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0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9/1395

  南华这一两年在中亚地区种植土豆和番薯获得丰收,因此主动拿出一笔粮食,由远东苏维埃政府和军队组织人手烹饪,以满足沿途迁移民众需求。
  以距离南华边境最远的北乌拉尔的雅尔城为例,由这里向东南方向的南华边境迁移,大约需要步行一千二百公里,按照每天四十公里计算,需要花费一个月时间。当然,通常安排步行的都是家里有牲畜的人家,一方面这些人家舍不得丢掉牛、马等畜群,另一方面,这些牲口绑上板车便是很好的运输工具,可以大大减少铁路和公路的运输压力。
  不过,步行最为麻烦的就是食宿问题了。为了减少移民的顾虑,在出发前,远东苏维埃政府便以家庭为单位,按照一日三餐、共三十天计算,每人派发九十张餐饮票,凭票在路上领取食物。
  南华的车队卸完粮食后,便开往军营旁的汽车运输站,用去一小时时间,满载着拥有汽车票的民众,踏上了归程。
  这时,城南的一个街口,一个三十多岁的金发男子,不停地向路过的人求救,但人们逃难要紧,没有一人驻足帮忙。旁边街道转角的房檐下,一个女人蜷缩着躺在地上,不断地呻吟和叫喊,她的身下流下了一摊鲜血。
  就在这时,金发男子看到北面的街道开来一列车队,已经陷入绝望的他突然冲到路中间,拦住了车队前面。
  为首的汽车发出尖锐的刹车声,随后是一串刹车声响起,这时男子才看清楚,卡车车头飘扬着一面五爪金龙红旗。
  副驾驶位跳下一名身着迷彩的军人,冲着金发男子呵斥道:“怎么回事?你知不知道差点儿酿成了车祸?”
  军车的车厢后面,站满了准备撤离这里的本地民众,他们用俄语七嘴八舌地指责男人的不是。
  “对不起,可是我实在没办法了,求求你们,请帮帮我,我的妻子正在分娩!”金发男人如同见到救星一般,直直地跪倒在地,大声恳求着。
  “啊?!这……”军人一下子愣住了,他没想到会遇到这种情况。
  这时,后面一辆军车上下来一名军官,他走到男人面前看了两眼,又走到那个不断哀嚎的女人身边,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转过头吩咐:“他们既然选择了南下,就是我们南华的公民,我们不能眼睁睁见死不救。赶紧去问问,迁移的这批人中,有没有医生和护士,先确诊一下,如果是真的分娩,就让其他人挤一挤,把他们俩抬上车,边走边接生。”
  “是!”
  很快,两名曾经在军区医院担任护士的俄罗斯女孩确定这名妇人动了胎气,提前分娩,现在已经可以看到孩子的头了。后面车里的人,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人性的光辉在这一刻展露,原本就很拥挤的卡车,硬是腾出了半辆车的空间,随着分娩妇人和她的丈夫上了车,车队恢复行驶,两名护士便在这种颠簸的状态中给妇人接生。
  两小时后,车子已经来到南面的卡西诺镇,“哇”的一声响起,一条新的生命来到了世间。
  又过了四小时,车队终于抵达边境检查站,在进行人口登记的时候,孩子的父母给这名女婴取名“华恩”,意思是要孩子永远记住南华政府和军队给予的恩情。
  ……
  南下的火车,行驶在肥沃的黑土地上。
  由于时值盛夏,火车车厢里挤满了人,空气污浊不堪,当火车路过一些小的站点时,减速避让其他火车,铁路两边便有人像疯了一般试图挤上列车,在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有幸运儿如愿以偿,跳上了列车。
  尽管车厢里已经非常拥挤了,但人的适应性超强,总能在相互调整中空出一些位置,以便让别人和自己舒服一些,而这些空位,便给那些沿途不放弃的人一个求生的机会。
  车窗外面,大片齐整的田野,若一块块绿宝石,飞速地向后退去。
  现在是七月中旬,西伯利亚的农业种植,一般是以小麦为主,这里无霜期只有三到四个月,一般种植一季,现在正值小麦抽穗的时间,原野上露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本应让人心旷神怡才是。
  可是,原野上随处可以看到冒着黑烟喷饪食物的难民聚集点,以及远处马路上滚滚向南的人流,使得人们的心情普遍低落,车厢里甚至传来“嘤嘤”的哭泣声。
  “看火车飞奔向南方,在凄楚的河岸上,人们低垂着头颅,忧愁地轻声歌唱……为什么独自忧伤,为什么深深地叹息……眼看着佳节将来临,心上人不再属于我……”
  不知道是谁唱起了改编了歌词的《三套车》,歌声雄浑苍凉,让人为之心酸落泪。
  路基边一闪而过的电线杆,仿佛不知疲倦站岗的哨兵。
  火车高速地向南行驶着,奔向未知的未来。
  ……
  这个时代的特罗伊茨克,并不是后世莫斯科州的那座城市,而是位于哈萨克边境的一座小镇。
  按照南华政府与苏联签署的协议,在两国接壤的西面及西北面,以乌拉尔河以西、以北一百公里为界,这样包括契卡洛夫、奥尔斯克、马格尼、特罗伊茨克等城市,便直接纳入了南华的版图。
  由这座特罗伊茨克镇前往西伯利亚另一个中心城市车里雅宾斯克,仅有一百五十多公里,距离乌拉尔及西比利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斯维德洛夫斯克城,也仅有三百七十公里,火车行驶四个多小时便可以抵达!
  因此,位于有着铁路连接的两国边境线后方的特罗伊茨克镇,便成为接受移民安置的重要地点。
  早在赵瑞赴任中亚军区司令,便遵照安毅的命令,派遣工兵部队,到边境线有着铁路连接的重要城镇,扩建飞机场、火车站、汽车停车场,以及能同时容纳数万人入驻的难民营,其中便有特罗伊茨克镇。
  现在这一切,终于派上了大用场。
  随着七月十一日第一批移民进入边境地区,南华政府移民局、中亚军区政治部以及情报等部门便全力行动起来,有条不紊地按照预案进行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人流较少,还能做到随时把入境的人以家庭为单位,向预先规划好的地方进行输送。但是,到了后来,迁入的移民越来越多,除了部分体质较弱急需救治的人住进了难民营,其余的人则向后方的库斯塔纳、卡尔塔雷、奥尔斯克等地分流,然后再进行转运。
  与此同时,乌拉尔斯克、契卡洛夫、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塔塔尔斯克等边境移民接受点,迅速被移民所充斥,虽然到目前为止,中亚军区、蒙古军区及武警总队先后出动了二十万军队执勤,维护治安及秩序,并派出三万政工干部参与登记注册及管理,但人力方面依然捉襟见肘。
  在此情况下,在特罗伊茨克镇实地考察并指挥迁移及分流任务的安毅,立即下达命令,从入境的青年男女中,组织“自愿者”进行管理。“自愿者”纳入政治部门管辖,登记造册后,将来在分配工作时可以优先进行考虑,甚至有机会担任南华的公务员,立即引来众多年轻人的追捧。
  由于苏联的“义务教育”制度,青年人的文化素质都比较高,很快一支规模庞大的“自愿者”队伍便建成了,他们配合军队及政治干部,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各处的秩序很快便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就在安毅思索如何才能确保华族的优势地位,顺利融合这些俄罗斯人时,突然得到急报,南京政府中央军以及地方军两百多万人,在五万美军及菲律宾军的配合下,于中原地区与日军开战。
  大变即将发生,请求安毅即刻回京主持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安毅把移民迁移与安置重任,交给了赵瑞及黄应武,叮嘱他们一定要把这些俄罗斯人分配到不同的地区,以稀释人口。如果某一地区俄罗斯人超过四分之一的安置标准,而暂时又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分配,不妨根据各处工厂的实际需求,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再进行分配。
第1828章
日军的反击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频繁从中国山东、华北以及本土抽调兵力,南下参战,一方面表示无意扩大中国战事,向南京政府示好,另一方面则有趁着海军占据绝对上风之际,一举将菲律宾群岛、夏威夷群岛、新几内亚岛、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纳入掌控。
  如今,石原莞尔制定的战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菲律宾、夏威夷及新几内亚已经全部占领,澳大利亚也控制了大半,不过这样做的结果便是整个中国派遣军,仅仅剩下十四个师团、十三个独立混成旅团以及二十个伪军师支撑门面,在数百万中国军队的窥伺下,已经处于极为危险的境地。
  太平洋战争前,中国派遣军进行了改组,司令官为佃俊六大将,参谋长后宫淳中将,司令部设在北平,下辖华北方面军、第11军、驻蒙军、第1飞行团和战车第三师团。
  石原莞尔的好友冈村宁次,于去年下半年晋衔大将,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参谋长为冢田攻中将,司令部设在石家庄,下辖第一、第十二军,以及直辖第60、104、118师团,独立混成第1、8、9、15旅团。
  第一军司令官岩松义雄中将,参谋长花谷正少将,司令部设在山西大同,下辖第34、40、69师团,独立混成第3、4旅团,主要作战方向为晋北。
  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参谋长树野悦次郎少将,司令部设在河南新乡,下辖第47、58、59师团,独立混成第5、6、7旅团,另指挥骑兵第4旅团,主要作战方向为晋南、豫北。
  山东正式取消了方面军建制,驻防此地的日军第3、13、68、129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12、13、17旅团,编成了第11军,司令官为阿南惟几中将,参谋长为木下勇少将,司令部设在济南。
  驻蒙军司令官七田一郎中将,参谋长稻村丰二郎少将,司令部设于张家口,下辖第27师团,独立混成第2旅团、骑兵集团,主要作战方向为绥远和察哈尔。
  七月十二日,北平,中国派遣军司令部。佃俊六召集将佐,齐聚中南海,商议中原战事。
  身着和服的佃俊六,神色严峻:
  “诸君,人无打虎心,虎有伤人意,此前大本营为确保太平洋战事的顺利进行,严禁我军挑起事端,因此半年来我等也韬光养晦,刻意收敛锋芒,绝不主动越境出战!现在可好,支那政府竟胆敢打破默契,发起挑衅,目前临城、枣庄、苍山均告失守,济宁、临沂、十字路集、安东卫等城遭到围攻,诸君议议吧!”
  佃俊六的话,让会议室里立即沸腾起来。
  第一军参谋长花谷正少将站起来,大声道:“必须惩罚作恶的支那人!我提议,立即向大本营建议,从兵强马壮的关东军调兵入关,与支那军队一决雌雄!”
  “目前,关东军已拥有五十八个主力师团,就算仅仅抽调二十个师团入关作战,也可以在确保满洲及远东安全的基础上,横扫中原,威逼蚌埠,南京,以迫使国民政府迁都,借此策应澳大利亚及其他战线战事!诸君,帝国兴衰,在此一举,我们不能再犹豫了!”
  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皱了皱眉头,道:“我当然也赞成增兵!但是,我想提醒诸君的是,其实我们华北现在也非常危险,虽然此次支那军队的攻势主要着眼点为山东地区,但不能保证山西及河南的国民党军队,不会借机向我们进攻!”
  “诸君不要忘记了,晋南和豫西北尚有安家军主力集群鲁逸轩部,该部为超强编制的集团军,战斗力极为强劲,我们十二军应对其攻势倍感吃力!因此,此次大战中,我们军的兵力不仅不能动,还必须得到适当的加强,否则一旦任其占领原阳、封丘等地,修复郑州大铁桥,百万大军冲过黄河北岸,局面将迅速糜烂!”
  驻蒙军参谋长稻村丰二郎少将道:
  “最好还是适当增派兵力,把战线推进至危机爆发前的位置即可!不是我怯战,我们现在面临的压力也很大。根据情报部门调查,安家军蒙古军区保守兵力在六十个师以上,随着蒙古纵贯铁路开通,其中亚、西亚及印度的军队,随时可以策应其攻势!以我们这点儿微薄的兵力,实在无法应对,一旦安家军由北面向南压来,则平、津危矣!”
  佃俊六摆摆手道:“放心吧,我不会调动你们的军队去支援山东!诸君,我现在只想问一下,对支那战事,是仅仅防守为主,还是应该发起全面还击?一旦确定战略,我会和梅津美治郎司令官进行协商!”
  “诸君,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实际上,关东军序列中,有十三个师团原本就属于我支那派遣军建制,之所以暂时划拨关东军统辖,在于避免过度刺激支那政府!现在既然其主动撕破脸面,我们也没必要再忍让,现在的关键,是看我们需要做到哪一步?是简单的防守,还是长驱直入,饮马长江,扩大支那战事,以加强我派遣军的影响力及话语权?”
  众将相视一眼,除了少数人外,其余的人均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一丝狂喜。
  现在日军大本营致力于太平洋战事,中国派遣军的规格,已经从此前与关东军并列的大战区,降格为次于关东军和南方军的二类战区。
  不过,一旦中原战事扩大,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军队必将如泉水一般涌入,迅速增强派遣军的实力,挽回昔日的荣光。
  冈村宁次迟疑一下,道:
  “司令官,诸君,我的意见是暂时不确定具体的目标,一切视当前战局进展而定!若是敌人表现得超乎寻常的顽强,我们则不宜过多地消耗实力,若弱不禁风,一触即溃,则我们顺势拿下徐州、蚌埠,威逼南京,胁迫支那政府迁都。”
  “一旦达成战略目的,我们最好扶持一个傀儡政府,把军政大权交给这个政府,然后退回现有地区,实不宜扩大战事!现在太平洋战争,已经占用了大量帝国的资源和军队,加之南华军队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对我东印度、缅甸、马来亚和远东及满洲地区发起攻击,若是我们再陷入欲罢不能的支那泥潭中,即便是现在强盛一时的帝国,也无法长久支持下去!”
  “况且,我们控制的地区并不太平,在我们的后方,有大量共产党军队和根据地存在,一直以来,对于农村及边远地区的控制,一直是我们的弱项,我们占领的土地越大,支那共产党和军队发展也越迅速!”
  “综上所述,我赞成适度惩罚支那政府,但不赞成无原则的扩大战争,这对帝国而言,将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佃俊六虽然心中不悦,但脸上却努力挤出一丝笑容:“这么说来,岗村司令官也赞成调兵入关啰?”
  冈村宁次点了点头:“是的,现在的局势,我们必须做出反应。第十一军仅有四个师团,根本不足以抵挡支那人两百余万军队的攻击,增兵是必然的,而且速度要快!否则一旦让支那人占领济南以及津浦铁路黄河大桥,则山东与派遣军其余各部将割裂开来,只能各自为战,战事必将变得复杂!”
  “山东对于帝国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旦任由国民党军队占领,则整个辽东半岛、满洲以及朝鲜皆处于支那战机的威胁之下,帝国出入黄海和渤海的舰船,非常容易受到支那战机的袭击,帝国在北支地区的战略,也必将处于危险的境地!”
  佃俊六知道冈村宁次和石原莞尔关系良好,有了他的意见,大本营必须得好好斟酌一下派遣军上下的意见,当即站起来:“好,现在散会,我立即向大本营致电,请求增派援兵!诸君且到紫光阁进午餐,餐后想必大本营的回复就会到来,届时我们再商讨下一步战略!一旦支那军队在徐蚌地区作战失利,山西及河南境内的军队必蠢蠢欲动,主动挑起战端,到时候,我们再伺机打几场胜仗,一扫笼罩在我等头上的阴霾!”
  “嗨依……”
  众将站了起来,恭敬敬礼,目送佃俊六走出会议室,慢慢散去。
  冈村宁次来到墙壁一侧悬挂的大幅中国地图前,目光中隐含忧色,随后在参谋长冢田攻的催促下,大步离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9/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