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3/1395

  河边虎四郎就是缅印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的弟弟,和他的哥哥一样,既不属于石原阵营,也不属于东条阵营,而是直接向倭皇效忠。他站起来说:“诸位长官、同僚,安家军发起的进攻是早有预谋的,自凌晨四点开始,就向我边境线一侧发动大规模的炮击,在炮击进行的同时,其战机突然飞临我各机场上空,展开狂轰滥炸。虽然我军雷达提前对入侵敌机进行了预警,但由于时间太短,加上敌机的数量是我方的数倍以上,在很短的时间内,我陆海军航空兵均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目前,敌人大军已经越过边境线,向我马来亚、缅甸和东印度地区发起全面进攻。截至去年清晨七点半,大多数地段均已被敌人突破,战局正在向我后方发展。马来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将、缅印方面军司令官河边大将同时向大本营告急!”
  河边虎四郎说完就坐下了,众人一脸惊愕。
  会场里一片沉寂,许多人都在暗暗思考,自己该采取什么态度。
  东条英机见无人开口,便向陆军次官富永恭次使了个眼色。富永恭次的晋升,全赖东条英机及其背后的支持势力的支持,处处以东条英机马首是瞻,素有“东条的裤腰带”之称。看到老大有要求,富永恭次这名急先锋便站了起来,公开发难:“石原阁下,你不觉得你该为这一事件负全责吗?若是我们坚定不移地执行大陆政策,把支那政府征服,斩断安家军发展的根基,再逐次攻陷安南、暹罗、印度,将一切安全隐患都消除掉,何来今日之失?”
  石原莞尔笑而不答,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今田新太郎立即展开反驳:“富永君,不知道是谁在安家军面前损兵折将,葬送了无数精锐皇军的性命?如果支那真的那么好征服,请问华北失利是怎么回事?淞沪及江浙会战失败又是怎么回事?还有东条阁下领导的山西会战,怎么会闹到灰溜溜收场?”
  “西伯利亚会战,我军精锐尽出,可结果怎么样?事实证明,若非石原参谋长审时度势,避开无法战胜的力量,另辟蹊径,才有了今日帝国在太平洋及印度洋地区的辉煌!如果按照‘大陆优先’原则,恐怕现在兵力全部陷在支那,无法动弹,巨大的军费开支,早已将我们的经济给拖垮了!”
  “你……”
  富永恭次一时间无法反驳,冲着今田新太郎怒目而视。今田新太郎是石原莞尔的坚定支持者,不屑地昂起头,施施然坐下。
  打了小弟,老大自然要出头,东条英机刚想站起来,却见主管陆军思想及情报工作的参谋次长土肥原贤二站了起来:“诸君,我们不要被眼前的战局所迷惑,而应该看到帝国这几年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我这里有一份详细的统计数据……”
  土肥原贤二说到这里,命令参谋本部的参谋,向与会人员每人送上一份事先准备好的文件,待文件分发完毕后,才接着说道:“截至去年今年八月底,通过吞并兰印、远东、马来亚、缅甸、东印度、夏威夷及澳大利亚西部地区,帝国获得了大量资源以及机械设备,再加上发起对英属殖民地攻击之前,石原参谋长建议蓄意恶性透支购买美国的废旧钢铁、机床和生产线,帝国的综合国力为之暴增了200%,煤炭、钢铁、造船、石油等产业,都增长了三倍以上,坦克的年生产量现在已经提高到三千辆,火炮包括迫击炮和掷弹筒的产量为一万二千门,飞机一万架,年造船总吨位高达两百万吨。”
  “由于帝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及印度洋战场取得的辉煌胜利,极大地策应了德国人在苏联境内的军事行动,希特勒元首在态度上已日益疏远南华,同时趋向无限度接近并团结帝国,先后向帝国提供了煤化油、电动鱼雷、坦克、发动机涡轮、潜艇制造技术及喷气式发动机的概念,帝国也投桃报李,向德国提供了最先进的氧气鱼雷、生化武器以及从珍珠港缴获的舰载雷达、声纳等技术,皆大欢喜。”
  “目前,帝国海军航空兵,大量装备零式舰载战斗机,陆军则装备隼式战斗机。与此同时,陆军新一代的飞燕战斗机和海军的烈风舰载战斗机,已经在德国航空专家的配合下,进入最后的研制,其中飞燕战斗机拿出了样机,目前装备部分飞行队,收集实战数据,烈风舰载战斗机则由于帝国空冷发动机功率太小,大本营已责成相关研究机构结合德国提供的发动机涡轮技术,研发更大功率的发动机。”
  “如果这些都不能证明帝国取得的伟大成就,那么海军的变化则最为明显。在七七事变前后,帝国的运输船舶总吨位仅为六百七十多万吨,石原参谋总长创造性地提出提前占领兰印的计划,使得帝国不仅获得了荷兰人的战舰,还获得大量运输船。”
  “同时,在石原参谋长及内阁的共同努力下,帝国以‘门户开放、公平竞争’等原则开发兰印群岛,骗取了大量美国投资,还借助美国的贷款,在欧美大量收购运输船,再加上从远东共和国缴获的运输船,仅仅在七七事变一年多后,帝国配合德国发起对英国位于亚洲的殖民地战争前,帝国的运输船舶吨位已高达一千万吨。”
  “其后,帝国海陆军并进,占领英属马来亚、婆罗洲和缅甸,最后兵进东印度,再次抢夺了大量运输船,通过以战养战,极大地改善了帝国的资源状况。珍珠港事变爆发后,帝国再通过扣留盟国滞留于东南亚各地港口、航行于太平洋及印度洋的盟国运输舰队等方式,额外获得大量运输船。”
  “到目前为止,加上帝国两年间自造船舶,我们的运输船总吨位已高达一千四百万吨,正因为有了这么多运输船,辽阔的大洋成为了我们纵横的舞台,我们才有充足的运力,支持夏威夷、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地作战!”
  “以上所言仅仅为帝国海上运输条件的改善,我这里再说说帝国海军的壮大。帝国海军的战舰数量,在缴获荷属兰印舰队及荷兰远征舰队的舰船,并且打捞远东共和国于海参崴、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自沉的舰船后,已经弥补了在中国战场的损失,并且快速拉近了与英美舰队的差距。”
  “对英殖民地战争爆发后,帝国海军所进行的马六甲海战、马尔代夫海战以及第一次塞舌尔群岛海战,帝国海军舰队均获得了对英国舰队的全胜,一举超越英国人,追近美国海军,成为第二大海军国度。珍珠港事变,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几乎全灭,其后爆发的西澳大利亚海战,以及第二次塞舌尔群岛海战的胜利,帝国连续获得海上战略决战的胜利,不仅通过消灭对手获得领先优势,还通过缴获对手舰船及打捞沉船修复等方式,再次壮大了我们的力量!”
  “如今,帝国海军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强大的海军,已经初步具备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打赢两场大海战的实力。英、美两国海军由于损失大量的舰船,同时失去无数的熟练水手,在短时间内已无法与帝国争夺制海权,因此从这一点来看,石原参谋长与永野军令总长的战略,是完全成功的!”
  “历来,海权大国很难保持对陆地的绝对控制,譬如历史上著名的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海权大国,陆军都不是其强项,如今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其陆军也在欧洲、东南亚、次大陆、北非和中东地区,遭到惨败!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只要有强大的舰队,只要我们能够牢牢地控制海洋,帝国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从这一点上看,哪怕失去马来亚、缅甸和东印度,也是可以接受的!”
  土肥原贤二说完,向席间诸将鞠了一躬,随后坐下。
  “荒谬透顶!”
  一直受到石原莞尔打压的武藤章,到现在依然担任陆军省军务局长职务,由于缺少实际带兵的履历,距离梦想中的位置遥不可及,因此更加团结在东条英机周围。听到土肥元贤二的解答,他急不可耐地站起来,针锋相对地说道:“如果说马来亚、缅甸和东印度可以放弃,那么支那北部、满蒙和远东可不可以失去?朝鲜可不可以失去?这些地方都是与安家军接壤的地方,谁敢保证满足对方的胃口后,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不继续遭受打击?”
  “再者,丧失了东印度的工业基地、缅甸的油田和马来亚的橡胶,帝国的战争实力将遭到严重削弱,尤其是星洲的丧失,将使帝国失去珍贵的马六甲海道,同时帝国位于苏门答腊岛上的油田设施,将遭到严重威胁!因此,于情于理,都不可能放任马来亚、缅甸和东印度于不顾,必须全力援救!”
  军令部长永野修身大将微微一笑:“我们海军支持石原参谋长制定的一切战略!我这里想说明一下,帝国海军接连打了数次大规模的海战,接下来半年时间,本舰队和航母特混舰队将返回母港进行休整,其中大多数舰船将进行升级换代,安装雷达及火控系统。”
  “此外,缴获的英美两国战舰,我们也需要第一时间分析其蕴含的科技,并对武器系统进行改装,及时转化为海军战力!因此,今后一段时间,海军可以对运输船队进行防空、反潜等护航任务,但要掩护陆地作战,却力有不逮,毕竟战机对战舰的威胁有目共睹,我不想拿帝国宝贵的战舰冒险!”
  武藤章一张脸涨得通红,不过目前海军接连获得胜利,永野修身及山本五十六声望高涨,却不是他可以冒犯的,因此只能悻悻地坐下。
  海军内部虽然也不是铁板一块,但目前的战局,确实有利于扩充海军的力量,因此海军上下暂时能够做到放弃一切分歧,一致对外。
  海军军令部情报部长前田稔少将站起来,说:“根据我们情报部门结合当前实际做出的分析,只要帝国拥有澳大利亚,哪怕丢失了东印度、缅甸和马来亚,帝国的国力不仅不会受到削弱,反而会进一步提高!”
  “众所周知,在中东寻找石油失败的弗兰克·霍尔姆斯于经济危机期间,前往澳大利亚探测矿藏,有着许多惊人的发现,比如巴罗岛的石油产区、扬皮桑德的铁矿区、阿纳姆地的铝土矿区、卡尔古利和诺斯曼的露天黄金矿区、科利的煤矿区等等,吸引了大量欧美财团前往投资。”
  “美国的华人财团,也于经济危机期间,在澳洲西北角附近的纽曼山、罗布河、福蒂斯丘河附近发现大量铁矿和煤矿,将这一地区悉数购买下来建设矿山,并建立起许多热电厂及金属冶炼厂,南华钢铁工业发展所需生铁,一度大部分为澳大利亚提供!在大多数人眼里,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王国,殊不知近十年内,澳大利亚已经迅速成长为工业国!”
  “淞沪会战后,上海的那些欧美洋行,纷纷把巨额资产转向澳大利亚进行投资,再次完善了澳大利亚的工业体系。至今为止,澳大利亚已经拥有包括钢铁、机械、无线电、军工、造船、汽车、坦克和飞机制造在内的完善工业体系。截至去年今年六月,澳大利亚已经超越分裂的印度和偏居一隅的法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六大工业国!”
  “需要强调一点,澳大利亚不同于印度的工业,印度的工业中包含了许多诸如纺织、食品、种植园等成分,可以转化为战争的资源着实有限,而澳大利亚则不同,整个军事工业体系非常完备,尤其是有着丰富的煤铁资源,完全可以做到就地生产,产能爆发的潜力无限!因此,我们海军有理由认为,为了确保澳大利亚战略,就算放弃马来亚、缅甸和东印度也是可以接受的!”
  海军作战部长宇垣缠少将接着发言:
  “诸君,不要看现在帝国海军获得了空前的胜利,我们必须看到,美国巨大的战争潜力。根据情报部门得到的消息,今年美国的目标是生产火炮六万门、飞机四万架、坦克两万辆、造船八百万吨,这也就意味着,到明年这个时候,我们海军所取得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因此,若是拘泥于某些地区的得失,把帝国宝贵的资源投入到不可能获得胜利的局部地区的战争中去,是得不偿失的!”
  “要确保帝国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必须尽快拿下澳大利亚,把它建设成为帝国永不沉没的海上堡垒!那里远离大陆,安家军优势的陆军,根本无法威胁到我们,其空军失去机场的支持,只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足为惧!当然,为了确保帝国战略的展开,拼尽全力抵抗是应该的,最好把当地的土著当做炮灰派上去,尽可能地消除安家军得到以上地区后所拥有的人口优势!”
  话说到这个地步,东条英机心中已经明白,有着海军的全力支持,要想就安家军今天突然发起的进攻再对石原莞尔进行弹劾,已经不太可能了,因此索性一言不发。
  石原莞尔对于自己在会议举行前所做的布置,非常满意,这个时候才以胜利者的姿态站起来,谦虚地说道:“诸君,帝国陆海军所取得的成就,非石原一人之功,乃陆海军全体官兵众志成城的结果!诸君不要对丢失东印度、缅甸和马来亚有太多的负担,那里的人力资源在我们的努力下,已经快陷入枯竭!”
  “马来亚,我们组织了三十个土著师,其中二十个调往了澳大利亚,缅军二十五个师,其中十五个调往了澳大利亚,东印度最为夸张,建设了七十个土著师,分别向马达加斯加调去了十一个师、夏威夷调去五个师、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战区调去了二十六个师,如此下来,身体条件比较好的青壮年几乎抽调一空!”
  “在接下来的战事里,我们将再组织船只,把时值壮年的其他土著就近送往兰印群岛、菲律宾、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为我们拓荒,剩下的人将在军队的组织下,组成敢死队,向进攻的安家军发起反突击,我们要让马来亚、缅甸和东印度血流成河。”
  “最后,我们将把较为重要的工厂企业的机械设备和生产线,集中进行拆卸,然后利用夜色进行搬迁,这样即便安家军能够侥幸占领以上地区,也休想得到任何好处,反而会因为要建设这些地区,拖累其发展的步伐,为帝国战略的胜利赢得宝贵的时间!”
  石原莞尔的话,让会议室原本充斥着的沮丧、担心和害怕的情绪,一扫而空,除了东条英机派系的人不置可否外,其他人都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会议很快便达成了一致,电报及时发送到前线,解除了马来亚及缅印方面军高层将领的疑虑,随后下午两点,日本内阁紧急会议在东京首相官邸召开。
  近卫首相表示支持石原莞尔提出的战略构想,但一再强调,必须确保满蒙生命线的绝对安全,若满蒙不保,内阁必将倒台,石原莞尔的参谋总长的位置也行将不保,届时狂热的东条英机一派就有可能上台,把日本引向深渊。
  有了近卫文麿的表态,再加上陆相和海相的全力支持,其他内阁成员自然也没有问题,于是舍弃马来亚、缅甸和东印度以确保澳大利亚的战略,就此确立。
  当天晚上,近卫文麿带着石原莞尔去御苑觐见了倭皇裕仁。
  在今天之前,裕仁对这段时间陆海军取得的大胜沉醉不已。目前日本帝国的版图,几乎快囊括了整个太平洋地区,再加上海军成为世界第一大海军,多年的梦想一朝实现,自觉自己的文治武功已经超越了先祖明治,于是裕仁日夜歌舞升平,与皇后及一众从民间精心选拔的女官欢庆。
  可是,今天凌晨发生的事情,宛若给裕仁当头一棒。
  此前,裕仁已经从侍从武官长莲沼蕃那里得到了大本营会议的情况,刚开始他愤怒不已,准备处罚相关责任人,但听完会议上石原莞尔确保澳大利亚的策略后,沉思良久,终于还是认同了目前日本国内素有“军神”之称的石原的判断,过了一下午,现在心态已经完全平复下来。
  倭皇裕仁脸上挤满笑容,对石原莞尔谆谆勉励,鼓励他放下包袱,殚精竭虑,为帝国的未来把握好方向。石原莞尔跪伏裕仁跟前,痛哭流涕,表示一定效忠天皇,效忠帝国,让日本成就千古霸业。
  这场虚伪的君臣见面,直到一小时后才结束,在回去的路上,石原莞尔脸上泛起一丝淡淡的冷笑,随即陷入沉思中。
第1841章
异变发生
  缅北,曼德勒。
  随着清晨八点安家军缅北方面军第一山地集团军空地协同,以迅若惊雷的攻势,击破日军及缅军在曼德勒以东三十二公里的阿尼斯坎构筑的防线,并于下午四点利用直升机,直接空降到曼德勒最后一道山地防线落英峡的后方,进行迂回包抄攻击,终于打通了通向平原地区的通道。
  下午六点,第一山地集团军一师的前锋团,正在向曼德勒快速挺进。
  虽然进入平原地区后一马平川,山地部队的作战优势已经无法得以体现,但是由于机械化部队还得等着工兵修复从眉谬到山口的三十多公里的铁路和公路,坦克、装甲车、重炮等至少得明天才能参战,因此继续由山地部队顶在全军的前面,一方面压缩日军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拓宽占领区域,保护打通不久的落英峡及山口地区的安全。
  “连长,我怎么觉得不对劲啊!”
  肩上扛着挺通用机枪的二排长王德坤,小跑着来到侦察连连长张云涛身边,一边跟上连长的步伐,一边说道:“一路上,咱们已经经过四五个村子了,可是全都鸦雀无声,侦察兵进去后发现连个鬼影子都没有,人都到哪里去了?”
  张云涛擦了擦额头渗出的豆大汗珠,一边迈步前进,一边转过头回答王德坤的问题:“或许是日本人在坚壁清野吧!凌晨的战斗咱们发起得很突然,攻陷阿尼斯坎防线没有费多大气力,但随后攻打落英峡,碰到了硬骨头,连续战斗八个小时才最终获得胜利。这段时间,足够鬼子和伪军组织山口以北、曼德勒以南地区的人撤离了!”
  “由于历史的原因,缅族人对咱们深怀戒心,加上日本的刻意丑化宣传,见到咱们来了,这里的民众还不像躲避瘟疫一样躲着咱们?希望我们能用实际行动感化他们……”
  “啪啪……”
  行军队伍前方,突然传来激烈的枪声。
  行进的队伍迅速呈战斗队形散开,张云涛听到前方枪声越来越激烈,连忙对王德坤道:“坤子,你回去带领二排,火速增援,我去看看是什么情况!”
  前方两百多米处,通用机枪和迫击炮的声音接踵响起,张云涛和通讯员弓着腰,一路躲避空气中的流弹,跳进一条水渠,靠近一排长李子山身边,急声问道:“老李,怎么回事?”
  整个一排官兵,这会儿已经全部散开,躲到水沟、树木和田坎后方向远处射击,李子山伏在一条水渠坎上,手里拿着一支驳壳枪,指挥部队进行火力反击。
  听到张云涛的问题,李子山这才发现连长亲自到一线来了,连忙回答:“一班在侦查前面横亘在马路上的村子的情况的时候,遭到十几名腰间缠着炸弹的百姓自杀式攻击,五名战士当场牺牲,随后附近的村民全部拿出枪械射击。一班长带着其他幸存的战士,边战边退。”
  “村民中间混杂有大量人肉炸弹,他们藏在路边和树林里,突然冲出来抱住我们的战士,引爆炸弹。退到这儿,一班已经只剩下最后一名战士,一班长英勇牺牲,随后咱们就和敌人交上了手!”
  张云涛细细一看,与一排对射的,果然是身着民族服饰的缅族民众,其中甚至有妇女儿童的身影,不由皱起了眉头:“不好!遇到最坏的情况了,这些人完全是把咱们当做生死大敌来对待!我说怎么一路上经过的村子没看到人,原来都集中在这里打咱们的埋伏……告诉战士们,现在是战争期间,不能心慈手软,必须坚决地把敌人的进攻顶回去!我估计在这些村民后面,有日军和缅军在组织,如果咱们阵脚一乱,藏在后面的日军和缅军就会趁势杀过来!”
  “是!”
  一排长李子山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听完张云涛的命令,立即弓着腰,向靠近的一挺通用机枪跑去。
  张云涛迅速通过通讯员背着的步话机,调动各排组织防御阵地,将重火力排的通用机枪,布置到战略要点,以确保顶住敌人的进攻。
  紧跟在侦察连后面的山地一团其他连队陆续赶到,团长汪文童中校听到张云涛的汇报,心里一沉,没有像以往那样选择发起冲锋,而是沿着旷野展开防线。
  当大多数战士还在抢修战壕的时候,地平线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人群,从前方及左右快速地压过来。
  情况紧急,各连迅速调派人手,进入战壕阻止敌人前进,另外的官兵则加紧抢修战壕,力争达到能抵御重炮轰击的程度。
  当四面八方涌来的人群进入三百米射程,各连的通用机枪,开始发出撕裂布匹的声音,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也开始进行射击。而冲锋中的敌人丝毫不见减速,前仆后继地向安家军临时构筑的阵地压来。
  各连营的迫击炮纷纷响起,在密集的人群中炸飞,几乎每一颗炸弹下去,都会带走几条生命。
  在如此密集的火力打击下,敌人发起的潮水般的攻势,竟然为之一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3/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