡齐斯坦的进攻!此次行动,要将波斯湾沿岸地区,全部纳入掌握,不达目的,绝不收兵!在当前同盟国哀鸿一片的情况下,我们要用一场胜利,来彰显我们的存在和地位!”
第1768章
风起波斯湾
  一月十五日,德黑兰时间凌晨四点。
  一串串红色的信号弹,在黑暗的天色中腾空而起,升到顶点后,像流星一般,缓缓降落,波斯西南胡齐斯坦周边几个主要关隘,以及与伊拉克接壤的重要地区,日军精心构筑的防线,被照映得一片血红。
  随着哨声先后响起,一个个炮兵阵地上,顿时喧哗起来。
  “嘭嘭嘭……”
  各条前沿战线的后方,均开始绽放出大大小小的橘黄色的火光,然后才是震天动地的爆响声响起。
  地面上的人,就像站在地震的中心地带一样,身体站立不稳,抖个不停。
  一门门口径不一的火炮,喷吐出炫目的火光,按照事先确定好的射击诸元,将炮弹发射出去。
  如果从空中向下看去,就会感觉到日军在与安家军对峙的地区构筑的防御工事,完全沦为了血与火的炼狱,残肢断臂伴随着已成零件状态的枪支,四处激射,大地在不断闪现的炮火光芒及红色照明弹的映衬下,仿佛被鲜血浸红一般。
  炮击声和爆炸声,越来越大,越来越猛烈,地面剧烈地战栗、震荡、颠簸着,仿佛末日即将来临!
  日军的阵地上,大大小小的炸点流光溢彩,烟尘混合着火光,喷吐直上夜空,剧烈的浓烟,将弯弯的上弦月和璀璨的星辰光芒完全给遮挡住了。
  资格的鬼子兵,基本上都被抽调到伊拉克西北部及叙利亚南部地区,与英军作战去了,此刻阵地上担负防御任务的,全都是兰印伪军。这些离开岛屿到中东来作战,吃尽苦头的土著士兵,骤然享受到如此高规格的对待,目睹同伴在炮火中化为齑粉,残存的士兵不由肝胆欲裂。好在由日本人担纲的各级指挥官,及时枪毙了一大批人,才没有出现立即崩溃的现象。
  炮火在继续,一团团似乎连绵不绝的火光,就像是牛背上的耕犁一般,一寸寸地在兰印军负责防守的战线上犁了过去,在那火光经过的地段,一道道身影或被拆得支离破碎,或被从深深的战壕里掀飞出来,带着残缺的肢体,跌落在绵软的焦土尘埃中。
  烈火构成的钢犁,犁碎了它所踏过的地堡工事,犁飞了它所触及的机枪壁垒,犁毁了它所趟到的一切物体。
  长达一刻钟的不间断炮火洗礼,让兰印军的士气跌落到了谷底。
  炮声渐渐变缓,并慢慢向远处延伸。
  随着嘹亮的冲锋号声响起,安家军的步兵,在若离弦之箭一般冲出去的坦克的率领下,开始全面向日军苦心经营的防线发起了冲击。
  胡齐斯坦北方,五号公路与三十七号公路交会的安迪梅什克,叶成方面军第三坦克集团军下辖的郑伟豪第九坦克师,很快便冲垮了兰印军构筑的坚固防线,突入到了城市的边缘地带。
  日军自进入中东作战以来,从英国军队那里淘到了不少好宝贝,各种型号的山炮、野炮和迫击炮,琳琅满目。
  比如13磅速射野炮、15磅和18磅MK1型速射野炮、18磅MK2型速射野炮,4.5英寸MK1型和MK2型速射榴弹炮,60磅MK1型火炮、5英寸Mk1型榴弹炮等等都是上次欧战时的炮兵武器,大多数火炮的射程都只有可怜的五六公里,上次欧战一结束,这些过时的火炮便被倒卖到了中东,由英国人扶持并控制的政府买单,武装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军队。
  日军攻入波斯湾后,在阿曼、巴林、沙特、科威特等地制造的耸人听闻的大屠杀,极大地威慑了阿拉伯人,他们迅速聚集在英国人周围,抵抗日军的攻击,可是这些武装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那里是作战经验丰富的日军的对手?日军指挥官中村孝太郎大将略一用计,联军便被打得丢盔弃甲,不仅伊拉克全境沦陷,许多武装装备也落到了日军手里。
  对于这些老得掉渣的火炮,日军看不上眼,于是连同缴获的弹药一起,全都扔给了兰印军,现在这些武器,给冲锋中的安家军制造了一定的麻烦。
  “轰……”
  一枚枚炮弹,乱七八糟地射到冲锋中的安家军队伍群中。
  豹式坦克的装甲,足以应付这些老式火炮的直接轰击,因此在明灭的闪光中,一辆辆坦克毫不停留,一直向前冲锋。但缺乏保护的步兵就不同了,随着毫无规律的炮弹落下来,慢慢地开始出现一些伤亡。
  黄嘉良是坦克九师五团的一名普通的装甲步兵。他是一名来自南华的京族人,个子矮小,去年六月才参的军,现在军衔只是列兵。
  五团是装甲步兵团,其作用就是伴随坦克发起攻击,防止对方肉弹攻击。由于装甲步兵需要携带武器,蜷缩在紧凑的装甲运兵车的车舱里,因此和海军的潜艇兵一样,一般都需要那些个子矮小的人。此刻,黄嘉良紧紧地跟在坦克的后面,和安家军官兵一起,发出狂热的怒吼,向着前方冲去。
  兰印军在日本军官的指挥下,利用城市的各种建筑,动用各种火力,对准进攻中的安家军官兵,进行射击。
  这时,前面的坦克,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原来,前方一百米处,突然出现了一道宽达七八米、深约三四米的堑壕。这道堑壕,守军事前用木板巧做支撑,再在上面撒上泥土,进行伪装,此前空军进行了详细的拍照,侦察兵也多次潜入侦察,均没有发现异常。
  今天的战斗打响后,几辆冲在前面的坦克,刚刚驶上铺设在堑壕上的木板,那些木板承受不住重达二三十吨的坦克的碾压,顿时垮塌,坦克一头栽进了堑壕。
  随着堑壕陆续垮塌,守军一通乱炮打来,把那些残存的木板一块儿给拆掉了,一道防止坦克进攻的反坦克壕便出现在安家军机械化部队的前面。
  其余的坦克不可能插上翅膀,因此只能止步于此,暂时充当移动炮台,对准城市里的守军火力点进行射击。
  由于没有预料到这一突然的变故,冲锋的部队中,并未准备有工兵。
  这会儿总攻已经发起,不可能等到工兵上来爆破出道路再恢复进攻,在这种情况下,装甲步兵迅速前出,越过坦克,跳进堑壕,然后采用搭人梯的方式,继续向前进攻。
  冲进安迪梅什克市区后,四面八方的建筑,都发出射击的声音,一挺挺机枪、冲锋枪咆哮着,无数枪弹划出火红的弹道,疯狂地收割着攻击中的安家军将士的生命。
  最为可怕的是一挺英国人改造过的12.7毫米四管机枪,不知何故,它竟然落入了兰印军的手里,敌人把其设在一片临街土坯房后方、一栋二层钢筋混凝土小楼的顶部。几条街道的出口,都被其火力所封锁,在沉闷密集的“当当当当”的声音中,四个枪管喷射出的火舌,如死神挥舞的镰刀,将冲在前面的安家军官兵如割麦子一样扫倒在地,一个个忠勇的将士,被打得四分五裂,血肉横飞。
  短短的两三分钟,装甲步兵的伤亡人数就迅速超过了五十人,几乎一个排就这么报销掉了。
  “排长、班长……”
  黄嘉良蜷缩在一栋房屋的转角处,目赤欲裂,悲愤地大声吼了一声,热血上涌之下,突然直起身,迅速向街道中央冲去。就在刚才,带着人冲在前面的排长和班长,以及本排三十多名官兵,一起倒在了血泊中。
  “嗖嗖……”
  一阵密集的子弹扫了过来,想救回自己排长和班长的黄嘉良,被冲上来的连长张钰按倒在了地上,然后拖着他躲到了墙角后面。
  张钰冲着这个新兵蛋子大声斥道:“列兵,不要命了?”
  “排长和班长……他们……他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9/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