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0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6/1395


第1797章
可怕的推测
  厢房里一片沉默,小杏花和冷月两个小妮子,眼里满是爱戴与仰慕。赵瑞满脸激动,沈凤道若有所思,只有茶壶里沸腾的水蒸气,顶得茶壶盖“噗噗”作响。
  “哎呀,水不多了,我去装点儿雪来!”
  冷月满脸通红,发现再待下去会暴露自己的心思,连忙拿起陶瓷托盘,转身向厢房门外走去。“我也去!”小杏花叫着,跟着冷月出了门。
  赵瑞终于打破沉默:“小毅,我理解你!你还是当初那个善良正直一心为民的小毅!说真的,以前我还不太理解,你会把我调去搞情报工作,但现在我明白了!换作其他任何人,恐怕就会坚定不移地执行你的预定命令,在汪精卫露出苗头的时候,把他和同党一网打尽了,那样的结果,将会是生灵涂炭!”
  “汪精卫的影响力,越是置身于国内这个环境中,越是能清晰地感受到!汪精卫是同盟会中资格最老的一辈,有年轻时敢于自我牺牲的英雄光荣史,有革命成功后不谋求当官的君子风度,更有鲜有人比的文才和口才,这在国民党中都是无人可比的。加之汪精卫的个人生活作风也非常为人称道,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近女色,这在目前的国民党高官中,也是鲜有人能够做到的。”
  “早在二五年的七月一日,中山先生原来的大元帅府改组,改为国民政府,设国民政府主席为最高领导人。在中央政治会议上,汪精卫以全票当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同时兼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集党、政、军大权於一身,成为中山先生以后第一位国民党领导人。次日,汪精卫在十万广州军民参加的国民政府成立庆祝仪式上,宣布国民政府的目标是挥师北伐,统一中国,他的发言得到了在场军民的热烈欢迎,到处响起‘汪主席万岁’的口号,那时候他就登上了人生的巅峰。”
  “在二四年举行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戴季陶等人均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而那时候我们的蒋委员长不但不是中央委员,连候补委员都不是,直到两年后才因为汪精卫的退让而当选中央执行委员。资历这种东西很奇怪,但它确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判断。汪精卫不同于蒋介石,他手里没有兵,对统兵打仗不感兴趣,对地方军阀威胁不大,所以很得人心。现在在中原和华北抗战的地方部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时,言必称汪主席,而对蒋委员长丝毫也不提及。”
  “只要汪精卫一日不暴露其汉奸的真面目,民众就会对他这位在党内资格最老、和中山先生关系最近、在国民党内声望首数第一的人抱有期待。而我们的刺杀行动,就有可能演变为一场难以控制的内战!正是因为如此,我才精心布局,准备在汪精卫亲临上海,与日本代表谈判甚至出逃期间,将其一网成擒,到时候人赃俱获,就不怕引起诸多的责难了!”
  安毅释然地点了点头。后世的人,很难理解汪精卫为何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在于没有置身于这个时代与环境中,不明白要改变这个时代的人的固有观念,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沈凤道兼任国安部副部长,虽然一直跟在安毅身边没有具体的权责,但对于情报工作的细节很感兴趣,当下好奇地问道:“既然高度重视,并且还制定了周密的计划,是什么原因导致最后功亏一篑呢?”
  赵瑞眼里喷出怒火:“还不是谷正伦那个蠢蛋……”
  看到安毅投以关注的目光,赵瑞解释道:“原本我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情报,确定汪精卫将在大年初一的凌晨出逃,因此在汪精卫、陈璧君和他们的孩子下榻的汇中饭店周围严密布控,并封锁了前往码头的所有道路。”
  “可是谁也没想到,上海的宪兵司令部突然出动大量警力,公然进入租界区抓捕日本特务,将我们派出的监控人员,以可疑分子的名义全部逮捕。当时我们的人已经出示了证件,但却没有任何效果,旬月的努力就这么被破坏殆尽。等我赶到宪兵司令部接完人出来,赶到汇中饭店,已经人去楼空。蒋委员长从新京归来后,我把官司打到他那里,他反倒责怪我没有及时通知军统、中统和宪兵司令部,所以才出现这样的纰漏,要我停职反省。”
  “这几日,我在南京把所有事情处理妥当,忙到昨天才赶回新京……这次事情是我没办好,我愿意接受任何处分!”
  说完,赵瑞站起来,脱下军帽,一脸严肃地看向安毅。
  这时,冷月和小杏花用托盘装了满满一盘雪回来,看到赵瑞矗在那儿,有些奇怪。冷月碰了碰小杏花,小杏花上前抓住安毅的胳膊,问道:“义父,赵将军这是怎么了?”
  安毅没有回答,安慰地拍了拍小杏花的手,站起来微笑着对赵瑞说:“翔云,这件事情的责任不在你身上……”看到赵瑞张嘴要说话,安毅竖起手,做了个“噤声”的动作,随后道:“其实我从一开始就怀疑,校长是有意纵容汪精卫叛逃……”
  房间里响起倒吸凉气的声音,就连一向不太关心政治的冷月,也惊讶地看向安毅。
  “这并不是我为你开脱,而是有依据的!”
  安毅认真地解释道:“汪精卫在党内的声望太高,校长虽然掌握军队,但却始终感受到来自汪精卫的威胁。要除去这个隐患,只能从根本上打击他的声望。这个世界上,能有什么比做汉奸更能消除一个人的影响力呢?”
  “翔云,我现在只问你一个问题……你所掌握的所有关于汪精卫和他的党羽的情报,蒋委员长知道吗?”
  赵瑞皱了皱眉,有些不确定地回答:“应该知道吧!每一次有什么新的情况,我都会及时汇总,派人送到军事委员会。而且,戴雨农领导的军统,近年来发展迅速,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在蒋委员长的大力扶持下,军统的特工人员如今已分布于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以及交通运输等各个部门,控制许多大专院校组织的‘抗日锄奸团’,海关、边卡和交通要道的‘缉私大队’、‘税警大队’、‘盐警大队’,铁路沿线的‘交通大队’,以及山东、华北沦陷区的‘忠义救国军’等公开武装部队。军统利用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大肆进行情报活动。到目前为止,军统局的注册人员高达八万九千多人,数量已经远在我们第四厅之上。”
  “这就是了!”
  安毅微微一笑:“既然校长知道汪精卫要叛逃,而且还有立功心切的戴雨农在一旁虎视眈眈,汪精卫要从监控和防守严密的上海逃出去,何其困难?对了,这次跟随汪精卫一家人一起叛逃的,还有谁?”
  “有周佛海、陈公博、陶希圣、高宗武、梅思平、曾仲鸣、陈春圃、陈君慧、陈国琦、汪文惺、何文杰及副官、随从二十多人。”赵瑞肯定地回答。
  “看看吧……”
  安毅冷笑道:“如果说是汪精卫夫妇轻车简从还好说,加上他一家子,三十多人堂而皇之从上海溜走,这也太侮辱军统、中统和宪兵司令部的能力了!这根本就是蒋委员长设的一个局,没想到汪精卫傻乎乎地钻了进去,活该他倒霉!”
  随后,安毅进一步说明:“现在美国已经向日本宣战,虽然太平洋战场暂时处于危险状态,但从长远看,美国因其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要追回与日军的差距是不难做到的!国内方面,日军被挡在华北和山东,江南最富庶的地区得以保留,国民政府的财政及工业实力,比起开战前还要好,中央军的装备及补充,也远胜于战前!”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蒋委员长恐怕已经想到战胜日本后的情况。根据国民政府的规划,建立民国需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如今处于训政阶段。一旦获得对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社会各界的强烈要求下,国民党必然会举行总统选举,以宪政来替代训政。”
  “正如此前翔云所言,汪精卫在国内的声望太高,而且那些带兵的将领,都希望有这么一位‘谦谦君子’来当自己的老大,到时候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从方方面面的情况看,汪精卫无疑是未来委员长最强大的对手,必须要想办法及早剪除!因此,我有理由相信,与日本人的接触,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局,目的就是骗汪精卫出逃,一旦汪精卫出逃,那么不管是什么理由,他都将声名扫地,只能死心塌地跟着日本人做事,这将坐实了他‘汉奸’的名头,永远也无法翻身!”
  “自古以来,只要背上‘汉奸’的名头,那他的前途就完了,古有秦桧受千古唾骂,今有汪精卫背国求荣……总之,汪精卫这一逃,政治生命算是彻底完了,以后国民党内部,再也无人能够制肘蒋委员长!”
  安毅的分析,让每一个人听了背心都凉飕飕的。
  冷月和小杏花看了看陷入沉思中的赵瑞和沈凤道,吐了吐舌头,赶紧一个揭开紫砂陶提梁壶的盖子,一个拨动纤纤素手,将积雪向壶里泻去,很快托盘上的雪便消失不见。
  “我终于明白了!”赵瑞长吁一口气,“政治真是险恶,为了剔除对手,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明白就好!”
  安毅扶着赵瑞坐下,道:“政治就是如此,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不是咱们玩得起的……赵瑞,我想把第四厅撤回叙府,你意下如何?”
  “好啊!”
  赵瑞精神一振:“我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如今多在南京待一天,我都觉得不自在……”
  安毅点了点头,把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赵瑞听到自己还有希望统兵打仗,眼睛越发明亮,忙不迭称好。
  这会儿,沈凤道还陷入沉思中,揣摩汪精卫叛逃的背后,到底有没有蒋介石的影子。
第1798章
强硬应对
  随着汪精卫的出逃,国内的局势极有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安毅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召集胡家林、杨斌、顾长风、夏俭、赵瑞、邓斌、赵东全、杨飞、展到、丁志诚、常保芳、张扬、吴立恒、鲁逸轩、代正良等将领,齐聚叙府,在翠屏山大本营进行了连续十多天的会议。
  赵瑞返回叙府的次日,南京政府发表通告,因业务重叠,即日起裁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四厅,此前所有发放的相关证件、证明、车牌等悉数作废,相关工作人员另有任用,第四厅驻各地办事机构,并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办公。
  在南京方面发出通告后仅仅两个小时,叙府广播电台的整点新闻中,播出了南华政府主席安毅签发的主席令……为加强南华的情报工作,防范敌对国家的渗透,特成立南华中央情报局。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四厅厅长赵瑞将军出任南华新成立的中央情报局局长一职,晋衔上将(此前是中将加上将衔),第四厅工作人员,一并转入中央情报局编制。
  这明显是针锋相对的人事任命,立即把安毅集团与南京政府的矛盾显现出来。许多人惊慌失措,把这看成是西南军阀集团可能与中央政府开战的先兆,纷纷抢购囤积粮食物资,并做好随时跑路的准备。
  而头脑清醒的人却明白,目前双方关系错综复杂,存在诸多利益纠葛,不是说翻脸就能翻脸的,有着许多的顾虑。一句话,该干嘛还是干嘛!
  其实安毅心里也很清楚,蒋介石对于第四厅的处置,其实不过就是释放一个试探信号,看看自己是否能够继续容忍下去,然后在其他地方步步紧逼,以期获得更多的利益。
  估计蒋介石也没想到,自己的反击会如此犀利。安毅也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目前南华的钨、锑、锡、稀土、铝土、钛、镍等稀有金属,尚需要国内供给,同时泸钢、叙钢等钢铁集团的生铁、煤炭和粗铜需求量也很大,但是,安毅更清楚,无限制的退让,只会助涨对方的气焰,一旦发展下去逼到自己退无可退,接下去就只有兵戎相向了。与其如此,还不如先敲个警钟,让对方悬崖勒马。
  安毅有把握,蒋介石不敢拿自己怎么样,毕竟南华数百万军队摆在那里,若真要开战,蒋介石也清楚后果是什么。按照目前的情况,南京方面只会表面上一切照旧,但私下悄悄暗作防备,一边暗地里调兵遣将,积极防御,一边针对南华在国内的诸多产业做小动作。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南华的战略布局已经初步完成,安毅有信心面对一切挑战,对那些小伎俩并未放在心上,毕竟最后还是要靠真正的实力说话。
  这次军事会议上,安毅首先征询了杨斌和鲁逸轩的意见,两人表示愿意继续与蒋介石虚与委蛇,牢牢地钉在华北和陕南。
  会议接着讨论了扩军的问题。
  目前,各主力集团军均扩建了B类部队,但要应对当前的战局,部队数量还远远不够。安毅模糊有个印象,二战中美国、苏联、德国三国动员的兵力都超过了一千万,南华最起码也要把部队扩充到五百万,这样才不至于在突如其来的战争中手忙脚乱。
  根据会议决定,丁志诚负责的预备役兵团,正式升级为主力方面军,下辖直属警卫军及三个集团军,主要驻地是湘西、川南、川东与黔北之间的遵义、桐梓、綦江等地,随时应对敌对势力可能从湖南、江西方向发起的攻击。
  吴立恒多年媳妇熬成婆,这位抗战爆发前一年便是独立师师长的高级将领,是从工兵连就跟在安毅身边的老人,论在安家军中的资历,远在赵瑞、鲁逸轩、叶成、杨九霄等将领之上。
  这一回安毅也不吝惜了,正式批准吴立恒在宜昌编成三个主力集团军和一个直属警卫军,每个集团军下辖三个步兵师和一个教导师,集团军军部及方面军军部再搭配炮兵、工兵、防空兵、坦克、装甲等专业兵种,统一为旅级编制。待部队编成后,吴立恒将出任方面军司令员,主要应对豫南、鄂西方面的威胁。
  这样一来,国内两个方面军再加上杨斌的汉中行营部队和鲁逸轩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集团军,这样庞大的战略力量,已经可以威慑一切敢于向西南伸出的魔爪,好好掂量一下开战的可怕后果。
  此外,原总参动员部部长秦山岳中将,调任预备兵团司令。预备兵团为方面军编制,从编成起即按照主力部队配置,需要的指挥员及政工干部,由各方面军、主力集团军的副职调动,第四厅更名为中央情报局并理顺关系后,赵瑞将卸任情报局局长职务,由原第四厅总务处长陈瑜顶上。赵瑞本人进入国防大学深造半年,期间暂时担任副总参谋长职务。一旦战事发展需要,赵瑞即披挂出阵,统率由预备兵团组建的一个全新的方面军。按照规划,这个新编成的方面军,主要用在中亚及乌拉尔一线。
  在会议进行期间,欧亚战事激战正酣。
  中东方面,指挥缅印作战失败,回到英国一直赋闲在家的前英印军总司令韦维尔将军,再次得到丘吉尔的启用。韦维尔飞赴中东后,在叙利亚南部的大马士革,检查战备,对将士做了简短有力的动员。他说:“我们虽然在人数上抵不过敌人,但我们经过高度的训练,同时得到美国的援助,装备好,习惯沙漠作战,有着光荣而又神圣的伟大传统,而且富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将是我们攻无不克的胜利保证。”
  二月十九日,由英军、希腊军、英印军和阿拉伯军组成的盟军联军,在叙利亚北部和中部通往南部的马卢拉山,伏击了南下的德军先遣部队及日、土联军组成的轴心国军队。一阵猛烈的炮火之后,盟军展开了攻势,仅仅在数分钟之内,轴心国军队的二十多辆战车就陷入了瘫痪状态。
  统率这支部队的土耳其司令官卡赫拉曼·马什拉中将立即指挥部队进行了抵抗,但由于部队仓促应战,首尾不能相连,抵抗被盟军节节瓦解。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卡赫拉曼·马什拉中将被击毙,一万一千多名轴心国军队被全歼。
  这是盟军在中东获得的第一场胜利,被英国人大书特书,可惜局部的胜利无法掩饰全局的失败。
  在马卢拉山取得大捷的同时,另一路以日军为主导的轴心国联军,顺着地中海沿岸公路南下,黎巴嫩重要的港口城市的黎波里、贝鲁特先后落入轴心国掌控。
  二十四日,德国由亚欧铁路运抵霍姆斯前线的第12军、第13军共三个步兵师、两个摩步师,投入到对大马士革的攻击作战中。与此同时,土耳其军队出动了六个步兵旅,加上日军兰印第十五、第十八师,共三十万军队,顺着铁路线杀向南方。
  由于德军投入了两百多架战机,用于掩护陆军的攻击前进,韦维尔将军准备在谢赫山发起的伏击战宣告失败。两万多盟军联军官兵,反而陷入轴心国联军的合围中。
  二十六日,包围圈内的盟军联军在弹尽粮绝后,残余的六千多名官兵,向轴心国军队投降。
  二十七日凌晨,轴心国军队进入大马士革。
  在此前一日,韦维尔已经率领军队,退向黎巴嫩南部的戈兰高地。东路的轴心国联军并未尾随盟军进入约旦与叙利亚交界处的西部山区,而是一路向南,先后占领德拉、苏韦达等地,并于三月四日攻占外约旦首都安曼。
  北非战场,得到希特勒派兵加强的隆美尔兵团,进行了战略大迂回。
  隆美尔见强攻图卜鲁格不下,于是派出地质探测队,从石油产区贾卢绿洲,经杰格布卜绿洲前往埃及境内的锡瓦绿洲的沿途,探测并挖掘了上百口水井,随后派出一支偏师,从卜雷加港一路向西,进至杰格布卜,随后越过利比亚及埃及的边境线,兵临锡瓦城下。
  攻占这座建在沙漠绿洲中的城市后,德意联军顺着盖塔赖洼地,经过半个月的艰苦行军,于二十八日突然出现在亚历山大港城外。
  北非英军骤不及防,亚历山大港迅速落入德意联军之手。隆美尔立即通过海路,向这座北非最大的港口城市输送兵力。
  英军北非部队司令官扬·克里斯蒂安·史末资元帅,紧急从开罗及苏伊士运河区调动军队,紧急前往救援,双方激烈交火,损失都很大,但到现在为止,亚历山大港依旧牢牢地控制在德意联军手里。
  不过,随着意大利海军两艘战列舰及四艘重巡洋舰进驻亚历山大港,战争的天平已经开始向着德意联军倾斜。意大利的舰炮,对进攻的英军威胁很大,英军已经处于进退不得的尴尬境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6/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